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男人30谋事规划
3553700000026

第26章 心态与观念:做最好的自己(4)

黄海就读的是一间师范院校,在大学是学生会主席,又是学生党员,学习成绩优秀,他的外交能力是公认的好,所有的人都认为他走仕途一片光明,但是黄海内心里却只想当个老师,他在毕业前夕的实习中,有一次生病了,但当他走上三尺讲台,望着下面一双双渴求的眼睛,他就觉得精力充沛。

但是,在毕业分配的过程中,校长书记都认为他走仕途较好,父母与同学们都这样认为的情况下,他接受了省委组织部的选拔,于是到了政府机关,当了一名公务员,每天他把领导交办的工作,写点材料之类的完成后,上班不是看报就是喝茶,工作很轻松。

后来,黄海被某个书记挑中,当了书记的秘书,本以为可以大干一场,他跟着书记视查工作,四处调解民情,同学们羡慕他,父母以他为骄傲,亲戚朋友都佩服他。但是他却一天天的萎靡不振,他在学校时的才情也逐渐的萎缩,其实是他渴望见到哪些孩子的眼睛。

可是当他深入工作的内里,他更觉得不适合自己,他也知道跟着书记好好的干,前途无量,再说这也是可以造福民众的工作,可是他的内心却只求一份单纯的生活,他认为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

思考了一个月,黄海便辞职下海。他到深圳的一家私立学校当了一名普通的教师,每天努力的吸取知识,把自己的所知所学全部地传授给学生,只有教师这个职业才适合他,他觉得很满足,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

在别人看来黄海的生活是不错的,年轻有为,他的人生也是一片光明。然而他却并不这么想,他的内心深处想实现的生命价值不一样,别人的评判对他来说也就不取作用,所以,他选择了这一条路,也算是物归其位。其实,生命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人也不可能是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这一辈子该如何活,这些都是在现实的生活里逐渐总结和归纳之后,才有自己的目标和信仰。

生活充满了穷达沉浮,适合别人的事不一定适合自己,别人能成功的事我们来做未必成功。承认自己并不圆满,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摆正自己的位置,才有可能获得生命的价值。有些人虽不富裕但是快乐,有的人虽然不愁吃穿,但却郁郁而终,有的人有权有位仍不甘心,最终锒铛入狱,有的人粗菜淡饭却有滋有味,有的人好高鹜远却一事无成,有的人老实本分踏实工作,俗话说,不是你的莫强求,生命中有些东西不适合你,即使百般努力也是白费,跟随蜻蜓一样,最终才知道蜻蜓并不属于自己。

所以,在生活中不断总结自己,不断的反省和归纳,才有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

博克小时候家穷徒四壁,他每天都要提着小筐去捡那些从拉煤车上掉下的碎煤以增加收入。有时为了得到一个面包,他请求面包店老板让他擦拭窗户。他星期六早晨卖报,星期六下午和星期天,向那些坐马车旅行的人兜售冰水和柠檬水,到了晚上,还要为报社写关于各处举行的生日宴会和茶会的新闻。这时他才12岁,从西班牙来到美国还不到6年。13岁那年,他离开学校,到一家公司当了一名清洁工,逐渐开创自己的事业。他成为美国新闻史上最成功的杂志编辑,创办了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妇女杂志《妇女家庭》。

卡内基出生于苏格兰,父亲以手工纺织亚麻格子布为生。后来,他们移居美国。在美国,他到纺织厂当童工、烧锅炉、在油池里浸纱管、送信。送信期间,苦练出高超的电报技术,他被一家铁路公司聘为职员。在这家公司工作的10多年中,他非常勤奋,得到了晋升,第一次参与股票投资的时候,家里的全部积蓄不超过60美元。他与母亲商量,以房屋作抵押来贷款,方才买到了共计600美元的股票。他后来是闻名世界的钢铁大王,与洛克菲勒、摩根并立为当时美国经济界的三大巨头之一。

普利策出生在匈牙利一个普通小镇,年幼时衣食无忧,后来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他和继父关系不好,吃了不少苦头。17岁,他由海上偷渡到了美国。最初,他想当个军人,不料屡屡碰壁,几经辗转终于当上了骑兵。但战事很快结束了,他留在了纽约。后来到了美国西部,他做过骡夫、水手、建筑工人、码头苦力、餐厅跑堂和马车夫,然而没有一样是他感兴趣的。日后,他在图书馆找到了一份差事,每天为图书馆工作两小时,换取可以任意借阅图书的便利。他后来是美国新闻界的旗手、骄兵,以他名字命名的“普利策”新闻奖,至今仍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

