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习惯决定成败
3529900000031

第31章 只有运用思考才能发掘内心的宝藏(4)

曾经有人问爱因斯坦,他与普通人的区别在哪里。爱因斯坦回答说:“如果让一个普通人在一个干草垛里寻找一根针,那个人在找到一根针后就会停下来;而我则会把整个草垛掀开,把可能散落在草里的针全部找出来。”

这一表述,正是对这种思考力的生动说明。凡事只有想透了,才能掌握事物运行的规律,才能使自己在把握规律中更上一层楼。

有100个困难,就有101个方法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此时,一部分人听之任之,另一部分人则会积极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999年,已经经历了数次创业挫折的马云,带领一批跟随自己多年的合作伙伴,从北京回到杭州,创立了阿里巴巴。虽然屡屡碰壁,但做中国最好的企业一直是他们共同的理想。

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7年后,阿里巴巴已经拥有500万中小企业会员,从2002年互联网最低谷时期盈利1元钱,到后来每天营业额100万元,再到每天利润100万元,现在阿里巴巴已经实现每天缴税100万元,成长速度惊人。用马云自己的话讲:现在,阿里巴巴拿着望远镜都找不到对手。

马云为什么这么狂?真就没有竞争对手了?

其实不然。马云解释说:并不是阿里巴巴有多么了不起,也不是马云有多了不起,很长时间以来,很多人都不看好我,不相信B2B模式能赚钱,可我们一直看好这个行业,始终没有改变。2002年,网络经济泡沫破裂,许多做B2B贸易的网站一个个相继倒下,最后只剩下了阿里巴巴。无论是互联网的冬天也好,泡沫期也好,我们都始终坚定地一路走来。有些人是晚上想试多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注定成功不了。

马云说过:每一个人都很平凡,我马云也没什么了不起,这几年被媒体到处吹捧,其实自己很难为情,我一点儿也不聪明,也没有先见之明,只是一步一步走来,刚开始创业时被4家公司骗得晕头转向,但是那些骗人的公司今天都已经不复存在。

2002年,在互联网最为困难的时候,多数企业全面收缩战线,马云并没有关闭阿里巴巴在美国、欧洲的办事处,反而继续四处参展,开拓市场。坚持到底的回报,就是阿里巴巴在海外培养了大批有实力的买家,为进出口贸易打下了基础。

可见,要想做成任何事情,应该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确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坚持到底。遇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遇到100个问题,就想101种办法。不幸的是,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做到这一点,我们不会像马云那样被骗4次还坚持不懈,很多人被骗一次两次就放弃了。如果马云也那样的话,就没有阿里巴巴,没有淘宝,我们很多人也会失去在淘宝网“淘宝”的乐趣。

工作中的所有难题都是这样。有问题必然就有解决的方法,而且方法总会比问题多,哪怕只多一种。

下面介绍一些解决问题的“妙方法”。

一、以类比方法解决问题

茅理群是着名的“方太集团”的创始人。他在刚刚创业的时候,发明了一种电子打火枪,产品很好,但苦于没有销路。后来,他决定参加广交会,希望借这个平台,来打开销路。

然而,在那么大的一个展销会中,怎么才能够引起买家的注意呢?突然间,他想起了中国茅台酒打入国际市场的故事——

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茅台酒无人问津。最后一天,销售员干脆将茅台酒往大厅里一摔,顿时酒香扑鼻,吸引了众多客商和评委,并重新评选,将茅台酒评为国际金奖。

这个故事启发了他的思路,他决定采取类似的举措:左手拿一支喷火枪,右手拿一支脉冲枪,双手舞动,“哒哒哒,啪啪啪”地示范起来,嘴里高呼:“哈罗哈罗!”幽默的举止与产品的示范,立即吸引了众多客商,电子打火枪由此一炮叫响。

