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周边
3556800000007

第7章 地缘政治之日本(2)

而与此同时,英国也意识到了如果仍由日本借甲午战胜取得中国辽东地区,日本将获得自己可以控制的资源产地,届时英国将无法继续节制日本。于是在“三国(法、德、俄)干涉还辽”事件中,英国明确表示“英国对日本抱有最诚笃之友情,同时也不能不考虑本国的利益。因此不能应日本之请而援助日本。”由此迫使日本吐出了辽东地区,也让她第一次感觉到了西方列强对自己的挟制。

1904年的日俄战争则是历史的再次重演。1902年,日本与英国签署了《英日同盟》,其中的条款直接针对俄国。英国依旧是日本战争债券最大的买主(日本军费的46%来自英国贷款和在英国发行公债)。战争爆发后驰援俄远东舰队的波罗的海舰队,一路所经的港口大部分都在英国的控制之下,而这些港口无一例外均拒绝俄国舰队停靠补给,结果搞得俄国人狼狈不堪。而随着俄国的战败,英国在其他方面和俄国的争端中,自然就能轻松不少。

在此之后,日本再一次有了吞并中国东北地区的征兆,而英国也一如既往的迫使日本人签署了《朴茨茅斯条约》。

至此,英国这个老牌NO. 1也开始逐步步入了“黄昏”阶段,她对世界局势的控制能力开始急剧减弱,到一战时期,英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已经更像是一种“讨价还价”的合作关系。1921年,《英日同盟》正式宣告作废,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突出美国地位的《四国条约》。这之后由英、法把持的国联对日本发动“9·18”事变占领中国东三省也只能听之任之,而东北的资源使得日本进一步减弱了对英、法的依赖程度。

但是日本的代理人角色并未因此结束,只不过顾主换成了——美国。

既是“拐杖”也是“枷锁”的美日同盟

很少有人会提到:1937年,也就是“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的那一年中,美国对日本出口额超过28亿美元,其中60%是石油(产品)、废钢材和钢——为了满足对日钢铁出口,当时连纽约的旧电梯都被拆下来直接卖到了日本;到1938年,美国仅向日本出口的飞机总价值就达1745.4万美元——1939年时一架零式战斗机的价格差不多合7万美元;日本侵华战争头三年中消耗燃油约4千万吨,其中70%由美国提供,而消耗掉的钢铁,一半来自于从美国进口的废钢材(另一半来自伪满)。

不仅如此,1941年4月,美、日签订了《日美谅解方案》,该方案规定:

一、美国承认日本对“满洲”(东三省)的占有权。

二、迫使蒋介石政府与汪精卫政府合并。

三、如果蒋介石不同意,美国将停止对当时重庆国民政府的援助。

从某种程度上说,日本的侵华战争在前期完全可以看作是美国支持下的“代理人”战争,本质上和之前的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是一样的。与英国人类似,美国政府对日本的支持同样不止是为了那么一点出口额,更大的意义在于打击英、法等国对远东的控制,同时对苏联在远东形成制衡。

前面提到过,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其实是一种先放水养鱼、再排水捞鱼的模式,这一点在美日之间体现得尤为突出:1941年美国开始在能源、橡胶等战略物资上对日本实现禁运。被釜底抽薪之后,日本顿时陷入到了一个进退维谷的窘境。前期凭借美国提供的各种资源和政治支持,日本的侵华战争已经成了一个超级大泡沫。侵华战争全面展开以后意味着天量的资源需求,而美国此时开始禁运则使得战争的“资源链”难以为继。此时,摆在日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吐出此前吞下的利益,让美国人来低价抄底,这将意味着实际控制日本的军部势力将受到空前的冲击;要么就只能赌国运,对美发动战争,夺取东南亚地区的资源来弥补缺口。

而对美国人而言,无论日本人走哪条路最终的结果都不会坏。选第一条,美国的获利略小,但基本上没什么代价;选第二条,美国会付出代价,但两个国家的实力差距在那摆着,只要战争持续得久一点,日本战败就是必然的事情——按照山本五十六的说法,就是打六个月到一年问题不大,打两三年就没辙了。

