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躲过骗子(生活篇)
3495600000022

第22章 服务性欺诈篇(2)

就在二人心底里盘算的时候,一双贼溜溜的眼睛露出了贪婪的凶光——又有鱼儿上钩了!他,就是“招聘启示”的策划者之一刘某。

刘某看到快要上钩的鱼儿,连忙上前搭讪:“听口音,二位是山西来的客人吧!”他没话找话道,“山西那地方真是苦啊!想不想发财?我们厂效益好,就是缺工人,到我们那的人,管吃管住,每人还发工作服,吃饭是顿顿有鱼虾,住得舒服就别提了!外人一走进工人宿舍还以为是进了三星级宾馆呢!比国营工厂的待遇强百倍,虽说来去自由,但去了的人都舍不得离厂。一般来说,我们不招外地的民工,我看二人特别诚实,就破例招聘你们。”听了刘某的介绍,叔侄二人早就失去了警惕,很快就答应和刘某一起走。

刘某把这二人带上车,经过近三个小时的颠簸,车到了一片旷野之中。远远望去,除了两座烟囱冒着灰烟,几排平房稀稀落落地趴在黄土地上,再也看不到任何生机了。

朱氏叔侄二人这才觉得不大对劲。看清楚了,他们终于看清楚了。这里没有穿工作服的人,也没有鱼虾的香气,更没有三星级宾馆的气派,有的只是一个个骨瘦如柴的汉子们张着一双双乞怜的眼睛,吃力地搬着从炉中运出的红砖。回过头再看看领他们来的刘某,他一改先前的笑脸,满脸凶气地叫道:“你们给我好好的干,否则小心老命?”

朱氏叔侄还想问问工钱,话刚出口,各自脸上就挨了火辣辣的耳光。“你们都他妈的老实点。在这里只管干活。工钱?笑话!谁敢再在老子面前提‘钱’字,老子就一刀子灭了他!”刘某气势汹汹地嚷道。这时,旁边又来了几个凶神恶熬的彪形大汉,拿着鞭子,也一块附和着:“先教训教训他们!”“完了!”朱氏二人知道开始绝望。“我们不干了,我们不干了!”朱氏二人连声乞求。但是,给他们的回答就是鞭子!不干是绝对不行的。不仅要干,而且没有一分钱,还要卖命地干。这就是招聘者的回答!

从此,朱氏二人在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郊野地过着非人的奴役生活。每天吃的只有半斤米,一个馍,却无休止的干活,晚上睡得是一个烂窝棚,连被子都没有。白天黑夜都有人看守着,就连大小便都有人跟着,防止逃跑。干活时稍微停歇,马上就遭到一阵毒打。用同样办法骗来的民工约二十人,被分成两组,朱氏二人被分别安排在这两个组里。几乎所有被骗来的人都遍体鳞伤。这里居然也有他们的规章制度:上厕所要报告,每天晚上要点名,任何人不得与他人交谈……等等。

就是一个假招聘,把这二十多人骗到现代的“法西斯集中营”里,过着非人的生活,承受着巨大的劳动强度,忍受着对家乡和亲人的无限思念。

可怜的受害人!可怜的上当者!可恶的假招聘!

两个月后的一天,一位难友冒着生命危险,终于逃出了虎口,向派出所哭述了他们的苦难遭遇。警方愤怒了!政府愤怒了!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奔赴这个砖厂,解救了受害群众,逮捕了刘某一伙,这二十多人才得以重见天日。

点评:当朱氏叔侄满怀创伤离开现代“法西斯集中营”,踏上回故乡之路时,他们心里涌出了几多悲伤?面对这可恶的假招聘,人们为什么不能想到这是一个陷阱?

当人们看到刘某口沫四溅地夸张他那所谓的“工厂”、“宾馆”时,多一些常识性的判断该有好!这本是一件不该发生的事,却终于发生了。除了刘某一伙犯罪分子阴险毒辣外,值得深思的太多太多……

招聘“女秘书”的骗局

引言:向社会招聘女秘书是老板们常用的选“小蜜”的手段,有钱了,品味就高了,要求自然也高了。

上海某女依靠其天生的丽质,以一个白领的形象走进了一家法国高级装璜公司驻沪总部。当她迈着“猫”步走进这家华丽的玻璃幕墙写字楼时,觉得自己俨然是上帝的宠儿!那种“过斩六将”而赢胜利的喜悦溢于言表。

该女凭借她的美貌,很快在公司下属的房地产发展总公司谋得售楼小姐一职。每天穿戴得一丝不苟地带领腰缠万贯的客户前往一幢幢豪宅,从地理位置、环境设施、庭宅院落一直介绍到卫生间的最后一块瓷砖,无论客户有多少挑剔多少质疑,她都和言悦色,哪怕客户最后说声“No”,她也得面带微笑道别并说:“谢谢,浪费您宝贵时间了!”久而久之,她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任何“分量”,辛辛苦苦劳动,口干舌燥为人作嫁衣,她开始不满足了。

她看着别人长得没她漂亮,却坐上了小轿车,吃着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名牌时装自己整天忙忙碌碌,别人却清闲自在,这太不公平了。

