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终极期望
3567900000006

第6章 仅仅敬业还不够(1)

被斥责的勤奋

卢瑟福是著名的现代原子物理学奠基人,他对思考极其推崇。一天深夜,偶然看到一名学生正在灯下埋头实验,卢瑟福就好奇地问他:“你上午都做些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那晚上在忙什么呢?”“还是在做实验。”“那么,你从实验中得到了什么?”卢瑟福皱着眉头问,学生红着脸,局促不安地回答:“目前还没有新的进展,但我相信惊喜终交会出现。”“你所说的惊喜出现到底是什么时候?卢瑟福提高了声音。学生低下头说:”我没有想过这么多,我只是一直在坚持。“这位勤奋刻苦的学生本以为可以得到导师的一番热心赞扬,让他想不到的是卢瑟福居然怒火迸发,大声责问:“你从早到晚都在做实验,还有什么时间用来思考?你想到过吗?如果你所做的实验,缺乏一个正确的目标,这样的努力与勤奋无异于浪费时间与精力。你必须善于思考,用正确的思维来支配你的行动。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快地获得成功。”勤奋用功的学生遭到如此狠狠批评,乍一看很不可思议,可事实上大师是在传授秘诀啊。不少时候我们无端让时间浪费在似乎很有效用的繁忙中,始终极不情愿地抽出时间来进行深入思考与总结,导致思维一直在低层次上徘徊封闭,没有突破,到头来所获无几,甚至两手空空。假如说创造的源泉是智慧,那么智慧的起点便是思考。思考是创造业绩的法宝!

岑桑和曹薇是同时被公司录用的新员工。曹薇毕业于一所不起眼的普通院校,而岑桑是名牌大学毕业,因此岑桑说话做事的表现比曹薇底气更足些。她们两个都是处在试用期的新招员工,公司可提供的职位却只有一个,岑桑和曹薇正面临着一场非得即失的激烈竞争。

从试用上岗的那天起,岑桑就做好用尽心机,展开厮杀的一切准备。早上,她总是第一个到公司,同时还花钱买了两盒蛋卷送给其他同事。公司里的老资格员工小马对岑桑说:“不错嘛,小姑娘,很讨人喜欢啊。” 岑桑心里得意地想着,自己的妙计是用对了。不多久她就拉近了与同事之间的距离,至少已经消除了他们对新人的排斥与隔阂心理。

经理每天提前15分钟来到公司,那时曹薇还没有来,这个时候,岑桑总是禁不住暗暗窃喜。经理走过她旁边的时候,岑桑站起来向他很礼貌地问候,经理看着岑桑说:“来得真早啊。”这时曹薇才来打卡,经理抬头看了她一眼,没说什么。岑桑心里很是高兴。第一天工作就占了上风。

上午,经理叫岑桑和曹薇一起到办公室,简要地介绍了公司的大体情况和她们的职责。岑桑赶紧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笔和记事本,一一详细地记下经理的话。这时,岑桑瞥了眼旁边的曹薇,她竟然忘了带,岑桑心想;“猜也猜得到,经理叫我们进来要做什么了,也太不会做事了。”

经理说完之后,岑桑还提出一些问题,事实上不是她不明白,而是想让经理感觉到她自己在认真地听他讲话,并善于提出一些适当的问题。经理回答了之后,温和地对岑桑说:“还有哪些需要我解释的吗?”岑桑轻轻地摇了摇头,和曹薇一同走出办公室。

岑桑和曹薇的职务是销售助理,主要的任务就是配合销售部门制订并执行业务拓展计划和跟进服务客户。她们两个各自负责不同的客户群。两个人都主要是靠电话来开展工作,客户的意见是衡量其工作绩效的首要标准,两个人的能力不相上下。

岑桑每天不仅来得早,走得也很晚。只有等经理走了,她才会下班。岑桑希望在这三个月的试用期内,经理能认可和欣赏她勤奋敬业的表现。

一个星期五,经理加班到很晚都没有走。岑桑就出去买了一份盒饭回来。敲了经理室的门,经理感到很惊讶。当岑桑把盒饭放在他桌上时,他感激地说:“谢谢你。这么晚了,你还加班,辛苦了。”

岑桑从经理室出来,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心想:我不仅让经理看到了我的努力,也在感情上赢得一分。

在岑桑积极表现的日子里,曹薇除了按部就班地完成她的工作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建树。她总是准点上班,按时下班。岑桑想“这次只要我在工作上不输给她,这个职位就一定是我的囊中之物了。

三个月后,出乎岑桑意料的是,出局的竟然是她。她找到经理,问他不选择自己的理由。经理温和地对她说,“虽然你对工作很热忱,对同事也很友好,但是我和人事部的经理都觉得你的工作能力有问题。”岑桑不解地问:“为什么?我和曹薇的工作业绩是一样的呀?”

