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交给你了:穿越文化学、管理学的文化管理启示录
3546500000043

第43章 文化管理衡动模式(1)

(第一节)道法凝息─理论基础

道法归元,凝息中庸。

一、平衡理念

平衡乃法,法必中庸。正如“中庸”之“中”,不偏不倚,“中庸”之“庸”,常为不变,变中之不变者,以中为常。“中庸”思想的前提在于对客观事物不断发生变化的肯定,同时又强调客观事物变化的相对性,即变化中存在的不变因素。如何变中取常是“中庸”之法,要点在于从多变的现象中把握其稳定的本质,从变化的过程中把握其恒定的规律。可见,“中庸”思想的实质是把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归结为其内部矛盾的平衡关系,进而要求人类去努力掌握那些支配着客观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和规律,以用其驾驭更多现在和未来需要面对的客观现象和过程。

平衡理念与“中庸”共本,其一乃即变求常,从不平衡中去寻求平衡的认知方法,其二乃以常御变,运用平衡法则来处理和协调现实生活中的不平衡关系的实践方法。平衡理念在认知层面看来,就是把整个世界看作一个由矛盾构成的变化过程,并认为支配这个世界的根本法则是平衡法则,见诸《周易大传》所载,“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从实践层面来看平衡理念,正如“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所示,对平衡动态的归真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我们追求“天人合一”;其体现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就是追求“人和”;其体现在精神关系的处理上,就是追求“心和”;其体现在生理关系的处理上,就是讲究“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素问》)。“和”乃平衡理念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也应当是人类需要穷生以秉持的法则。

平衡之说从古至今就没断过,而平衡理念更是无所不在。老子曾指出福可为祸,正可为奇,善可为妖,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这其实就标明了万物趋向平衡的属性,一旦失衡就会反其道而行,以保持平衡;万物只有在平衡的基础上才能维持其固有的存在,倘非如此,它便会演变成其他的事物,而其本来的存在便会在演变的过程中消失。简言之,平衡乃维系万物存在的基本律法。

从老子的有为与无为,到庄子的虚幻与现实,再到列子的生与死,平衡理念浸透了人生的真谛。当下的人类尤其要学会接受自己的平衡,同时又要敢于追求自己的平衡,而此消彼长的过程正是人类个体生命的大平衡状态。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所谓的大平衡概念涵盖了人类与自身、人类个体之间、人类与社会乃至人类与自然等整个偌大的系统,其实践价值可以体现在和而不同、依理施仁、位优先礼、评说在民等等。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大平衡,万物存在的动态规律是永恒的,趋向平衡是主轴,是本性。

由过往来看,平衡还可以被认为是万物运动在时空坐标系上的存在形态,它既可以是同时性的,也可以是历时性的,甚至其形态还可以表现出万物运动在宏观上的平衡与微观上不平衡之间的平衡。正是平衡形态所致的泛公正感应,引导着人类的命运趋势,甚至预言着人类的命运归宿。这是平衡本身的辐射力,同样也是人类的潜能所在。虽然人类尚且不具备保持自身健康生活所需的身心平衡能力,甚至连自身的某些组织器官都无法随意控制,但是这在时空相对微观和相对宏观的平衡世界看来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既然这是现实,那么无论是精神能量丰沛者,还是物质能量过剩者,抑或精神与物质能量均偏弱者,都应该在正确认识过往环境的平衡基础上,紧握自己的天赋个性,掌舵自己的人生方向,努力去求索一种身体与心理平衡发展的健康生活,在追逐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不忘寻解精神自我与自然灵性的平衡奥义。

要说起来西方人并非完全不谙此道,东西方文化皆有其和谐信仰,只是我们在追求一种平衡式的和谐,而他们在追求一种超度式的和谐。我们把平衡视为感知与践行生命的态度,而他们把平衡列为处世哲学的参考读物。从历史维度来解读平衡,他们认为人类存在的意义在于认识世界,认识外我。在他们潜意识里,历史会在某度时空回到某个原点,因而认识世界原点与原点中外我的过程就是对现世自我的平衡。从社会维度来解读平衡,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呈阶梯下行运动趋势,即恶化趋势,这种趋势既需要毁灭,也需要救赎,而必要的毁灭将为救赎后的重生和永生带来新平衡的契机。

