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有人曾要求设立宗教活动点,因穆斯林人数少,又居住分散,所以至今还是没有建立起清真寺。1949年前舟曲县只有2户回族穆斯林,后来尽管人数逐渐增加,但只有187人(1990年数字),所以没有伊斯兰教教务组织,也没有修建清真寺,每逢古尔邦节和开斋节,穆斯林到武都清真寺进行宗教活动。玛曲县的回族最早来自20世纪40年代临潭西道堂在境内欧拉草原进行商业贸易时驻守贸易网点的回族商人,他们娶当地藏族女人为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已经有了家室,就留在欧拉部落没有回去.但这些人由于长期生活在藏族部落社会中,已经逐渐被藏族同化。现在玛曲的回族,主要是在县内工作的干部和职工,只有585人(1990年数字),所以也没有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
考察伊斯兰教在甘南地区几个县传播的时间顺序和初传时的情况,可以看出有下面两个特点:
(1)伊斯兰教最初传人甘南是国家行为的副产品。甘南伊斯兰教的最早传人,直接原因就是因为忽必烈征服大理时.留居在甘南临潭戍守边地的将士中有穆斯林,因此才使伊斯兰教在甘南开始传播。这不是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特意传教的结果.而是在戍守边疆这个国家行为下产生的副产品。明朝时为临潭驻军修建清真寺,更是纯粹的国家行为.因为当时修建清真寺的费用肯定不是穆斯林将士的个人捐献,而是军费开支。明朝政府修建清真寺的直接目的明显不是为了传播伊斯兰教,而是为了让驻军更好地发挥战斗力从而达到巩固边疆的效果。这种国家行为对伊斯兰教来说是一种消极的传播,是从属于国家的被动行为,因此伊斯兰教不能得到很快的传播。从蒙元时期直到明朝末年,伊斯兰教在临潭的传播一直很缓慢,没有大的发展。
(2)伊斯兰教从东、北两个方向逐渐伸人甘南藏区。甘南伊斯兰教最初从东边开始传入临潭,由于临潭农业开发比较早,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又碰巧得到元明两朝的驻军机遇,所以伊斯兰教便首先在这里开始“登陆”。后来在19世纪中期,伊斯兰教又从北边的临夏传人夏河,从此以后伊斯兰教在甘南的传播就沿着这两条路线逐渐深入藏区。由于藏传佛教文化的强烈熏陶.甘南藏区腹地不容易受外界其他文化的影响。再加上穆斯林进入藏区的种种实际困难。所以伊斯兰教在甘南传播缓慢,挺进藏区的深度有限。东边沿着临潭传播到卓尼,再往前的迭部和舟曲伊斯兰教只有一些局部影响。因为直到现在这两个县连清真寺都没有。西边从夏河传播到碌曲、玛曲,现在清真寺数量也非常少。
二、伊斯兰教在甘南的发展
伊斯兰教在蒙元时期开始传入甘南地区,但是在元明两朝四百年左右的时间内基本上没有大的发展,因此也没有当时发展状况的文字记载资料,直到清朝时,甘南的伊斯兰教才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高潮。
(一)清朝时期伊斯兰教的发展
1.临潭伊斯兰教的发展
明末清初,中国伊斯兰教由于分化而形成许多教派和门宦,最先传入临潭的是华寺门宦。清朝乾隆五年(1740年),华寺门宦的创始人马来迟从临夏来到临潭传播虎夫耶学理。他受到了当地穆斯林的热情接待,最先是旧城下寺、太平寨寺和卓洛寺改宗华寺门宦,以后尊奉的穆斯林日益增多,不久临潭各乡村的老教格底目清真寺也相继接受了华寺门宦。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伊斯兰教在甘南地区的传播由冷转热、逐渐兴盛起来。
华寺门宦传到第三代马光宗时,华寺门宦的临夏东乡人马葆贞阿訇自创了北庄门宦。马葆贞为了在各地发展教务,分派5个比较优秀的门生担任各地的“拉伊布“(接替人),其中派敏尚礼(1783—1864年)主持临潭教务。敏尚礼原为华寺门宦信徒.后来改宗北庄门宦并拜马葆贞为师,马葆贞看他信仰虔诚而且办事老练,就委托临潭一带传教的重任于他。临潭北庄门宦在敏尚礼的宣传和影响下,以旧城上寺为中心,积极利用各种力量开展传教活动,信徒不断增加,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临潭的许多华寺门宦的清真寺又改宗北庄门宦,而且在临潭形成了一股社会势力,为北庄门宦在临潭的立足奠定了基础。敏尚礼归真后埋葬在临潭旧城的达子沟,信徒为他修建了达子沟拱北,后来迁葬到东乡北庄拱北和马葆贞的三个儿子埋在一起。敏尚礼的儿子敏永禄(1807—1880年)继任了临潭北庄门宦的第二任“拉伊布”,由于只有短短十六年的任期,再加上当时正处于同治年间的西北回民起义,所以教务没有大的发展。敏永禄殁后由其子敏士达(1823—1898年)继承临潭北庄“拉伊布”的教职,敏士达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女儿招赘马元,马元生有两个儿子,一个续接敏家后嗣,名叫敏忠信,另一个儿子就是临潭西道堂的创始人马启西。敏士达归真后,无人接替教职,“拉伊布”一职无形消失,从此临潭北庄门宦开始走下坡路。
