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与媒体共舞:领导干部从政必读
3496300000037

第37章 领导干部的媒体意识(1)

2010年12月26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节目时指出,作为政府领导代言人,接受新闻舆论的监督,是应有之义。媒体行使监督权利,对政府则是兴利除弊、防患于未然。当“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的理念成为领导干部的共识时,体现的是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体现的是社会政治文明的进步。

领导干部的媒体意识主要体现在善待媒体上,为媒体提供方便的工作条件,并充分利用媒体的正面效应。电视电台是媒体,报刊杂志是媒体,网络论坛、微博同样是媒体,要把新闻宣传作为整体工作谋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媒体为“放大镜”、“扬声器”,引导社会舆论,全面优化发展环境。

领导干部要具备正确的媒体观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领导干部是否善于同媒体打交道,不仅关系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已经成为领导干部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人民日报》精辟的阐述是对新时期媒体功能、作用以及各级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媒体观的高度概括,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媒体是信息交流、传播的工具与载体。随着当今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包括网络在内现代传播技术的广泛运用,媒体在社会公共事务和人们实际生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特别在和谐社会构建不断推进的今天尤其是这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强调,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正确运用媒体,科学管理媒体,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习近平的论述不能不说是中央领导对媒体工作的充分肯定与支持,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如何真情实意与媒体坦诚交往提出更高的要求。

遗憾的是,尽管党和中央领导为提升媒体社会地位,优化媒体工作氛围作出明确的表述,媒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效应也逐渐被社会所共识,但由于各种难以理喻的原因,某些地方、部门领导干部藐视甚至抵制媒体的现象却依然屡见不鲜。

常言道,有比较才会有鉴别。应当看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大多数领导干部都能够正确认识媒体的作用,充分尊重媒体的地位,善于利用媒体来推动工作,一段时间以来已经涌现出许多党和国家及各级领导干部亲媒、护媒、用媒的生动事例。胡锦涛总书记曾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交流时强调,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温家宝总理不久前在回应政府网、新华网网民所关切的问题时表示,我是带着心来的,带着诚意来的,从而感动了亿万网民,传递了中国网络问政新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与35家北京网媒高管座谈中说,“互联网交互性强,一个热点事件发生,大量网民简明扼要、甚至不假思索地跟帖,能反映各界群众最鲜活、最原始、最真实的想法,是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可以感受民意的脉动,这恰是网络的引力所在”;刚刚主政新疆被誉为“最开放的省委书记”张春贤,在致网友告别网帖中动情地说,“在与你们的互动中,使我快捷地了解民情民意,集中了民众智慧,更感受到网友的家国情怀和良好素质”。可谓知人善任心体宽。与此同时,人们还看到许多视媒体为知己的领导干部。比如,沈阳市市长陈海波当着500多名中外客商和媒体记者的面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新当选深圳市委书记的王荣在第一时间率领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与媒体记者见面……以上种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政坛佳话,让人如沐春风、备受鼓舞。

当前,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发展势头迅猛,影响日益扩大,各种媒体的舆论宣传与监督作用也更加凸显。从某种层面上说,舆论监督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维护社会的安定稳定。令人可喜的是,随着和谐社会构建的进一步深入人心,如何有效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问题,如今已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广泛共识与工作追求,这无疑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文明风尚注入了新的动力。

学会借助媒体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体现

媒体本身不是强者,但媒体后面的公众是强者。在组成监督机制的多种力量中,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是见效最快、影响最大、参与者最多、问责信息量最大的重要力量。政府与媒体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合作伙伴。学会借助媒体做好本职工作,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媒体打交道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

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介质,通俗说就是宣传平台。从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划分,报纸刊物为第一媒体,广播为第二媒体,电视为第三媒体,互联网被称为第四媒体,移动网络为第五媒体。从实际影响力看,媒体发挥的作用不是论资排辈,大有后浪推前浪的趋势。

当今世界,媒体传播已成为能够影响社会的公共力量。

任何领导方式都摆脱不了体制的特征。传统官僚式政府组织的最大特征是对环境的封闭性,因此,把所有资讯都当成最高机密的领导方式行得通。可现在政府组织的特征变了,变成一个以公民需求为导向的无缝隙政府,公仆与百姓之间不允许有人为的距离。只做不说容易因拒人千里之外而失去民意。而且有一点谁也没想到,就是专业机构与民众都可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媒体有绝对的话语权,总是代表着民意,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发挥空间。新闻媒体成为树立政府形象最可利用的资源。这正是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媒体意识、提高同媒体打交道能力的深层起因。

