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0几岁不学应酬,30几岁只能发愁
3486100000018

第18章 懂得应酬,生意不愁(1)

生意好坏,应酬决定成败

应酬是办好事情的基础,一个不会应酬的人很难成功。尤其在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会应酬或者善于应酬的人,办事往往很顺利。因此,某种意义上,应酬也是一种办事能力,特别是在生意场上。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如果能培养自己在生意场上的这种能力,就会为自己的人生积累更多的无形财富。

张明大学刚毕业,在表姐的手机店里做营业员。一天,一对夫妇来到店里选手机,他们选过来选过去,还是拿不定主意。最后,他们看中了一款手机,于是向张明询问价格。张明看了看他们,不耐烦地丢出了一个数字。那对夫妇又让张明介绍一下这款手机的功能。然后,问张明能不能给打个折,因为他们感觉价格有点贵。张明不耐烦地说道:“这手机本来就是让有钱人买的,你们觉得贵就去买便宜的手机啊。在我们这里,经常有像你们这样的顾客,既想省钱,又想突出品位,哪怕买个几百元的手机也要讨价还价。当然,也有些顾客看上某一款手机后,无论多少钱都会买下来,特别爽快。你们觉得,我更愿意为哪种顾客服务呢?”听完这番话,这对夫妇生气地离开了。

张明因为不懂商业上的应酬,和顾客说话时言语尖刻,伤害了顾客的自尊心,轻易地失去了本来可能拥有的客户。这不仅失去了生意,还影响了店的形象。

生意场上,一次完美的合作,要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商务合作伙伴也不例外。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对人不卑不亢、不俯不仰的平等相待,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

任何人不可能尽善尽美,完美无缺,我们没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审视别人,也没有资格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嘲笑他人。假如别人某些方面不如自己,我们不要用傲慢和不敬的话去伤害别人的自尊;假如自己某些方面不如别人,我们也不必以自卑或嫉妒去代替应有的尊重。一个真心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能在商务合作中赢得别人的尊重。

生意场上,应酬得体确实能对你的生意大有裨益。比如说,与客户交谈时,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往往会讨论一些私人的话题,或者是双方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可以缓解商务交往时的气氛。即使别人的话你不太感兴趣,也要用心倾听,这样对方会认为你尊重他。

还比如说,你要去拜访一个客户,也不能随随便便地去人家家里。至少在拜访之前要提前预约,这是最基本的礼仪。一般情况下,应该提前三天给被访者打电话,简单说明拜访的原因和目的,确定拜访时间,经过对方同意后才能前往。而且,你还要准备礼物,无论初次拜访还是再次拜访,礼物都不能少。当然,礼物也不能随便买一份而已,还要考虑到对方的兴趣、爱好和品位,尽量让对方满意。

而且,你自己也不能是一副肮脏、邋遢、不得体的仪表,这样会被别人轻视。被访者会认为你不把他放在眼里,对拜访效果有直接影响。一般情况下,登门拜访时,女士应着深色套裙、中跟浅口深色皮鞋配肉色丝袜;男士最好选择深色西装配素雅的领带,外加黑色皮鞋、深色袜子。

当然,生意场上的应酬学问还有很多,不难看出,一个人是否懂得生意场上的应酬,结果是截然不同的。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从一踏入生意场就懂得如何应酬,会让你在生意场中披荆斩棘,所向披靡的。

应酬场合,不可厚此薄彼

应酬场合,如果你极其明显地对一个人热情,而对其他在座的人却不闻不问,那别人心里肯定不会舒服,因为你的厚此薄彼给了别人一个强烈的反差,让别人难以接受,从而对你印象大打折扣。

人际关系也是一个生产力,这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人际关系好,心情自然舒畅,做起事情来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要受主体因素(即本人)、客体因素(他人)和情境因素(即主客体交往时的客观环境与条件)的影响。只有不厚此薄彼,平等对待大家,才能让你获得更多人的好感。让别人对你佩服。

王芳在一家超市做主管,平时对待员工她绝不厚此薄彼。非常注重“一碗水端平”。她经常向员工强调尊重每一个人,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杜绝因感情因素或利害关系造成的管理失衡。

有一次,王芳辖下的某一个店的职员举报,店长对他不公平。为此,王芳亲自深入到基层调查。原来,店长与某员工的私人关系很好,这个员工的出勤不好,迟到的次数比较多,但店长却给记了全勤。而另一个员工从来没有迟到过,后来因为临时有事,偶然迟到了一次,却被店长记了下来,并被扣除了当月的全勤奖。被扣全勤奖的员工非常不服,找店长论理,店长死活不承认自己偏袒任何人。最后,那个员工只好将问题反映到王芳那里。

