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加拿大有一所学校为增加每个年级的电脑设备,发起了一个“一分钱买电脑”的计划,目标是收集一百万枚一分硬币。学生到处去募捐,而且规定只要一分的硬币。学生很有积极性,市民也很积极配合,没过多久,他们便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计划。这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计划。生活中有很多被遗忘或者被遗弃的东西,正在等待有识之士的发掘。
许多东西单独看上去是毫不起眼的,但是一旦累积到了一定的程度,综合起来看,就会显得很辉煌,很了不起。勤奋也是这样,每天按时做一点点什么,单独看来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时间一长,勤奋的效果就会显现出来,连你自己都会大吃一惊。所以,勤奋更多的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不要看不起某一时刻做的某一件小事。这就是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的道理。
能养成每天做点什么,是一个终生受益的好习惯,好的习惯能使自己一生获得巨额的利息。比如,每天吟诵一些名诗词,每天掌握几个英语习惯用语,每天写一点点,结果后来的成就会令你自己也感到吃惊。许多人追寻快捷的成就方式,终其一生也一无所成,因为其精力主要耗损在焦躁的期盼中,他们对要做的事情并没有真正投入必要的精力,看上去似乎很忙,实质上是“泡沫现象”。
勤勉的关键是继续做下去,一点点地继续做下去。
西华?莱德先生是个着名的作家兼战地记者。他曾撰文说,他一生中得到的最好忠告是“继续走完下一里路”。他写道: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跟几个人不得不从一架破损的运输机上跳伞逃生,结果迫降在缅印交界的树林里。当时唯一能做的就是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印度走,全程长达140英里,在八月的酷热中,翻山越岭,艰难行进。”
“才走了一小时,我一只长统靴的鞋钉扎了另一只脚。傍晚时双脚都起泡出血,泡像硬币般大小。我能一瘸一拐地走完140英里吗?别人的情况也差不多,甚至更糟糕。他们能不能走呢?我们以为完蛋了,但是又不能不走。为了在晚上找个地方休息,我们别无选择,只好硬着头皮走完下一英里路……”
“当我推掉其他工作,开始写一本23万字的书时,心一直定不下来,我差点放弃一直引以为荣的教授尊严,也就是说几乎不想干了。最后我强迫自己只想下一个段落怎么写,而非一页,当然更不是下一章。整整六个月的时间,除了一段一段不停地写外,我什么事情也没做,结果居然写成了。”
“几年以前,我接了一件每天写一个广播剧本的差事,到目前为止一共写了2000个剧本。如果当时签一张写2000个剧本的合同,一定会被这个庞大的数目吓倒,甚至把它推掉。好在只是写一个剧本,接着又写一个,就这样日积月累真的写了这么多。”
这真是一个对大家都有益的忠告。“继续走完下一英里”,就是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就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就是积土成山,跛鳖千里,最终就是“最远的地方也能一步一步地到达”。
“继续走完下一英里”,是一种恒常的勤勉工夫,是一种悠悠不断、绵绵不绝、细水长流的精神,讲究的是一种持久和不懈。
“继续走完下一里路”,就是一小时一小时地坚持下去,一天一天地努力下去……不幻想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不企望一鸣惊人。
万里征途在这样的坚持下完成,很多大成就也在这样的努力下获得。
几年前,我读过一篇英文原版的散文,题目是《秘密花园》,讲述的也是“一点一点地做下去,然后大事不知不觉地就告成了”的道理。内容大致如下:
一个星期前,女儿卡罗琳打电话过来,说山顶上有人种了水仙,执意要我过去看看,我答应了。启程那一天是个阴冷的雨天,老实说,要不是为了守约,我实在没有什么兴致去看什么水仙。
一路上,我很勉强地驾驶着那两个小时的路程。途中,浓雾如幔,风雨交加,好几次,我都想掉头回家。但是路程又已过半,我只好硬着头皮往前走。谢天谢地!我终于平安地将车开到了卡罗琳的家里。
“我一步也不想走了!”我说,“吃完饭,等雾一散,我就马上打道回府。”
“爸爸,请你先将我捎到车库里,让我把车开出来好吗?”卡罗琳说。
“离这儿多远?”我有点犹豫地问。
“3分钟左右,”她回答我,“我来开车吧!我有山地行车的经验。”
10分钟以后还没到。我焦急而又疑惑地望着她:“你不是说3分钟就可以到?”