“是的,这才说明问题。曹微只用正常工作的8小时,就完成了你从早到晚归才完成的工作量,这还不能说明你工作能力有问题吗?再比如,同样是介绍工作的情况,曹薇只用听就记住了,可你不仅用本儿记,还要再反复问几遍,这是不是也代表着你与曹薇在理解力上也有差距呢?我们公司不仅要求员工要肯干,还要会干。在这三个月里,曹薇用工作以外的时间,一直在学习有关物流的知识,很快就要参加考试。看到差距了吗?这就是我不聘用你的理由。”

经理说完这番话,岑桑有些发愣,却又无话可说,收拾东西离开了公司。

岑桑的失败就在自以为是的勤奋之上。任何一个员工都应该明白,勤奋并不代表优秀,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能力,才是鉴定一个员工好坏的标准。

我们知道,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子有一句千古名言:“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我们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也要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作为一名员工,在着手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不但要懂得默默地一味辛苦工作,更要学会培养面临问题时理性镇定思考的良好习惯。惟有如此,才会切实成为一个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显著效益的骨干。

人的大脑活动过程有兴奋和抑制两种不同的基本情形,这是一个极富规律地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在不同的精神状态下,人们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效果差异迥然。人们常说:宁静以致远。就是说心情安静地思索,可使我们找到更多更不平常的解决问题的途径、策略,在多种方案中权衡,做出明智的选择,这样更能超越常人肤浅平庸的工作方法,不会在盘根错节的各种问题面前,不知所措,如坠烟海,乱了阵脚或举棋不定,甚至陷于被动境地,导致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

养成在工作中冷静思考,将帮助你:

一、弄清事理,理清思路。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人们多开动脑筋,多冷静思考,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弄清事情的本质,才能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找到最佳的工作方法,才能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性。

二、避免失误,少走弯路。冷静思考问题,有比较、有选择地处理和解决问题,把工作做到点子上,能以较小的付出和代价,换来最大的收益和效果,从而减少工作失误,少走弯路。

三、把握重点,抓住机遇。分清主次、把握重点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十个指头按跳蚤的工作方法,只有认真思考、分析,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才能避免贻误时机,抓住机遇。

四、统筹兼顾,事半功倍。针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合理安排应对方案和措施,注意分寸,认真思考研究,掌握火候,做到统筹兼顾,这样避免“过犹不及”现象出现,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主动寻找机会

有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

你年轻聪明、胸怀壮志。你不想碌碌无为地虚度一生,你渴望名誉、财富和权力。

所以你时常在别人面前责怪:

那个众所周知的苹果为何不是落在你的头上?那只藏着“老子珠”的巨贝为什么只产在巴拉旺而不是在你常常去游水嬉戏的海湾?拿破仑有幸遇到约瑟芬而一表人才的你却从来没有人爱慕?

因此我想特别关照你,先是给你扔下一个苹果,不料你把它嚼烂充饥。

我于是换另一种方法,在你漫步时把巨大无比的卡里南钻石悄悄搁在你的脚旁,绊倒了你,谁知你爬起来后,怒不可遏地把它一脚踢进暗沟。

到最后我索性就让你成为拿破仑,同样像对待他一样,先把你关进监牢,摘掉你元帅职衔,撵出军队,接着把你一文不名地丢在塞纳河岸上。在我正要吩咐约瑟芬赶着马车匆匆来到河边时,忽然老远地传来“扑通”一声,原来你纵身投河,自寻短见了。

唉!让我该怎么说,你欠缺的难道只是机会吗?

我们总是随处听到职场中人认为自己没有机会而牢骚满腹。请看看亚历山大是怎么说的吧:

在一次战斗结束后,有人问亚历山大,是否等待机会来临,再发起第二次进攻,去占领一个新的城市,亚历山大一听完这话,就暴跳如雷:机会?机会是要我们自己拼命创造出来的!

每一个人的成功无疑都是源于积极主动地去捕捉机会、尽情发挥创造潜力。倘若你总是画地为牢,甚至夜郎自大,那么你就永远只能是自我束缚,自己给自己判刑,永远只能坐等机会白白流失,空悲叹。

很多人都说,珍妮很幸运,好运气总让她碰上,上天特别眷顾她。

珍妮的专业在同行里没有什么独特优势,其貌不扬,办事能力也并不出众,可是她在公司工作的短短两年时间里,她已经连升三级,在每个部门里都做得有声有色,每一次升职都令人羡慕得惊叹不已。关于她的迅速攀升,有各种截然不同的版本,总而言之,同事们都觉得是好运气特别青睐于她,她令人眼红地获得了别人不敢奢望的好机会,要不她怎么能从行政部到市场部,再到销售部,一路畅通,一路高歌猛进呢。

