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短信体微型小说78则
3496000000010

第10章 职场篇(2)

最奇特的招聘

大学毕业后,我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这天,又一次应聘失败,可我没有灰心依然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前边一定有机遇在等着自己。

这么想着,我偶然一抬头,发现眼前的电线杆上贴着一则招聘启示,内容只有11个字:急需人才,由此向西500米!

我觉得这则启示有些怪,就向西走了500米左右。这里有条小巷,并没有什么公司单位,有的只是另一根电线杆,上边也贴着一张招聘启示,内容更简略:向南500米!

我更觉奇怪了,就又往南走了500米。迎接我的还是一根电线杆,上边还是一张启示,这次是叫向东500米。

我猜到这很可能是一个恶作剧,再走下去未免有些傻气了。可是犹豫片刻,我还是向东走去——宁可当回傻冒儿,走回冤道,也要弄清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就是这么个脾气。

第四根电线杆上的启示这样写着:揭开第一张启示,你会称心如意!转了一圈,我又回到了第一根电线杆下,揭开了第一张启示,下边果然又露出了一张白纸。

白纸上有一个手机号码。我按着那个号码拨通了电话,电话里一个机械平板的声音说出了另一组号码,很快就挂断了电话。

我又按那组号码拨打了另一个电话,电话却让我晚上10点再打。晚上10点,我又拨通了电话,一个男人命令我马上赶到一个地方去。

按着电话提供的地址,我赶到了那个地方。那是一座普通写字楼底层的一间,里边亮着灯,但敲门却没人应声。

我试着推推门,门是虚掩着的。走进屋,里边空空如也,墙上一张夸张的大漫画特别醒目;一个调皮的小孩正兴灾乐祸地说:傻冒儿,你上当了,哈哈哈!

我腾地红了脸,转身逃出了那间屋。到了外边夜风一吹,我冷静下来,想想不对,赶忙又跑了回去,掀开那张漫画。

漫画下边果然还附着另一张纸,上边写着:如果你想抓住机遇,就在零点前赶到芳新园5号。我立刻跳上了一辆出租车。

不巧是的出租车半路出了故障,到了芳新已是零点过几分。来到5号大院门口,只见大门紧闭,门上贴着一张纸,上边写着几个钢笔字:你来晚了,明早七点是你最后的机会!

第二天早6点,我早早来到了芳新园5号门前等候。7点整,一辆轿车准时停在了我身边。开车的是个瘦老头,他打量了一下我,问清我是来应聘的,就面无表情地让我上了车。

车子开回市里,一直开进了如日中天的“新世界”企业集团总部院内。开车的老头领着我来到了总经理室,然后他坐到了老板台后。

他郑重其事地自我介绍:“我是‘新世界’的总经理。”说完他递给我一张名片。我看看名片,又惊讶地打量一番这位貌不出众衣不惊人的小老头,一时不知是怎么回事。

总经理笑着对我说:“不必怀疑,我是货真价实的总经理,我跟你做了个有趣的游戏,现在游戏结束了,你后不后悔?”

我说:“不,至少我弄清了是怎么回事,只是我觉得这游戏并不是很有趣!”总经理说:“为了感谢你的合作,我可以发你一笔奖金……”

尽管感觉受到了捉弄,我还是礼貌地谢绝了他的奖金,然后尽量保持风度地往外走。总经理却叫住了我,盯着我问:“年轻人,愿不愿到‘新世界’来工作啊?”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我以为这位总经理又要捉弄人,可看他那认真的样子又不像。我迷茫地望着他,“当然,当然愿意,只是……”

总经理拍拍我的肩,郑重地说:“现在我正式通知你,你已通过了考核测试,被我集团公司录用了!如果方便的话,你明天就可以来上班。”

他握住我的手说道:“也许你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但你肯定是一个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人,而我们急需的,正是你这种人才、你这种精神!”

第二天,我就正式成为“新世界”的一名员工了。

最佳答案

在日本侵占东北三省时期,我16岁,报考了沈阳一所日本人办的中等专业学校。这所学校以教育有方出名。报考人的很多,因此录取标准也很严格。笔试合格之后,还要面试。

面试考啥?报考者都不得而知。我跟着大家在外边排队等候。对前边进去经过面试后出来的人都很关心,总想摸个底,却又不便问,不知怎么回事,但见有的人竟捂着半边脸出来,痛得龀牙咧嘴。