她开始对眼前的工作怀疑了、厌倦了,开始细心地寻找那些能“用最小的代价换来最大报酬”的工作。

此时,刘某,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的总裁,有意购买豪华的太阳湖别墅,并且指定要该女作介绍,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

对于邓老板那意味深长的眼光,其实她早已读懂,但她并没撑起保护伞。

“小姐没有看到我们公司招聘秘书的广告吗?到我们公司来吧,我会成就你,让你更有所作为!”邓老板十分“认真”地邀请她。虽然售楼小姐已从邓老板的眼光中读懂了他并不需要秘书,虽然她已看不清邓老板那深不可探的眼底隐藏着什么其他的东西,但她还是相信好人总是多数,她被眼前这位邓总裁的绅士风度所吸引。四天后,“应聘”来到了这个让她充满幻想的秘书岗位。

故事的发展就如常人所能预料的,在这位小姐还仅仅是站在起跑线上的时候,搏击的发令枪还没有响起,她却在意料中收到了邓老板极其昂贵的生日礼物。生日礼物的赠予仪式也在常人所预料的场所举行。邓老板找到一个合适的时候,邀这位小姐共进晚餐。某市闻名宾馆顶层的旋转餐厅成了这个“仪式”的场所。烛光点点,歌舞升平,邓老板微醉的脸上绽开了青年人才有的笑容。当他“庄重”地打开礼品盒时,小姐“啊!”了一声,几乎昏倒。这就是她亲自推销的“太阳湖”AF-08座别墅的一串光耀夺目的钥匙和一本赫然印着她名字的房契。当晚,小姐投入了邓老板的怀抱。

可是不久,邓老板就向她坦诚了“家有妻室、儿女”的事实,终于,她彻底明白了邓老板为什么会“造就”她了。

点评:现在,人们对奢华的物质生活十分羡幕和向往,可单凭自己的力量又无法迅速达到这种生活水平,一旦有机会出现,那些贫困享受爱慕虚荣的人就会失去自我,骗子利用的也正是这一点。

代办出国掮客骗钱

引言:楚小姐为了出国,东拉西借,可等待她的却是一个陷阱……

黄浦区某厂一名青年女工楚某,现年26岁,她是厂里出名的“女才子”,自学读完电大课程,日语水平也达到了能够阅读科技书籍的水平。应当说楚某算是一个有志气的女孩子,她看不起那些靠女性的特有本钱到国外去“洋插队”的女士们,她要出国的话,就要靠自己的本事,而不是出卖女人的本钱。

可是对于既没海外关系,又没国内门路的女孩来说,唯一的方法只好求助孔方兄,她掏尽了自己的存款、父母的存款,还东家借100元,西家借50元……东拼西凑地凑齐了2万多元人民币,通过一位同事介绍,找到了一个“担保人”。交钱时,楚某的双手都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此后,她胆战心惊地日日等待,天天在邮筒旁期盼,度过了一个个难熬的白天黑夜。她足足盼了三个月,人等瘦了,头发也盼得有几根变白,总算是收到了从日本寄来的签证。拿到签证后,她当天就买了两大包快速面,几件内衣内裤和日常用品,迅速打点好行装。第三天,她在两个弟弟送行下,挤着公共汽车去了机场。在机场检证处,楚某怀着激动的心情将签证递给检关员,但听到的却是签证有假的消息。

“什么?什么?……你说什么?”楚某不由慌了起来,浑身打起抖来,结结巴巴地说:“不,这不可能,这不可能,不可能!”

“你从哪里弄来的?”

“我是……是花2万元从日……日本买……不,是日本寄来的。”楚某脸色煞白,语无伦次。

“这是假签证,伪造的!”检关人员双眼直视着她的脸,“你不能出境!”

楚某急跳起来:“不……不可能是伪造的,我……我是花了2万元钱换来的,怎么能是假的呢?……不,一定是你们搞错了,你们再看看仔细。”

可再次检验的结果仍然是假证。

“我是花2万元托人买来的呀,这签证怎么会是假的?就……就是假的你们也得让我出境呀。”楚某突然跪倒在地,向检查人员磕头哀求,“我是东借西借,求爷爷拜奶奶才借到2万元钱的,如果我出不去赚不回那些钱,我拿什么钱去还人家呀……啊呜……”楚某大声哭求着。

楚某的智商并不低,为什么会上这种拙劣的当呢?确实令人深思!