2.夏河伊斯兰教的发展
19世纪30年代夏河就建有合作清真寺(1839年)。其他修建于清代的清真寺分别有博拉清真寺(1853年)、拉卜楞清真寺(1854:年)、洒索麻清真寺(1904年)、阿木去乎清真寺(1909年)。
从18世纪后半叶开始,由于夏河拉卜楞地区藏传佛教的迅速发展,依附于它的“塔哇”住户不断增多,逐渐在寺院的周围形成村落,并出现了作为商品交易市场的“丛拉”。畜牧业经济的单一性决定了它必须与农业经济进行交换,然而藏族的传统文化却对经商赚钱、发展商品经济不重视,甚至有鄙视商业的文化情结。这样.需要充当沟通内地和藏区经济联系桥梁的角色就由精于理财、善于经商的回族穆斯林来扮演。据拉卜楞的老人们说:清朝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拉卜楞寺第三世嘉木样罗桑图旦·久美嘉措(1792—1856年)为了汉藏贸易方便,派专人从河州(临夏)请来了8家商人(回、汉各4家),让他们在拉卜楞“丛拉”上居住经商,并为其中的一些人解决了经商资金不足的困难,“他们的生意受寺院的保护”。这是第一批不同于以前零散进入藏区而是以集体的形式公开在拉卜楞藏区落户而且受到保护的穆斯林,从此以后,伊斯兰教在拉卜楞的传播和发展因为获得藏传佛教上层人物的支持而得到较快的发展。夏河在清朝时修建的五个清真寺中就有三个是19世纪30—50年代修建的。
拉卜楞清真寺始建于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坐落在拉卜楞西山脚下的“塔哇”村内,这是当地唯一的一座清真寺。当时,在拉卜楞经商的达吾海买等人经过与拉卜楞寺协商之后,在上塔哇择地修建了一座只能容纳十多人的临时礼拜堂。早在清朝光绪十七年时.在拉卜楞经商的穆斯林就已经有60户。由于穆斯林人数的增加。原来的临时礼拜堂已满足不了人们的宗教活动需要。因此,全体穆斯林一致决定修建一座能容纳数百人的清真寺。数年之后的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拉卜楞清真寺第一次扩建,工料已经齐备,开始修建时却遭到拉卜楞寺院喇嘛和藏族的反对,他们说清真寺建高了,就会把他们的寺院压住(因清真寺寺址地形较高)。所以只好建小建低,最终只修了三间土平房,建寺费用由当地所有穆斯林捐献。主持修建人为回商马洒、上下喇家等,首任教长(开学阿訇)是河州多支巴张阿訇。
民国9年(1920年)时,拉卜楞的回族逐渐增加到200户。于是,拉卜楞清真寺进行了第二次扩建。第三次扩建时间是民国25年(1936年),由于民国17年(1928年)的河州马仲英事件,临夏大批难民涌入拉卜楞,致使穆斯林人数骤然增加,当时在拉卜楞的回族户数已经超过300户。清真寺学董马乐天等人与拉卜楞地区保安司令黄正清(第五世嘉木样之兄)经过多次商谈.最终得到了“可以全面扩建清真寺”的允诺和不干涉的保证。扩建工程历时三年才竣工,可见规模的浩大。
从拉卜楞清真寺修建和扩建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出伊斯兰教在拉卜楞最初的传播和在临潭的传播有着基本相同的原因,都是统治者(一个是统治全国;一个统治甘南)为了利用穆斯林(一个守边;一个经商)而不得不让伊斯兰教在当地发展,伊斯兰教是统治者大棋盘上的一个棋子,是他们维护自身利益时的副产品,因而传播初期,伊斯兰教发展缓慢。随着穆斯林力量的强大和他们在当地社会中作用的增强.他们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这种状况促进了伊斯兰教的发展加速,清真寺修建的规模和数量增加,扩建的频率加快。
(二)民国时期伊斯兰教的发展
民国时期由于西北诸马军事集团的崛起,回族在西北社会的地位明显提高,伊斯兰教作为穆斯林的精神动力被回族的政界和军界上层人物极力提倡,并且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扶持,所以这一时期伊斯兰教获得了很快的发展。
1.临潭伊斯兰教的发展