王芳调查出事情的真相后,处分了那位店长,并召集所有店长开会,要求大家做到对任何店员都一视同仁,在工作中绝不厚此薄彼,并以此作为考核业绩的依据之一。王芳的这一做法让所有的店员感到非常满意,大家在工作中都很卖力。在王芳的领导下,该连锁企业这些年来一直处于持续发展的状态中,在业界颇为引人注目。

那么,如何做到不厚此薄彼呢,生意场上,在接人待物方面,不要有亲疏、厚此薄彼,不要冒失地卷入关系纠纷中,切忌拉帮结派、搞小圈子,而要以平等、诚恳的态度待人接物,尽力与每一个人建立正常友好的关系。另外,应酬中,每个人的秉性、志趣、爱好都各有不同,职位、能力、水平也各有差异,不管是谁,要像尊重老师那样尊重每一个人,不要以己之长比人之短,不能歧视和嘲笑那些与自己观点不同甚至某些方面不如自己的人,这样只会伤害他人的自尊心,造成人际关系的疏远。

商业应酬中,明智的做法是不卑不亢。不能对一些重要的人就一味阿谀奉承献媚讨好,这样做既有损人格,也会使正直的人反感。当然,不曲意迎合并不等于可以自以为是,更不能自行其是,伤害到别人。

生意场是一个名利场,对于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来说,它能让你更快地成长、成熟,让你更懂得在做人处事中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生意场上,别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很多年轻人在家是独生子女,从小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在家中说一不二,唯我独尊。希望所有的人都围绕着自己转。因此,生意交往中,年轻人都有情不自禁想表达的愿望,但如果不去了解别人的感受,不分场合和时机,就去打断别人说话或抢接别人的话头,这样会扰乱他们的思路,引起对方的不快,有时甚至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王鹏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业务代表。一次,王鹏经过千辛万苦,才约到了某公司的主管李先生。王鹏急着向李先生推荐自己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到了李先生的办公室,王鹏一直不停地向李先生介绍他们的产品、服务等,他的声音很大,语速很快,肢体语言也很丰富,别人很难插进话。尽管王鹏讲得滔滔不绝,可中年人毫无兴趣地躺在沙发的靠背上,显然,并没有被王鹏的说辞打动。偶尔,李先生会提一个内心的疑问或者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可总是话没说完,王鹏就急急忙忙地把话抢了过来:“你可能还没有了解,其实是这样……”然后,又开始口若悬河地演讲了!李先生本来想问一些自己关心的事情,被打断几次后,再也不说话了。呆坐在沙发上,任王鹏表演自己的“独角戏”。

不久,李先生找个理由匆匆离开了办公室,显然,他并没有接受王鹏的推销。王鹏只好悻悻地回去了。

如果看到这一幕,恐怕谁都会觉得粗暴地打断别人、抢别人的话是多么令人讨厌了!

如果王鹏能够注意到自己的这个缺点,在耐心地听完他人的意见后再将自己的观点说出来,或许就把生意谈成了。这应该算是一个极好的教训,我们在日常应酬中应当引以为戒。

周恩来总理在外交上的魅力,一直都为人们所称道。大家都知道当年的日内瓦会议是一次国际交往中划时代的会议,但是,那次会议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便是中国的周恩来。当时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本来政见不一,遇到了这么好的一个“吵架”机会,都不愿意轻易失去,于是各国要人吵成了一团。面对这种形势,周恩来总理一方面绝不参与吵架,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平息这场国际大吵架的方法。周总理在耐心地听了各国政要的吵闹之后,平静地说出了一句令各国政要为之震动,且从此成为世界名言的话:“我们是来寻找友谊的,不是来吵架的!”此言一出,语惊四座,令各国政要立即为之汗颜。就因为这一句话,周恩来的形象立刻便在人们的眼里高大起来,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也随之提高。

设想一下,如果周总理当时也像别国政要们那样沉不住气,也混在他们中间吵个不休,那么结果会是如何呢?不难想象,其结果一定是一塌糊涂。所以,让对方说个够,等到对方无话可说的时候,来一个一语中的,便会令你在应酬中身价倍增,从而成为周围关注的中心。

在一些生意应酬场合,有时候会遇到这样的人,他热衷交谈,当别人阐述自己的观点时,他总是喜欢随意地打断别人,抢着说话,而且是高谈阔论,结果弄得别人都不愉快。生意洽谈中,一方再热情,也很难达成合作意向,因为生意中讲求的是“双赢”,所谓双,就是双方,只有双方都将自己的意图表达清晰,并得到对方的同意,才能合作愉快。