三个人自小贫困,都从事过许多不同的工种,最后都在自己的不断努力下,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向,最后成为家喻户晓的大人物。只要努力了,生命中总有适合你的东西在等着你。其实,相对于大自然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渺小而无力的,有这样宏大的胸襟来承认自己的渺小才是一种伟大,同样的道理,只有放弃那些不适合你的东西,你才能拥有适合你的东西,久而久之,你才能懂得原来自己太高估了自己,原来自己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能干,敢于承认现实的勇气,敢于自我解剖。只有认清、承认了自己,对症下药,才能找出合适自己的生活方式。

肯于认识自己,忠实于内心的感觉,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你才能活得充实与快乐。其实,别人的工作再好,生活再好,也许并不适合你,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人生如此,事业和爱情亦然。

人们常常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却忽略了空气的存在,生在和平年代,却不知和平的重要,拥有稳定的职业,却不知安稳的幸福,享受家人朋友的呵护,却认为那是应该。

当生命一天天的流逝,当你不再拥有追求的时间和精力时,后悔也莫及。其实,你一生想拥有的就在眼前,学会珍惜身边的一切,学会经营自己的幸福,不要让流逝的岁月成为你遗憾惋惜的载体,不要让生命在叹惜中虚度。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成功是多元的,并没有贵贱之分,适合自己的、自己擅长的就是最好的,也便是成功的。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在同类学生中,他遥遥领先……

瓦拉赫的成功,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人的智能发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智能的强点和弱点,人一旦找到自己的智能的最佳点,使智能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这一现象人们常称之为“瓦拉赫效应”。幸运之神就是那样垂青于忠于自己个性长处的人。松下幸之助曾说,人生成功的诀窍在于经营自己的个性长处,经营长处能使自己的人生增值,否则,必将使自己的人生贬值。他还说,一个卖牛奶卖得非常火爆的人就是成功,你没有资格看不起他,除非你能证明你卖得比他更好。

你想要的就在眼前

生存在世上,人们常常会贪念各种各样的东西,常常忽略了内心那一生想拥有的。总觉得幸福就是不断争取获得新的东西。工作所带来的荣誉,爱情所带来的温馨,家庭的幸福温暖,在渐渐享受的过程中失去了最初的甜蜜和新鲜,人们往往忘记了去努力的经营,细心的呵护,精心的培育。只有失去时,才懂得那就是一生想拥有的,可是失去的已经失去,就好像生命流逝的过程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幸福往往就在我们面前,就在我们身边,只有抓住现在的人,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只有珍惜眼前的一切,才是幸福的根本。

某个村庄忽然受到洪水的袭击,村里人都被洪水冲走了,只有一个人被冲到了树上,他是唯一的幸免者,他苦苦的抱着大树渴望有人来救他,可是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了,没有人来,他又渴又饿,又疲累。他着急的想:上帝呀,求你救救我吧。只要有一根小小的能载的动我的木头都行呀。我只有这点要求呀。上帝啊。求你了。

正在他苦苦哀求的时候,果然有一根木头漂了过来。于是他觉得自己很幸运,是上苍不想让他过早死去,可是那根木头很不起眼,看似乎不能承载他,他想上苍决不会让我抱着木头流浪的,上苍既然要想救他,就一定会再给他机会,让他脱离困境,一定会再送一艘小船给我,让我到达安全的彼岸。

他等啊等啊,可是,时间一点点过去了,上苍终究没有送给他小船,而木头也漂向不知明的他乡。他被活活饿死在树上了。

在众人都被洪水冲走的过程中,能够幸免于难,本就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是一次难得的生存机会,他应该珍惜,应该懂得机会不会总眷顾一个人,当有了逃生的机会时,应牢牢的抓在手里,可他并不满足,他白白的放弃了唯一的机会只为了得到更多的机会。因此最终失去了生命。忽略身边的东西,不珍惜眼前,可能就错过了一切,包括失去生命。我们常常听到人们感慨因没有珍惜而错过或失去,我们常常后悔没把握好自己的幸福。

人生短暂,瞬间既过,珍惜生命中每一次的得到,都是珍惜每一次新的机会,就好像那洪水中的木头,我们要善于发现身边的美,珍惜得到的每一次机会,把自己的幸福牢牢的抓到手里,这样你才会无悔自己的一生,才不会感慨因忽略而丢失的幸福。

