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防汛抗旱
3509700000012

第12章 洪水(2)

防汛与抗洪

1998年的抗洪斗争,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中央明确提出了确保长江大堤安全、确保重要城市安全、确保人民生命安全的抗洪目标,作出了大规模调动人民解放军投入抗洪抢险,军民协同作战的重大决策。广大军民发扬伟大的抗洪精神,奋力抗洪抢险,成功地抗御了一次又一次洪水的袭击,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防汛抗洪的主要措施是:

(1)充分准备,全面部署。汛前,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提早作出了长江可能发生全流域型大洪水的判断;较往年提早一个月召开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第一次会议,对防汛抗洪的各项准备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检查了大江大河特别是长江的防汛准备工作,督促落实各项措施;公布大江大河行政首长防汛责任制名单,加强社会舆论监督;组织修订印发了大江大河洪水调度方案,落实了各项防洪预案;加大汛前投资,应急加固了一批险工险段险库险闸;实抢险队伍,储备了防汛抢险物资,为战胜洪水奠定了基础。各级水利部门认真抓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按照国务院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各地对防汛准备工作作了周密安排。长江流域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按照防御1954年全流域型大洪水的要求,加大了防汛准备工作力度。其他各省区也按照防大汛、抗大洪的要求,做了大量防汛准备工作。

(2)统一指挥,正确决策。在整个抗洪抢险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时刻关注汛情的发展,高度重视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领导抗洪斗争。8月7日,在长江抗洪的紧要关头,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作出了《关于长江抗洪抢险工作的决定》,对抗洪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亲赴第一线指挥抗洪抢险救灾。为贯彻落实中央的决定,8月11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在湖北荆州召开特别会议,针对长江防汛极为严峻的形势,决定采取严防死守长江大堤的8条具体措施,要求各地加大巡堤查险力度,突击加高加固长江大堤,做好抢大险尤其是溃口性险情的准备,及时排除险情,及时补充抢险料物,合理部署和使用抗洪抢险力量,做好洪水科学调度。

8月7日,江西省九江市长江大堤4~5号通航闸之间基础发生重大管涌险情,导致大堤决口。险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国务院领导亲临现场视察,立即组织各方面力量全力堵口,中央军委紧急调动部队迅速赶赴现场。由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技术顾问组在现场研究制定了堵口方案,决定在决口处沉船外侧抢筑围堰,减小决口处的流量;在决口处由部队抢筑钢木组合结构坝进行封堵;在决口下游侧再修筑第二道围堰,防止灾情扩大。经过军民奋勇拼搏,8月12日堵口成功。此次决口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8月16日,宜昌出现第六次洪峰。根据预报,沙市水位将超过45m。按照防洪预案,荆江分洪区有可能启用,湖北省按照中央的要求提前转移了荆江分洪区内的群众,做好了分洪准备。党中央、国务院对荆江分洪区运用问题极为重视,提出明确要求。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在现场召集有关专家分析了当时的抗洪形势:第一,荆江分洪区的作用主要是保护荆江大堤的安全。荆江大堤十多年来已按防御45米的设计水位进行了加固,大堤在设计水位之上还有2m超高。水文部门预报沙市洪峰水位为45.3m,距堤顶尚有1.7m安全超高。荆江大堤经过几十天高水位实际考验,无重大险情。因此,对荆江大堤来讲,只要进一步加强防守,不启用荆江分洪区,安全是有保障的。第二,长江上游和三峡区间降雨已暂时停止。据水文部门计算分析,这次洪水过程需要分洪的超额洪量只有2亿m3左右,为此而启用有54亿m3分洪容积的荆江分洪区损失太大。第三,从当时长江防守最紧张的洪湖、监利河段堤防防守情况看,该河段远离荆江分洪区,荆江分洪区分洪对降低这一河段的洪水位作用不大。当时水文部门预报,第六次洪峰推进到洪湖,其洪水位比前一次洪峰低。洪湖地区军民团结抗洪,已经连续战胜了五次洪峰,只要继续严防死守是可以战胜洪水的。根据以上分析,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不启用荆江分洪区,继续严防死守长江大堤;加强科学调度,湖北、湖南、四川、重庆境内的有关水库尽全力拦蓄洪水,削减洪峰流量。经广大军民奋力抗洪抢险,长江第六次洪峰8月17日通过沙市,水位45.22m,避免了运用荆江分洪区带来的损失。

(3)军民联防,全力抢险。1998年大洪水,使长江、松花江相当一部分堤防超设计水位挡水,有300多千米堤防低于洪水位,靠抢修子堤挡水。长江干堤出现各类险情9000多处,松花江干堤出现各类险情6000多处。在抗洪关键时刻,党中央及时作出了大规模调动人民解放军投入抗洪抢险的重大决策。1998年汛期,解放军、武警部队投入长江、松花江流域抗洪抢险的总兵力达36.24万人,有110多位将军、5000多名师团干部参加了抗洪抢险,动用车辆56.67万台次,舟艇3.23万艘次,飞机和直升机2241架次。他们以对国家和人民无限忠诚和勇于献身的精神,承担了急难险重的抗洪抢险任务,在防守洪湖江堤、抢堵九江决口、保卫大庆油田和哈尔滨市等一系列重大抗洪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抗洪抢险斗争中,人民子弟兵同坚守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的地方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发扬伟大的抗洪精神,战胜了一次又一次洪水,保住了大堤。据统计,全国参加抗洪抢险的干部群众在8月下旬达到高峰,共800多万人,其中长江流域670万人,东北地区110万人。

