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崔永元的说话之道
3485300000011

第11章 融洽之道——善于营造谈话气氛(2)

有的人在谈话中,喜欢不给他人插话的机会,或者是不给他人留足时间表达意见。谈话不是演讲,不是个人表演的独台戏,而是双方交流的活动。在谈话中,若只以自己为中心,长久下去会令人生厌。表面上看起来谈话场面很热烈,而实际上因为缺少其他人的参与,呈现出外热内冷的局面。这里有性格方面原因。有的人天性就爱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也有不善于运用谈话技巧方面的原因。不管出于哪种原因,都是一种不良的表现。所以我们切记,沟通是谈话最重要的目的,只有双向交流,才可以使谈话场面热烈、气氛和谐。

我们学会去倾听别人说话,尽量不要去堵别人的话头,使说者欲言又止,产生反感。即使对方看上去是在对你发脾气,也不要反击。别人的情绪或反应,很可能和你一样,是由于畏惧或是受到挫败而造成的。这时你可以做一个深呼吸,然后静静地从一数到十,让对方尽情地发泄情绪。例如说,“多告诉我一些你所关心的事”或是“我了解你的失落”。这些话总比立即堵住他的话头,如说“喂,我正在工作”或“这不是我分内的事”要好得多,因为后者很容易激怒对方。

做过推销工作的人大概都认为,遇到那些喜欢讲话的顾客是件很麻烦的事。因为当推销员拜访他时,他高谈阔论起来就滔滔不绝,使得推销员在那里停留的时间要比预定的时间多。倘若推销员告辞的时机与方式不恰当的话,又会被顾客认为是服务不够周到,推销产品缺乏诚意。所以,这个时候推销员要有耐心,千万不要堵住他的话头,因为有的顾客是有意地拿“多侃”做挡箭牌,占用更多的推销时间,使推销员更多的是在听顾客海阔天空不着边际地“胡侃”,从而陷于被动。

在这种情况下,有经验的推销员首先要及时指出顾客说话内容中矛盾的地方,发现顾客内心真实的欲望,但不可让顾客对推销产生抵触情绪。然后,要尽快给顾客一种错觉,好像推销员一直在全神贯注地听着,使顾客认为自己把推销员弄得糊里糊涂,随后放松警惕或抵触心理,甚至开始对产品进行胡乱评价。这个时候,推销员可以利用顾客内心的矛盾、误解、欲望,用简捷的方式突然直击要害,逼其对关键环节表态,促使事情明朗化。

如果只是你和另外一个人进行单独谈话,你说完话或是问完问题以后,对方没有立即回应,那你就得保持沉默,不要喋喋不休地不留给人家任何说话的余地,也许对方只是需要时间考虑考虑,或是回避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你只要耐心地等待,对方必定会给你一个回答。如果对方一直沉默不作声,就问问他是不是有什么困难难以解决,是否需要你的帮助,并告诉他他的沉默给你带来的感受。如果你曾经做过什么使他尴尬的事,那你最好做好准备,以应对他直率的回答。

有时候你讲了很长时间,但是你不知道对方是否在听,也不知道对方听了你说的话后究竟有什么样的反应。这时候,就需要你适时地停顿下。如果对方示意你继续说,就能反映出他是在认真地听你说话。停顿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对方可能有问题要问你,你停顿下来,他才能借你停顿的机会向你提出问题。这样你就可以大致了解谈话的效果,也让对方有机会参与到谈话中来,从而使整个谈话非常投机、默契。

5 善于引出话题

写文章有了好提纲往往会文思泉涌,一挥而就。交谈也是一样,有了好话题就能使谈话融洽自如。好话题,就是初步交谈的台阶、深入细谈的基础、纵情畅谈的开始。会说话、能把话讲到点子上是一种本领,而如果在没话题,双方都僵持在尴尬的境况下,有人能找到话题,打破僵局,活跃当时的气氛,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本领。健谈的人,都善于引出话题。

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属于谈话型节目,除观众外,还邀请与话题相关的几位嘉宾参加。在主持过程中,崔永元善于引出话题,以激发嘉宾的讲话欲望,又善于妙语勾连,增强节目的轻松气氛。

在《大学来了个贾老师》中,嘉宾曹伯炎唱“听说你(贾平凹)要到西北大学带硕士生,七嘴八舌就炸了营”,崔永元直白地问道:“确实我看最近报纸上好多人对这个事发表不同的看法,您觉得最刺耳的声音是怎么说的?” 这个问句暗藏了一个预设,即大家对此事肯定有很多比较刺耳的看法。清楚明白的打探,既体现了他理解贾平凹,又可以借贾平凹本人之口获悉别人的看法,更可以探出贾平凹本人的态度。这样既直白易懂又引出了主题,让人钦佩。

崔永元给自己的定位是“幕前导演”,认为嘉宾和观众才是“真正的演员”。他的任务是保证角色观点处于“野生状态”,引发争论而又不游离于主题;既要调节气氛和节奏,又要控制时间,真正体现“导”的作用。