轮到我了,被叫进去。对面坐着3个表情严肃的日本人。居中的是一个年近五旬的老者,两边是两个中年人,一个留一撮小胡子,像个军人,另一个慈眉善目,但不失面试官的威严。

我挺胸阔步走到中间站住。“坐下。”小胡子命令道。“是。”我挺直腰板坐下。“你为什么想到这来上学?”中间的老者发问。

“想当公司经理。”因为这是一所培养企业人材的专科学校。“这里是培养雇员的地方。”老者严肃地对我说。

“我从雇员干起。”“一定能当经理吗?”“一定能。”“好家伙,野心可不小。”“这不是野心,这是志向。”我反驳了一句。

“你知道当经理的条件吗?”老者并未生气,依然平静地问。“知道,熟悉业务,善于应酬,不怕吃苦。”我在一本书上见到过,说主要就这3条。

“好!”老者对我的回答可能感到满意,他对旁边两人说。又问了几个问题后,小胡子对我蓦地一声令下:“立正!”

“是。”我迅速起立。“向前两步走。”我正步走到他们3位前边,立正站在那里。这时,小胡子站起来,突然出手,重重地抽了我一记耳光!“这是什么滋味?”他打完就问。

我因看前边有人捂着脸出去,思想上已有准备,至此灵机一动,用尽全身力气,马上狠狠回敬了他一记耳光,并且挺起胸脯,理直气壮地回答:“就是这个滋味!”

“好!”中间老者伸出了大拇指说。出来后,向外边等待面试的人一说,他们抓住我扔起来老高。特别是前边挨了打的,好像也跟着解了恨。

发榜时,我名列前茅,被录取了。

职场间谍

三郎接受了R企业的就业考试。这一天,他正期待着考试的结果,R企业的经理上门来了。事出意外,三郎十分疑惑。

“这,这……怎么?如果合格了发一封通知就行了,就是不合格,难道特意……”“不,你以最佳成绩通过了。因此,我们有一个特别委派。”

话题似乎事关重大,三郎听得有些紧张:“是什么事?要是我能胜任……”“我们考虑不录取你,让你转去接受K企业的就业考试,你一定能通过的。”

“怎么?K企业不是您那儿的竞争对手,而且对你保持着优势吗?我觉得如果能扭转这种局面很有意义,才投考您的企业,难道我这些打算……”

经理微微一笑,“你这番话颇有见识。正因为如此,一定要委派你。就像你讲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别说超过K企业,连赶也赶不上。现在需要一个人去刺探内幕,搜集情报。”

“啊呵,当间谍潜进去?”“对。你一定能干得出色。一旦成功,报酬不在话下,还立即给你要职。我也不催,你可以步步为营,花多长时间也不用担心,小事情不用报告……”

三郎被说动了,宏伟的计划就此开端。接受K企业的就业考试后,他成了那里的职员。

不用说,进去头一年,是与企业的重要事物不沾边的。可是三郎不急不躁,只管坚持不懈地努力。他勤勉地处理工作,把争取上司和同僚的信任作为起点。

在企业外面,三郎也洁身自好,循规蹈矩,避免引人注目。搞间谍工作务必早早站稳脚跟。

普通的职员,到新环境里的第三年上就懈怠了,表现出嫌工作岗位乏味啦,怀疑自己的能力啦,或是一不顺心就一蹶不振的状态。三郎却做到了对工作热情不减。

无论怎么说,他有自己明确的使命。周围谁都难以察觉,他竟扮演着可怕的角色。与其他人全不相同,他感到乐在其中。他觉得工作着反而是享受。

三郎表现出这样的才干,K企业没有置之不理,他很快就被提拔为科长,向机密靠近了一步。可是他仍然不动声色地安于职守,他深知如果这时暴露的话,将前功尽弃。

三郎对待工作越发尽职。一次,他检举了受贿对外泄密的下属职员,并立报将其解雇——要是容下这个人,自己费尽心机在长远计划下充当间谍潜伏的价值就无任何意义了。

这些功绩是人们有目共睹的,三郎因此而备受信任。他深得人心,甚至董事也来为女儿提亲。要是推却,人家可能盘问理由产生疑问。

三郎便积极地应承下来。要掩护自己的真面目,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伪装了。干间谍非冷酷无情不可,凡是能利用的,就必须利用。何况董事的小姐相当漂亮,性情也贤慧。

三郎在家里也是好丈夫。要彻头彻尾瞒过敌人,得从身边做起。妻子回娘家时,满口夸奖三郎,这带来的好处自是不言而喻的。

三郎不知疲倦地埋头苦干,步步升高,终于接近了K企业的中枢;功到自然成,他年纪轻轻,就具备了出席董事会议的资格。

三郎想,K企业的全貌大致能摸清了,及早告一段落,归纳一份报告回R企业去也行了。可是又一转念:好不容易熬到这一步,再坚持一段,说不定还能取得更大成果。

三郎选择了后一条路。终于,功德圆满的一天来到了,他熬到了能知悉K企业一切机密的地位——当上了社长。

同行中,都称他是凭实干崭露头角的年轻经理。当然,他不仅能够知悉一切秘密,而且可以随心所欲地经营管理。

“K企业的兴衰,都在我的操纵下,我稍做手脚让它倒闭,我的使命便顺利结束了。”他心中嘀咕行动的方向:

