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全方位
3571200000001

第1章 居家健康提醒(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家被人们认为是最安全、最舒适的生存空间的观念已被打破,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了这"安乐窝"、"避风港"背后暗藏着的"危机",居家健康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1.隐匿在凉席中的螨虫对人体有害

专家提醒消费者,有一种螨虫隐匿在凉席中对人体存在伤害,所以,新凉席或隔年的凉席在使用前必需做消毒处理。

研究发现,凉席在生产制作、贮存、运输及出售过程中,容易寄生一种叫"螨"的微生物,螨虫体形微小,肉眼看不见。它在叮咬人时释放出的毒素、排泄物中的蛋白质可引起人体过敏,使人的皮肤上出现丘疹、红斑,奇痒难忍,如皮肤被抓破后可能引起溃烂,中毒感染后还能引起发烧、头痛等症状。另外,螨的排泄物与死螨碎片是很强的致敏源,过敏体质的人接触后,还能诱发过敏性哮喘。

专家提醒消费者,新买的凉席不宜立即铺开使用,应先卷起来用棍子等物敲打几下。因螨虫最怕高温和阳光,用时可以先用开水浸泡,或用清水擦几遍,然后放在阳光下曝晒2~3个小时,便可将螨虫杀死而放心使用了。

2.室内甲醛污染会致癌

近年来,由于建筑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型材料不断进入建筑和室内装饰之列。使得现代建筑物更加牢固、华丽。然而,某些新型建筑材料含有的一些有毒成分,却往往使居住者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或危害。

一些建材,如胶合板、地板块、家具,以及贴在墙上的壁纸等,均含有福尔马林树脂(或脲醛树脂);某些表面涂层材料,填充到建筑物中的脲醛泡沫,绝缘保温层,以及经过抗火焰和抗油渍处理的织物和地毯,也都可以向室内空间逸散甲醛。如果将这些含甲醛的建筑材料装配于室内后,它们会向室内持续不断地散发甲醛气体,并能维持很长时期。

那么,甲醛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对人体能有什么危害呢?甲醛是一种无色带辛辣味的刺激性气体。甲醛对人体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引起急性呕吐,和刺激眼结膜与呼吸道粘膜。低浓度的甲醛,可以使人发生眼结膜炎、鼻炎、咽喉炎等。高浓度的甲醛.可以使人发生喉痉挛、肺水肿、肺炎等,甚至导致死亡。

现今,甲醛已被确认为致癌物质,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长期接触甲醛的人,可以引起鼻腔、口腔、咽喉、皮肤、消化系统的癌症。

近年来,国外一些报道提出以下几点情况很值得注意。

(1)室内甲醛浓度在新房建成以后3个月,仍可以高达0.25ppm(ppm即百万分之一),比室外甲醛浓度高50倍。一年以后室内甲醛浓度始降至0.042ppm。据医学研究,人体对甲醛的容许浓度为0.1ppm。

(2)住宅中壁橱里的甲醛浓度最高。

(3)如果室温上升,甲醛浓度也将增加。

(4)幼儿对甲醛的耐受力较成人差。

所以,为了减少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应注意室内保持良好的通风,尤其是刚刚迁居新住宅的居民,更应注意。

3.室内要祛除尘螨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化学物质,总计约500多种,其中呼吸道排出的有149种,从皮肤排出的达71种,若这些代谢产物浓度过高,可形成室内生物污染,影响人体健康,甚至诱发疾病。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尘螨。尘螨是人体支气管哮喘病的一种过敏原。尘螨喜欢栖息在房屋的灰尘中。有文献报道,在一只使用了15年的枕头中,其重量的1/3是螨类排泄物。在这种枕头的灰尘中,每克灰尘有尘螨1000多只,200毫克床垫灰尘中有92.5只尘螨,在200毫克住宅地板灰尘中,有17.9只尘螨。

春、秋两季是尘螨生长、繁殖最旺盛期,也是支气管哮喘高发期。为了健康,请不要在室内长期使用空调器,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不在室内养狗等宠物,以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勤换洗衣服,床底下也要经常打扫,以防生物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地板缝藏污纳垢

室内地板缝隙中富含有机物及温暖潮湿的环境,为各类微生物提供了休养生息的庇护所,时不时会出来将人们"咬"上一口。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日前在上海采集了三个实木地板缝隙垃圾样本进行科学研究,在三个已使用年限分别为12年、3年、60年的实木地板样本中,缝隙最小的为0.9毫米、最大的超过6毫米,每平方厘米地板平均有缝隙垃圾4.56克。经过化验发现,在这些地板缝隙垃圾的百万分之一稀释液中,每平方厘米的平板菌落总数都在106 cfu以上,而医院的最低标准即传染病科及病房的每平方厘米的平板菌落总数仅仅为15 cfu。

调查显示,地板缝隙垃圾中含有霉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有害菌。这些细菌一旦散发到空气中或发生接触传染,就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地板缝隙样品中还发现了尘螨、蠕螨类螨虫,及动物皮屑、毛发、建筑颗粒等致敏物质,会导致敏感人群出现皮疹、咳嗽等过敏反应。