有一个富翁因为实在太富有了,所以凡事都要求最好的。有一天他扁桃腺发炎,照理这不过是一个小毛病,任何一个耳鼻喉科的大夫都可以看得好,但是由于他求好心切,他觉得自己很富有,就一定要找到一个最好的医生来为他诊治。

他花费了无数的金钱,走遍各地寻找高手,他一地一区的走,每个地方的人都告诉他当地有名医,但是他还是不满足,他认为一定还有更好的医生,反正自己有的是钱,所以他又继续的找。

直到有一天他路过一个小村庄时,疼痛让他难以忍受,原来他的扁桃腺早已恶化成脓,病情变得非常的严重,必须马上开刀,否则就性命难保。但是当地却没有一个能动这种手术的医生,最后这个富有的人,居然就因为一个小小的扁桃腺发炎而一命呜呼!

因为有钱而让小小的病要了他的命,富翁的不满足,他不懂是眼前最要紧的治病,而不仅仅是要追求最好或者显示自己的有钱。人生是个短暂的过程,它永远不可能让你看到每一处你想看到的风景,在你不断寻找的过程中,你就在一次次的浪费着你短暂的生命。

一山更比一山高,一景更比一景美,每一处风景都有着它们不同的美丽,永远都不会是相同的,也永远都不会是最好的。而好与不好,完全取决于你的观念,完全看你能不能静心的去学会欣赏。因此当你错过了眼前的幸福,也就是错过了生命里的唯一,那个唯一可能就是你这一生值得珍爱的东西。只有珍惜眼前的东西,只有停下来欣赏眼前的美景,学会停下来,学会满足眼前的幸福,那幸福就在你面前,永远的不满足,只能带给你永远的遗憾,学会享受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发现它的美,珍惜它,享受它带来的欢愉,你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古人曾经说过: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你想拥有更多的东西,就会失去的更多,因为在你追寻的过程中,你放弃了对原有生活的努力维护和经营,你放弃了发现眼前的美丽,和享受它幸福的权力,你贪婪的心永远因永不满足而不断的失去得到的东西。因此你就永远无法真正的得到。

她与他青梅竹马。

4岁,他开始喜欢她。

9岁,在学校读书,她受了委屈回去找他,再没同学敢欺负她。

18岁,他们相约考入同一所大学,每天一起上课,一起去学校食堂吃午饭。她有不开心的事了,依然回去找他,把他当作自己的大哥一样。

19岁,她爱上了他。他对她说:做我的女朋友吧。她点点头答应了。感到很幸福。他一直对她很好,细心的呵护她。

21岁,他们分手了。他流着泪问她:你真的爱上了别的男人了吗?她点点头,有点无奈。他又问:他很优秀吗?她答:我只能把你当哥哥,你不合适我。我不想把这么美好的青春只给一个人。他说:“我会永远等你。”

毕业之后,他偶尔打电话来问候她。他辗转于各个城市间,没有固定的电话和住址。25岁,她成了当红的女主播,他在一家电视台做了幕后翻译。一直单身一人。这些年,她恋爱一场又一场,每次结束一段感情,都会想起他。

26岁时,她结婚了。她主播的节目,他总会一场场的看,看到泪流满面。

她事业很好,却是个生活一团糟的女子,家务也不会做。家里尽管有了佣人,她的丈夫渐渐对她不满,29岁,她离婚。

31岁那年,她辗转找到他的电话号码,犹豫很久打过去,这已是他们分手的第10个年头。10年,可以改变一个人很多,对事情的看法也完全不一样了。

31岁那年,她与他在酒店的大厅见面,往事历历在目,经过这些年的波折,她知道了生命中值得珍惜的感情并不多。她用了10年的青春,饶了很大一圈又回到了起点。

32岁,他们结婚,婚后很幸福。

如果不是这10年的经历,她大概不会懂得这份感情就是她的幸福,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会有更好的人等在后面。殊不知,最好的人有时就在眼前。

这个伤感的爱情故事让我们感慨万千。当我们被爱的人簇拥呵护着时,过多的甜蜜往往让我们忽略了幸福的感觉。当幸福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理所当然时,我们就会失去对它的兴趣。因为寻求完美的信念,人们往往忘记了眼前所拥有的东西是那么可贵,任何美好的东西,都需要我们去发现,并且经营和细心浇灌,为它添枝加叶,像一盆花,如果认为它花不好看,它的造型不美,它的颜色太差,如果只看到它的不好,那么,它的美你肯定看不见,其实,它是美的,不美的是你的不会发现美丽事物的心,你那不懂欣赏的心,最终当花开为败时,你才发现自己当初如此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