惟有她一个人心知肚明,机会是自己奋力拼搏,主动创造出来的。

在进入这家大公司时,她由于专业上不占有明显优势,先被安排到行政部,从一个最低级别的勤杂工做起。

那个部门,能说会道、故弄心机的女孩子和圆滑世故、逢迎讨巧的男人司空见惯。她遵循是非准则,时刻尽职尽责。只是偶尔出人意料地略显峥嵘,例如看到了别人输入错误数据,她一声不响地就更正过来,从来不大事张扬;上司指派她做什么,她就竭尽全力,力争在第一时间做到让人由衷满意且钦佩不已。当他人齐声厌恶工作索然无味,领导无方,管理混乱不堪时,她在暗暗发奋学习掌握和精通公司的各个部门业务、产品以及所有重要客户的有关情况。

说来也是巧合,有一次市场部经理路过她的办公室,发现她处理一件小事情,整个过程表现得十分得体,具有惊人的分寸感,因此就打报告要求她去充实本部门的一个职位空缺。

市场部使她的职务空间猛然开阔起来。跟以前相同,她最大也是最吸引人的强项就是悄然无声地付出,用成绩说话。仅仅经过半年,几份扎实可靠且细致可行的市场调查分析报告,让她赢得了公司上下的真诚首肯和赞叹。不到一年后,她已然成为市场部一致认同的身挑重担的实力派人物,看到她在各种重要会议上从容镇定、举重若轻、收放自如的讲演,原先行政部的同事不禁刮目相看。

荣任市场部经理没多久,老板约请她喝茶,问她是否愿意迎接更大挑战,去领导业务情况并不乐观的销售部。是机会还是滑铁卢,在那个做出抉择的重要时刻,谁都不敢妄下论断。但她毅然选择了吉凶参半的销售部。不幸的是,销售部的业绩状况简直惨不忍睹,严重亏损。

珍妮自告奋勇选择了库存积压最厉害的北方公司,立即开始了她的第一步工作。寒风呼号的冬天,她一个人借来一辆自行车,挨家挨户上门拜访代理公司产品的代理商,详细了解产品滞销的原因。三四个月后,恶劣的销售局势就初步得到好转。

对情况缺乏了解的人,自然认为她这些年吉星高照,根本不知道她整天下来腰膝酸软、没日没夜辛劳的痛楚。

很快,她又被提升到大客户部。那些极有优越感,有时甚至是拒人千里之外的客户,不是打打电话就可以招呼的。短短三个月里,她抓紧空余时间学会了打高尔夫球和卡拉OK里最受欢迎的二重唱。

第一张大单子是去拜访某局长时,偶然听到他同业内另一位局长在打电话,谈论第二天去某风景点开会的消息。珍妮回公司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查到他们在那里入住的酒店。第二天傍晚,一身休闲旅行装扮的珍妮同局长们在酒店大堂里相遇,她是一个人来自助旅游的,尽管醉翁之意不在酒,可没有谁看出明显的破绽来。

好几天下来,他们邀请她共同参加活动,唱歌、打牌、聚餐。再后来,认识她的人同她关系更密切了,不认识她的人也慢慢接纳她了,她的客户名单上增加了强势的一群人。第一张大单子就在半年后出现在这群人中。

关于机会,珍妮感触最深:机会来临时,并不会先大声跟你打招呼,通知你,我正要到来,一定要抓住我啊。只有注意平时的每一个细节,把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做得不同寻常,才是在为自己创造最佳的机会。机会从来都不是安逸地等来的,你有心用心,它无形无声,当你真正做好了准备,它就会真的来了。

只要你在强大内心力量的驱使下,自觉把你个人的发展机会置于某种挑战或拼搏奋争的过程中,你就获得了跟企业一起成长的难得机会。

跟企业共同成长,积极为企业创造利润和价值,这不但意味着员工个人能力的综合提升和更宽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还意味着员工自身竞争力、事业资源的升级,正像珍妮所做的那样。

当今时代,知识与科技发展一日千里,随着知识、技能的折旧贬值越来越快,如果不通过学习、培训进行技能更新,适应性自然会越来越差,而老板总是时刻把目光盯向那些掌握最新技能、可以为公司提高竞争力,为公司赚取更大利润的人。惟有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不断追求成长,才能让自己在企业中始终占有稳固的立足之地。

少说多做,用事实说话

庄稼获得大丰收。谁的功劳最大呢?河水和堤岸都说是自己的功劳最大。田地公平地说,是农夫的功劳最大,而农夫一直缄默不言。如果缺少农夫长年不畏严寒酷暑的辛勤劳作,庄稼就不可能有大丰收。因此说:“我们要获得大成功,就要恪守少说多做的准则。”

浮躁的当今社会,也存在诸多类似的例子。不少人工作敷衍塞责、应付了事,处理问题不认真,一旦出了事,就推脱责任。当有人获得了一些成功,有了一定成绩的时候,这些人却不知廉耻地争着抢功,然而自己所做的贡献微乎其微,甚至起反作用。可悲的是,他们一心就只想获得回报。昧着良心说自己是多么的伟大,像这些只说空话,喊口号,实际做得少,甚至只说不做的人,永远不能成大器,担当不了重任的,也是世人所不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