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气不如争气
3525200000001

第1章 生气是愚蠢人做的事(1)

生气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

留心四周,你随时可以找到正在生气发怒的人们。商店里,也许顾客正在和营业员吵架;出租车上,司机也许正因交通堵塞而满脸怒色;公共汽车上,也许乘客正在为抢占座位而大打出手……此种情形,不胜枚举。那么你呢?是否动辄勃然大怒?是否让生气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你是否知道,这种情绪根本无济于事?也许,你会为自己生气大加辩护:“人嘛,总有生气发火的时候。”在这种借口之下,你不时地自我生气,也冲着他人生气,你似乎成了一个愤怒之人。

其实,并非人人都会不时地表露出自己在生气,生气这一习惯行为可能连你自己也不喜欢,更不用问他人感觉如何了。因此,你大可不必对它留恋不舍,它不能帮助你解决任何问题。任何一个精神愉快、有所作为的人都不会让它跟随自己。生气是一个误区,是一种心理病毒;它同其他病毒一样,可以使你远离快乐,远离亲情,甚至远离健康。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们是如何看待“生气”的。这里我们所提的生气是指某人在事与愿违时做出的一种惰性反应。它的形式有勃然大怒、敌意情绪、乱摔东西甚至怒目而视、沉默不语等。它不仅仅是生气,它的核心是惰性。生气使人陷入惰性,其起因往往是不切实际地期望大千世界与自己的意愿相吻合。当事与愿违时,便会怒不可遏。

生气既是你做出的选择,又是一种习惯。它是你经历挫折的一种后天性反应。你以自己所不欣赏的方式消极地对待与你的愿望不相一致的现实。事实上,生气是一种精神错乱——每当你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时,你便有些精神错乱。因此,每当你气得失去自制力时,你便暂时处于精神错乱状态。

生气对人的心理生理没有任何好处。生气使人情绪低沉、陷入惰性。从病理学角度来看,生气可导致高血压、溃疡、皮疹、心悸、失眠、困乏,甚至心脏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生气可能会破坏情感关系,阻碍情感交流,导致内疚与沮丧情绪。总之,它使你不愉快。

同其他所有情感一样,生气是大脑思维后产生的一种结果。它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当你遇到不合意愿的事情时,就告诉自己:事情不应该这样或那样,于是你感到沮丧、灰心;然后,你便会做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气的反应,因为你认为这样会解决问题。只要你认为生气是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就总有理由接受生气而不去改正。

如果你仍然决定保留自己心中生气的火种,你可以通过不造成重大损害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气愤。你不妨想想,是否可以在沮丧时以新的思维支配自己,用一种更为健康的情感来取代使你产生惰性的生气。既然世界绝不会像你所期望的那样,你很可能会继续厌烦、生气或失望,但无论如何,你完全可以消除那种不利于精神健康的有害情感——生气。

每当你以生气来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反馈时,你会在心里说:“你为什么不跟我一样呢?这样我就不会生气,而且会喜欢你。”然而,别人不会永远像你希望的那样说话、办事;实际上,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按照你的意愿行事。世界就是如此,我们不可能期望别人永远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一现实永远不会改变。所以,每当你因为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生气时,你其实是不敢正视现实,而让自己经受感情的折磨,从而使自己陷入一种惰性。为你根本不可能改变的事物自寻烦恼真是太愚蠢了。其实,你大可不必生气。只要你想想,别人有权以不同于你所希望的方式说话、行事,你就会对世事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对于别人的言行,你或许不喜欢,但决不应生气。生气只会使别人继续气你,并会导致上述种种生理与心理病症。

也许你认为自己属于这样一类人,即对某人某事有许多愤愤不平之处,但从不敢有所表示。你积怨在胸,敢怒不敢言,成天忧心忡忡,最后积怨成疾。但是,这并不是那些咆哮大怒的人的反面。在你心里,同样有这样一句话:“要是你跟我一样就好了。”你以为,别人要是和你一样,你就不会生气了。这是一个错误的推理,只有消除这一推理,你才能消除心中的怨忿。虽然有怒便发比积怨在胸好得多,但你慢慢会懂得,以新的思维方式看待世事,以致根本不生气,这才是最为可取的。你可以这样安慰自己:“他要是想捣乱,就随他去。我可不会为此自寻烦恼。对他这种愚蠢行为负责的,是他不是我。”你也可以这样想:“我尽管真不喜欢这件事,却不会因此陷入惰性。”