茅理群的成功突破,就在于他运用了类比的方法。

所谓类比,是从两个和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相似或相同的属性的事实出发,推出其中一个对象可能具有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已经具有的其他属性的思维方法。类比在指导发明和解决问题时,具有很大的指引作用,得到了思想家、科学家们的很高评价。天文学家开普勒说:“类比是我最可靠的老师。”哲学家康德说:“每当理性缺乏可靠的论证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指引我们前进。”现在,类比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日本学者大鹿·让认为:“创造联想的心理机制首先是类比……即使人们已经了解了创造的心理过程,也不可从外面进入类似的心理状态……因此,为了给创造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得采用一个特殊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使用类比。”

概括起来说,类比的作用主要有三条:①指引研究;②经验移植;③有效地影响他人。类比的种类也有很多,包括形状类比、功能类比、因果类比、对称类比、模型类比等多方面。我们将重点探究如何培养自己的类比能力。

(一)培养对“相似性”的直觉

人的认识发展,总是从不熟悉到熟悉。对一新事物的认识,可以旧事物作参照。要创造新事物或对新事物有效认识,首先得有对“相似性”敏感的直觉。

一个星期天,法国着名医生雷内克瓦带着女儿到公园玩。女儿要求爸爸跟她玩跷跷板,他答应了。玩了一会儿,医生觉得有点累,就将半边脸贴在跷跷板的一端,假装睡着了。女儿见父亲的样子,觉得十分开心。突然,医生听到一声清脆的响声。睁眼一看,原来是女儿用小木棒在敲跷跷板的另一端。这一现象,立即使医生联想到自己在医疗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当时医生听诊,采用的方式是将耳朵直接贴在患者有病部位,既不方便也不科学。医生想:既然敲跷跷板的一端,另一端就能清晰听到,那么,是不是也可以通过某样东西,使病人身体某个部位的声响让医生能够清楚地听见呢?

雷内克瓦用硬纸卷了一个长喇叭筒,大的一头靠在病人胸口,小的一端塞在自己耳朵里,结果听到的心音十分清楚。世界上的第一个听诊器就这样产生了。后来,他又用木料代替了硬纸做成了单耳式的木制听诊器,后人又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现代广泛应用的双耳听诊器。

类比思维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类比思考往往都遵循这样三步:

(1)对现象的警觉,即“临机触动”。

(2)触类。

(3)旁通。

这三点在瞬间的合一,就是相似性的直觉。

(二)直接寻找对应

类比思维不仅是一种被动的感受,更可以是一种主动的开拓,即可以强迫自己进行类比。因此,当要创造某一事物而又思路枯竭的时候,就可通过类比,从自然界或人工物品中,直接寻找与创造对象、目的类似的对应物,这样便可以减少凭空想像的缺点。如借用乌龟的原理,设计水、陆两用车,仿效蝙蝠的飞翔,进行超声波定向等等。

直接寻找类比的对应物,还有另一种类型:它并不是首先明确创造的目的,而是首先发现了某事物具有很值得借鉴的特点,然后再去寻找和创造有什么东西可以与之对应。

走路时不小心踩到香蕉皮上,很容易滑倒。这是很多人司空见惯的一种现象。20世纪60年代,一位美国学者却对这一现象产生了浓厚兴趣。他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香蕉皮是由几百个薄层构成,层与层之间很容易产生滑动。他突然想到:如果能找到与香蕉皮相似的物质,则能作为很好的润滑剂。最后,他发现二硫化钼与香蕉皮的结构十分类似。经过再三实验,一种性能优良的润滑剂被制造出来了。

看了这样的案例,你是否动心——假如你也能对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类比思考,或许你也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三)让过去的经验教训有效指导今天

二战后期,德国开始着手研究核武器。这一消息,引起了已迁居美国的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重视,他们希望说服罗斯福总统,在美国也进行核武器的研究。罗斯福的好友——经济学家亚力山大·萨克斯,自告奋勇去劝说总统。但总统对这些生涩的科学理论根本不感兴趣,一口回绝了他的请求。第二天,萨克斯又去见总统。这次,他没有谈核武器研究,而是一开始就讲起了历史:

“英法战争时,拿破仑在海上连连战败。这时,一位叫富尔顿的年青人发明了轮船。他找到拿破仑,说只要按他的方法制造轮船,就能打败英国强大的舰队。这本来是一个很可取的建议,但是由于拿破仑对这一新的发明不相信,认为轮船的使用根本不可能,因此错过了战胜英国的战略良机。”

谈完之后,富有远见的罗斯福当即表示同意,并立即组织人研究原子弹,最终促使了原子弹的产生。

一位创造学家说得好:“要具备经验迁移的能力,首先必须具备善于发现相似之处的能力。”不管是要取得新成果还是避免老错误,都不要轻视类比的作用!

