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选择决定人生
3531600000020

第20章 慎重选择另一半(3)

11.“要分清什么是社会要你做的,什么是眼下你自己要做的,然后你就可以有效地从自我出发去生活。”

细心的读者会看得出来,这十一条是从自我意识出发对再爱者心理进行剖析得出的。事实上也是如此。我们总是把自己的内在世界错当成了外部世界。我们内心觉得千错万错、痛苦至极的东西也许相对于我们的客观世界来说恰恰是虚假的,微不足道的。

麦尔·科朗兹勒尔的这十一条原则对于想重新寻找真爱的你找回自我、振作精神、增强自信心可谓是一贴良方。只要你能够真正按照这十一条黄金原则来思考和行事,领会其中的真谛,那么,你必定能成功地寻找回你生命的感觉,再造一个新的家庭——从配偶到生活都是崭新的,使你会感到由衷的惊讶:原来生活也如此!

爱情无需刻意把握

其实爱情无需刻意去把握。因为想抓牢自己的爱情,而丢失自我,失去原则,失去彼此之间的宽容和谅解,爱情也会因此而失去往日的光环。

一个即将出嫁的女孩,向她的母亲提了一个问题:“妈妈,婚后我该怎样把握爱情呢?”

母亲听了女儿的问话,温情地笑了笑,然后慢慢地蹲下,从地上捧起一捧沙子送到女儿面前。

女孩发现那捧沙子在母亲的手里,圆圆满满的,没有一点流失,没有一点撒落。

接着母亲用力将双手握紧,沙子立刻从母亲的指缝间泻落下来。待母亲再把手张开时,原来那捧沙子已所剩无几,其团团圆圆的形状也早已被压得扁扁的,毫无美感可言。

女孩望着母亲手中的沙子,领悟地点点头。

相爱不计贫富贵贱

在台湾对爱人有一种诗意盎然的称呼,叫做“牵手”。

“牵手”的称谓缘起于台湾高山族平浦人。平浦人是母系家庭制度,嫁娶大都由男女青年自己挑选、自由结合。女孩长大后,父母就给她建一间房子,让她单独居住。到了适婚年龄,姑娘家天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男孩相中了意中人,以芍药或玉兰等带有象征意义的花束赠给女方。女孩如果中意,便将对方迎入房中同居,怀孕后牵着丈夫的手去禀告双亲,请求“承认”。据(风山县志)载:“男女于山间弹嘴琴吹鼻箫,歌唱情和意相投,各以佩物相赠。乃告父母……名曰‘牵手’。”

人类居然也可以这样相爱,不计贫富贵贱,只是为了爱而爱,单纯得使现代人不能相信。我喜欢“牵手”这个朴素而有动感的词,爱的真谛,尽在其中;爱的温馨,扑面而来。当人类进化到不相信爱情的阶段,“牵手”则成为一组不褪色的照片,剪辑着互相阻隔的时空。伸出手去,牵住的不仅是另一只手,而且是一个跟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的人。牵手时,有一种拥有的愉快,也有一种沉重厚实的责任感。《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爱的歌从古至今不绝于耳,歌中最美的是爱的灵魂,轰轰烈烈是不会长久的,宽容的情歌才是真谛。

曾经有一对人人羡慕的恩爱夫妻,一起走过了50个春秋,而彼此感情依旧。50年的时光竟不能让他们的爱情有一丝的褪色,反而是越来越炽烈。他们的那些为家庭矛盾困惑的朋友很是不解,便向他们询问:50多年的相随岁月,如何走过来?她答一个“忍”字;问他呢,他答一个“让”字。

对追求自我的年轻一代而言,简直不可思议!如此忍让度一生,人生还有什么乐趣?生命还有什么意义?