因此,地板应经常清洗,且尽量少光脚在地板上行走,即使是炎的夏季也不宜直接睡在地板上,如此方可减少甚至远离地板内细菌的伤害。

5.食物盛装器皿需谨慎使用

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和雪碧等饮料的塑料包装瓶,因不易破损、质量轻、容量大,又便于携带,许多家庭用它来盛装食油或酒类。这类塑料瓶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稀塑料,本身无毒;盛装可乐型、汽水型等饮料,对人体健康是没有影响的。但是,聚丙烯、乙烯类高分子化合物,其中还含有少量的乙烯单体,如果长期储存酒类、食油等脂溶性有机物,乙烯单体便会被脂溶性有机物溶解析出。又由于这类塑料瓶易于老化和耐光性差的缺点,易受空气中的氧气、臭氧和紫外线等作用产生难闻的异味。若长期用这类容器存放食油等,不仅会使食油等加快氧化而变质,而且还会加速聚丙烯塑料的老化,致使聚丙烯的碳链断裂,产生更多的乙烯单体。

根据化学检测,可乐饮料塑料瓶盛装的白酒储存1年,溶解在白酒中的乙烯单体含量可达20PPM(1PPM等于1%)。医学营养卫生研究证实,空气中乙烯浓度达到0.5PPM(即上述酒中浓度的1/40),就可使人出现头痛、头晕、恶心、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和失眠等症状,严重者会导致人体贫血。

劣质陶瓷器皿最好不用。有的陶瓷器皿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焙烧温度过低等原因,会造成陶瓷器皿表面挂釉,即外观粗糙、无光泽和手感粗糙。如果用其盛放食物,挂釉中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化合物极易溶解出来,污染食物,人食用后会引起腹部绞痛等症状。

破损或有裂纹的陶瓷器皿亦不宜用来盛放食物。这是因为其裂纹中极易藏污纳垢,且不易清洗,因而造成病菌大量繁殖,引起食物微生物感染。因此,对有损坏的陶瓷器皿最好弃之不用。

再生塑料制品是指各种废旧塑料回收溶化后,重新挤压成型的制品。该类制品不仅斑点多、色泽不纯,而且由于原料来源混杂,不可避免地夹有一些有毒物质。

另外,一般再生塑料制品的加工条件都较差,因而有害物质含量往往较高。例如,某地有关部门曾查获一批"再生塑料冰淇淋杯",经测试其正已烷蒸发残渣(衡量塑料食具质量的一项重要卫生指标)高达140毫克/升,是国家卫生标准最大允许值的2.3倍。

目前,家庭中使用塑料桶盛食用油的不少见,殊不知这是十分有害的。因为大量用于食品包装的塑料制品有三种:聚氯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使用它们长期盛食油,会污染食品,对人体造成危害。

聚氯乙烯里的氯乙烯不仅有毒,而且在酸和油脂中极容易分解而析出毒性很大的氯化氢和氯,在聚氯乙烯中添加的增型剂,如苯二甲酸酯类,毒性也很大。

6.厨房油烟不可小视

在许多家庭中,主妇往往是厨房的主角。但一些主妇长时间在厨房操作后便出现头痛、胸闷、眼痒、鼻塞、耳鸣等,如果呆在厨房时间较为集中、时间较长,严重的还会导致失眠、记忆力减退、支气管炎、肺炎等症状。这主要是由厨房中的化学污染所致,因为厨房中燃料燃烧和油脂加热所形成的油烟气体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具有强烈致癌性的苯并芘等许多对人体有严重危害的物质。

研究表明,常用食油加热到270℃左右所产生的油雾凝结物,可导致人体细胞染色体的损伤,女性肺癌发病率增高可能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近年来国内一些大城市,在对肺癌发病情况的调查中发现,长期从事烹调的家庭主妇肺癌的发病率较高,此外在厨房油烟浓度高的环境下从事烹调作业的厨艺人员,油烟不仅易使其患肺癌,而且对其肠道、大脑神经等的危害也较为明显。造成厨房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通风条件差,室内空气不能对流,污浊空气不能及时排放出去,油腻严重。

虽然厨房内的化学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但如果采取相应措施也能减轻或消除上述危害。

首先是选择清洁能源,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有条件的应尽量不用煤、柴禾,改用天然气、液化气等。

其次是改善厨房的通风条件,如适当加大窗户,安装抽油烟机和换气扇,使厨房内的浊气能及时排出,新鲜空气能流进来。

再次是注意厨房的清洁卫生,保持炉灶的清洁,有利于燃料的充分燃烧,减少有害气体的生成,注意清除室内的油烟,减少人体的直接接触。

最后有条件的可在室内栽种一些绿色植物,既可观赏又能吸收室内的有毒气体,像月季、蓝铃、天竺葵等效果比较好。

7.谨防电冰箱肠炎

近年来,一种与电冰箱密切相关的耶尔赞氏菌肠炎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且患者病前几乎都进食过冷藏食品。医学上称之为"电冰箱肠炎"。