交谈最忌讳出现冷场,试想当你遇见一个朋友或熟人的时候,却因为你不善于交谈而无话可说,那实在是一个相当尴尬的局面。所以,学会“无话找话说”、打开双方交谈的话匣子,对交际的效果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其实引发话题的方法很多,因为可以交谈的话题就在你身边。

首先,要学会巧妙地借用彼时、彼地、彼人的某些材料为题,引发交谈。有人善于借助对方的生活细节,即兴引出话题,常常取得较好的效果。不论怎样,只要能找到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就达到目的了。在找话题时要灵活自然、就地取材,思维要敏捷,能作由此及彼的联想。

如果你到一个朋友家里,在客厅里看到他孩子的照片,你就可以和他谈谈他的孩子;如果他新买了一架钢琴,你就可以和他谈谈钢琴;如果他的窗台上摆着一个盆景,你就可以跟他谈谈盆景;如果他正患着牙痛,你就可以跟他谈谈牙的保健知识和牙医,关心对方的健康,往往是实现亲切交谈的话题。眼前的事物,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只要其中有一样碰巧对方很有兴趣,那么,谈话就可以进行了。

其次,要懂得适时切入。看准形势,不放过应当说话的机会,在谈话中适时插入适当的话语,这样可以让别人更好地明白你,知道你的存在,不至于使自己处于“被冷落”的境地。

向河水中投块石子,探明水的深浅再前进,就有把握过河。与陌生人交谈,先提一些“投石”式的问题,在略有了解后再有目的地交谈,便能谈得更为自如。如在聚会时见到陌生的邻座,便可先“投石”询问:“你和主人是老乡呢,还是老同学?”无论问话的前半句对,还是后半句对,都可循着对的一方面交谈下去;如果问得都不对,对方回答说是“老同事”,那也可谈下去。

第三,要谈得投机,谈得其乐融融,双方就要有一个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能够引起双方的“共鸣”。只有双方有了共鸣,才能够沟通得深入、愉快。同行可谈谈业务上的一些问题,同事可聊聊单位情况,老同学可一起回忆同窗共读的情景,年龄相近的人身体状况、家庭情况也会有许多相似之处。从共同点找话题,说话投机,就越聊越起劲儿。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有些话题还是需要回避的。比如:特别容易引起争端或争议的话题;在公众场合,特别是对方也在场的情况下,不要无所顾忌地以对方的某些缺点或隐私为话题;对自己不了解、不熟悉的东西,故作深沉、装内行等等。说的时候要拿捏好说话技巧,让自己成为一个有魅力的说话高手。

其实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天生的语言大师,所以说话水平只能是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只要运用合适的方法和技巧,任何人都可以自如地驾驭语言,潇洒从容地与他人交流。

6 引导对方说下去

说话的艺术并不过多依赖于你能想出多少聪明的事情,或者与你有关的某些传奇般的经历,而在于启发、诱导别人讲话。如果你能让别人讲话,并使他坚持下来,那么当你讲话时,别人也会对你的话感兴趣,并易于接受你的观点。

在主持节目时,崔永元很会引导对方说下去。他既能让话题像小鸟一样从这个枝头跳到另一个枝头,又能像放风筝那样攥紧牵引话题的那根线,既放得开,又收得拢;既能让嘉宾和现场观众畅所欲言,一吐为快,又能让他们自始至终不跑题。如果把节目比作一艘船的话,崔永元称得上是控制方向的“舵”。

一次节目的嘉宾王琳琳与其父王东成因对人生怀有不同看法,导致双方日常生活中龃龉不断,关系一直很僵。在节目现场,她一个劲儿地抱怨父亲不理解她,并故意说些气父亲的话。此时,崔永元不是一味地说教,而是巧妙地从王琳琳和父亲争吵后的心理谈起,引导她终于说出其实自己也很心疼父亲的真心话,使得总被女儿顶撞的父亲不禁热泪盈眶。

在节目的最后,崔永元又对王东成说:“王先生,大家今天谈得很高兴,我们在这里,就像在您家的客厅里一样。在场的观众朋友就像朋友一样,在给这个家想办法,在给你出主意。”一番话使王东成的感情闸门轰然洞开,这个在女儿眼中“老是凶巴巴的,说话也皱着眉头”的父亲随后也有了一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表白:“首先应感谢各位,在这里,在电视观众面前,我愿意告诉我女儿一句话:不管你遇到多大的风浪、多大的风雪,爸爸都会牵着你的手,和你在一起。”

倘若不是崔永元层层铺垫、步步引导,一向不苟言笑的父亲王东成怎会面对成千上万的电视观众说出这种温柔似水、炽热似火的与“严父”形象极不相符的话。正如王东成事后说的那样:“崔永元一次次提问,仿佛一把把钥匙,仿佛一把把铁锹,逐渐打开了人的心扉,开掘出一泓汩汩涌流的心泉。”

由于《实话实说》这个节目事先从不排练,现场嘉宾容易激动或紧张,有的嘉宾会出现语速太快或词不达意的情况,使观众听不清楚或难以理解。这时,崔永元就通过恰当的提示,帮助对方理清思路,澄清对方的真实看法。

崔永元:“还有其他的问题呢,比如你看我这户口怎么解决呀?”