容易生气只能证明自己愚蠢

着名作家萧伯纳有一句名言:以愤怒开始的事情,往往以悔恨告终!遇事一味地生气,是一种消极、愚蠢的表现,最终受伤害的也是你自己。遇事不生气、不发怒,不仅是明智的处世良方,也是良好的养生之道。人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应该被情绪所左右,因为在情绪失控之时发怒,不仅会伤害对方,也会伤害自己。要知道,虽然怒火的宣泄会使你一时地解除或者缓解心理上的压力,但是,愤怒和生气对于问题的解决或矛盾的缓解不仅起不到积极作用,反而会破坏彼此间的感情。它只能给你带来一时的安全感或痛快感,但却显示出生气者的气量狭小、缺乏能力等。要知道,暴跳如雷往往是无知的表现。所以有人说,生气是一种无能的表现,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一种愚蠢行为。生气只能证明自己的愚蠢。

一、容易生气处不好人际关系

有些人爱发火,凡事都认为自己有理,所以一听到不顺耳的话,便“理直气壮”地反驳。发火往往是产生愤怒的情绪,从轻微的烦躁不安到严重的咆哮发怒,乱摔东西,甚至丧失理智。实际上有时不一定自己都对,别人都错,即使是自己对了,那般怒发冲冠的势头也会使人难以接受的。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习惯和惰性的不良反应,变成一种侵袭人际关系的“癌症”。

易怒之人,在交际圈中永远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欢迎。现实中不乏这样的人,相貌堂堂,胸怀大志,才华满腹,既有高的学历,又有超人的工作能力。但是,他们却始终郁郁不得志,甚至是别人眼中的失败者和负面教材。然而真的是“命苦”所致吗?当然不是,空有才华无人欣赏,即使是再好的千里马也会被埋没的。

可能许多人会问,如果真有才华为什么会得不到别人的赏识呢?这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是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做人”的问题。有人会做人,左右逢源,无往而不利;而有些人却处处得罪人,举步维艰。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自己处事的态度,如果经常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怒不可遏,相信没有人会赏识这样的人吧。

当我们的心中被怒气与愤懑填充,内心充满不快和敌意时,如果你能先检查一下自己,谦虚点,火气自然就会烟消云散,矛盾也就不至于越弄越僵了。如果不顾一切地与对方大吵或怒骂一通,那么发泄过后,唯一的结果就是伤害。其实,这种发泄并非有益,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忍一忍,压一压火,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轻易被怒气所控制。

发怒是莽夫所为,是无能的表现,是一个人低修养的表露,正如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名言:“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夫天下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能够临危不惧,能忍辱负重,才是大丈夫的所作所为。

人脉是每个人不能忽视的一笔潜在财富。没有丰富的人脉关系,人无论做什么事都将举步维艰。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但是,如果你总是用怒气的火焰来考验人脉这座金矿的话,那么,再纯正的金子也会被融化掉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是愚蠢是什么?

二、容易生气,伤身伤心

经常生气是百病之源。心理学认为,生气是一种不良情绪,是消极的心境,它会使人闷闷不乐,低沉阴郁,进而破坏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阻碍情感交流,导致内疚与沮丧。医生经常告诫心脏病和高血压病患者,避免刺激,不要激动,更不能生气发火。因为人在激动、生气、发怒时,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血糖增加,血液会快速冲上头部,所以不仅损伤大脑,还会损伤精神。据统计,情绪低落、容易生气的人患癌症和神经衰弱的可能性要比正常人大得多。愤怒像一种心理上的病毒,会使人重病缠身,一蹶不振,所以说经常生气、发怒就会影响身体健康,不利于养生。从中医角度来看,生气至少有以下几大害处。

伤肤:

经常生闷气会让你的颜面憔悴、双眼浮肿、皱纹多生。当人生气时血液会大量涌向面部,此时血液中的氧气会减少、毒素会增多。因生气产生的毒素会刺激毛囊,使毛囊周围出现程度不等的深部炎症,因而产生色斑等皮肤问题。

伤肝:

人处于气愤愁闷状态时,会导致肝气不畅、肝胆不和、肝部疼痛,使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加强,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增加。

伤神:

生气会加快脑细胞衰老,减弱大脑功能,而且大量血液涌向大脑,会使脑血管的压力增加。气愤之极,可使大脑思维突破常规的活动,往往做出鲁莽或过激举动,反常行为又形成对大脑中枢的恶劣刺激,气血上冲,还可能导致脑溢血。

如果经常性情绪不佳,生理上会失去平衡,五脏六腑会发生非理性的运动,免疫功能会随着情绪的波动而降低,甚至还有一些人因一时发怒损害自己的生命,实在令人可叹。非欧几何的创立者小波利亚就是一颗陨落的新星。

小波利亚在1831年将自己的论文《绝对空间的科学》寄给大数学家高斯,请求他给自己提意见。但是论文在途中丢失了,于是小波利亚又寄去了一份。高斯收到后,对小波利亚非常地赞赏。于是他写信给老波利亚称赞他的儿子,并说他有很大的天赋。并且表示,自己关于此方面的研究,终身不发表。因为大多数人对这方面所讨论的问题抱着不正确的态度,他不想听到某些人的喊声。现在小波利亚让他看到了希望。