民国时期临潭伊斯兰教虽然遭受多次战乱的影响,但还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产生于清朝末年的伊斯兰教四大教派之一的西道堂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和大力经商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另外哲赫忍耶也逐渐成为临潭多教派、多门宦的伊斯兰教格局中的一股力量。民国后期,伊赫瓦尼教派逐渐传入临潭,并且迅速传播,大有后来居上的态势。
哲赫忍耶是伊斯兰教的四大门宦之一.它是在清朝中期形成并且产生很大社会影响的一个门宦,这个门宦多次发动反抗清朝的起义。同治年间的回民起义失败后,甘肃陇西的部分哲赫忍耶信徒逃到了临潭县旧城,进入旧城清真上寺(北庄门宦)做礼拜,从而将哲赫忍耶门宦也传入了临潭。民国三年(1914年),哲赫忍耶门宦的信徒在临潭旧城南教场口修建了一座哲赫忍耶清真寺,当年河南白朗农民起义军经过临潭时被烧毁。不久又重新修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部分张家川县的哲赫忍耶穆斯林因经商来到临潭县,后来他们长期定居.这就使哲赫忍耶门宦的穆斯林在临潭的人数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哲赫忍耶门宦的教义也得到了传播。1929年“临潭事变”中哲赫忍耶门宦的清真寺被毁坏后,由鲜海山、马存德等人后来筹资重新修建了清真寺。
伊赫瓦尼是清朝末年由马果园创建的一个教派.临潭县的伊赫瓦尼是清朝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由长川东寺开学阿訇丁祥从外地引入的,在当时并没有普遍传播。丁祥是卓尼县申藏乡什路村人。曾经去麦加朝觐,后来受马果园学说的影响,最先暗中传播伊赫瓦尼,临潭长川东西两寺的穆斯林接受了伊赫瓦尼教派。丁祥先后培养出著名的阿訇丁振邦、冶兰个等人分别到县内太平寨、申藏、卓洛等地清真寺开学.从而使这些清真寺的大部分北庄、华寺门宦的穆斯林改宗伊赫瓦尼。1939年,原来属于北庄门宦的新城南门河清真寺在掌教马子祯的支持下转而信奉伊赫瓦尼,这次改换教门的事件很快波及临潭的许多乡村和旧城,掀起了一场改宗伊赫瓦尼的热潮。1944年张永年、李云青等几十户从北庄门宦分出,筹资在临潭旧城南边的教场村修建了伊赫瓦尼南大寺。
除了这些教派和门宦外,临潭还有部分穆夫提门宦的信徒。穆夫提门宦是虎夫耶门宦的一个比较大的支系,清朝同治年间爆发了西北回民起义,穆夫提门宦参加了起义,起义失败后。1868年该门宦有数十户逃到临潭。最初这些穆夫提门宦的穆斯林全部在北庄门宦的上寺做礼拜.后来部分人退出上寺,进入华寺门宦的华大寺做礼拜。西道堂创立后,又有一部分从上寺分出改信了西道堂,还有一部分人改宗伊赫瓦尼。留在华大寺的穆夫提门宦穆斯林依然定期前往临洮和康乐探望本门宦的拱北.他们为了维护自己原来门宦的信仰,每年聚会一次念《古兰经》,赞主赞圣,被其他人称为“念会”,因为最初来自临洮,因而也被称为“临洮会”。至于信仰赛来费耶教派和其他门宦的穆斯林人数很少,又没有修建清真寺,因此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
2.夏河伊斯兰教的发展
最初,进入藏区做生意的回民是不允许携带家眷的。后来,有些人就娶了当地的藏族女子为妻(这种情形寺院允许.但不允许藏族女子改信伊斯兰教)。实际上,回藏通婚所生的子女,大部分随父亲信了伊斯兰教,只有一小部分随母亲信了藏传佛教。1928年临夏发生了马仲英反抗冯玉祥国民军的事件,后来马仲英率部从临夏进入拉卜楞藏区,部队与拉卜楞寺喇嘛发生冲突。就放火烧毁了宗喀巴佛殿,之后又想烧毁整座寺院。在这紧要关头,拉卜楞的回族士绅商民联合起来向马仲英求情说:“我们在夏河和藏民相处一直很好,回藏的仇不能结。如果你们把寺院烧了,今后夏河的回民和藏民也就没有和平和安定的日子了!”马仲英这才答应不再烧寺院。因为这件事,拉卜楞的藏族上层人士开始允许经商的回民和因动乱而逃入藏区的难民们可以携带家眷,长期居住该地,并同意扩建拉卜楞清真寺。
由于临夏大批的回族难民来到拉卜楞避难,这就使拉卜楞藏区的回族日渐增多。这些穆斯林大部分都以大分散小聚居的形式,落脚于交通要道上的较大村镇,如合作、拉卜楞、美武、阿木去乎、博拉、清水、木竹沟、王格尔塘、洒索麻、达麦店等地,并在这些地方修建了清真寺。民国年间夏河新建的清真寺有:清水塘清真寺(1924年)、美武清真寺(1928年)、木竹沟清真寺(1936年)、达麦店清真寺(1940年)、完尕滩清真寺(1945年)、合作清真西寺(194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