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跟北大名家学做人
3516100000014

第14章 朱光潜:人生快乐,人际融洽很重要(3)

对于一个人来说,从前的某一个朋友因期与他共同经历了他生活中的重要时期而显得重要。这些朋友可以是和他一起度过中学教育时期的小孩,可以是他一同工作了6个月的同事,也可以是分担了他初恋苦乐的大学室友,以及在他为自己的职业奔波时与他同居一室的人,等等。跟一个里程碑式的朋友在一起,可以谈起旧时的岁月,那些岁月里的一情一景很可能仍历历在目,一直留在他的心中。即使他们已各奔前程,不再有多少共同之处,他们仍然会一年通上几次信其原因是:这个朋友使他想起过去的他——而那乃是现在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忠诚的朋友。

选择忠诚的朋友,会让你的合作中充满安全,并且充满快乐;多几位莫逆之交,会使你的人生少走很多弯路少犯很多错误,与人合作,当然要先把你周围的人认清楚,选择适合你的人,无论做人,做事,都会给予你无尽的乐趣与帮助。

□和谐地与人共处

人与人相处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人本来就是群居动物;人与人相处能够美好而又和谐,却又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三教九流,人也各异。惟有和谐相处,生活才会美好。正如美学中所认为的那样:和谐是美的最高境界。

21世纪是一个合作的时代,合作已成为人类生存的手段。因为科学知识向纵深方向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人们不可能再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每个人都要借助他人的智慧完成自己人生的超越,于是这个世界充满了竞争与挑战,也充满了合作与快乐。

合作不仅使科学王国不再壁垒森严,同时也改写了世界的经济疆界。’我们正经历一场转变,这一转变将重组下一个世纪的政治和经济。将没有一国的产品或技术,没有一国的公司,没有一国的工业。至少将来不再有我们通常所知的一国的经济。留存在国家界限之内的一切,是组成国家的公民。”在21世纪的今天,世界化的科学与技术的合作早已超越了国境线,许多大公司开始做出跨国性联姻,财力物力与人力的重新组合,导致了生产效率提高和社会物质财富总量的增加,必将使科学技术的成果在更广泛的范围内造福于人类。

其实,不仅是现代人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在几十年前的20世纪,美学家朱光潜就认识到了这一点:

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他们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的全部幸福;然后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俭朴的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有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

正是基于对人类共处中相互依赖性的认识,以及在这基础上形成的高尚的道德水准,使爱因斯坦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科学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事来。

朱光潜曾举过闻一多的例子。而闻一多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来清华大学执教前,在与人交往方面则走过弯路,受过挫折。闻一多1925年5月回国,暑假后即来北京就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他开始时热情极高,全力以赴地干工作。但,由于他只有诗人的热情,没有行政工作者的练达,很快就遭到了中伤和诽谤。他于是“愤而南归”,连衣物、书籍都没有带走。

1927年秋,“第四中山大学”成立时,聘他去担任外文系主任。但他还是不能适应环境,不久又离开了。他在一首诗里写道:

“我挂着一而豹皮的大鼓,

我敲着它游遍了一个世界,

……

我战着风涛,

日暮归来,

谁是我的家

1932年秋,闻一多应清华之聘,来校任中文系教授。这时他的思想感情十分痛苦。他在给朋友的信里说:“我现在最痛苦的是发现了自己的缺陷,一种最根本的缺陷——不能适应环境……”1933年春,应届毕业年级请他为纪念册题词,他竟以《败》为题,信笔挥就了一篇文字。

随后,总结过去“败”的经验教训和任教的需要,闻一多决心改走一条学者的道路,他把它叫做“向内走的道路”。他拟订了一个庞大的研究古典文学的计划,决心在这方面有一番作为和突破,他说:“……向外发展的路既走不通,我就不能不转向内走。在这向内走的路上,我却得着一个大安慰,因为我证实了在这向内的路上,很有发展的希望。因为我不能向外走而逼得我把向内的路走通了,这也可说是塞翁失马,是祸而非祸。”于是,他在教学之余,便把自己关在书斋里完成他那庞大的计划,过起“名士”的生活来。

如果说,在20世纪30年代闻一多先生还勉强可以依靠治学和做“名士”逃避人际关系的话,这种办法在21世纪的今天则寸步难行,根本行不通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学习:内在财富》)指出:“学会共处”是对现代人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21世纪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依存程度越来越高的时代,这个时代提出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命题。这就是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共同工作。

