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交际与口才
3517000000043

第43章 会说还要会听(3)

在人际交往中,这种方式的使用场合很多。

(1)可用于挽回“失语”所造成的尴尬局面。

“马有失蹄,人有失言”,偶尔失言在语言交际中难免发生,但失语往往是许多矛盾发生和激化的根源。因此,挽回失语,在语言交际中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实习期间,一位实习生在黑板上刚写了几个字,学生中突然有人叫起来:“老师的字比我们李老师的字好看!”

真是语惊四座,稚嫩的学生哪能想到:此时后座的班主任李老师是怎样的尴尬!对这位实习生来说,初上岗位,就碰到这般让人难堪的场面,的确使人头疼,以后怎样同这位班主任共度实习关呢?转过身来谦虚几句,行吗?不行!这位实习生灵机一动,装做没有听到,继续写了几个字,头也不回地说:“不安安静静地看课文,是谁在下边大声喧哗!”

此语一出,使后座的李老师紧张尴尬的神情,顿时轻松多了,尴尬局面也随之消除。

这里就是巧妙地运用装做不知道,避实就虚,即避开“称赞”这一实体,装做没有听清楚,而攻击“喧闹”这一虚象。既巧妙地告诉那位班主任“我”根本没有听到;又打击了那位学生的称赞兴致,避免了他误认为老师没有听见的可能,再称赞几句从而再次造成尴尬局面。

(2)处理、制止别人的中伤、调侃。

朋友之间虽然很要好,有时也会因开玩笑过头,而大动肝火,伤了和气。对于这种情况,不妨巧妙地运用“装做不知道”,给他一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怪问。

吴军因身体肥胖,同班的李明、张峰“触景生情”,“冬瓜”长“冬瓜”短地做起买卖来,并时不时拿眼瞅吴军,扮鬼脸。面对拿别人的生理“缺陷”来开过火的玩笑,实在让吴军气愤。欲要制止,这是不打自招;如不管他,却又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怎么办呢?

此时吴军稳了稳躁动的情绪,缓缓地走过去,拍着二人的肩膀,轻言细语地问:“李明,听说你有1.8米高,恐怕没有吧。”接着又对张峰道:“你今天早上吃饭没有?”

听到这般温柔怪诞的问话,兴奋中的二人愣在当头,大眼望小眼,如坠五里雾中。全班同学沉寂了几秒钟,随即迸发出哄堂大笑,二人方明白被愚弄了,刚才有声有色的“买卖”,再也没有兴致继续下去。

(3)制止别人的挖苦、讽刺。

挖苦、讽刺,都是一种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辛辣有力地去贬损、揶揄对方的行为,极易激怒对方。为避免大动肝火,两败俱伤,也可巧妙地运用装做没听明白的方式见机而行。

(4)补救说话中的错漏、失误。

进行即兴演讲,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演讲者自己也不知为什么,竟说出一句错话,而且马上就意识到了。怎么办呢?倘若遇上这种失误,演讲者不妨装做不知道,然后采用调整语意、改换语气等续接方式予以补救。只要反应敏捷,应变及时,就可以收到不露痕迹的纠错效果。例如,一位公司经理在开业庆典上发表即兴演讲,他这样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公司是统一的整体,它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这是铁的纪律,每一个员工都必须自觉遵守。上班迟到、早退、闲聊、乱逛、办事推诿、拖沓、消极、懈怠,都是违反纪律的行为。我们允许这些现象的存在——就等于允许有人拆公司的台,我们能够这样做吗?

这位经理的反应力和应变力是很强的。当他意识到自己把本来想说的“我们绝不允许这些现象的存在”一句话中“绝不”二字漏掉之后,佯作不知,马上循着语言表达的逻辑思路,续补了一句揭示其后果的话,同时用一个反问句结束,增强了演讲的启发性和警示力。这样的续接补救,真可谓顺理成章,天衣无缝。

说起来,这一点小伎俩在它的老祖宗司马懿面前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魏明帝即位后,兵权尽归于曹爽。曹爽立即换将领,委任自己的弟弟分管三支御林军,随便出入禁宫;又任用智囊团何晏、邓扬、丁谥为尚书,毕范为司隶尉,李胜为河南尹,军政大权,尽在曹爽控制之下。司马懿见此情形,只好推病不出,在家闲闷,两子司马师、司马昭亦没有事做。

曹爽骄横专权,气焰不可一世,连明帝都不放在眼内了。

适逢李胜升调为青州刺史,曹爽便叫他去司马懿处辞行,探听虚实。

司马懿知道曹爽的人来访,便对两个儿子说:“这是曹爽要来打探我的动静,你们且回避。”

于是去冠散发,拥被坐在床上,诈称重病,叫侍女搀扶着,然后请李胜入见。

李胜拜见过后,说:“一向不见太傅,谁想病到这般,今小子调任青州刺史,特来向太傅辞行。”

司马懿佯答:“并州是近北方的,务要小心才可!”