冯国强:“人才跟户口,跟这个人的出生地有什么关系呀?”

崔永元:“就是说如果你认为你是个人才,可以不必在乎这个户口。”

冯国强:“我是这么看的,我从来不问别人的户口,我替企业招聘人才时,我考虑一点:能力。”

经过崔永元的提示,观众才明白了冯国强的真正想法,那就是:找工作既不必非要对方给你解决户口问题,也无需为自己户口不在该城市发愁。因为企业招聘人才看的是能力,而求职者靠的也只能是能力。

在跟人交谈时,要保证谈话能顺利地进行到最后,而不会中途卡壳,这就要求你善于引导别人说话。你可以表达自己对对方话题的兴趣和好奇,让对方深入地说下去。

比如,对方说我最近开了家饭店,接下来你就要就这件事询问下去,例如,在哪里开的呀,怎么样呀,等等,引导和诱导别人继续说下去。你还可以就这个话题继续展开,围绕这个话题说很多东西,与这个话题相关的都可以谈,但是不要一味地去询问,而是应该给对方一些建议或者帮助,提些有建设性的建议,或者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在谈话时,如果对方心情不好或者情绪波动较大,就有可能在叙述事情的时候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让交谈不能很好地进行下去。这时,你就要适时地插进一些话来疏导对方情绪,如“你一定很生气吧”“你今天好像性情很烦躁”“你心里很难过吗?”等等。听到这样的话,对方可能会就此话题发泄一番。当对方发泄完了,他就会感到轻松,接下来就能够很从容地完成对事情的叙述。

当你遇到对方由于担心你对某个问题不感兴趣,表现出犹豫不决、吞吞吐吐的样子时,你可以说出一些打消对方顾虑的话语,如“你可以和我详细说一下那个事情发生的经过吗?我知道的不是很全面”“继续说,我居然不知道……”“我对这个事情很感兴趣”等,让对方知道你愿意继续听,坚定对方继续倾诉的想法。

如果对方在向你诉说某件事情或某个问题时,表现出迫切地想要你理解他所说的事情或问题,你可以用简单的几句话来把对方的意思综合表述出来,如“你的意思是……”“你觉得事情是……”“你想告诉我……”等,使其知道你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样他才会继续说下去。

总之,会说话的人懂得如何巧妙地用问题来引导别人,让别人尽情地诉说,并从对方的回答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

7 巧妙打断别人的跑题

跑题,是人们交流中常出现的问题,也是必须要避免的问题。一旦发现跑题了,就要及时把对方的思路拉回到主题上来,那就势必要打断对方的谈话。但是,生硬的打断显然会破坏谈话的气氛,也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导致谈话终止。因此,巧妙的打断对方就显得非常重要。

崔永元是谈话方面的高手,面对众多的观众,他在打断嘉宾的谈话方面做得非常艺术,丝毫不留痕迹,同时还能很好地让话题继续下去。

在《唐·金》一期节目中,面对唐·金不着边际的长篇大论,崔永元适时打断,说:“我刚才仔细听了听,好像是我在问我的问题,唐·金先生顺着思路在说自己的事。其实,我的问题特别简单,就是拳击的推广人和拳手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唐·金听罢,回到了正题上:“如果描述拳手和拳击推广人之间的关系的话……”这种巧妙的打断,既重申了问题,让嘉宾的思路回到问题上来,又不显得生硬、突兀。

在细心倾听的过程中,崔永元当然早就发现唐·金跑题了,但他更感觉到了唐·金的谈兴,而且他有些跑题的谈话,虽然节外生枝,但也很有趣,大家愿意听。所以,他没有及时打断,而是耐心地听唐·金畅谈,等有了停顿感,才巧妙地又牵回到既定的话题上。这既给足了唐·金面子,也让观众饱了耳福。

跑题还有一种情况是,谈话者出现了模糊,甚至不正确的认识,这个时候就必须要及时打断对方了。这样的打断更需要艺术性,既不能采取正面批评的方式对对方进行纠正,也不能置若罔闻。

在谈话过程中要适时地打断跑题和偏题发言,但是不要生硬地打断。再好脾气、再有修养的人,在他谈兴正浓时,哪怕是已经跑题,你生硬地打断都会让对方不快,感觉不受尊重。最好先从说抱歉开始,然后说“你能用几个关键词概括一下吗?”或者告知其时间不多,“你可以简单地总结下你的观点吗?”

打断别人的时机也很重要。及时打断对方可以不让对方“跑”得更远,但是,并不是说一发现对方跑题就马上不让对方继续说下去,而是应该找对点,找对让对方停止的点。一般来说,这个点应该是对方阐述的一个完整意思的终结点,否则对方说了半截,明显没有说完,你的打断会让他很难堪。

对方跑题了固然不妥,但是也不能因此就直接让对方闭嘴,更不能直接否定对方。最好是用含蓄的、带暗示性的话来点醒对方,引导对方回到主题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