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跟北大名家学做人
3516100000033

第33章 邹衡:敢于“推翻历史三千载”的人(5)

模仿对每个人而言都不困难,事实上,我们一直都在做这件事。孩子是怎么学会说话的?体坛新手怎么跟前辈学习的?一个有抱负的商人又是怎么成立他的公司的?全是模仿来的。这里举个在商场中简单的模仿例子。现代社会有个通性,就是在甲地可行的,往往在乙地也能适用。所以在商场有些人能够赚大钱,就是透过我们所说的跟进方式。如果有人在北京,开了一家生意鼎盛的快餐店后,那你看着吧,在上海也会成立相同的商业店;如果有人在广州经营一家专门供应奇装异服以达宣传效果的生意,很有可能在沈阳和大连也会有相同的生意出现。所以有很多人事业成功,就是在市场尚未饱和之前,把甲地成功的做法,依样画葫芦地搬到乙地去,就这么成功了。类似的同样情形,你可以学习别人证明有效的方式再制一个。如果可能,再加强一下,要成功就有如探囊取物了。

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模仿者应当首推日本。日本经济令人目眩的背后是什么?是了不得的创新?可能有一些吧,但是如果人翻开过去20年的工业历史,就会发现很少有重大的新产品或尖端的科技是发源于日本。日本人只不过剽窃了美国的点子和商品,从汽车到半导体的一切东西,再加以巧妙的模仿,只保留精华,改进其余部分。

有许多人公认钢铁大王卡内基是世界首富,你知道他是怎么办到的吗?很简单,他模仿洛克菲勒、摩根和其他金融巨子。他留意好些人的一举一动,研究他们的信念,模仿他们的做法,就有了今天。为什么张海迪不只是活下来,而且能够从别人所无法忍受的打击中振作起来?当她还躺在病床上时,他的亲人就为他念一些曾经克服重大难关之人的事迹,这让他有模仿的对象,使得奋发的意念压过了所遭受的悲惨经历,他也有了今天。所以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异,不在于他的境遇,而在于他选择从什么角度去看自己,从那些方面去着手行动。

在今天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已形成了现代成功者的必备素质,智慧的模仿者可以从他人身上学到自己必备的东西,从而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动物在森林里聚会,突然间一只猴子出来跳舞,动物看到它的舞姿都赞不绝口。

你一句,我一句,大家热情地赞美猴子。

一只坐在角落里的骆驼,看到这样的情况,心里非常羡慕。骆驼心想:“我也想个办法,让大家称赞一番。”

于是,骆驼就站起来大声说:“各位,请安静一下,我要跳一支骆驼舞给大家看。”动物听了都很兴奋,张大眼睛看着。

骆驼鞠躬之后,开始摇摆身体,它滑稽、丑陋的舞姿,不仅没有获得动物的赞美,反而引来大家哄堂大笑。

骆驼觉得很难为情,就偷偷地溜出森林躲起来了。

寓言中的骆驼因为愚蠢模仿的结果,很难为情地躲进森林里。其实,并不是所有模仿都会落得如此不堪的下场。模仿可以分两种,一种是愚昧无知、不用大脑、东施效颦式的模仿。另一种类型的模仿是智慧型的模仿,即在模仿的时候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故事中的骆驼正好与刚才所讲的例子相反,没有创造力的模仿,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幸和损失。只有保持敏锐的观察力,注意到别人所没有注意的,把握时机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才能使自己走向更好的未来。

著名的宁红集团是一个以保健茶为核心的现代化集团,该集团创业初期曾面临负债780万元的困境,正是由于总经理涂翌利率领集团精干力量开发新产品,使得宁红集团走出了一条新路。1991年春节刚过,宁红的几十名精兵强将奔赴全国几十个大中城市去进行市场调查。在调查中,他们发现:国内的“回归大自然”之风已经悄然兴起,生活富足的城市居民渴求身体健康,而市场上的保健品虽然花样繁多,但优劣难分,而且保健茶处于萌芽期,市场品种稀少,保健功能也处于摸索阶段,国内的市场潜力巨大。正是在这样全面而细致的市场调查基础上,涂翌利成立的“宁红保健茶业中心”从此一发不可收,推出了大量保健茶的新品种,在国内同行企业中获得领先优势。

创新在这里不仅是企业兴旺的促发因素,更是维持企业长盛不衰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还将是推动企业走向未来辉煌的关键因素。

□突破前人的束缚

我们在学习前人的优秀的同时,也为自己编织了一张无形的网——前人固有的思想的一张网。这张网给了我们学习中的许多知识,但有时候也网住了我们自己的思想。此时,只有勇敢地否定前人,冲破这张网,才能够创造新的东西,得到新的发展。

凡事不破不立,破才能立,破是为了立。因此说,批判的态度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动力,批判的精神是科学家的可贵品质。不加分析地跟着别人跑,这对创造是有害的。邹衡曾举个一个反学界的例子。

18世纪化学界流行“燃素学”。这种认为物体能燃烧是由于物体内含有燃素的错误学说,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误使许多科学家都去积极寻找燃素,没有一个人对此表示怀疑。瑞典化学家舍勒也是热衷于寻找燃素的人,他从硝酸盐、碳酸盐的实验中,得到了一种气体,实际上就是氧气。但他却以为自己找到了燃素,命名为“火气”,并解释为火与热是火气与燃素结合的产物。舍勒如果不受燃素说的影响,当时就得到了氧气的发现权。英国人普利斯特在实验中也得到了氧气,可是也因为笃信燃素说,而把氧气说成“脱燃素的空气”,遭到了舍勒同样的命运。