李胜说:“我是往青州,不是并州!”

司马懿笑着说:“你从并州来的?”

“是山东的青州!”李胜大声说。

“是并州来的?”司马懿笑了起来。

李胜心想,怎么病得这么厉害?侍女告诉他:“太傅已病得耳都聋了。”

“拿笔来!”李胜写了字给他看。

司马懿看了才明白,笑着说:“不想耳都病聋了!”又把手指指口,侍女即给他喝汤,他将口去饮,又洒了一床,哽咽一番,才说:“我老了,病又如此沉重,怕活不了几天了,我两个孩子又不成才,望先生训导他们,如果见了曹大将军,千万请他照顾!”说罢又倒在床上,喘息起来。

李胜拜辞回去,将情况报告曹爽,曹爽大喜,说:“此老朽若死,我就可以放心了。”从此对司马懿再不加防范。

司马懿见李胜走了,告诉二子说:“从此曹爽对我真的放心了,只待他出城打猎的时候,再给点厉害让他尝尝。”

不久,明帝要去城外拜谒祖先,大小官员随行,曹爽等一齐亦护驾前往。

司马懿立即召集昔日部下,率领家将,令二人占领了武器库,威胁太后,下旨封闭各城门。

然后,他亲自引兵出城,占据了曹爽的军营,削除曹爽羽翼,然后限令曹爽把兵权交出来。等到恢复秩序之后,再把曹爽及其党羽统统处斩。

司马懿的表演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不得不佩服。在他这儿,听也能成为武器,一个“没听懂”就把对手搞了个落花流水。

把耳朵当作吸收知识的利器

并非只有在社交场合才需要聆听别人说话的技巧。某位经营评论家曾经说过:“愈是伟大的人,愈曾提供别人说话的机会,愈是卑微的人,愈会积极争取说服别人的机会。”

办事高手总是专心倾听,而能力平庸的人总是专心于说。

所以,请你务必谨记下面这些现象:许多高阶层领导人不论在任何场所,都会用更多的时候征求别人的意见,而用较少的时间提供给别人意见。这些人在下决定时,总不忘记问别人:“你认为如何呢?”“你要给我提供什么意见呢?”“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会如何解决呢?”

我们也可以换个方式这么说,这些领导人就像是一部机器,帮助别人做决定的机器。为了生产“决定”,他必须获取“原料”,而可以作为创造“决定”的“原料”的,就是别人的构想或提案。但是,如果你因此而认为这些领导人是在期待别人为他提供一个已经完成的决策,那就错了。

我们希望你向别人征求意见,是希望你聆听别人的意见,因为别人的意见往往是引发你创造性构想的导火线。

你的耳朵就是吸收知识的利器,它可以随时提供你创造决定性构思的“原料”。

你只顾着自己侃侃而谈,绝学不到东西。但是,如果你不开口,只是张开耳朵聆听别人说话,就可以学到许多应该可以学到的东西。为了要从聆听别人说话来强化你的创造力,你必须实践下面3项计划:

1.尽量让别人有说话机会

即使是一对一的个别谈话也应如此,你可以向对方说:“让我听听你的经验。”

“关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意见?”

用这样的方式引发对方的思考,为他创造说话的机会。而且,你也可能会因为让他有了说话的机会,而引发他对你的好感。

2.用提出问题的方式补充你的意见

别人的意见可以帮助你把可能有缺漏的意见补充得更周详、更完整。所以你可以问对方:“关于我的看法,你有什么意见?”

对于任何事情你都不应该过分武断,而聆听别人的意见是避免你陷于武断的最好方法。

3.集中精神聆听别人的谈话

所谓聆听别人说话并非只是自己不开口,而是不仅要能张开耳朵听话,也要能启开心灵听话。也就是说,除了要集中精神聆听之外,也要在心里给予评价,这是你能够真正办好事情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