在北大,学会合作,与人共处有着深刻的内涵。学会共处,首先要了解自身,发现他人优点,尊重他人。教育的任务之互就是要使学生了解人类本身的多样性、共同性及相一之间的依赖性。学校开设的诸种科目,无论是社会学科还是人文学科,都是为了传递了人类的思想文化遗产,增进对于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了解,认识各自的文化特性和共同价值。了解自己是认识他人的起点和基础,正所谓“设身处地”。同时,教育作为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也注重从了解他人、他国、他民族的过程中更深切地认识自己,认识本国、本民族,这种了解和认识,始自家庭,及于学校,延至社会,推而广之于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及其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等,并从这种深入的了解之中,培养人类的尊严感、责任心、同情心和对于祖国、同胞和人类的爱心。

学会共处,就要学会关心,学会分享,学会合作。仁受,从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准则;“四海之内皆兄弟”,一直是相传千年的社会理念;“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更成为我国多民族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时代风尚、社会至上的价值观念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我们一方面要倡导在法律规范内的公平竞争,利用其有利于发挥个人首创精神和提高经济效益效率的积极方面,另一方面更要发扬和倡导先人后已、毫不利已、互相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学会共处,就要学会平等对话,互相交流。平等对话是互相尊重的体现,相互交流是彼此了解的前提,而这正是人际、国际和谐共处的基础。在北大,新生入校,无论是校长、院长、教授还是讲师、高一界的师兄、师姐,他们每一个人都会和你平等地对话,主动与你交流,把你融入集体之中。

学会共处就是要学会用和平的、对话的、协商的、非暴力的方法处理矛盾,解决冲突,这对于人际之间、群体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矛盾都同样适用。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可持续发”,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惯和养成。

作为年轻人学会共处,主要不是从书本中学习,它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参与目标一致的社会活动,学会在各种“磨合”之中找到新的认同,确立新的共识,并从中获得实际的体验。

大学生职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不但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也能够提高社交能力和与人相处的能力。

朱光潜在谈到人与人合作的问题时,曾说:

“交友是一件寻常事,人人都有朋友;交友却也不是一件易事,很少人有真正的朋友。势利之交固破裂,就是道义之交也有时不免闹意气之争。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程颢诸人在政治和学术上的倾轧便是好例。他们个个都是好人,彼此互相间的友谊,而结果闹成和市俗人一般的翻云覆雨。交友之难,从此可见。从前人谈交友的话说得很多。例如“朋友有信”,“久而敬之”,“君子之交淡如水”,视朋友须如自己,要急难相助,须知护友之短,像孔子不假盖于悭吝的朋友;要劝着规过,但“不可则止,无自辱焉”。这些话都是说起来颇容易,做起来颇难。许多人都懂得这些道理,但是很少人真正会和人做朋友。

选择你的朋友,对你的将来,对你的一生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一定要慎重。

□了解你的合伙人

与人合作,首先要了解他正所谓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生活的热爱者企望得到人类最美好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于是他四处寻求。

路上,他碰见一个背着袋子的人,他上前说:“把你的袋子里鱼给我一条吧,我看见它们还在袋子里翻动呢。”

于是那人停下来,伸手从袋中抓出一条给了他。不过那不是鱼,而是蛇。

他继续向前走,看见一个提篮子的少妇,他上前说:“把你篮子里的人参给我一支吧,据说那是药中珍品呢。”

于是少妇停下来,伸手从篮中拿出一支给了他。不过那不是人参,而是罂粟。

他继续向前走,看见一个背胡琴的青年,他对他说:“请你给我拉一支快乐的歌吧,让歌声伴随我。”

于是青年停下来,取下胡琴,为他奏了一支歌。不过那不是快乐的歌,而是催人泪下的悲歌。

他继续朝前走,看见一个富有的人,他上前说:“把你的慷慨给我一点吧,让我做一个乐善好施的人。”

于是富人解开衣襟,从怀中掏出一把递给了他。不过那不是慷慨,而是吝啬。

他继续朝前走,看见一个眉头紧皱的女人,他上前说:“把你胸中的宽容给我一点吧,让我变成个能够容人的君子。”

于是那女人胸中捧出一捧给了他。不过那不是宽容,而是妒忌。

“人们这是怎么了?为什么把我要的东西都给错了?”他问。

“他们并没有给错,而是你找错了人。”一个声音说。

这是北大的一位硕士生讲给一位因被“合伙人”欺骗而大为沮丧、消沉的同学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不要找错了合作的对象。在你与你的同事之间相处的时候,你都要把握住这样一个原则:知人知面更要知心。