她神秘地咧嘴一笑:“我们绕了点路。”
我们回到了山路上,重新钻入浓雾中。卡罗琳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我木然地坐在车上。车子穿过一座小教堂旁边的小停车场,沿着一条小道继续行进。这时,浓雾开始慢慢地散开,天空露出散淡灰白的光影。
厚厚的褐色松针落满了小道,茂密的常青树像一道天然长廊,右边是一片陡峭的斜坡。渐渐地,我的情绪得到平和宁静的抚慰。当车子转过一道弯后,我突然被眼前的景观惊诧得几乎窒息。
就在我的眼前,就在这座山顶上,就在这一片沟壑和树林灌木间,生长着好几英亩的水仙花:各式各样的黄花怒放着,从象牙般的浅黄到柠檬般的深黄,直至鲜艳夺目的橘黄色,漫山遍野,像一块金光闪闪的美丽地毯。
是不是太阳倾倒了,如小溪般将金子漏在了山坡上?在这迷醉的黄色正中间,是一片紫色的风信子,如瀑布倾泻其中。一条小径穿越花海,小径两旁是成排的珊瑚色的郁金香。仿佛要美上加美似的,悠忽有一两只蓝鸟掠过花丛,或在花丛间嬉戏,她们肉红色的胸脯和宝蓝色的翅膀,就像闪动着光芒的宝石。
一连串的疑问涌上我的脑海:是谁创造了这么美丽的景色,这样一座完美的花园?为什么?为什么在这样的地方?这座花园是怎么建成的?
走进花园的中心,有一栋小屋,我们看见了一行字:
我知道你要问什么,这儿是给你的回答。
第一个回答是:一位妇女——一双手,一双脚,和一点点想法。
第二个回答是:一点点时间。
第三个回答是:开始于1958年。
在回家的途中,我一路沉默不语。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几乎无法说话。“她改变了世界。”最后,我说道,“一点点时间,一点点想法。她几乎在40年前就开始,这些年里每天只做一点点。因为她每天一点点不停地努力,这个世界便永远地变美丽了。”
一个问题始终缠绕着我:“想象一下,如果我以前有一个理想,早就开始努力,只需要在过去的每年每天做一点点,那我现在可以达到怎样一个目标呢?”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作这样的想象,也应该作这样的想象。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总该做点什么。在我们生命历程的任何时段,都可以种下一颗理想的种子,用心侍候,每天只做一点点,日久天长,持之以恒,这一点点的努力必定能汇聚成一道辉映人性力量光芒的靓丽风景。
威廉?奥斯罗爵士是当代最伟大的内科医生之一。当今很多显赫有名的医生都曾是他的门生。他的医科教科书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医生。
在时间方面,奥斯罗有着一般人都有的困难,而且困难恐怕要大的多。他不仅是繁忙的内科医生,要在医学院任教,同时还是医学研究专家。除了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时间以外,他的其他时间理所当然地被上述三项工作占去了。奥斯罗很清楚,如果要继续胜任时下的工作和研究,只有不断地读书。但时间呢?
奥斯罗很早就想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他把每天睡觉前的十五分钟用来读书。如果就寝时间定为十一点,他就从十一点读到十一点十五分。如果工作到深夜两点,那么他就从两点读到两点十五分。奥斯罗是个意志相当坚定的人,他一决定这样做,便一生也没有破例。在他决定坚持这个习惯一段时间以后,如果不读上十五分钟书就简直无法入睡。
美国人讲道理很喜欢用数字说话。尽管数字总显些许枯燥,但算一算这样读书的账目,或许会使我们吓一跳。假如一个中等水平的读者,读一本一般性的书,每分钟能读300字,那么十五分钟就能读4500字,一周能读31500字,一个月126000字,一年的阅读量可达1512000字。在美国,书籍的篇幅一般从60000字到100000字不等,每本平均起来大约75000字。这样,每天读十五分钟,一年就可以读二十本书。这个数目比从美国公共图书馆借书的人们的阅读量大三倍。
奥斯罗的十五分钟,经半个世纪从未间断,阅读了数量相当可观的书籍。一个人如果一生中能好好地经营这十五分钟,能够培养多么广泛的兴趣,涉猎多么丰富的学科知识?一生如能够善待十五分钟,何愁没有“充电”的数量和质量?
也许,更有意义的是,奥斯罗的十五分钟,极好地解答了我们每一个工作繁忙的人必须面临的问题——如何才能找到时间读书?
找时间读书当然未必要像奥斯罗那样,放在就寝前的十五分钟。这十五分钟也可以在一天中的其他什么时间。事实上,即使是在一天排得满满的时间表中,也会有不只十五分钟的空余时间在什么地方藏着。比如,少点闲聊,少打几圈牌,少在无聊的肥皂电视剧前瞎呆,少找点理由去闲逛……前辈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总是有的,的确非信口雌黄。
我们每天的时间被大量的工作任务挤占,或者被许多琐碎的事务切割得支离破碎。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很容易找到没有时间读书的理由,而且心安理得。借着这种心理,久而久之,便从没时间读书蜕变到不愿读书或者厌恶读书。一个人如果是苟且生存,不读书也罢;倘若是为了生活,则不能不读书,尤其是与书打交道的职业教师,不读书而又要想胜任工作,几乎不可能。以其昏昏,何能使人昭昭?