二、以逆向方法来解决问题

顾名思义,逆向方法就是大违常理,从反面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时候,对问题只从一个角度去想,很可能进入死胡同,因为事实也许存在完全相反的可能;有时,问题实在很棘手,从正面无法解决。这时,假如探寻逆向可能,反倒会有出乎意料的结果。

我们来看一个发生在联想集团创业初期的故事。当时,有个部门负责人向一位客户销售60台电脑,如果成功了,可是笔大生意。但是,他用尽了办法,对方就是迟迟没有答应。于是,负责人请总经理柳传志亲自出马,和他一起去攻下这个客户。

和客户一见面,这位负责人就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公司和产品的优势,希望以这些来说服对方。5分钟过去了,客户脸上已经出现了不耐烦的表情,而柳传志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最后柳传志干脆打断了他的话:“你先别说了,还是我来介绍吧!”

柳传志采用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介绍方式,他十分谦虚地承认联想是一家新公司,还有许许多多的不足。然而,正因为是一家新公司,才更加应该注意对客户的服务,全心全意把客户当成“上帝”……

奇迹出现了!柳传志表现的这种低姿态,竟然得到了对方的认可。他一介绍完,对方就说:“很好,就凭您这种态度,我决定要这批产品了!”

拼命宣传达不到效果,采用低姿态的诚恳态度,反而却获得了成功。这说明什么道理呢?除了说明诚信为本的重要外,还说明:解决问题,假如你从反面着手,反倒容易成功!

掌握逆向方法,应该重视以下方面:

(一)逆向解决,柳暗花明

这是逆向思维法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

南唐后主李煜派博学善辩的徐铉作为使者到大宋进贡。按照惯例,大宋朝廷要派一名官员与使者入朝。但朝中大臣都认为自己辞令比不上徐铉,谁都不敢前往。宋太祖得知后,做了一个大大出乎众人意料的决定:命人写了十名不识丁的侍卫的名字送进宫,太祖用笔随便圈了个名字,说:“这人可以。”

在场的大臣都很吃惊,但谁都不敢提出异议,只好让这个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的侍卫前去。

徐铉一见侍卫,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侍卫根本搭不上话,只好连连点头。徐铉见来人只知点头,猜不出他到底有多大能耐,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讲。一连几天,侍卫还是不说话,徐铉也讲累了,于是也不再吭声。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宋太祖以愚困智解难题的故事。

(二)化废为宝,逆向运用

逆向思维是很有建设性的一种思维。很多事实证明,有一些契机,不是从正面、而是从反面出现的。因此,即便出现与你原来所设想完全相反的情况,也不要忙着否定与放弃,而是想一想:“是否有反向创造的价值?”

格德约是加拿大一家公司的普通职员。一天,他在办公室里不小心碰翻了一个瓶子,瓶子里的液体泼在了一份正待复印的重要文件上,格德约以为这下完了,文件上被污染的文字不可能再看清了!但是,当他拿起文件时却发现被液体污染的部分,字迹竟还很清楚。但当他拿去复印时,又一个意外情况出现了:复印出来的文件,被污染的地方变成了一块块黑斑。文件等着用,怎么才能消除这些黑斑呢?

这时,他反过来一想:自从有了复印机以来,人们常为怎样防止文件被盗印而发愁。如果这种“液体”能够让人无法复印文件,那不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于是,他以这种液体为基础,研制出一种特殊的防影印纸。这种纸能写字和打印,但却不能复印。他为此开办了一家“加拿大无拷贝国际公司”,专门生产这种防影印纸,结果供不应求。

改变一下思维的方向,效果就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