北大的一位教授指出:为了更好地使自己在单位同事之间的竞争中游刃有余,始终处于有利的位置,你必须较好地弄清每一位合作者的类型,以便采取相应的态度。

第一,从单位中的合作关系的派别来划分合作者的类型。

单位越大,人际关系也复杂。大单位不像小单位,彼此合作关系良好与否,一目了然。在大单位里,竞争更为复杂。因此,很容易产生一些“派系”问题。

合作者们会因为拥护不同的领导而形成不同的小团体,你在与同事合作之间,就必须先了解单位内的人际关系。而这些方面可以从同事平时的言语,行事作风,以及单位举行的旅游或聚餐活动中略知一二。

第二,从细微未节看合作者。

人们常说,遇到大事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殊不知,小事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质。惊天动地的大事毕竟少之又少,而你每处理一件小事都是你思想的全部反映,自私的同事纵然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是只想到自己,而顾全大局的同事考虑任何事情都是从整体利益出发。

第三,从其他合作者眼里看合作者。

你在同某个合作者合作之前,无妨先从其他同事那里多了解一下他的为人,听听别人对他的看法。然后再把这些“参考资料”同你自接触的亲身感受结合起来。

这样,你便会对你的合作者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然后根据你对他的评价,结合你同他同作关系的深度和广度而采取不同的应付办法。

你的合作者可能会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口密腹剑的合作者。

假如这种人与你是同级同事,合作关系又不太深,不太广的话,最简单的应付方式是假装根本不认识他。每天上班见面,如果他要与你接近,你就以工作忙等理由马上闪开,不给他任何接近的机会,能不和他合作的话,尽量避开和他合作。万一真的无法避开这种合作关系的话,你就一定要小心谨慎,言说只围绕着工作展开,不说不做任何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如果他比你高一级,比如是你所在部门的负责人,你要装得有些痴呆的样子,他让你做任何事情,你都唯唯诺诺满口答应下来。他客气,你要比他更客气。他笑着和你商量事情,你便笑着猛点头,万一你感觉到他要你做的事情太毒太损,你也不要当面拒绝和他当场翻脸,你只能笑着推诿但誓死不接受。

第二,吹牛拍马的合作者。

如果他是你的上一级的同事,你吹牛拍马对你无害,纵然你心里瞧不起他,但不必表露出来,可适当地与他搞好关系。如果他与你同级,你就得要多加小心,不可与他为敌,平时见面笑脸相迎,和和气气,你好我好大家好。

如果你有意孤立他,或者找他的麻烦,他就很有可能把你拿来当作他往上爬的垫脚石。

倘若他是你的部下,你一定要冷静地对待他的阿谀奉承,看清楚 ,他到底居心何在。

第三,尖酸刻薄的合作者。

尖酸刻薄型的人,是在单位里是较不受欢迎的一种人。他们的特征是和别人竞争时入往往挖人隐私不留余地,同时冷嘲热讽无所不至,让合作者的自尊心受损,颜面尽失。

这种人平常还以联系同事,挖苦领导为自己的乐趣。你不幸被领导批评了一顿,他会幸灾乐祸地说:“这是老天有眼,罪有应得”。你和其他合作者发生误会,他会说:“狗咬狗一嘴毛,两个都不是好东西”。你去批评部下,他知道了也会说:“有人是恶霸,有人是天生的贱骨头”。

尖酸刻薄的人天生令牙俐齿不饶人,由于他的这种行事作风,在单位是不会有任何知心朋友的。。他之所以能够暂时生存下来,是因为别人不愿搭理他。若某天遭到天怒,一定会被治得很惨。

如果这类人是高你一级的合作者,你惟一可作的就是换个部门工作,但在事情还没有眉目之前,千万别让他知道,否则,他会集中全力攻击你。如果你们两个是同级合作者的话,最好的办法是和他保持距离,不要招惹他。万一吃了亏,听到一两句刺激的话或闲言碎语,就装作不知道,没听见,切不可轻易动怒,否则是自讨没趣,惹鬼上身。

若他是你的部下,你得稍微多花点时间和他聊聊天,讲些人生的善良面,告诉他做人厚道仁义自有其好处。或许你付出的爱心和教诲,有时会有份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四,雄才大略的合作者。

这类同事胸怀大志,眼界广阔,而不是斤斤计较。他们在工作时,时刻不忘充实自己并广结善缘。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外,他们还不会忘记帮助与他合作的人。每到一个地方,无论他是否呆很久,或成为组织中的正式领导,他都能在极自然的状态下影响别人,控制群体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