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0几岁不学应酬,30几岁只能发愁
3486100000020

第20章 懂应酬,才能玩转职场(1)

想玩转职场,会做事也要会来事

二十几岁的人,年轻气盛,很多人都想在职场上混得风生水起。但是,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会来事,都可以导致他最终的结局是失败。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职场上有些人似乎天生就很讨别人的喜欢,和他们相处总是让人如沐春风。不管你信不信,他们似乎就是拥有这么大的魅力,能够让周围的人围着他们转。他们脸上挂着轻松的笑容,伸手不打笑脸人。所以,这类特别会来事的人也特别有市场,甚至他们会因此而拥有令人羡慕的成功的事业。

而不会来事的人却往往会成为职场上的失败者。

郑斌大学毕业后,加盟了一家食品公司的营销队伍,成为其中的一员。岁月如梭,转眼间5年过去了,一起来的同事有的升任了业务主管,有的担任了区域经理,而他虽然工作勤勤恳恳,却因为不会来事儿,一直在原地踏步,继续做他的业务代表。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变得越来越困惑,越来越迷茫。他骨子里潜藏着的自卑感让他很难甩开手去开展工作,并且对什么事都表现得非常敏感多疑,以致周围的同事都认为他这个人“太假”,没有魄力和冲劲。由于他性格比较沉默寡言,不善交流,这更让别人误以为他在“自命清高”“孤芳自赏”,将其排斥于团队之外。

更为要命的是,因为长年都做着重复而单调的业务,他感到身心疲惫,激情不再,以致工作消极,牢骚满腹,自觉不自觉地滋生了惰性,公司领导觉得他成了团队里的“老油条”,已经没有多大的培养价值,对其逐渐失去了信心,打算在合适的时候将其“淘汰掉”。郑斌对此浑然不觉。

后来,他将自己的烦恼向一个朋友倾诉,朋友听了他的情况,真诚地劝他不要只懂得干事,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来事儿。并将自己的经验一股脑地告诉了郑斌。郑斌听了朋友的话,茅塞顿开。

从此,在办公室中,郑斌开始主动地与包括上司在内的所有同事交流与切磋,自己不懂的,敢于大胆地向别人请教,并在为人处世中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替别人着想。为了一改自己以往邋遢、懒惰等不良习惯,他制定了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并逐渐养成了做工作总结和次日工作计划,以及写工作日记的良好习惯。严格“包装”自己,让人一看,就觉得他是一个十足的专业营销人士。几个月下来,郑斌不仅和同事的关系变得格外融洽,就连上司也对他另眼看待。

从这件事中不难看出,职场中,会做事固然重要,但会来事更为重要。正是因为观念的转变,郑斌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尽管在职场中找一份工作不难,但每天都得周旋于上司与同事之间,上下疏通,左右打点,内外周旋,这些事情远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哪方面的关系处不好、理不顺,都会给你的职业生涯造成不小的障碍。只会做事而不懂得来事儿的人,固然工作能力强、工作认真,但却往往不是最吃香的人,结果是他埋头苦干半天,却见不到一点儿实惠,升职、加薪与他统统无关,上司与同事对这种人的评价大都只是说:他会做事。而另一种人能力一般,工作成绩只能说过得去,却能获得上司的青睐、同事的拥戴,职场生涯顺风顺水,成为职场的红人,上司与同事对这种人的评价是:他会来事。以上两种人同处职场,同样做事,为什么得到的评价却不一样?关键就在于第一种人不善于处理职场人际关系,与上司和同事或关系平淡,或关系紧张,得不到上司的赏识和同事的支持;而后一种人,熟悉职场的人事规则与处世规则,处理人际关系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会做事”与“会来事”,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能使你面临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因此,你必须通晓处理职场人际关系的种种窍门。如果你能掌握正确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就能在职场中脱颖而出、事事顺心,甚至逢凶化吉。

二十几岁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应该明白,在人际关系至上的职场里,如果没有高超的交际能力,即使你有再高的学历、再出色的专业技能,也将处处碰壁,终将一事无成。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被无数事实验证了的真理。

珍惜抛头露脸的机会

职场中,许多年轻人看到别人抓住机遇并成功时,常常感叹道:“我怎么遇不到这样的机遇?”但当机遇来到自己身边时,往往看不清楚前思后想,左顾右盼,犹豫不决;或者是仓促上阵,手忙脚乱,结果,机遇白白失去了,留下了“想当初,我要是……就会……”的“人生后悔药案例经典”。

英国军事理论家托·富勒认为,机遇向来青睐有心人。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对于那些刚入职场的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来说,之所以有的人能在几年内平步青云,有的人几年后却踌躇不前,这样的差距往往取决于你是否能在职场中抓住机遇,是否能抓住每次“抛头露脸”的机会!职场上,年轻人要想从基层跃上高层,使自己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就需要巧妙抓住有利于你发展的良机,珍惜每一次“抛头露脸”的机会,让上司重视你,这样做才有拨云见日的机会。

众所周知,清朝的和砷能够从一个小小的仪卫差役一跃成为二品京官,主要是由于身处职场底层的他善于抓住良机,让皇帝器重自己。

有一日,乾隆皇帝正在后花园赏春光。一位侍卫匆匆走到乾隆皇帝驾前,奏道:“云南急呈奏本,缅甸要犯逃脱。”

乾隆皇帝接过奏章,细读后眉头一皱,龙颜大怒,责问道:“动物园里的动物们跑出来了,珍藏的上好东西被毁坏了,是谁的责任?”

