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最幽默·世说新语
3507800000005

第5章 倾世皇族史(1)

综观历史,开启一个新朝代的统治者不乏从草根中崛起的流氓,如刘邦,如曹操。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也算是曹操的个人魅力,与生俱来的枭雄本质。然而曹氏集团却成为了三国里最短命的一个,只怪接班人都是风流才子,抵不过司马懿这个野心勃勃的精干老员工。

开朝皇帝司马炎在他老狐狸爷爷的荫庇下统一了三国,听起来十分的牛掰,然而西晋却只维持了五十余年,谁叫他够倒霉的呢?生了个皇子是傻的,儿媳妇又坏透了,内乱也就算了,边疆又来了鞑靼,不倒才怪呢!

西晋覆灭后,高层们纷纷渡江南下,司马睿就在江南那一块小地方建立起自己的小政权,虽然皇室子孙们都不咋地,但有王谢家精英高级干部的扶持,日子过得还算相对安生。

曹魏集团

【原文】

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复大叫云:“偷儿在此!”绍遑迫自掷出,遂以俱免。

【译文】

曹操和袁绍少年时常常一起当游侠。他们去看人家婚礼,借机溜进主人园子里,到了半夜大呼起来:“有小偷!”众人都冲出来找小偷,闹洞房的人和新郎也跑出来看热闹,曹操便进去,拔出刀猥琐一笑,劫持了新娘,和袁绍一起跑出来。他们中途迷了路,陷进灌木丛,袁绍给卡住了。曹操又大喊:“小偷在这儿!”袁绍一惊慌,居然挣脱跳了出来,两人这才逃了出来。

袁绍,名门之后,早年风光,身高八尺,一枚帅哥,据说洛阳少女们的卧室里挂着他海报的很多。

曹操,三国枭雄,老奸巨猾,身高七尺,觉得自己长得比较猥琐,外国使节来了还要找个帅哥当替身。

曹操和袁绍,一个养祖父是太监的穷苦小流氓,一个四代三公家里不是出总理就是当部长,屌丝和高富帅凑在了一起,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只能说这份情谊实在太难得了!可想而知后来袁绍有多么不甘心了吧?

想当年本来都一起在东汉朝廷里上班的同事,他袁绍位高权重,钱多人多,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却败给了曹操,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人脉太好。瞧,少年好交游,曹操也交往,可见多不忌口,当然,也不很爱惜,要钱,一抓一把;要人,一擒一双。曹操呢,就很懂得惜才,上了战场连别人家的大将也想勾搭过来,“抓起来!要活的!完整的!”逮住了关云长给他煮好的、给他睡好的,对着比他高N个头的关云长猛流口水冒星星眼。郭嘉作为最亲近曹操的第一谋士,更是万千宠爱集一身。郭嘉死后,一回打了败仗,曹操哭着说,如果郭嘉在的话就不会这样了,接着便捶胸大哭:“哀哉奉孝!惜哉奉孝!痛哉奉孝!”

所以说男孩一定要穷养,像曹操这样,小时候没人疼没人爱,看尽世情冷暖,才会敢说敢干。当混混干坏事的年月里,也算是预习兵家战术;经过这段交往,袁绍屁股上有几根毛曹操都一清二楚,为将来打倒袁绍这个纸老虎奠定了基础。

【原文】

袁绍年少时,曾遣人夜以剑掷魏武,少下,不着。魏武揆之,其后来必高。因帖卧床上,剑至果高。

【译文】

袁绍年轻时,曾派剑客去夜刺曹操,第一剑刺低,偏了。曹操估量下一剑肯定会刺得高,就匍匐在床上,果然第二剑刺高了,又没中。

当一个枭雄,能聚集天下英雄,却也是寂寞的,能与之匹敌者,多为敌,难为友。如果是太平盛世,君王圣明,或许两人还能并肩作战,围坐篝火,葡萄美酒夜光杯,说说笑笑,可偏偏遇上乱世,群雄争霸。

他们曾一起共赴战场,擒下董卓、袁术,转眼却兵戎相见,温情化作一腔血泪,被埋葬在黄土狼烟中。袁绍被曹操大败后,一直想不开,郁闷到死。死后两年,曹操来到他的墓前,痛哭失声。

曹操和袁绍的关系,很复杂,说不清、道不明啊。

【原文】

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译文】

学驴叫,是当红作家王粲生前的拿手绝活。文学爱好者曹丕作为他的铁杆粉丝来参加他的葬礼,突然想到什么,回头对同行的那些文人说:“王粲喜欢驴叫,大家集体学一声给他送行吧。”太子命令谁敢违抗?于是在场的文学大腕们都伸着脖子学起了驴叫,葬礼上充斥着驴叫声——啊哼啊哼啊哼!

葬礼,是最后对一个人一生的回顾,是亲友们寄托思情的场合。

魏晋名士们的葬礼果然十分精彩,有学驴叫的,有摔琴的,有酗酒裸奔的,不过这位总感觉特别点儿。一国太子,身份高贵,也带头学粗鄙又滑稽的驴叫,可见曹丕也有率真可爱的一面啊。

从这则故事也能看出,曹丕确实遗传了他爹爱好文学、爱惜人才的特点。长坂坡之战,曹丕远远望见那白袍银甲的少年以一当千,提一柄百鸟朝凤枪在曹军中横冲直撞,姿势优美得真像跳舞一般,游刃有余,如入无人之境,顿时肾上腺素激增,心头一动——

“把那个赵子龙给我打包带走!要活的,不要死的!”