“……可我干吗非要毁灭它呢?这是我多年含辛茹苦取得的成果,换取一星半点的报酬实在不值,就算回去当董事又怎么样,哪怕被指定做候补经理也得不偿失。”

在他心里,冷酷无情的生存法则已经根深蒂固。但另一面,R企业是在欢欣鼓舞地静观待变,然而时光荏苒,仍见不到任何反映。私下去联络,答复只是冰冷的沉默。

R企业恼羞成怒,到处散布说,K企业的经理是我们的奸细。这本来不是虚构而是事实,但收效却事与愿违。

K企业的职员听到后,反而激发了敌忾之心,在新经理治理下奋发图强,激烈竞争的结果,终于导致了R企业的倒闭。

干部下乡

县委书记亲自点了一批年轻干部到乡镇去工作,马明怎么也没想到,名单里会有自己。

自参加工作以来,马明一直勤勤恳恳,加之有文凭有能力,3年后就提了副科。眼看单位一把手到年龄要退了,正逢良机,猛然却被调去乡里,马明心中真不是滋味。

回家打点行装,妻子埋怨他:“叫你平常多和领导联络感情,比杀你的头还难。现在好了,到乡下去当农民了!”

马明感到有点对不起妻子,赔着笑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行,你就下乡劳改去吧!”妻子有点生气了。

到了他供职的乡,马明才真正感受到天高皇帝远是什么意思。这个窝在山沟沟里的穷乡,山多田少,山又多是些荒山,尽长些狼茎柴、灌木丛子。

他走访了几个山村,发现居然还有人家连饭都吃不饱,十来岁的孩子就辍学了,因为交不起学费。

马明的心完完全全地被震动了,他打电话给妻子说:“不管是不是发配,我得让这里的孩子能上得起学。”

马明就在乡里待上了,他带着农技站的人四处去推广种植红芽芋。红芽芋最喜欢土壤偏僻的山坡地,种源又广又便宜,秋后的价格也好,城里人都爱吃。

可谁知,响应的农民却不多,勉强做的工作也只有种几分地试试看。只有个回村务农的高中生何小树胆子大,一下子包了十亩山坡地,全种了红芽芋。

马明的心就系在了那块地里,常带着农技站的人去看看、指导指导,饿了就和小树坐在地里用柴草煨红薯吃,吃得嘴角乌黑,互相指着乐得哈哈笑。

秋后,小树的红芽芋果然丰收了,马明全给拉到省城蔬菜批发市场批发了,一下卖了几万元。那些种了几分地的,用平车拉到县城卖,效益也不错。没种的人都后悔了。

第二年,不用推广,全乡7个村几百户都种上了红芽芋。市里有个搞蔬菜批发的大老板,跑来和乡里签了个合同,要在秋后全部收购。

第三年,马明推广了矮晚柚。3年期满。县里把他调了回去。回到城里,马明才知道,当年一起去乡镇的20多人陆陆续续都回来了。

每个人回来,县委书记都亲自主持了严格的考核,很少有人过关而得到升迁,基本上原地踏步,有的甚至还被免了职。马明想,我问心无愧,管他考核啥。

县委书记却不是单独见他,一大帮人,人大的、政协的、组织部的都有。马明一进会议室,县委书记就笑着说:“嗬,我们的芋头乡长回来了。又黑又瘦,真像块芋头哩。”

马明也笑,“书记,你想考啥就考吧。”县委书记说:“小伙子干得不错,乡里的工作我很满意,没啥考核的,就是想问你几点花卉方面的小知识。你说我养的这几盆花叫啥名?”

马明这才注意到长方形的会议桌肚里摆着一长溜儿盆花,一看他就笑了,心想书记还真逗,这哪是花呀,分明是种的芝麻、生姜和马铃薯嘛。他照实说了。

书记点点了头,说:“马明呀,你不知道,你们一批下去的干部,只有你全回答对了呀,有些人不认识,硬说是什么奇花异草。

这些都是农民种的、吃的、养家的。让他到乡下当干部,却当得五谷不分,这样的干部要他何用呀?看来你是一颗心扑到了农民地里。”

县委书记说完,随即向旁边的几个人大代表说:“我建议,提请人大增选马明同志担任农业副县长。”会议室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