我有一位朋友可以说是挤钻时间的高手。他的工作任务很繁重,而且还兼了中学外语教研组组长。在我的印象中,他随身总是装着一本袖珍书籍,或者几张散页书籍,他通常把厚书拆散,以方便随身阅读。一有空闲,他就阅读起来。比如,在食堂排队买饭、等候电影开演、蹲班辅导等等时候。我的那位朋友又特别有恒心和定力,几年如一日,同事都管他叫“书痴”。还记得许多年前,人家围着黑白电视把《霍元甲》等港台电视连续剧看得不亦乐乎,他却能静心静意地看书,心无旁骛地履行他的读书计划。两年后,朋友考取了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朋友曾对我说,那两年间,他利用零碎时间“蚕食”了《辞海?教育与心理分册》中1042条词目。他说,一天一点时间是不算什么,但日积月累下来却是一个大数。这两年中,他不仅书读得多,而且教学、班主任和教研工作几不误,每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还在教学刊物上发表了数篇教研文章。在我那位朋友看来,不读书,不从事教研,要想教好书纯粹是缘木求鱼、自欺欺人。至于说没时间读书,更多的是一种自甘疏懒的托词。
身边的事例最有说服力。其实,我们只要用心去找,每天找出一些时间来读书是不难的,比如,候车、等电话、排队等理发、等约会等等。零头布经过精心地编织可以成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或者一件漂亮的“百衲衣”。如果我们总以不算什么的心态去对待零碎时间,那么,我们将永远不会有“大块时间”。
用心并不难,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关键是恒心。再精巧的方法和再伟大的计划,离开恒心,都会成为梦幻泡影。恒心在于习惯,习惯是某种行为不断重复的结果,习惯是养成的,关键是坚持开始的那一段时间,久而久之,便成自然了。正所谓“习惯成自然”。率性而发的自然,恒心亦在其中。
奥斯罗的十五分钟,启示我们可以把每天读书的时间相对固定下来或者“随遇而读”,并且一定坚持它。这样每天的空余时间就是额外的收获了。每天有固定的读书时间可以保证我们稳定的“精神收入”,在此基础上,再随遇而“读”,就是“创收”了。
想起奥斯罗,我们再讲没时间读书,就该感到惭愧;想起奥斯罗,我们都该学会善于经营自己的时间,确保充实自己,以适应这变动不居的社会。
真的,每天只要做一点点,日积月累,大事就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告成了。
世俗理念的滚滚狂沙,几已尘封了勤勉的光华。一个喧嚣和浮华习气流溢的时代,很容易给我们带来迷乱和浮躁的心态。面对着某种愿望的实现,不少人依旧在等候、观望、寻觅和徘徊,寄望于轻巧的法术和偶然的机遇,却无视蕴藏于自身的动力源,颇像“捧着金饭碗要饭”,令人酸楚和遗憾。
我知道,不少人依旧在打算将成功的赌注投向法术和机遇,淡漠或疏离勤勉的人格力量,这一桩桩由幻像而导致的决策,又将诞生多少赔本的人生经营?我祈祷智慧的清风能吹拂积沉在勤勉之上的尘沙,唤醒主体的迷醉,驱散法术或机遇情结的迷雾,让我们真切地看到勤勉的人格力量,从而回归主体性力量的大本营。
发扬苦干的精神
相信大家都同意这个说法:生命中最大的悲剧之一就是不堪负荷。
承受重担是件痛苦的事,不管我们愿不愿意,这通常都不由我们决定,我们有时只能听天由命。
虽然心理学家詹姆斯劝告世人说:“要乐于接受事实,接受所发生的事是克服任何不幸结果的第一步。”不过,想跨出这第一步,却不像从桌上拿苹果那般容易,必须经过严酷的考验后,才可能有所突破。
怎样突破自我呢?就要拥有充沛的热忱,发挥苦干的精神,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有位名叫威廉斯的年轻人,十八岁买了一本有关植物学的旧书,这激起了他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他当过测量技师或钟表匠,却以将来能当生物学者为目标而等待良机的到来。
有一次,巴西探险队要一位生物学者同去,提供给他这个机会时,他还稍作推辞,最后他认为机不可失,便答应了。
他打算搜集外国的蝴蝶、珍鸟和奇花等,卖给伦敦的收藏家。可是,不幸的是,这只探险队在回程中发生火灾,船只和贵重的收集品,一起在大海上被烧毁了。
一群人好不容易乘了小船,精疲力竭地划了九百里,才到达最近的一座岛上,捡回了一条命。
虽然经历一次有惊无险的航行,但这并没有阻止他探险的决心。重新振作的他,又前往新加坡、马六甲等地的原始森林,在那里重新开始搜集原野生物,两年的收获就有三万件以上的标本。
同时,他自我学习的热忱和精神,具有像海绵似的强力吸收性,他不懈怠地探寻着自然的神秘。他不仅是收集家,也是天生的学徒。
有一年的二月,他到达聂特的一处热带地方小岛上,带着采集网及收集箱,四处去搜寻标本。在将近40摄氏度的气温下,他不知何故发热恶寒,身上披着毛毯还是颤抖不停,接着又是满身大汗。
原来他染上了间歇性原始林热病,恶寒与发汗交互地发作着。可是不管这个热病多么厉害,也不能打退他的热情。在滴着水滴的草屋里,卷着衣毯躺在床上的他,将昆虫的叫鸣当作是小夜曲,一连思索着观察过的植物或动物的珍奇标本,比较它们的类似及相异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