他们的信仰我们大可不置可否,重要的是平衡法则的存在共识及其价值意义。纵观东西,平衡本身都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固有进程,但对于万物它都存有某个临界点,一旦处在该时空内,平衡理念是可以对其发挥有效作用的。换句话说,平衡可以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历史进程的客观规律,它的发展是走向毁灭还是导致新生,人类无法操控,但在人类思想行为的有效范围内,平衡理念完全可以凭借其强烈的时空意识和行动意志,假人类的思想行为去改变现状,影响未来。这度有效时空,随着人类对平衡的认知与实践不断深入,将有可能在数理上加以定值,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提供一系列较为牢靠的支点。

确立了思想判断和行为依据的根基,平衡还在驱动时空的变迁,并不断为现世的我们注入生存与发展的无限需要和可能。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平衡理念就富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企业而言,平衡发展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条潜规则。“孤阴不长,孤阳不生”,企业的发展需要尽力做到精妙的阴阳平衡状态,才有可能能真正获得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依势而为、阴阳平衡、调和自然的平衡是企业发展的最高境界,它可以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出尽可能少的内耗。接触过西方管理学的人一定听说过麦格雷戈的XY理论,以经济人为基础的X观点(员工天生不喜欢工作,一旦有机会就会逃避工作,因此企业必须采取强制或惩罚措施,迫使其实现组织的目标)和以社会人为基础的Y观点(员工视工作如休息、娱乐一般自然,乐于主动承担责任,一旦对某项工作任务作出承诺,就会努力地自我督导完成,而且决策与执行力很高),两类员工明显就是两种极端的典型,企业对他们的管理一种偏重企业的等级、制度、流程等刚性力量,而另一种则偏重人本的沟通、尊重、激励等柔性力量,两种力量汇集而成的才是一个企业完整的管理体系。拥有长久生命力的企业往往是两种力量的平衡体,其运势动能也来源于平衡的动态交互,也就是传说中Z观点的核心产物。

在企业管理的词典里,附有平衡标记的词汇恐怕远不止此:资本利得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企业制度与文化的关系、战略决策与执行的关系、管理层与基层员工间的关系、岗位职责与权力的关系、薪酬体系与绩效考核的关系、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的关系……切换一个视角,对于员工个体而言,其身上存在着工作与生活、事业与家庭的平衡诉求……再切换一个视角,对于成长期的企业而言,其体内迸发着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员工约束与员工关怀的平衡愿景。随着视角的切换,我们会发现任何一个维度的平衡都有可能带来另一维度的不平衡,而诸多的不平衡又可以剥离或牵系成一个新层面的平衡,这便是平衡理念的妙用所在,上善若水。

不平衡蕴藏在平衡之中,平衡同样蕴藏在不平衡之中。中国的资源分配、贫富失衡现状看似极其严重,然而大平衡的未来趋势却是可以预知的。所谓的富人其实在某些时段、某度空间是绝对失衡的,而所谓的穷人拥有的翻身机会从未比富人少过,只是可能不在此刻,未落此处。尽管平衡的时空属性不能由人类来全权操控,但我们依旧可以执之趋于己用:在过去与现在时的平衡里找出积极的因素,推进平衡的发展,克服平衡里的消极因素,进而催动平衡迁入新的层面。”

平衡是不平衡的需要,不平衡也可以是平衡的需要。不平衡自有其理由和条件,而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其限度的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业已对限度问题有过深入地探究。现实里,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更多地考虑做成偏向于平衡的样子,保持相当的稳定状态;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更多地考虑做成偏向于不平衡的样子,以激发更大的碰撞和张力。这完全要依据不同时空处境的条件和要求,好比他愿意研究生毕业后把自己安排到一个可以按部就班的位置,守着某个平衡的状态,自得其乐;而我却迫切渴望着搞出些不平衡来,继而在不平衡中尽情体验激烈狂热的感觉,于飘摇和混战中寻求一个全新的平衡。或许,对平衡状态的觉解不同造成了各人迥然有别的人生轨迹,但平衡本身却始终是我们未来的指向。

