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终极期望
3567900000002

第2章 什么是终极期望(2)

只要我们对所做的工作、任务,对自己投入的事业、对个人生活,都充满激情,那么我们对工作、事业、生活就会由衷地怀有迫切的期许、饱满的兴奋情感和持久的前进动力;就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自身和外在的所有可用资源整合起来,利用起来,创造性地实现目标;就会感受到工作和挑战中的无比愉悦的刺激,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把工作和生活视为艺术般享受,自得其乐,激情不减。相应的,如果我们没有激情, 就注定没有强烈的自主意识、一切都没有劲头,消极等待,对工作,对未来兴味寡然。这样被动软弱的情绪注定与成功无缘,因为,它从一开始就与成功的方向背道而驰,势不两立。如此下去,结果就是使自己背离成功的主航道,找不到扬帆航行的明确方向,导致整个生活和事业目标的全盘落空,永远达不到理想的彼岸。

无论何时何地,只有我们充满激情,我们才会增加紧迫感全力以赴地去达成我们的目标。凭借激情,我们才会大胆地乘风破浪,披荆斩棘,攻克难关,做好我们的工作,享受创造的无限乐趣,也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实现企业对我们的终极期望。

自我管理是最好的管理

在今天,许许多多的公司依然是一再反复强调管理,整天是各种会议,内部会议、外部会议满天飞,又是引进据说是西方的什么先进的管理模式啊,让人应接不暇。

然而,过犹不及。一家知名公司的一位老总在对公司内部主管演讲时说道:“现在在座的各位同仁,都是管理阶层,但我个人很‘反对’这个阶层,因为这个阶层是成本最高,又最看不见生产力的!”企业最大又最不好控制的开支、最容易形成巨大内耗的地方,就是“管理费用”。

大多数人蒙在鼓里,自认为“管理”是为公司减少费用,节约成本,可是“管理”这两个字事实上已经等于要多聘请一个人手来管理公司的收支,请问是否要给这个人提供各种薪水和福利待遇?实际上,管理者本身带来了更大得多的管理成本支出。最有效的“减少管理费用”策略,是倡导、顺应和激发每一个人“自我管理”的本性,形成员工人人自治,自我管理的良好局面。敢于充分下放权力、尽可能信任部属,就不用另外聘请一个专职人员来管理,就能减省很多费用支出。特别是在知识密集型公司中,更适合采用自我管理的办法,省去众多中层管理职能,形成扁平型公司组织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就急切需要员工尽快增强自我管理意识和养成自我管理习惯。在今天,不少大型著名企业甚至率先实行了员工不必每天到公司报到、打卡和上班的制度了,只要你能按时按量按质或超额达到公司规定的任务指标,工作时间完全由你自主安排和分配。

大概,你就职的企业还没有“开明”到这个程度,但是,这并不是最关键的,原因是,不管在什么地方,你总是你自己的老板或董事长。对你来说,最有价值的就是要管理和经营好你自己:

不要因为害怕受处罚,所以才按时来到公司上班。

不要因为是领导的下令指派,才去开始着手你的工作。

不要因为上司确定的最后期限,才赶紧尽早从事工作。

不要因为要严厉克扣工资和奖金,才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

从你刚刚加盟一个公司的那一刻起,你就应时刻铭记——不要等你的老板来管理你,要主动开展工作,始终记着你的根本使命:那就是达到或满足公司对你的终极期望。

绝大多数职员都以为提供资金创办公司的人才是真正的老板,自己充其量只是一个不足挂齿的打工者。可我历来确信,事实上的老板,是我们这些切切实实具体施行各项任务的打工者。只有我们心甘情愿,团结协作地奋力拼搏,尽心贡献智慧和力量,公司才会有市场前景与“钱”景。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司兴衰成败的前途命运本质上是牢牢掌握在职员的手心里。可对老板而言,这一家公司运营状况不理想或亏本,最糟糕的情况,无非就是抽出资金,再谋求新的投资创利渠道。老板只是花钱聘用人员来帮自己盈利罢了。“资本家”英文是Shareholder,盈利就Share,亏钱就撤资,老板对这个事业的热情,或许还不如员工浓厚。因此可以断定:“我们是自己命运的主人,而不是老板或其他人主宰我们的命运。”而要当好自己的主人,我们就要学会严格规范的自我管理。这样,利人又利己,实现双赢。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都需要认识到这一点,以便达成互信互利的共识。