司马集团

【原文】

诸葛靓后入晋,除大司马,召不起。以与晋室有仇,常背洛水而坐。与武帝有旧,帝欲见之而无由,乃请诸葛妃呼靓。既来,帝就太妃间相见。礼毕,酒酣,帝曰:“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靓曰:“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复睹圣颜。”因涕泗百行。帝于是惭悔而出。

【译文】

作为亡国之臣,诸葛靓投降晋朝,朝廷看他是名门之后前朝老员工,想请他当国防部部长,他不干。为表示对司马集团的愤恨,他连坐的方向都要背对洛水。诸葛靓和晋武帝司马炎曾是总角之交,司马炎对他难以忘怀,总想见见他,却被种种借口推脱,突然想起自己的婶婶就是他姐姐,就让诸葛太妃出面请他。诸葛靓只好来到姐姐家,司马炎终于见到了心心念念的人儿。大家寒暄完,入席畅饮,酒至七分醉,司马炎深情地问:“你一定还记得我们少年时的情意吧?”诸葛靓顿时伤心不止,泪眼蒙眬地望着他:“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复睹圣颜。”司马炎一时心如刀割,惆怅离去。

吞炭漆身,说的是一个欲为主人报灭族之仇的臣子不惜吞炭漆身毁容变声去行刺却最终没有成功的悲催故事。

改朝换代,免不了的血泪交错,亲友离散。命运弄人,偏偏诸葛孔明之后、名将诸葛诞之子诸葛靓,身上背负着报不了的杀父之仇,而司马炎的父亲正是凶手。诸葛靓是说:“安世,现在你贵为一国之君了。可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像豫让那样吞炭漆身杀了你,我不能,也不忍。如今我又见到你了,叫我如何是好呢……”

【原文】

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为不?”皓正饮酒,因举觞劝帝而言曰:“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帝悔之。

【译文】

晋武帝司马炎问孙皓:“听说你们南方人喜欢作尔汝歌,你能作一首给朕听吗?”孙皓正在喝酒,顺手举起酒杯向司马炎:“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司马炎听罢很后悔。

尔汝歌,五字四言,句句有“汝”。

《晋书》写道:司马炎打了胜仗,集合群臣迎接东吴暴君孙皓及来投降的诸官,对败君说:“朕设此座已待卿久矣!”意思是,我早就想让你当我的殿下之臣了,这一天,终于来了!孙皓依旧保有君王的骄傲,不客气地回道:“臣于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

司马炎把东吴吞并之后,连带孙皓后宫的五千佳丽也一起并入自家后宫,一时过万。一万是什么概念呢?司马炎一天泡一个,都要花二十七年。这还不够,最后又抢又选,竟扩充至三万。

“看着美人们饥渴难耐又故作矜持的样子最有趣了。”司马炎坐在羊车上在庞大的后宫里闲逛,女人们很聪明,把羊爱吃的草挂在自个儿门前。司马炎挑花了眼,揽过曾坐拥五千佳丽一脸戾气的落败君王,“走,跟朕下棋去!”

【原文】

元帝皇子生,普赐群臣。殷洪乔谢曰:“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而猥颁厚赉。”中宗笑曰:“此事岂可使卿有勋邪?”

【译文】

晋元帝司马睿的皇子诞生,给大臣发点福利表示庆祝。殷洪乔谢恩道:“皇子诞生,普天同庆。臣无功劳,却得厚赏。”司马睿猥琐一笑,“这样的事还能轮得到你立功啊?”

皇上,在朝廷之上公然讲低级笑话,这样真的可以吗?

【原文】

成帝在石头,任让在帝前戮侍中钟雅、右卫将军刘超。帝泣曰:“还我侍中!”让不奉诏,遂斩超、雅。事平之后,陶公与让有旧,欲有之。许柳儿思妣者至佳,诸公欲全之。若全思妣,则不得不为陶全让,于是欲并有之。事奏,帝曰:“让是杀我侍中者,不可宥!”诸公以少主不可违,并斩二人。

【译文】

苏峻叛乱,年幼的成帝司马衍被软禁石头城,苏峻的手下任让要在成帝面前杀了侍中钟雅、右卫将军刘超。成帝哭着说:“还我侍中!”任让无视他的哭喊,痛下杀手。平定叛乱后,陶公和任让有私交,想宽恕任让。叛军中许柳的儿子思妣很有才能,朝臣也想保全他。若要保全思妣,就不得不干脆两个都保全了。事情上奏后,成帝说:“任让杀了我侍中,绝不宽恕!”少主圣意不可违,只好把两人一并斩了。

庾亮本来想逼危险分子苏峻去当农业部部长,结果人家不干,闹革命了。苏峻冲进皇宫里又抢又杀,文武百官跑得一个不剩,只有钟雅和刘超忠心耿耿地护卫着小皇帝,苏峻把小皇帝赶到石头城软禁,钟雅跟着边走边抹眼泪。

“还我侍中”——一声无奈而凄厉的哭喊,包含多少不舍与愤恨!年纪轻轻就经历这样的祸乱,想必司马衍看清了身边人的真面目,学会了隐忍,也学会了复仇。

PS于是刘超大哥被皇上无视了吗?炮灰好可怜……

【原文】

司马太傅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净,都无纤翳。太傅叹以为佳。谢景重在坐,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太傅因戏谢曰:“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邪?”

【译文】

太傅司马道子夜里在书房闲坐,那天夜空明澈、月光皎洁,没有一点阴云遮蔽。太傅赞叹不已,认为美极了。他的专属秘书长谢景重坐在旁边说:“我觉得有点淡淡的云彩点缀更美。”太傅就揶揄他:“你自己不纯洁,硬要老天也跟着不纯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