反之,如果常常贸然打断他人的谈话,强加叙述自己的观点,不仅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相反的还会引起他人的讨厌。

如果说你被别人抢话,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恐怕十之八九会这样想:“很生气,爱抢话的人真没礼貌!这是一种不尊重别人的行为,下次不和这样的人来往了!”“这人真没教养!基本的礼仪都不懂吗?”“真缺德!会尊敬人吗?既然你不尊敬我,那我也就……”

因此,应酬时,不要随意打断、抢别人的话,这看起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却常常在你的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重要,有修养的人都很看重这点。在古犹太人的《贤人七德箴言》中,其中有一条箴言就是“不打断别人的话”!

不打断别人的话是对别人的尊重。有礼貌的人,有修养的人是懂得这个道理的。爱抢别人话的人不仅惹人讨厌,而且,还可能让自己失去很多机会,得不偿失。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有一天,有一对老夫妇到哈佛大学校长的办公室,他们对校长说:“我们的儿子曾在哈佛大学上过学,现在他意外地死了,我们想在校园为他留点纪念物……”“对不起,我无法满足你们的要求,如果每个上过哈佛大学的人死去都要在校园留下纪念,那校园不就成了墓地了吗?”校长不耐烦地打断了他们的话,他想把这对平民模样的人尽快打发走,老夫妇忙解释说:“不,我们的意思是捐建一座大楼。”校长冷冷地看了他们一眼说:“你们知道捐建一座大楼要多少钱吗?”夫妇俩摇摇头。校长倨傲地说:“至少750万美元。”老夫妻听后不言语了,过了一会,这对老夫妻说:“这笔耗费不是可以另建一所大学吗?我们何不建一所自己的大学呢?”不久,以他们名字命名的大学——斯坦福大学诞生了。

连别人的意思都还没搞明白就打断别人,损失大都是自己的。

生意应酬中,如果你不分场合和时机,就去打断别人说话或抢接别人的话头,这样会扰乱他们的思路,只会让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让别人对你避之不及。

建立自信,塑造成功的品质

生意场上,你是否有过类似的苦恼:由于没有坚持自己的想法,一味顾及对方的感受,结果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导致自己陷入两手空空而归的境地;一坐到谈判桌前就怯场,结果脑中一片空白;应酬中,过于在乎别人的评价,结果过犹不及,每次都费力不讨好;无法拒绝难缠的对手,结果陷入困境……

生意场中,大凡成功人士,无不是充满自信的人。自信的人成功的概率比自卑的人大得多,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磨难,自信的人能迎难而上,不惧失败,而自卑的人总是在内心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自惭形秽,丧失信心,进而悲观失望,不思进取。

一个人若被自卑感所控制,其精神生活将会受到严重的束缚,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也会受到影响而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这样的人又怎能在生意场上谈笑风生呢?

自信的人常常在去谈判生意前这样鼓励自己说:“今天,无论如何都要谈成这桩生意!”而缺乏自信的人常常踌躇犹豫,安慰自己说:“我的计划是不错,但是,就怕客户听不懂。”于是,往往在没有付诸实践之前就畏缩了。有些人总是妄自菲薄,怀疑自己说:“就凭我,去了也是白费力气,客户根本就不会听我的。”结果,迟迟没有付诸行动,错过了最佳的商机。

想要成功,你要拥有自信的心态,自信使你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能力,产生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试想一下,一个没有自信的人,在商业应酬中难免唯唯诺诺,底气不足,你自己的底气就不足,别人又怎会信赖你?又怎会放心和你合作呢?

所以,不管你的天赋怎样高,能力怎样大,知识怎样多,你的事业上的成就,总不会高过你的自信。正如一句名言所说:“他能够,是因为他认为自己能够;他不能够,是因为他认为自己不能够。”

在很多情形下,自信的力量可能比知识的力量更强大,因为只有在自信的前提下,你才能在应酬中将你最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才能赢得别人的好感和信赖。莎士比亚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其失败的原因。”

华纳四兄弟是原籍波兰的犹太补锅匠的儿子,他们以做小生意起家,并开过一家自行车行。1904年,四兄弟搞到一架电影放映机,并且从此开始了电影生涯。开始的时候,他们连自己的影院都没有,就只有那一架电影放映机和一部拷贝。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他们始终坚信自己一定会成为大人物,而不会永远只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

由于当时还是无声电影时代,放映时,就由他们的妹妹弹钢琴,由四兄弟中最小的杰克伴唱,此后,随着积累的资金的增长,他们与别人交换影片,并进而成为影片发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