这时候,和砷在人群中叫道:“是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

乾隆皇帝万没想到竟然有人敢应声答话,而且答得很正确,就问和砷:“一个仪卫差役也知道《论语》,你读过书吗?”

和砷毕恭毕敬地回复,说自己曾是咸安宫官学的学生。乾隆听后大喜,眼见和砷不仅长得一表人才,还是官学的学生,有心考他一下,便说:“你且说说《季氏将伐颛臾》一章的意思?”这正是和砷向往的,他平时的攻读此刻派上用场了。于是,他不急不忙地从容应对。短短几句话,让乾隆皇帝开始留意自己了。

又有一次,乾隆皇帝在圆明园的水榭上读书,和砷在一旁随侍。不知不觉地,天色慢慢暗了下来。由于乾隆读的书是小字排印的,所以天黑看不清,于是就对和砷说:“和砷,去拿灯来,这行字朕看不清。”

和砷躬身问道:“不知皇上看的是哪一句?”

乾隆说:“人之道也,饮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

然后和砷就一口气将朱子的注疏背了下来:“……然后得以教稼穑;衣食足,然后得以施教化……”

乾隆等和砷背完,说:“不知道你竟有如此造诣!”于是,乾隆背文,和砷背注,君臣二人一言一语背了很久。

通过这件事,乾隆对和砷的印象更加好了,他认为像和砷这样文武双全的人才在朝臣中,尤其是在满族大臣中,实属罕见。于是,乾隆立即升和砷为御前侍卫。

和砷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飞黄腾达,无怪乎自己珍惜每一次“抛头露脸”的机会,通过这一次小小的机会,使他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从此开始了他平步青云的仕途。

或许有的人认为:只要我工作努力,就一定能得到应有的奖赏。但事实往往证明,只是会做没有用,要想办法让别人,特别是你的上级明白你做了些什么。只有珍惜每一个机会,展现自己、推销自己,才能让老板发现你、器重你。

张强在一家外企公司做文案,工作认真努力,但一直没有得到上司的重视。有一次,他们公司与一家中俄合资的公司洽谈一项业务。他们赶到会晤地点时发现,对方竟有几位俄罗斯人在场。正当老板茫然之时,张强主动和他们用俄语交流起来,看见对方在合同上签了字,老板心里才踏实下来。自然,张强在老板眼中不再是先前那个默默无闻的员工了,而是一个有办事能力的员工,他的升职自然不在话下。

试想,倘若张强不善于抓住机会,不在老板面前表现自己,不在关键时刻主动出击,他就可能会继续被埋没,失去被老板发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要想在职场上有所作为,光有才华与能力远远不够,还需要努力营造展示自己的良机。这样做,你的价值才能得到老板的肯定,才会有出人头地的可能。一个小小的机会,可能会使身处基层的员工一跃成为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所以说,在职场底层,要想上浮,必须抓住良机,抓住每一次“抛头露脸”的机会。

如果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能够做到这一点,不仅能给上司留下一个能干的印象,而且在同事眼里也能脱颖而出。这样的人,往往能获得晋升的机会。

职场中,要学会面对不正常的人和事

职场中,如果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仅仅凭着自己熟练的技能和勤恳的工作,就想在职场游刃有余、出人头地,未免有些一厢情愿。对一些不正常的人和事,必须学会如何面对。

下面是员工小张的真实故事,看了这个故事,你就会明白,身在职场不多长几个心眼是不行的。

“糟了!糟了!”王经理在办公室自言自语地说,“为了贪便宜,进了一批假货,得罪了老客户林老板,还叫小张发了份邮件把他臭骂了一顿。”

“小张,再替我发份邮件给林老板,表示道歉。”

“不用了!”张小姐一笑,走到王经理桌前,“告诉您,那封邮件我根本没发。”

“没发?”

“对!”张小姐笑吟吟地说。

“嗯……”王经理坐了下来,似乎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停了半晌,又突然抬起头,“可是我当时不是叫你立刻发出去吗?”

“是啊!但我猜到您会后悔,所以替您留了一手,压下了。”张小姐得意地笑着说。

“谁叫你压下的?”王经理低下头去,翻着记事本,“我叫你发,你怎么能压?那么,最近发往美国的那份邮件你也压下了?”