(4)齐心协力,全民抗洪。全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克服一切困难,全力支援灾区做好抗洪救灾工作。国务院决定动用总理预备费,增拨抗洪抢险资金数十亿元。国家计委、经贸委、财政部、民政部及时下拨资金、物资。铁道部门安排抗洪救灾军用专列278对,运送部队官兵12万余人,紧急运送救灾物资5万多车皮。民航系统安排抗洪抢险救灾飞行1000多架次,运送救灾物资和设备560多吨。交通部及时决定在长江中游江段实施封航,以利大堤安全。通信部门保证了防洪抗洪的通信畅通。电力部门保障了抗洪抢险的电力供应。公安部门大力加强灾区的社会治安工作。新闻宣传部门及时、全面地报道汛情和抗洪抢险情况,大大激励了抗洪军民的斗志。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从全国务地紧急调拨了大量抢险物资,共调拨编织袋工亿多条、编织布1400万m2、无纺布286万m3、橡皮船2415只、冲锋舟760艘、救生衣59.92万件、救生圈7.74万只、帐篷4650顶、照明灯3082台、铅丝455t、砂石料6.79万m3、防汛车136台、抢险机械46台,调出物资总价值4.94亿元。据统计,在1998年抗洪抢险斗争中,各地调用的抢险物料总价值130多亿元。全国各族人民纷纷捐款捐物,支援灾区。民政部、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会和各地民政部门收到的各界捐款35亿元,捐物折款37亿元。香港特别行政区各界人士、澳门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十分关心受灾群众,为灾区踊跃捐款捐物。友好国家、国际机构、外国企业以及国外友好人士也热情支援中国的抗洪救灾。

(5)科学调度,科学抢险。在抗御1998年长江大洪水过程中,湖南、湖北、江西、四川、重庆等5省市的763座大中型水库参与了拦洪削峰,拦蓄洪量340亿m3,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抗御长江第六次洪峰时,隔河岩、葛洲坝等水库通过拦洪削峰,降低了沙市水位0.40m左右;汉江丹江口水库最大入库流量18300m3/s,最大下泄流量仅1280m3/s,削减洪峰93%,避免了武汉附近杜家台等分洪区分洪,减轻了武汉市防守的压力。据统计,1998年全国共有1335座大中型水库参与拦洪削峰,拦蓄洪量532亿m3,减免农田受灾面积228万hm2(3420万亩),减免受灾人口2737万人,避免200余座城市进水。

在1998年抗洪抢险斗争中,各级水利部门及时掌握并认真分析研究汛情,及时提出指挥调度意见,气象部门及时作出天气预报,为指挥调度提供依据。水利、气象等方面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对雨情、江河水情、大堤险情和防守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及时提出建议和意见。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水利部先后派出30多个工作组和专家组,奔赴抗洪第一线进行指导。据统计,长江流域的抗洪抢险人员中共有各级工程技术人员5万多人。在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各地采取了正确有效的抢险措施,使大量的工程险情转危为安,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6)依法防洪,严格执法。在1998年汛情紧急时刻,江西、湖南、湖北、江苏、安徽等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规定,相继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黑龙江省宣布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等沿江市县进入紧急防汛期。各级防汛指挥部依法征用物料、交通工具等防汛抢险急需物资,清除江河行洪障碍,严肃惩处失职的防汛责任人。依法防洪在1998年抗洪斗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7)及时做好救灾和卫生防疫工作,保障灾区人民生活。党中央、国务院和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对救灾和卫生防疫工作高度重视,各级民政和卫生部门全力以赴做好工作,受灾群众得到了妥善安置,其吃、穿、住、医等基本生活条件得到了保障。灾区群众的过冬生活也得到了妥善安排。卫生防疫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大灾之后没有出现大疫。受灾地区传染病疫情总体呈平稳趋势,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法定报告的26种甲、乙类传染病累计发病率低于前5年的水平。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乙型脑炎和疟疾发病数低于1997年。与灾害相关的皮炎、红眼病、肠炎等疾病得到了及时治疗。

关于防汛抗洪工作的具体经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水利部也作了认真总结。

灾后重建与江河治理

我国是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1949年以来,党和政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初步建成了防洪体系和农业灌溉系统,为保障国民经济发展、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快速发展,防洪标准低、人与水争地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也逐渐暴露。洪涝灾害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水资源短缺越来越成为我国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1998年大洪水过后,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后重建、江湖治理和兴修水利工作极为重视。1998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五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汛抗旱并举的方针。随后,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若干意见》,对灾后水利建设作了全面部署。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方针和部署,近期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实施封人植树、退耕还林,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停止长江、黄河流域上中游天然林采伐。

(2)做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和蓄滞洪区安全建设。

(3)加高加固堤防。把堤防加高加固作为灾后江湖治理工作的重点,通过实施综合防洪措施,使大江大河大湖堤防能防御建国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重点地段达到防御百年一遇洪水的标准。

(4)加快江河控制性工程建设。

(5)加强河道的整治。

(6)提高防洪现代化技术水平,加大科技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