点评:诈骗,一种罪恶的犯罪活动,受骗,一种不幸的人生遭遇,一位有才有德的姑娘用自己血汗钱换来却是一张无用的废纸,让人心痛。

做着出国梦的人们,把眼睛擦亮,千万要辨识出骗子的假相。

广告宰你没商量

引言:广告充斥于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空间,可它给我们又带来了多少实惠呢?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广告服务业经营者促进商品销售和服务的重要媒体,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一些广告却令广大消费者避而远之,甚至有些深恶痛绝。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广告太离奇,说得更明确点,就是这些广告已经失去了提供真实信息、为消费者服务的真正含义,对消费者已经是彻头彻尾的“骗你没商量”了。

新闻媒体中各类广告比比皆是:考大学的,出国深造的,外语速成的,移民国外的,迅速致富的,成名的,白发变黑发的……真可谓你想什么,广告上就有什么;你没有想以的,广告也为你想到了。但无论你想到还是没有想到,广告都在提醒你:当你需要的时候,别忘了“通过邮局直接汇款”。

为了达到欺诈消费者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有些服务业经营者,包括经营企业和个人根本不具有提供某种商品或者服务的能力,却在广告中虚构事实,谎称能够提供某种商品或者服务,使消费者信以为真上当受骗。

例如前几年北京的一家报社在收取了2290元广告费后,在报纸上刊登了这样一则销售广告:“我车间生产的马靴,采用当地优质牛皮,上面筒采用优质山羊皮,加工精、细,里面带羊毛,跟有高、中、低,女(靴)颜色有红、黄、黑,尺寸男37-42,女34-39,男每双3850元,女每双37元,大不同价。需要者请认准天马马靴,个人邮购另价(加)邮费2元,在小同价。需要者请认准天马马靴,个人邮购另价(加)邮费2元,十件免运费。”产品销售者为“新疆维吾尔吉木乃五金制品厂”。经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乃县,根本就没有这么个企业,而是由当地一个名叫盛新成的俱本户利用私刻的公章和伪造的介绍信在报刊上做的虚假广告。这个盛新成采用同样的手法先后通过全国7家新闻传播媒体发布这则广告,在全国范围内骗取消费者邮寄的购物款达18万多元!

而对于这类广告,某些广告服务业的经营者的作法无疑又起着助纣为虐的作用。在某些广告经营者的眼里,“消费者上帝”,而“广告客户也是上帝”,当腰缠万贯的广告客户来到他们面前,要求他们通过媒体欺骗消费者时,尽管他们中间的某些人面对两个“上帝”往往会发生二难选择,却经不起那一沓沓厚厚的钞票(广告费)的诱惑,此时,那些只花几个钱就通过新闻媒介了解信息的“上帝”对他们来说,一下子就变得陌生而又遥远了。某工商局一位工商干部与广告经营者的对白就很能说明问题:

问:你报为什么违反有关规定刊登虚假广告?

答:因为我们报社经济比较拮据,……。

由此可见,某些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已经成为欺诈消费者的虚假广告的始作俑者。

点评: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广告应该是传播经济信息,引导消费者的重要工具,信息准确、创意新颖,内容健康是广告服务的基本要求,而在金钱的诱惑,广告却成了坑害顾客的手段,由此可见,我们的广告服务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最低价”?“优惠价”?

引言:商业促销手段在现代社会层出不穷,于是陷阱也就层出不穷?

中国自古以来,做生意讲究诚实守信,音叟无欺,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然而,在现实中,一些服务业的经营者,包括某些国有经营企业,不仅早已把老祖宗的遗训和中国的传统美德抛到九霄云外,更是对消费者竭尽奸滑之能事,大肆玩弄欺诈之手法。君不见,“优惠价”,“最低价”的幌子满街都是,逢年过节,打拆优惠的海报更是名目繁多,信难眼花缭乱,不能不怦然心动。

某先生在某商场的西服销售柜台前,对经营者张贴的“优惠6折”海报仔细研究了一番,又认真倾听了销售服务小姐的一套极为生动的“超值”理论,掏出580元购买了一套据说能够充分体验“超值享受”的西装,自以为不虚此行。第二天穿上这套西装外出公干,顺路走进一家商场看看,差点没有背过气去:原来这家商场的服装销售厅内高悬着与其身着一模一样的西装,上面赫然标着“新款西装,每套418元”,而且这家商场的售货小姐还非常认真地告诉这位先生:“您如果真心要买,价格还可以再优惠。”

某报纸上还刊登过这样一个例子:某男子看见一家专卖店有一套标价600元西装,旁边写着打5拆,于是就准备购买谁知付账是才知原价为1200元。该小姐既困惑又愤怒,颇有一种被人愚弄的感觉,好心情和购买欲一下子荡然无存。

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看来这应当被奉为“至理名言”,尽管没有哪个消费者愿意做经营者的“刀下冤鬼”,可是又有多少消费者能够躲过“挨宰”的遭遇呢?

点评:公开、公平、公正是经营的一个基本原则,其中价格公开又是其中的关键,商家为了赚钱,不惜竭尽奸滑之能事,玩弄欺诈之手法,只能是“杀鸡取卵”,吃亏的最终是自己。“托儿”——欺诈者的帮凶

引言:“托儿”是商业买卖中的欺骗手段,希望下文能让读者警惕!

“托儿”者,一种专帮欺诈者坑蒙拐骗消费者的特殊职业,少数经营者豢养或雇用一批“托儿”,专搞邪门歪道,昧着良心敲诈消费者,挣“黑钱”,不仅使“托儿”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有了提高,唱上了“主角”,而且大有向行业性发展之势。你若不信,可以随便到一些商场和商业网点转一转、看一看,那些专门以欺骗手法引诱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托儿”随时都可能来到你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