“那份我发了!我知道什么该发,什么不该发……”

“是你做主,还是我做主?”王经理打断了她的话,嚯地站了起来,严厉地说:“你是不是不想在这里干了?”张小姐惊呆了,眼眶一下子湿润了,扪心自问:“难道我做错了吗?”当天下午,张小姐将辞职报告交给了王经理。

在职场,上司和下属之间的关系是不能简单地用对和错来衡量的。张小姐没有玩转办公室的“政治游戏”。她自以为帮了老板,替老板解除了后顾之忧,甚至满以为能得到老板的“额外奖励”,结果却沦落为办公室“政治游戏”的牺牲品。

在有些上司眼里,服从永远是一种“美德”。他们很难欣赏一个听他话的职员。因此,在这种上司面前,面对他的命令,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行,我立即照办。这种冷静、迅速的回应,往往会让他觉得你是一个工作讲效率、处理问题果断,并且服从领导安排的好下属。如果你犹豫不决,只会让他感到不快,并给他留下优柔寡断的印象,下次如果有重要的机会,可能就轮不到你了。

对于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来说,最难做到的恐怕要数耐得寂寞。现在的年轻人普遍比较烦躁,要长时间静下心等待某一个结果的到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人在职场中,由于急功近利,等不得,动不动就跳槽,结果跳来跳去,始终不能进步,而那些有耐心的人一个个都提薪或晋职了。

小冯拥有名牌大学的学历,工作能力也很强。他一毕业就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且干得很出色。但是,他很疑惑,自己的工作能力那么强,怎么就得不到重用呢?于是,他一年三次跳槽。他的三份工作都是他喜欢的,不仅轻松,而且薪水也高,但是因没有能很快得到重用,他总是很快就感到失落,不再喜欢眼下的工作。

其实,小冯这种又年轻又有能力的人,并不缺乏晋升机会,只是他自己缺乏耐心,“等不得”。他工作过的三家公司,上司对他的能力都很欣赏,也有提拔他的意图,于是想先考验一下他,锻炼一下他的耐性。没有想到他老是“等不得”,总是在关键的时候跳槽,于是与晋升失之交臂。或许,只要他能在某家公司再坚持半年,他就已经升上去了。

在职场中,每个人到了任何一家公司,都需要有一段“磨合”的时间,都需要从底层干起,除非你在别的公司已经干得非常出色,这家公司把你挖过来,对你委以重任。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一个人在一家公司要想获得晋升和加薪的机会,必须要用足够的时间去证明自己,让上司认可自己,接受上司对你的考察。这需要耐心,要“等得”。没有这份耐心,没有这份“等得”,是不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职场人士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初涉职场的新人来说,更是如此。

同事之间,亲密有“间”

职场中,同事之间的关系往往微妙而复杂。在利益上,同事之间是竞争关系;在工作上,同事之间更多的是合作关系。因此,要想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既不能相互冒犯,也不能相互拆台,更不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最明智的相处方式就是和同事们亲密合作,但又有一定的距离,就好像冬天的两只刺猬一样,抱在一起可以取暖,但如果太紧密,也会伤害到彼此。不远不近的距离才是最合适的。

职场上每天都会有一些是是非非,如果谁兴奋向你“倾诉”别人的花边新闻,你可千万别认为别人是拿你做朋友,自己先感动得一塌糊涂,结果稀里糊涂地陷入了别人的陷阱。聪明的人一般会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不做任何评论,不得罪任何人,始终将自己游离于是非之外。和每一个人都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某公司女职员小艾,在办公室里颇有人缘。她平时工作非常努力,从不多说话,从不谈及那些有关同事负面形象的话题,与大家交流时始终保持着微笑。大家都很喜欢她。

有一年,办公室里面来了一个爱出风头的女孩儿小马。小马每天都要表现自己,找不到表现自己的事情,就到处调查和宣讲一些同事的隐私。因此,她和许多同事都产生了矛盾。由于小马家里有背景,同事们虽然不喜欢她,但也惹不起她,一句话,“惹不起躲得起”,大家不是辞职就是请求调到其他办公室去。新来的一些同事多是男性,知道她的德行,一般不理会她。

最后,小马只有和小艾“倾诉”了。她向小艾讲那些男同事的“桃色新闻”,说那些男同事在办公室一个个西装领带的,私下的生活“糜烂”着呢……小艾只是默默地笑着,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偶尔回一句“啊?”小马开始还不在乎小艾的反应,后来感觉到小艾的沉默里更多的是不高兴,便非常气愤,不再理会小艾了。

在办公室里,爱出风头的小马看到没有一个同事愿意和自己讲话,觉得非常郁闷,很快请求调到其他部门去了,不过,在其他部门别人也不愿理她,不久,她也只好辞职了。而就在她辞职的第二天,小艾就被提为部门主管。因为上司认为小艾这个人很有涵养,不介入同事之间的是非,不拉帮结派,任何时候都能平静地对待工作。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初入职场,应该明白,和同事亲密有“间”并不等于同事有困难时自己应该冷眼旁观,有些人在处理同事关系时,总认为同事就是竞争对手,以为帮助同事,就是帮助自己的对手,就是在变相“削弱”自己。其实,这是他们为人处世不成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