后面的历史我们就再熟悉不过了。在笔者看来,与其说这是一场战争,不如说更像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并购案例——先诱导你大肆拓展业务,减少你的现金持有量,再断掉你的贷款,一番折腾之后,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不仅仅日本本土被美国占领,战争期间,中国的南京国民政府从亲英、法变成了亲美。同时英、法等国对东南亚乃至南亚的殖民统治由于日军南下而被瓦解,战后伴随这些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英法等国势力几乎被彻底逐出,而留出的空间,很多最终都留给了美国人(如印尼、巴基斯坦)。

冷战期间,在地缘政治领域,日本在美国对华、对苏的遏制战略中所处的位置同样是无需赘述的。而事实上在全球经济领域,日本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的其实也是一个“代理人”的角色。日本在战后经济可以迅速复苏,除了其自身的因素以外,很大程度上也是有赖于美国在资金、技术乃至贸易政策的扶持。之所以如此,除了从经济上稳固日本这个冷战次前沿,另一层考虑可能也在于使日本和西欧形成相互制衡的态势——从国际分工角度讲,掌握了货币霸权的美国无疑居于金字塔的顶端,在它的下一层则是中高端制造业。随着美国国内虚拟经济的不断膨胀,美国对除军工和高科技产品之外的制造业流失大致是默认的。而这一块原本是法、德等国见长的,而由于欧洲国家毕竟都是老牌帝国主义,美国对她们的影响力终归有限,因此通过扶持日本,在国际分工的同一层级制造出两个分量差不多的对手相互平衡,显然更有利于美国坐稳老大的位置。

与之前英、美在地缘政治上用资源挟制日本一样,美国在经济领域同样有一样东西可以勒住日本人的脖子,那就是消费市场。相对于日本庞大的生产能力,她一亿多习惯储蓄的人口所能提供的消费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而这个世界上最旺盛的消费市场则是在美国——3亿多人靠借贷消费。伴随着冷战压力的减弱,美国随即开始对日本的又一次抄底。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就任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对西方政策开始迅速软化,同年9月美国迫使日本签署了著名的《广场协议》,以此强迫日元在此后十年内对美元升值近50%,而当时能拿捏住日本的,正是美国的消费市场——不听我的干脆你就不要卖。由此导致大量日资实体企业由于产品竞争力下降,企业由此陷入不得不大举出售股份和资产的境地,而通过收购这些优质资产获利最大的恰恰是美国资本。此后,由于实体经济不景气,大量资本流入日本楼市,导致地产疯狂膨胀,大量美资乘机进入日本楼市又捞了一笔。到了1991年,苏联已经进入解体的最后阶段,美国在远东已然全无压力,同年美资突然大举撤出日本楼市,日本房地产泡沫就此宣告破裂,至1993年日本银行坏账达6000亿美元,这之后日本迎来了长达15年的经济零增长,史称“平成不况”。而伴随着经济的失败,日本政界对美国的依赖也日益增强,由此导致日本右翼势力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度甚嚣尘上。

当然,日本政界也并不是没人看透这一点。上世纪70年代,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奔溃,加之越战的拖累,美国的国势正处于战后的最低谷,对其“盟国”的控制力急剧减弱。在这个背景下,1972年田中角荣紧随尼克松之后开始了对话访问,之后中日间的贸易往来开始日益繁荣起来。除了地缘安全方面的考虑之外,田中的这个举动就是为了给日本在经济上寻找一个新的战略纵深,以减弱日本对美国的依赖。

对于这样“大逆不道”的行为美国当然是不能无动于衷的。除了利用“洛克希德丑闻案件”把田中角荣赶下台之外,在田中访华前夕的1971年,美国突然宣布,将法理上归属中国但实际上由美国人控制的钓鱼岛及周边海域的训练任务交给了日方,这样一来,一个主权争端便在中日两国之间被生生的造了出来,而这其中的“猫腻”,再明白不过了……

大致回顾一下这段历史,回过头再看如今日本以及背后的美国的种种举动,或许也就不再觉得太难琢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