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凳】狭长无靠背坐具的统称。宜两人并坐,故称“二人凳”南方通常称作“春凳”。式样繁多,有凳面为案形结体的小条凳,桌形结体的二人凳。为最常见的日用品,面板厚寸许,多用柴木制成,亦称“板凳”。尺寸稍大,面板较厚的,称大条凳,除作坐具,兼可承物;最长大者,因置大门道里使用,故称“门凳”。1960年上海市卢湾区潘允徵墓出土的木制明器中有此同类家具的实例。因其状如长几,所以不仅是坐具,还可在上面摆置陈列品。如长2米左右,宽逾60厘米者,可坐可卧,作小榻用。
【坐墩】无靠背坐具。墩面多覆丝绣织物作为垫子,借以增其华丽,故又名“绣墩”。四面开光,形似古代用藤子盘圈成的藤墩。坐墩上下各有一周圆形突起纹样及弦纹,象征钉在鼓面皮革上的帽钉,明至清初多采此式。由于它像鼓,故亦名“鼓墩”。后又有直棂式,已无开光痕迹,腔壁用长条构成,外形近似鸟笼,疏透有致。清宫坐墩,造型装饰屡有翻新,甚至加上束腰,成为非凳非墩之具。
【胡床】高型坐具。即腿足相交的杌凳,俗称“马闸”,亦称“交杌”。由八根直木构成,前后两腿交叉,交接点为轴,可翻转折叠,下横梁支地,上横梁穿绳可坐。携带方便,使用广泛,小型交杌则居家常备。北方少数民族所创,故名“胡床”。东汉自西域传至中土,隋时名“交床”,因杌面有穿绳索或皮革条带的,唐时又称“绳床”。比较精细的上施雕刻,并附金属饰件,杌面用丝绒织成。亦有杌面用木棂做成,可以向上提拉折叠,又有下部另装踏床的。原无靠背,宋以后演变成交椅。
【靠背椅】只有靠背,没有扶手的椅子。靠背由一根“搭脑”、两侧两根立材和居中的靠背板组成。其中有种椅面较窄,背柱两根,中间为背板,上承两端挑出的桥形横梁,(搭脑)形似南方悬挂灯盏的灯架,称“灯挂椅”;搭脑不出头的靠背椅,称“一统碑”椅;而以直棂作靠背的,称“木梳背”椅。有的通体光素无饰,有的在背心雕一组简单图案,可与几案组合使用。因无扶手,左右无碍。体积较小,轻便适用,是古代最流行的椅式之一。
【扶手椅】既有靠背又有扶手的椅子。主要有两种式样:一、玫瑰椅,亦称“文椅”。明代极为流行。椅背低矮,后背和扶手与椅座垂直。轻巧灵便,宜背靠窗台置放,不致阻挡视线。但因后背不高,倚靠时有不舒之感。二、官帽椅,椅背与靠背椅相似,因形如古代官吏所戴的帽子而得名。搭脑两端与扶手都伸出头的叫“四出头官帽椅”,不出头的叫“南官帽椅”。
【圈椅】亦称。圆椅。“马掌椅”。圈背连着扶手呈圆形一顺而下,上半部成圈形样式,下半部与普通椅子一样,背板微向后仰,座面用丝绳或藤皮编织,也有用硬木制成。通体无饰,或在背板中心饰简单图案。宋人称为“栲栳样”。“栲栳”,即用柳条或竹篾编成的大圆筐。人坐其上,不仅肘部有倚,臂部也得支承。“椅圈”有三接、五接之分,称“三圈”、“五圈”,三圈造法比较考究。扶手一般都出头,接扶手用“楔钉榫”。
【交椅】交杌加上靠背,即成交椅。背板按人脊背做出曲线,扶手轻巧,圆后背与圈椅相仿。多设中堂显著地位,有凌驾四座之势,俗语有“第一把交椅”之说。也有直后背式,座面用丝绳织编,可折叠,携带方便,亦颇舒适。明《三才图会》名之曰“折叠椅”,明《宜宗行乐图》中,宣宗坐的就是这种椅子。清后,制煮日稀,逐渐淘汰。
【炕桌炕几炕案】炕上家具。炕桌多为长方形,也有方形,长方形炕桌纵与横的比例约为3∶2,置于炕的正中,侧端贴近床沿,以便两旁坐人。炕桌移动方便,可置室内地下或院中吃饭,北方又称“饭桌”。炕几、炕案,都比炕桌窄,通常顺着墙壁置放在炕的两头,上面放陈设或用具,均由三块板直角相交而成。所不同的是:炕几两腿位于四角成桌状,炕案两腿缩进成案形。时代稍晚的有在几、案下装上抽屉,存放杂物。