低温冷冻虽然能抑制和杀灭大多数病菌,并可使食物保鲜和延长保存时间,但耶尔赞氏菌的生物学特性是在低温环境中生长活跃,而且在0℃以下仍能滋生繁殖,并污染食物,若经常食用未经加热处理的冷藏食品,就可能发生"电冰箱肠炎"。

主要症状有腹部隐痛、恶心呕吐、厌油、乏力身困,严重者还会出现畏寒、发热,甚至导致中毒性肠麻痹。

因此,使用电冰箱冷藏食品应注意生食与熟食,鱼与肉、蛋都不能混放,以免交叉感染。吃剩的菜最好热一热,待凉后再存入冰箱;熟食品最好放在加盖的容器内;熟食经冰箱贮藏应加热后方能食用;冰箱内的食品应先储先用,定期清理;注意清洗冰箱内部,保持清洁卫生;冰箱内食品贮藏量不宜过多、堆放要留有空隙,以便冷气对流畅通。

8.谨防空调病

空调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环境,然而这毕竟不是自然状态。空调器能使空气频繁流动和振动,其结果就像噪声一样,会损害人们的神经功能。另外,室内空气循环使用,反复过滤后,空气中负离子显著减少而阳离子过多,不仅影响空气的清洁度,同时也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久居空调房间,会令人感到头痛、头晕、失眠、胃肠不适、乏力身倦,还会有类似着凉感冒的症状,甚至会降低人体的抗感染能力。这就是"空调病"。在空调环境下工作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得此病。因低温最易引起妇女的自律神经紊乱,故妇女特别容易患空调病。慢性疾病患者也极易发生空调病,并进一步加剧原有的病情。

预防空调病,可在室内配备负离子发生器,以弥补空调机的不足:装有空调的房间,在不是太热和太冷的天气里,最好不要使用它;使用时间不宜过长,更不宜通宵开着空调睡觉;室内温度不要调得过低或过高,以免与外界气温相差过大;房间内要保持清洁卫生,禁止在室内吸烟;使用空调,注意定期打开窗户,通风换气,以调节室内空气。

9.当心压力锅的意外伤害

压力锅是用合金铝制成的,锅壁较厚,锅盖和锅体期紧密、用它炯饭时,锅内温度可以达到125摄氏度,使饭熟时间明显缩短,既节省了燃料,又减少了家务劳动时间。此外,日常还可以用压力锅制作各种食品和菜肴,均收到省时、省火、省力的效果,并且原汤味浓,营养丢失很少。

压力锅虽有众多的优点,但日常使用时,还应注意使用方法,遵守注意事项,否则一旦发生意外,轻则受伤致残,重则甚至造成死亡事故。

压力锅有很强的爆炸力。压力锅所以有强烈的爆炸力,是和压力锅的结构特点有关。一般来说,压力锅在出厂时,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工作时一个大气压,安全压力是两个大气压,爆炸时是四个大气压。为了确保安全,在压力锅盖上装有一个限压阀,当锅内压力超过两个大气压时,安全塞上的易燃片就会被熔解,锅内水蒸气立即涌出、使压力迅速下降,从而防止爆炸。有的人没有定期更换易溶片,或易熔片穿破后随便找个木螺丝或木撅代替塞入安全塞的孔内,这样就造成不安全因素,一旦在使用时锅内压力超标,就会发生爆炸伤亡事故。

怎样防止压力锅爆炸事故呢?应注意以下几点:

(1)锅内的米或菜的装入量,不能超过钢身的五分之四,以防食物膨胀时堵塞排气孔;

(2)限压阀损坏或丢失,不可以其他重物代替,以防过重,导致爆炸;

(3)安全塞上的易熔片宜定期更换;

(4)盖合锅盖时,上下两个手柄必须对齐,以防由于锅内压力,使锅盖崩出,造成人身伤害。

10.电磁污染害你没商量

据专家介绍,电磁辐射污染是一种重要的能源污染。目前,电磁污染对人体健康方面可以确定的危害包括两个方面: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热效应是指人体受到电磁辐射以后,吸收的辐射能引起体温升高,以及各种并发症。非热效应则指吸收的辐射能不足以引起体温升高但却出现的生物学变化或反应,比如神经衰弱等。

现在带有电磁辐射的家用电器种类越来越多,人们所处的电磁辐射环境越来越复杂、严重。

在一个房间里,如果同时开着电视机、微波炉、消毒碗柜,所造成的电磁辐射就会叠加起来。头晕、脱发、失眠等症状因体质差异也会在一些人身上出现。可是从来不会有厂家把它挑明白。就是目前,也只有微波炉、电磁炉、PC显示器等少数几种电器,会对所产生的辐射问题作出可能的解释,说明辐射的程度是否在无害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