书城武侠手足
3581800000206

第206章 ,4

小榕树坐回了位子上,满意地看了看鞭子,顺理成章地把它缠到了自己的腰上,田忌瞪着他,不但再笑不出来,眼里几乎要冒出火来。兆学疚是幸灾乐祸的——谁遇他树老大还能笑得出来?

眼看第二轮又要打了起来,这时,终于有一个乡绅战战兢兢地过来干涉了:“神灵面前,不得如此放肆!”

田忌勉强压下怒火,兆学疚若无其事地赔笑,小榕树则事不关己地继续啃肉,乡绅一看,急得口都吃了:“不,不能……”

“不是狗肉不是狗肉。”兆学疚照例负责解释。

“大逆不道大逆不道,管你是不是狗肉,荤腥都是要忌的!”

兆学疚怔了一下,就把小榕树剩下的那几口肉夺了过来,硬塞给柳生,一面扯块抹布去擦小榕树手上的油腻,一面就睁着眼说瞎话:“谁说这是荤腥了?这是万年的茯苓,色泽看起来像肉,其实是仙家之物,河神见了最欢喜不过了。”

乡绅气得手都抖了,要抢证物来验证,却又怵几分柳生那死人一样生冷的木脸,迟疑间,只眼睁睁地让他一口一口地吞尽了。那乡绅抖呀抖,最后只好向后一仰,翻着白眼晕过去了事。兆学疚趁机转移视线,大声主持来人扶他去休息,弄走了。果然是打死人偿命,气死人不偿命。

田忌不敢置信地看着他,他是万没料到,这个人为了护短竟也如此理直气壮地无耻,他一时间不知如何对待他们,而后,他想到了怒极而笑这个词,他也只好笑。

兆学疚又对暗号一样冲他眨眼,压低声音问道:“田少,潘二爷来不了,你怎么能来?”

田忌要不理他,又怕显得自己小气,于是只好酸中带刺地答:“托邻里乡亲看得起,我带着一众弟兄们是负责维持秩序的,比如缉拿挂羊头卖狗肉的走私队。”

兆学疚就忍不住看他的老大,小榕树立刻针锋相对堵上:“维持秩序的既然没有人赃并获地把我拿住,那老爷我就还是清清白白的正经生意人,当然也来得这里。”

田忌脸上的麻子似乎只要一对上小榕树,就忍不住颗颗跳动着亮了起来,幸而这时又有乡绅来请他,说是“说河伯夺龙舟”正式开始了,他被闹哄哄地拥了去,争持才没有继续发展。

不管怎样,气氛总算正常了,跑堂的来往穿梭,照例兼顾了传播员一职,忙得脚丫子朝天地欢实。只可惜田忌历经了打击,变得恹恹的,故事也说得文绉绉的着实有些沉闷,不似湘汉子熟悉的鲁直声气——

“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原名冯夷。也作‘冰夷’。在《抱朴子?释鬼篇》里说他过河时淹死了,就被天帝任命为河伯管理河川。传说河伯是鱼尾人身,头发是银白色的,眼睛和鳞片是流光溢彩的琉璃色。虽然他是男性,但是长得却异常俊美,身上有淡淡的水香,看上去只有不到20岁。据《九歌?河伯》描写,河伯是位风流潇洒的花花公子:‘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灵何为兮水红。’……”

这兮呀兮的一上来,那传声的听得就更迷糊,汗都下来了,兆学疚好笑,也跟着转出去看。

那是一个临时弄出来的外楼梯,直通河下,河下满满当当的船只,比楼上还要热闹积极些。

此时,楼下停泊的船家见传说得不分明,不动听,很是扫兴,只管叫着骂着要退钱,兆学疚听了半晌,就接过那传声结结巴巴的话头,朗声道:“别急别急!不爱听这样的,我来给你们意译一下就好!包管大伙都听得真切!”

人们看他的做派和面相,显然不是跑堂的,而又从楼里出来,显然是上座儿的人,有些身份,于是就有些信他,渐渐安静下来,而他根本不用一截一截的来回跑着换人轮着传,就只站在外楼梯上,说得斯斯文文,但声色并茂直白易懂。

“都知道大禹吧?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常年泡水中,腿不生毛,可不就跟我们现在一样吗!可人家大禹就比我们厉害,我们求着水,人是治着水,我们求水为求食过活,可人治水就为了我们求的!单从这源头上比,人就比我们境界高!他这高境界就引得水神河伯主动来帮他来了,注意!主动的,不用祭奠傩巫去求。”

听到这里,众人忍不住乐了,再没有吵闹,跑堂传声的擦着汗,探头回去瞄一下,觉得原版的没有翻版的好听,于是也留下来不愿走了。

“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其时,大禹自己有了后面两样,只苦找不着最重要的河图。要说这河图,还得先从河伯说起——这河伯一开始也是个凡人,一个不安分的人,他在华阴潼乡,叫冯夷,跟我们一样,山民村夫,却不肯安心耕种,像那后来的始皇帝一样,一心想要成仙。

“他听说凡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哎,补充一下,华阴那个地方,在西北陕西,不比我们南方,草木丰茂,四季花开,他们那里要寻着水仙花可不易。不料,这也算错有错着——这是在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悠黄河就跟我们转悠沅河一样顺溜!

“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冯夷还真一天也不落,眼看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就涨了,跟陷阱似的。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竟就活活被淹死了。

“功败垂成啊,冯夷死后,自然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于是就到玉帝那里去告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放点水也差不多能成仙了,于是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满口答应。这一来可了却自己成仙的心愿,二来可报被淹死之仇。

“冯夷就这样当了黄河水神,我们就该称他为河伯了。可他从来没有挨过治水的事儿,一下子担起治理黄河的大任,束手无策,发了愁。怎么办呢?自己道行浅,又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向水帅天蓬讨教办法。天蓬可不是猪脑袋,当下就指点他,要治理好黄河,先要摸清黄河的水情,画个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着天蓬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乡亲们帮帮忙。可没人答理他,他说他是神仙吧,又没什么仙家本领和法宝,乡亲只当他吹牛。他好不容易找到了村里最讲义气的后老汉,讲了他要治理黄河的大志向。后老汉见他这个志向不错,算是给百姓们办好事,就不管他是不是神仙,都答应帮他。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后老汉又不比他已经成仙,这一折腾就累病了。后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干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废,画好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人手不够,他来说服乡亲们帮忙。

“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而他投机取巧修炼来的只能算是个半路神仙,能保个不死身,不能保个不老身。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只可叹自己再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神力也有所不及啊。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