【条桌条几条案】三种长方形家具,大小不等。因条案腿是缩进安装,故案面最长,有至3米开外者。案面两端平齐的称“平头案”;案面两端翘起的称“翘头案”。条桌腿足位于面板尽端。条几以三块板直角相交为常式,外貌近似厚板的长几。2米左右长的条桌名“大琴磬”,1米左右长的名“小琴桌”。大条案常置厅堂正中北墙,上摆瓶花、鼎彝、小座屏风、英石等陈设。也可顺着两梢间的山墙放置,称“靠山摆”。小的条形桌案通常也贴着墙壁、木鬲扇、栏杆摆,或顺着窗台摆。亦有脱空摆,起到间隔空间的作用。
【画桌画案书桌书案】长方形家具。外形、结构与条桌、条案同,只是作画桌、案宽度大大增加,桌面下空敞为好,均无抽屉,以便挥毫及展卷。足在四角、作桌形结体称画桌,腿足缩进、两端有吊头、作案形结体称画案。一般把纵端靠窗摆置,既适宜阅看书画,亦便于作画时有人牵提纸绢。若对面设置,可两人同时工作。又有摆在厅堂正中,与大条案配置,以替代八仙桌。书桌、书案则必有抽屉,安在两个架几上,亦叫“架几书案”,或“搭板书案”。一般书桌,抽屉有三具或四具,一字平列,高低相等。另有一种叫“褡裢桌”,因中部抽屉底高于两侧抽屉底,似褡裢布袋之状,故名。清时,有在书桌之下设脚踏,与四足相连,用棂木构成井字或冰绽纹图案。褡裢桌和此式绝大多数为清代制品。
【方桌半桌】常用家具。方桌为方形,四角置直腿。可以贴墙放,靠窗放,亦可室内居中放,然后配置杌凳或坐墩,是人家必备之具。有大、中、小三式,约1米见方,可八人围坐的叫“八仙”,90厘米见方的叫“六仙”,80厘米见方的叫“四仙”。高度为六仙比八仙约矮四五厘米,四仙与六仙相等。半桌大小约为八仙桌的一半,故名。又因常用来并接八仙桌,故又称“接桌”。
【香几】因专置香炉而成名。形制多为圆形,因不论放在室内或室外,总宜居中设置,圆形结构,面面观看皆可,故以圆形为常式。也有方形、长方形。腿足少则三足,多至六足,常制成弯曲状,足下有泥托。设置堂室之中,宜于四面观赏。清代以后,方形香几逐渐演变成茶几。
【架格】基本形制是四角立木为足,再用横板分隔,也有上下空敞,中间设抽屉者,可放置图书及物品。有在后背安装透棂,或后背及左右两侧安装透棂,或后背装板,其他三面安装透棂等式。一般高约2米左右,格板一般为三层或四层,常被称为“书架”或“书格”如用横、竖板将空间分隔成若干高低不等、大小有别的格子则名为“多宝格”。
【亮格柜】亮格和柜子的结合式家具。比较固定的式样是,上为亮格一层,中为柜子,柜身无足,柜下另有一具矮几支承亮格有单层或双层,或有后背、或三面安圈口、或正面安圈口加栏杆两侧安圈口。开敞无门,齐人肩高,中置器物,便于观赏。柜子有门,内贮物品,重心在下,有利稳定。又有设置抽屉者,或明安在格柜间,或安在柜门之内。
【圆角柜】柜顶帽檐前、左、右三面喷出柜面,左右两扇木轴门,或称为“木轴门柜”。门边上下两头伸出门轴,必须纳入臼窝,方可旋转闭启,上面的臼窝,造在喷出的柜帽上,柜帽的转角处削成柔和的圆角。柜门有用通长薄板装成,也有分段装成。柜门间无闩杆的名“硬挤门”。有闩杆的,柜门和闩杆可锁在一起。大的高如一般架格,小的高约60厘米,为炕上用具,故称“炕柜”。