做企业的主人

什么样才算是主人?无论老板或领导有没有亲自在场,无论公司面临或大或小的难题,你都自觉主动不遗余力地付出努力,克服困难;你都全心全意想尽办法为公司谋求更大更多的合理利润,这就是做主人的积极心态和具体表现。那仆人是什么样的呢?仆人就是把自己看成被公司雇佣的打工者,是在为老板或公司而工作,不是为自己而工作,把自己看成纯粹是出卖劳动力的,信奉“一分工资一分劳作”。

老板从来都是为自己而工作,他把公司的事务当成自己的事务,不用扬鞭自奋蹄,一心要为企业做出成效和赢得利润,而且更对自己的行为完全负责任,主动承担责任和迎接挑战,完成既定任务。只要你有为自己工作的良好心态,你也就拥有了当老板的第一素质。只要你的心态是在为别人工作,一定要靠别人的督促指派才肯采取行动,那你今生今世只好做一个安分守己的打工者了。

倘若你一生要扮演主人的角色,就一定要先在心里暗暗地强烈要求自己具备主人的心态:无论做什么,我都一定要竭尽全力,实现巅峰绩效。我们懂得,最出色的领导者,都要从一个最出色的跟随者做起,在当跟随者之时,假如只是漫不轻心地随便做做或混混,就绝对不能成为一个非常出色的领导者。因为今后轮到你去领导别人的时候也一定存在类似的问题,几乎所有卓越的领导者,他最开始就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卓越跟随者。

怎样才能像老板那样考虑问题和采取行动?

第一,凡事讲究品质:着手做正确的事情;严格遵循标准和程序工作,一丝不苟,尽善尽美;从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对;预先想到下道工序就是顾客;人品等于工作品质。

第二,凡事讲究成本:做事之前要先进行成本估算——怎样做才能更省钱?怎样做才有更大盈利空间?怎样才能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效?

第三,讲究效率:快速反应;雷厉风行;重视期限;拒绝拖延。

第四,做事负完全责任:成果导向;团队合作;大局观念;积极进取和创新;勇担责任;实事求是。

像老板那样思考,像老板那样行动。一旦你拥有了老板的心态,你就会自觉去考虑企业的成长发展,考虑企业的费用支出,你会逐步感觉到企业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你将懂得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反过来,你将敷衍了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逃避责任,自认为自己永远是无足轻重的打工者,企业的命运始终与自己毫不相干。因此,你得不到老板的赏识,得不到提拔,不被委以重任,打杂或跑腿类的低级打工者将是你命中注定的终生职业。

成为企业最欣赏的人才

身处竞争激烈的现代企业中,一味埋头苦干未必成功,事实上企业最期盼拥有的一流人才,是极富敏锐的商业意识的人。也就是说,不仅要努力,还要有成效,而且能够乐在工作的人。

千万不要认为最肯下苦功夫劳作的人就必然得到领导首肯或赞许。这里有三个衡量准则说不定能为大家提供有益的借鉴:努力,绩效,工作激情。也许你一直非常辛苦地工作,可是从来都闷闷不乐,乏味厌烦。如果是这样,可能你应该进行仔细深刻的反省:自己工作的方式是最好的吗?是否应该改变一下工作思路和方法?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故事,它很可能会给你带来诸多启发和感慨,甚或让你猛然领悟,豁然开朗。