后来,普利斯特把加热氧化汞取得“脱燃素的空气”的实验告诉了拉瓦锡。拉瓦锡却未从众,他不受燃素说的束缚,大胆地提出怀疑,经过分析,终于取得了氧气的发现权,使化学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要敢于否定前人,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学习新知识,不能完全依靠老师,也不能盲目迷信书本,应勇于质疑问题。勇于提出问题,这是一种可贵控索求知精神,也是创造的萌芽。创造的机制是:由于知识的继承性,在每个人的头脑里都容易形成一个比较固定的概念世界,而当某一些经验与这一概念世界发生冲突时,惊奇就会开始产生,问题也开始出现。而人们摆脱“惊奇”和消除疑问的愿望,便构成了创新的最初冲动,因此“提出问题”是创新的重要前提。

1922年俞平伯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冬夜》。该诗集收录了俞平伯数年间创作的一百余首新诗,在我国的新诗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历史地位。

当时,由于我国的新诗发现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对新诗创作的理论探讨与总结,就显得格外需要与迫切。俞平伯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在此方面卓有建树。

在《冬夜》的自序中,俞平伯现身说法地总结道:

“我怀抱着两个做诗的信念:一个是自由,一个真实。做诗原来是件具体的事情,很难用什么抽象概念说明它。但若不如此,又很不容易有概括的说明,只要不十分拘执着,我想也或无碍的。

“我不愿顾念一切做诗的律令,我不愿受一切主义的拘牵,我不愿去摹仿,或者有意去创造哪一诗派,我只愿随随便便的,活活泼泼的,借当代的语言,去表现出自我,在人类中间的我,为爱而活着的我……”

在此,俞平伯无所顾忌地道出了自己的两大创作理念,一是自由,二是真实。他的所有创作都是基于上述理念完成的,因而带有鲜明的个性与时代特色。这两大创作理念也可以被看做是新诗创作中具有共性的基本原则。

在新诗的艺术形式上,俞平伯的主张可谓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畅通无阻——什么格律、音韵,什么“主义”、“流派”……以往诗歌创作中的清规戒律,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把他束缚,他只需用当代的语言,去表现出丰富的自我,丰富的世界,那么,这就是诗。

这一段关于新诗创作的宣言,对新诗创作的内容与形式均进行了深刻的探索与总结,对当时我国尚处于萌芽状态的新诗创作运动,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与推动作用。

俞平伯就是这样,以北大为舞台,以诗歌创作为出发点,开始了他一生的文学之路。

偷平伯是一位敢于向前人“争锋”的“破网”之人。

俞平伯他一生的最大成就也就在于红学研究领域。而初步文坛时以诗歌创作为主的俞平伯,又是怎样走上红学研究之路的呢?

早在中国古典文学方面有着扎实功底的俞平伯先生,从学生时代起,就已熟读《红楼梦》,并对部伟大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日后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俞平伯与他的老师胡适先生关系非常密切,胡适对俞平伯十分欣赏,曾邀请俞平伯帮助增删《尝试集》;而俞平伯对胡适也是极其敬重,因而在学术研究上,也便不知不觉地受到胡适的很多熏陶与影响。

1921年初,胡适倡导“整理国故”,其本人潜心精研《红楼梦》,写作完成了著名的《〈红数梦〉考证》。受其影响,他的弟子中掀起了一股“红楼”热。

这段时间,俞平伯在《红楼梦》的研究方面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有半年之久,他与胡适、顾颉刚等人保持了密切的通信联系,主要通信内容,即是探讨《红楼梦》的种种问题。可能是由于初涉红学领域,此间他并未拿出什么像样的研究成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与胡适红学大师的对话与切磋,为俞平伯日后在红学界一鸣惊人,奠定了功不可没的基础。

到了1922年的春天,蔡元培与胡适这两位大名鼎鼎的学者,就红学研究的不同方法,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二人在报刊上你来我往地论战,引起了俞平伯极大的兴趣,也促使他将自己的红学研究进一步进行深入化与系统化。

俞平伯的红学研究,是以重考证的“自传说”为基石,与胡适不谋而合,而与蔡元培的“索隐派”针锋相对。

面对德高望众的北大校长蔡元培,俞平伯这个初生牛犊没有丝毫的畏缩。也许,正是由于蔡元培所大力倡导的学术自由的北大校风所使然,俞平伯竟然大胆撰文,对蔡元培的观点与研究方法进行了无所顾忌的批评。

敢于校长争锋,也许,这是仅能在北大才会出现的奇迹。

原本在红学界藉藉无名的俞平伯,就这样一炮打响,正式踏入了红学研究这块神圣的学术领域,并一举成为以研究作家的身世、情感与思想发展为主的“新红学”的代表性人物。

这年的7月,俞平伯完成了他的重要著作《红楼梦辨》,并在本书中提出诸多新颖独到的看法与观点,给当时的红学界,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活力与生机。从此“新红学”不仅可与“索隐派”分庭抗礼,而且渐渐占据了优势。

俞平伯就是这样勇于否定前人,敢于走创新之路,从而成为了红学界的大师。

一个世纪以来,北大人不知有多少次为创新而向历史发出挑战了,或许人们已经把他们的容貌淡忘了,但他们的精神,他们对历史做出的贡献却一代又一代地影响着北大人,影响着千千万万的青年人。这也许正是北大的魅力源泉吧。北大把“创新”作为治学之精神,不仅仅是希望北大人能够成为创新的代表,而且更希望创新精神能让中华民族泛出更耀人眼目的光彩,能使中国的进步在前进的世界中加快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