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城庵,出现像今天这样大规模的会战,李明存经历过一次,上一次要追溯到十五年前。那时李明存刚上任头几年,在他的努力争取和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翻山越岭的挖坑树电线杆,把电灯引进了穷山沟,从此告别了煤油灯的时代。
说起那次会战,正巧的铁山公社的几名干部在东南崖下乡蹲点。墨城庵和东南崖相临的这俩村,自古以来就是一家人,一有大事那肯定是二话不说全村老少齐上阵。公社的干部见工程如此浩大,就这俩村的男女老少要架起电线通上电,还不知要干到何年何月,忙派人回去跟领导做了请示。第二天公社的号召一发出,一群扛着铁锹和镐头热血农民高喊着“支援山区,会战十五天”的口号,轰轰烈烈的开进了铁镢山脉。
通电后,公社领导还特意来剪了彩,闹的动静挺大。回想起那时场面,李明存还难以忘怀,自己虽是当时的村主任但真正起大作用的还是老爷子李德贵。而今天这次起关键作用的就看李明存了,他忙前忙后的指挥着忙得不宜乐乎。
杨五奎乐呵呵的笑着跟过年一样,挺着弥勒佛的大肚子晃晃悠悠在工地上转,看到李明存过来慰问自己的村民,忙走向前来打招呼。
“李哥,看看咋样?全村能拿动铁锨的都来了,你就下命令干吧。”杨五奎郑重其事的用手一挥,蛮有大将风范。
李明存用眼睛快速扫了一眼,怪怪!比自己村里的还要多呢,人群中看到了李泽启大爷的身影,很是感动的朝他们双手抱拳道:“我们墨城庵全村老少感谢你们,晌午请你们喝酒。”
“行了吧,李主任别磨磨蹭蹭的了,赶紧安排活吧。”人群里有人可发话了。
李泽启说:“就是,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赶快干活吧。”
“大爷,您这么大岁数了,就别出这力了……”李明存心痛的走到李泽启跟前说道。
还没等他说完,李泽启不乐意的说:“怎么了,还嫌我老啊,照样给你下管子。”
李明存转过身来,跟杨五奎和李明理简单的碰了下头,按照昨晚制定的开始干吧。
杨五奎走到自己的村民前,大声喊道:“东南崖的老少爷们,咱们从咱村开始往上干,他村往下干,争取日落前胜利会胜,咋样啊?”
“没问题!”大家伙乱口异声的回答,声音在山涧里回荡。
杨五奎安排了几名年轻的帮着扛水管,下沟子接水管,剩下的排开趟子把沟沿上的土填沟里埋好。安排完后,自己也抄起家什进入了阵地。
李明存忙拉住他,说:“五奎兄弟,中午喊着大家伙都到俺村里吃饭。”
“吃啥饭?”杨五奎自问又自答,“就别瞎耽误时间了,中午都自个回家吃去,你们也就别再忙活了。”
“这怎么行呢?不成,中午去村里吃,听到没有?”李明存又拽了他一把。
杨五奎又点恼怒的样子,把铁锨往土里一插,说:“李哥,你啥意思啊,给你们干活还非得吃饭呢,也不看看是啥时候。早上我就说好了,你就少来这些了,行不行。”
见李明存和李明理俩人愣住了不说话,忙朝着干活的村民喊了一声,“乡亲们,停下手,我有话要说。”
听到有人在喊,有的人停下手里活有的人还在忙碌着,杨五奎说:“李主任晌午要请我们到他村里去吃饭,大伙去不去啊?”
下面都七嘴八舌的议论的一会,不一会儿一个妇女站了出来说,大家都不去,有那功夫还不如多下根管子呢。
“你听听,这是群众的呼声,可别怨我啊。”杨五奎满意的朝沟旁走去。
李明存见状,也只好取消了这项计划。跟明理说:“明理啊,饭不做了,可水得喝,你赶紧回去跟你嫂子说说,再安排几个妇女送水下来,下点浓茶,直接下开水瓶里就行,多带些茶碗,村委不够去我家拿。”
“好咧!”
“等等,到村口跟谷新远说说,让大伙加把劲,争取日落前会师。”李明存又叮嘱道。
李明理说:“主任,你放心吧,那边有我呢。”
“行,那我先在这边看看。对了,管子接口一定要弄好。土埋上会踩踩,过两天别渗上水把管子给冻了。”李明存又罗嗦了几句。
“知道了。”李明理就朝坡上跑去。
李明存望着远处村口忙碌的人影,他知道那头谷新远已经带着大家伙干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