小宋与小刘从某国立大学企管系毕业,同时被一家中型企业录用,负责企划专员的工作。小宋做事兢兢业业、谨小慎微、踏实肯干、安分守己,平时总是自动留下来为公司加班,工作到很晚才下班。而小刘呢?但见她每天嘻嘻哈哈,工作轻松又愉快,每天都会主动去找主管聊天,给人一种跟主管感情很好的印象。

仅过一年时间,小刘就得到主管提拔,委以要职,小宋却只得到象征性的加薪鼓励。对此小宋颇为愤懑不平,抱怨小刘工作不如自己敬业认真,只会逢迎拍马,讨主管欢心,为什么业绩考核反而胜过自己,而且还得到公司的升职重用?自己为公司勤勤恳恳,日夜辛劳,毫无倦怠地工作,到头来倒反所得无几,伤心至极,于是递了辞呈。

就在小宋要离开公司的最后一天,总经理找小宋当面商谈。恰好一年一度的八月十五中秋节临近了,公司正在琢磨商讨要买什么中秋礼物送给客户才适合?总经理说:“小宋,可不可以劳烦你到南门市场跑一趟,看看是否有大闸蟹卖?”小宋心里很疑惑,不明白主管为何要她跑这一趟?因为这不应该是她做的工作啊!可她还是不吱声地听从主管的要求,乘出租车去南门市场。

20分钟之后,小宋回到办公室,向总经理报告:“南门市场有大闸蟹卖。”总经理接着问她,“南门市场的大闸蟹怎么卖?算斤?还是算只?”小宋满脸茫然,不知如何回答。于是又跑了一趟南门市场,30分钟后又回来报告:“南门市场大闸蟹按只卖,每只35元。”

总经理听完之后,当着小宋的面,把小刘叫了进来,并对小刘说:“你现在到南门市场去一趟,看看是否有大闸蟹卖?”小刘立即问总经理:“请问大闸蟹是要做什么用的呢?”总经理回答她:“中秋节临近了,我们准备送客户大闸蟹做为中秋贺礼。”

小刘当即出门。一个多小时后,小刘回来了。刚进门,就见她兴高采烈地拎着两只大闸蟹。向总经理报告:“南门市场有两家摊位卖大闸蟹。第一家的大闸蟹,每只平均4两重,每只卖35元。第二家的大闸蟹,每只平均6两重,一只55元。我建议,如果总经理自家食用可以买4两重的,肚白、背绿、金毛,看起来很新鲜。如果总经理要送人,我建议买6两重的,看起来比较有分量。我各买了一只带回来给总经理参考。”

总经理听了小刘的话之后,反问小宋:“你现在应该很清楚你们之间的不同了吧?”小宋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赶忙点头表示她知道了!

总经理向小宋更进一步说明:“同样是到南门市场看看是否有大闸蟹卖,你们搜集回来的市场信息与态度大为不同。小宋,你很认真踏实,这很好,可是你没有想过这个任务的目的是什么?只会一次口令一次行动,要反复来回很多趟才可以完成一件事情。而小刘呢?不需要我多说,一次就把整个事情做好,她不只是搜集了全面准切的市场行情而且还有自己的良好建议与分析,为我做判断提供有用的参考。”

小宋听了不由面有愧色,心服口服。值得欣慰的是,她由衷感谢总经理给她上了一堂令她终生难忘的宝贵课,重重地敲醒和击退了她的负面思维。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企业中,员工只凭踏实苦干很难成功,从根本上说,公司极需聘用的人才,是要能够实现企业终极期望的人才。

这样的人才更可能迅速领会主管的要求和期望,帮助公司打开全新的市场格局。

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好,在这里分享给大家:跑得快的不一定夺冠;奋力苦战的不一定占优势;智力过人的不一定得到充饥食粮;聪明贤达的不一定得到资产财富;机灵乖巧的不一定得到欢快喜悦。关键在于你是否成为领导最欣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