善于通过媒体寻求全社会理解和支持

政府组织属国家机关,是公共性、权威性的组织,并且与其它国家机关相比,体系最庞大,部门最多,与人民群众关系最密切,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最深远。政府形象不是政府简单的自我认知,而是政府的主观努力与公众的认知评价相结合。公众对政府的形象认识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通过政府的治理原则、政府组织和工作人员的具体行动与效果而根植于公众心目中的。领导干部在外界是什么形象,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媒体来帮助完成沟通的,新闻媒体因而成为最可利用的资源。同时,公众是通过媒体这个舞台给领导干部多少镜头以及什么样的镜头来对其进行认识、看待和评价的,这也正体现了媒体的力量所在。因此,要善于正确运用媒体寻求公众支持。实践证明,所有威信高的领导都特别擅长借助媒体来开展工作。

正确对待媒体的负面报道

负面报道应该是领导干部与媒体保持距离的主要原因。公众态度是树立政府形象的基本出发点,公众态度分为积极的态度和消极的态度,不过更多情况下,公众对政府往往持批评意见较多。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成长显然属于“速进”型,在举世公认的工业化、城市化成就的后面,积淀了在转型期间遇到的普遍问题。人民群众有了诉求,就会想方设法进行表达,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府,应该认真对待老百姓的利益诉求,坦诚相见,开诚布公、处变不惊。解决矛盾问题的途径、方式、效率,往往取决于领导干部对民意的尊重程度、对群众的感情深度。

正确对待媒体的负面报道,首先是不能出现媒体失声,因为消息来源的可信程度影响传播效果。消息来源在危机突发期一般依次包括政府组织、危机处理机构、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受害者等。同一内容的信息,出自不同的消息来源,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为了塑造好形象,政府必须研究其他组织和其他媒体的传播内容和策略。既要有主旋律,又要多样化。更重要的是,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府,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尽量不出现工作失误。

媒体既不是政府的朋友,也不是政府的敌人,而是政府的挑战者。政府与媒体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合作伙伴。学会借助媒体做好本职工作,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正面事件社会效益最大化

不言而喻,正面事件通常会产生正面新闻、产生正面的社会效果,这很容易做到。但是,如果要想做好,就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了。对于正面新闻的发布,按照传统的做法,常常是例行惯例式的发布方式,平铺直叙,客观描述,毫无新意。所以,对于正面新闻的发布,通常难以产生轰动性的社会效果。

正面事件新闻发布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或者说正面事件新闻发布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如何使正面事件产生最大最好的社会影响;二是如何有效避免正面事件产生负面影响。

第一,要使正面事件产生的积极社会影响实现最大化,关键取决于领导干部在新闻发布机制的策划能力,要使正面事件产生最大、最好、最积极的社会影响,虽然很不容易,但通过科学统筹、精心策划,是完全能够实现的。正面事件是十分宝贵的新闻资源,认真挖掘,充分报道,能够给人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能够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能够鼓舞若干人振奋起来、行动起来,改进自己的工作,改善自己的命运。

第二,实现正面事件社会效益最大化,必须顺应时代。我们所发布的反映正面事件的新闻,必须合乎时宜,必须能够生动、具体地体现时代精神,才能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才能诱发社会公众的广泛共鸣,才会产生最大、最好的社会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注重把握党和国家的宏观工作大局,准确洞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倡导什么、需要什么。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把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火热的社会实践与时代的要求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才能正面事件新闻效果阐述清楚。

第三,实现正面事件社会效益最大化,必须不失时机。相同的社会环境,相似的正面事件,公开发布后,多数情况下产生的社会影响却不尽相同,有时差距很大。这主要是因为领导干部选择新闻发布的时机不同造成的。通常,先行公开发布正面事件会形成强大的首声效应,对社会公众会产生强烈而深刻的影响。随后,如果再有其他地区、单位和部门发布类似的新闻,由于丧失了首声效应,则其对社会公众产生的影响力,将远远不及先行发布者。这就是我们有时见到的,后来推出的这个先进人物比原来推出那个人物更典型,先进事迹更多、更好,但其姓名很快就会被公众遗忘,而大家记住的,只是第一个推出的人物。

建立融洽的媒体关系是大势所趋

建立融洽的媒体公共关系,不仅是我国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面临的现实问题。目前,我们身处多媒体、宽传播的大传媒时代,新闻媒体已成为连接政府和公众的最重要的纽带和桥梁,新闻媒体在政府和公众之间担当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中介角色。我们完全可以说,政府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正确面对新闻媒体,如何有效引导社会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