但是老波利亚并没有将此告诉儿子。许久不见高斯的回应,这令小波利亚感到极其失望。尽管高斯并没有发表关于非欧几何的论文,但他仍然认为,高斯这位“贪心的巨人”已经有意无意地剽窃了他的成果,剥夺了他创立非欧几何的优先权。小波利亚对此异常愤怒、痛心疾首。在这样的心态下生活,对他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1848年,当他看到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发表了关于此方面的学术论文后,他更加恼怒,怀疑人人都与他作对,决定抛弃所有关于数学方面的研究,发誓不再发表任何数学论文。

就在这样悲愤的心情中,小波利亚于1860年1月27日由于肺炎发作在马洛斯发沙黑利悄然去世了。一位对数学界造成巨大影响的新星就因此陨落了。

生气能摧毁人的活力,消磨人的精神,所以能够极大地影响人的工作。一个人在心绪不宁的时候所做的工作自然不能达到最高的效率。人的各种精神机能,一定要在丝毫不受牵制的时候,才能发挥其最高的能力。困于生气的头脑,它的思考往往会不清楚、不敏捷、不合逻辑。在脑细胞受烦闷的侵扰时,脑部的思考力自然不能像毫无干扰的时候那样集中。

脑细胞时常为血液所冲洗,并从血液中摄取养分。所以,假如血液中常常载满了恐惧、烦恼、愤恨、嫉妒等思想的毒素时,这些脑细胞的“原形质”便会受到损害。

多少年来,人类始终容许种种无谓的烦闷、生气来榨尽青年人的生命,使人未到中年即现老相。有人因重大的生气在三个星期之内面容一变,就像两个前后完全不相同的人一样。其实,促使他们衰老的,是他们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以及容易生气的习惯。

有些女孩往往要用电气、药品或手术挽救红颜早衰,其实这是舍本求末,使她们衰老的只是太易生气。医治衰老的药品只有一种,而这种药品在自己的心中就可以找到——泰然的态度,不生气的习惯。

驱除生气的最好方法,就是常常怀着一种愉快的态度,而不要去看生活的不幸与丑恶的各个方面。

维持健康的身体,也是矫正生气习惯的重要条件。良好的胃口、酣实的睡眠、清爽的神智,都是可以减少烦闷的。在变态的情形下,生气心理才会滋生。体强力健的人,为生气所乘的机会比较少。但在活力低微、体质衰弱的人的生命中,生气心理则容易立足、滋长。

当你一觉察到有生气心理侵入你的生活中,你须立刻让你的心中充满种种希望、自信、勇健、愉快的思想。不要坐视这些可能剥夺你幸福的敌人在你心中盘踞起来,要立刻把那群魔鬼驱逐出你的心胸!

医治生气心理,你无须找医生、进药房,完全可以自己治疗。你只要用希望替代失望、乐观替代悲观、镇定替代不安、愉快替代烦恼就够了。

别为小事生气,好脾气是交际的通行证

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总是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可能也会因为一件小事而影响了原本极为美妙的氛围,瞬间让我们享受的快乐无存。然而人生短暂,聪明的你千万不要浪费时间,去为小事而烦恼。当我们过于注意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小事时,实际上就是一点点地在浪费我们的时间。

怒气犹如人体中的一枚定时炸弹,随时都可酿成大祸。古人说的“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就是这个道理。

一位新毕业的大学生,花费很大精力找到了一个海上油田钻井队的对口工作。在海上工作的第一天,领班要求他在限定的时间内登上几十米高的钻井架,把一个包装好的漂亮盒子送到最顶层的主管手里。他拿着盒子快步登上高高的狭窄的舷梯,气喘呼呼满头是汗地登上顶层,把盒子交给主管。主管只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就让他送回去。他又快速跑下舷梯,把盒子交给领班,领班也同样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让他再送给主管。

他看了看领班,犹豫了一下,又转身登上舷梯。当他第二次登上顶层把盒子交给主管时,浑身是汗,两腿发颤,主管却和上次一样,在盒子上签下名字,让他把盒子再送回去。他擦擦脸上的汗水,转身走向舷梯,把盒子送下来。领班签完字,让他再送上去时他有些愤怒了,他看看领班平静的脸,尽力忍着不发作,又拿起盒子艰难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爬。当他上到最顶层时,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他第三次把盒子递给主管,主管看着他,傲慢地说:“把盒子打开。”他撕开外面的包装纸,打开盒子,里面是两个玻璃罐,一罐咖啡,一罐咖啡伴侣。他愤怒地抬起头,双眼喷着怒火射向主管。主管又对他说:“把咖啡冲上。”年轻人再也忍不住了,“叭”地一下把盒子扔在地上,“我不干了!”说完,他看着扔在地上的盒子,感到心里痛快了许多,刚才的愤怒全释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