若再追问,忍字头上一把刀,难呀!她说:一点不难嘛,凡事多替他想想,不就没怨没气了?问他该怎么让?他说:很简单呀,她喜欢的事,就让她去做,总得给她一片自己的天空。

在他们庆祝金婚的庆典上,来宾请他们发表一下携手半世纪的感想。一向谨言慎行的他,站起来,看着她,慢慢地说:“我们结婚时,她19岁,我现在看她,好像还是19岁那时的模样。”

他说得是那样坦然自在,在他和妻子凝视的目光里,来宾们明白了什么叫50年的爱情。大厅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息。

爱情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说也就是理解,但这并不是全部,还有就是容忍。

追求理解,寻找知音——其实上帝造出男人和女人是为了让他们相互爱恋,未必是为了他们互相理解。人际之间尤其是男女之间不可能有严格意义上的真正的彻底的沟通。往往是似了解非了解所产生的一种神秘的情感,成就了爱情。一旦了解了,优点视而不见,缺点一目了然,便会生出许多失望。所以,许多长久夫妻的长久秘诀,是爱对方的缺点。一个人身上的优点谁都喜欢,而缺点,尤其是隐秘的缺点,只有爱人知道,能够容忍,久而久之变成了一种习惯,而相互适应了。这种习惯和适应构成了一种深切的别人无法替代的关系。生理、心理上的一种完全的容忍、默契、理解,胜过浪漫的爱。

高调好唱,但不要说爱缺点,即使是容忍缺点,也是很困难的。

那么,你准备好和你生命中的那个人牵手了吗?

追求平淡婚姻中的情趣

成了家,有了一个归宿,就有了一个可以停泊的港湾,这是婚姻显而易见的好处。但是从另一角度看,一般人居家过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整天就是那么些事,慢慢地变得程式化,难免有些单调,甚至枯燥无味。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是让程式化的、单调的日子淹没了,还是尽可能用各种可能的方式调剂这日子?对这个类似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千万不能看轻了,如果不注意,日子延续下去,就极有可能使人对婚姻生活产生厌倦感,甚而动摇婚姻。

一些聪明的夫妻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口号,叫做“追求情趣”。且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有的在周末,抛开一切家务,一家人到郊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气息,身心俱爽,消除一周生活的劳累。这是一般的做法,而且容易做到;有的夫妻在感觉需要调节情绪时,干脆分开居住一段时间,重新感受一下单身的生活;有的夫妻在节假日里,或将孩子安顿在娘家,或在亲朋好友家里放几天,两人外出旅游数日,享受闲暇轻松,等等。这些方式,只要对于调剂单调的生活有益处,都是可取的。但诸如分开居住、外出旅游等等,限于条件,还只能是偶尔为之。

真正使婚姻增添情趣的方法,可能还得在共同相处的生活中去发现,去做一个有心人,因为一家人毕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一起生活的。

做有心人,就是要在平淡的日子里,善于发现对方的心理需求,在恰当的时候制造出一种气氛、一份惊喜、一份安慰。比如,丈夫忙完工作,忙家里,早就不提过生日的事,或者根本就把这事给忘了。可有一天回到家里,见妻子准备了生日蛋糕,幽幽的烛光照亮一片温馨,心里该是多么感激和温暖。“三·八”节到了,丈夫买一束鲜花送给妻子,妻子获得这意外的礼物,同样会心生暖意。当然,做这样的有心人,应该是真诚的,而不是勉强行事,装模作样,否则,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适得其反。

有的人在结婚时对婚姻生活有一种新鲜感,对过家庭生活很有热情,俗语说就是很有“心气”。但日子久了,新鲜感消逝,总觉得日子都一个样,今天像是昨天的翻版,明天就是今日的照相,找不到生活的鲜活感,变得机械,甚而麻木。见诸报端杂志的关于家庭生活的讨论中,经常有这样的题目,比如“生活的激情哪里去了?”“机械程式的日子使人麻木”,等等。在这种心态下,本来平淡的日子就会过得更没意思,过得提不起精神来。实际上,生活虽然平淡,但仍然是能够在平淡中过出情趣的,这主要看对生活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在家庭生活中,有的人把生活看得太过于实在,完全把自己局限于具体的生活事务中,有意无意地挤掉了可以存在的一些情调。妻子的生日到了,丈夫兴冲冲地买了一束鲜花献上,可妻子却怪丈夫买花大贵,责怪丈夫为什么不用买花的钱去买一些肉食蔬菜。一句责怪,就可能浇灭丈夫的热情,浇灭本该有的一点浪漫。事情不大,如果接二连三地出现,丈夫哪还有兴致去搞可以制造情趣的“伎俩”呢?

而有的夫妻则在共同营造这种气氛,努力使婚姻生活保持长久的鲜活。比如最近报纸上介绍了这样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