如是看来,平衡对于相对渺小的人类命运来说不仅仅是一味值得参详的指导理念,而理应是一尊对形成世界和谐秩序的普世信念,我们唯有不懈地认知、坚信与实践它,方能换来在这样一个充满了太多不确定性的年代里片刻的宽慰与舒缓,因为有平衡弥漫着的归属感的存在。事态唯心造,心平,一切皆平。

二、动态原理

动态乃道,道本自然。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所言无疑就是“运动变易”的本真道理。宇宙在动,万物在变,而运动变化甚是复杂,难以预测,有如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周易》还说,事物的变化是无止境的,故《序卦》曰:“物不可穷也。”更进一步,事物持久的运动变化来自于事物的内部,也即来自于事物与其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天地阴阳为例,《易系辞》有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传》亦曰:“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事物之间并非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如水火互济。《易杂卦》道,“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没有矛盾便没有对立,没有对立统一也就没有持久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故《易系辞》曰:“变化者,进退之象也”。阴阳和谐,平衡而动,有见泰卦、既济卦,“天地受泰,万物通也”,“初吉,柔得中也”。

动态原理,追根溯源,《内经》给出了同样的启示。它认为宇宙万物是运动产生的,运动是永恒的,互相牵连着的,运动产生生命,运动停止,生命便要告终,这体现了事物衡动的重要意义。传至近代,动态原理有“整体衡动观”之说:整体,指人类体内外环境的相关性和统一性;衡,指平衡,即人类体内部组织之间,人类体内外环境之间,都保持着一定的平衡;动,指运动和变化,言人类体内的气化,气机升降运动是无器不有,无时不存在的,这给中医学的发展灌注了深邃的思想内涵。

随着动态原理被人类不断转述传承,它也被渗透到了诸多领域范畴,甚至深植进了分析、决策、计划、执行、学习、创新、变革等诸多必要的过程环节当中,用以协助我们更加系统地分析过去做现在,甚至站在现在看未来。要说起来,值得一提的是动态原理已经在当代的经济学、管理学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而且其体系化的管理理论也在逐步形成当中。从研究与实践最前沿的企业来看,人们已渐渐跳出了新古典理论以及契约理论在供求关系框架下采用的静态均衡分析方法,通过动态原理的实践应用寻求到了更加真实可靠的分析研究乃至管理决策的成果。

曾经的新古典理论建立在太多的静态理想化假设之上,比如市场环境的完全竞争形态、企业的价格接受者角色、企业行为的信息充分且完全理性、未来预期的绝对确定性等等。如是而来的种种计算工具固然可以在草纸上刷刷点点,找找感觉,聊以自慰,但是市场和企业的本质又能被探出几何呢?契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进步的,因为它在尝试着刨出些市场与企业的根茎,只是未料到刨的过程中被市场和企业之间庞大的缠错关系阻滞住了,最终以跳进坑里爬不出来告终,只得静静守候着他的那个他的降临。良久以后,他出现了,而他却没有等到他的一支结实的手,而是他的一铲子土。坑被填了,他也被活活埋在了里面,而他开始用成长的眼光去重新审视那些属于市场和企业的不断变化的可能与不可能,他就是动态理论。

动态原理的管理理论与实践始源于熊彼得的创新理论,以潘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为形成标志,在尼尔森和温特的经济演化理论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此后,企业制度变迁学派从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层面探讨了企业的演化成长,核心能力与动态能力理论揭示了企业演化成长的内在动力,网络组织理论则阐释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所有这些成果,把动态原理的研究与实践热情推向了新的高度。

具体而言,熊彼得是最先反思平衡动态的经济学家,他认为把经济体系从一个均衡推向另一个均衡的不仅仅是外部因素,在经济体系内部存在着自动破坏可能达到的任何均衡的能量源泉。同时,他理解的资本主义是一个进化过程,一个非连续历史跳跃的过程,其本质特征是创新,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是一个创造性毁灭的过程。此外,他还对竞争过程的基本性质予以了重新定义:实质性的市场竞争不是价格竞争,而是创新竞争,后者较之前者,其效力之区别就像大炮狂轰与徒手推门之间相比。不得不说,熊彼得的创新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中对动态原理认知上质的飞跃,这为后来者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