【方角柜】四角见方,上下一体。一式柜上无顶箱,方方正正,形似装有函套的线装书,故称“一封书式”。一式柜上有顶箱,上面较矮的一截叫“顶柜”,又叫“顶箱”;下面较高的一截叫“立柜”,又叫“竖柜”。上下合称“顶箱立柜”。又因立柜由上下两具成对组成,亦称“四件柜”。大者高达三四米,小者可置炕上使用。又有把一个顶箱分造成两个,一对柜子共有六件组成,故称“六件柜”。
【屏风】屏具的总称。以三扇、五扇为常式,称“三屏风”、“五屏风”。多扇屏风可以折叠竖立,或向前兜转成“围屏”。多摆在宫廷殿阁、官署厅堂的正中,位置固定,亦可视为建筑的一部分。独扇屏风,有的下与底座相连,可以拆卸,故又名“插屏式座屏风”。另有一种小型座屏风,放在床榻上称为“枕屏”,放在书桌、画案上称为“砚屏”。如与青铜鼎彝、玉山英石等置于条案之上,则虽名曰屏具,实质已成陈设品。
【闷户橱】民间日常用具。由抽屉和“闷仓”两部分组成。柜面可摆放物件,抽屉及闷仓可存放东西,兼备承置与储藏两种功能。有的橱面有翘头。一个抽屉的又称“柜塞”,因习惯将其放置于一对顶箱立柜之间,三件恰好占满房间后墙或山墙的空间,闷户柜上的壁面还可悬挂画幅,故得此名。两个抽屉的又称“联二橱”,简称联二,三个抽屉的又称“联三橱”,简称联三,又因嫁女时多用红头绳将各种器物系扎在橱面上,作为嫁妆之底,故又称“嫁底”。
【箱】《正字通》“箱”字云:“凡可藏物有底盖者皆曰箱。”主要用途是存放衣服,形似长方为宜。小箱正面可加锁,两侧安提环,用以放置金银细软或簿册。回族家庭常用来贮放妇女妆饰用的绒绢花,故又称“花匣”。有一种箱具大于官皮箱,无顶盖及平屉,正面两开门或插门,由多层抽屉组成,中可贮放药品的叫“药箱”。印匣多作盝顶式,因印玺多为方形,印纽小于印身之故。官吏专门在轿上使用的箱具,名曰轿箱。下轿时,可将箱取下,随身携带。
【提盒】带提梁多层长方形箱盒,主要用以盛放酒食,便于出行。有大、中、小三式。大的须两人穿杠抬行,称“大方扛箱”;中的可一人肩挑两件,称“食格”,小的一手便可提携,称“提盒”。多用较轻的一般木材制成,小型的用紫檀、黄花梨等贵重木材制造,甚至用百宝嵌或雕漆制成,内贮玉石印章、小件文玩之具。
【都承盘】又作“都盛盘”、“都珍盘”。存放文房用品及小件玩物的案头小型家具。方形,样式颇多,有的高低分层,制作繁琐。有在盘面四周做成井宇式栏杆,称“风车式”,下设抽屉。
【镜台】用于梳妆的小型用具。或称“梳妆台”。台上支架铜镜,下设抽屉置物。主要分三式:一、折叠式,又称“拍子式”,由宋代镜架演变而来,架下添设台座,两开门,内设抽屉;二、宝座式,在宋代扶手椅式镜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三、屏风式,台上安插屏风,有三扇,也有五扇。中扇高,左右递减,或向前兜转。三式中以屏风式为最晚,传世实物较多。
【衣架】放在床榻一侧的架子,用来搭衣服,故无挂钩装置。上端披搭衣衫,下端摆放鞋履。有制作简易的素衣架和精雕细琢的雕花衣架两种。素衣架有的只在墩子上植立柱,再用几根横材加以连结;有的在横材之间加有直棂。雕花衣架则在搭脑之下加一装饰构件,用透雕或攒接、斗簇等方法造成,称“中牌子”,有传世实物可见。素衣架用一般木材制成,木质不坚,不为人所重,遗物反少。
【面盆架】放置面盆的用具。有高、矮两式。矮面盆架有三足、四足、六足之分,四足、六足的多可折叠。高面盆架多为六足,四足少见,一般不能折叠。高面盆架的前四足和矮面盆架的足相似,只是后两足向上伸展,加设腰枨、中牌子、搭脑和挂牙等构件。腰枨上挖槽,可置肥皂,搭脑可搭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