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奥巴马的魅力口才
3485100000015

第15章 沉稳——阵脚不乱有魄力(2)

在2008年的党内竞选上,对手希拉里攻击奥巴马经验缺乏,投票不够坚决,言语之间无不透露着对奥巴马的讽刺与质疑,她说:“奥巴马参议员,与你进行坦诚、直接的辩论总是很艰难,因为你从来不为自己投下的票负责。从你口里很难听到直接的回答。”

奥巴马毫不示弱,他没有从正面回答这一无稽话题,而是举了个小例子,他说:“一些工人因为大企业移资海外而失去工作。当我在街头帮助这些人的时候,你却是替大企业工作的律师,占据着沃尔玛董事会的席位(希拉里1986年至1992年担任沃尔玛董事)。”

揭人老底式的“以牙还牙”在某种程度上确实不太光彩,但必要时我们仍可拿来一用,让滔滔不绝、不怀好意的对方乖乖闭嘴,令自己化被动为主动。

▲[口才指点]冷静应对意外

在辩论型的演讲中,时有意外发生,比如遇到尖锐的发问,与人发生言语冲突,等等。面对这些意外,我们要能做到处变不惊,冷静应对。

冷静回答各种提问

听众中的提问者,大多数还是认真地提出问题以增长知识为目的的,但也不乏故意捣乱看演讲者出丑的人。对于这种情况,千万不能慌了手脚,让别人看了笑话,而是要做到镇定自若。例如,有人突然问及一个你事先没有准备的问题,你一时不能答出,可以先说“这个问题我在后面会单独提到”,然后静下心来,继续演讲。演讲到最后,你早没有了紧张情绪,这个问题就能慢慢解说了。

中途忘词不要慌

中途忘词的演讲现象比较常见,这时千万莫慌张,再说你也没有慌张的必要,因为下面要讲什么,听众也不知道。所以,即使临时“编”词,也要把演讲继续下去,待讲着讲着又记起之前的内容时,来一句“刚才我忘记说件事,其实是这样的”,把遗漏的内容补上。总之,忘词时随便说些闲话也比愣在台上一言不发要强上十倍。

面对羞辱不发怒

对于对方蓄意的羞辱,千万不可大发雷霆,因为情绪一旦变得冲动就会使场面一发不可收拾。例如,对方嘲笑你胡言乱语、言之无物,你可以淡淡一笑,回答:“很抱歉,本人才疏学浅,让您见笑了。关于这个话题,不如您给做个示范吧,本人愿洗耳恭听。” 他出言不逊,你稳如泰山,旁人就会高看你一眼。

4 善于把握对手的心理

▲[关键词]控制 心理 利用

辩论赛就是一场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在辩论的过程中,保持心理上的优势十分重要。要做到这点,除了要很好地控制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外,还要努力用辩论技巧去不断地冲击对方的心理防线,比如引导对方说错话,或是揪住对方说错的那句话予以驳斥反击,抓住对方要当场解释的心理却偏偏不给他这个机会等,从而令对手难以招架。

奥巴马在高举变革大旗的同时,与对手做足了差异,凸显自己鲜明的政策主张和清新的个人形象,在心理比拼中压倒对方。例如,竞选对手希拉里是个经验主义者,她非常强调自己的经验与老练。而奥巴马就利用她自诩经验丰富瞧不起自己经验匮乏这一点,驳斥她其实作为医疗改革计划的负责人,进行了近乎教科书般的管理主义实践,是一个十足的传统形象,而自己代表着新生与活力。人们总是爱追求新鲜的东西,无疑奥巴马更能获得选民们的认同。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2012年5月在一个私人募款活动中对捐款者说,在所有支持奥巴马的选民中有47%的人没有缴税,但却自认为“他们有权利享受健康保险、食物、住房,或其他可以想得到的服务”。罗姆尼声称,他不会“为这些人操心”,因为他永远无法说服他们“为照顾自己的生活挑起个人责任”。这句话一时引起许多民众的不满。

10月17日,在美国纽约州霍夫斯特拉大学辩论大厅,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展开了第二场辩论。值得一提的是,奥巴马在辩论快结束时提及了罗姆尼“47%的美国人不缴税”的言论,并且抓住他急着要解释的心理,故意在自己说了一通后迅速将这一话题过渡掉,不给罗姆尼进行解释的机会,这无疑给了罗姆尼重重的一击。

奥巴马说,他相信罗姆尼是个顾家、坚持信仰的好人,但当他批评47%的美国人民拒绝承担责任时,他应该想想这些人是哪些人——他们包括一生辛劳获得社会安全保障的劳工、为国牺牲的退伍军人,还有努力实践梦想的学生。最后,奥巴马还明确表示:“我要替这些人争取。”

奥巴马在辩论准备阶段总会在心里再三叮嘱自己:不要带有个人感情色彩,要保持冷静理智的头脑,要时刻表现出总统所具有的气质。奥巴马的冷静让他能迅速看到对方的软肋、弱点,这一点可能就成了定输赢的关键。

▲[亮点解析]搅乱对手的阵脚

如今各种辩论赛当事人事先都经过精心的准备,因此,双方在上台前心里都比较有底。但是不管事先多么精心准备,总难免有疏漏和考虑不周全的地方。

一个人的弱点一旦被对方抓到,他就会因缺乏心理准备而自乱阵脚。若是被对方趁机进行第二次打击,自己的心理优势就会被极大地削弱。

不管是在辩论赛还是口舌之争上,你一稳重,对方就乱套了。在他方寸大乱的时候,就是你乘胜追击的最佳时机。比如出几个看似简单实则暗藏语意陷阱的问题,他疏于防范口不择言很容易就会说错话,这个时候你再予以反驳。

当然,搅乱对方阵脚的前提是自己一定不能乱。奥巴马在辩论场上就能够很好地进行自我心理控制,之后逐步对对手心理也有一个很好的把握,所以他才能表现得从容自信,轻而易举地打乱对方的心理防线。

▲[口才指点]辩论中如何运用心理战术

兵法曰“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这一策略放在辩论场上同样受用。在辩论中如果善于揣度他人心理,并且能见机行事,那么自己的言行就会更有魅力。

强大的自我心理

狭路相逢勇者胜,只有充满活力与斗志的一方才能在比赛中展现出排山倒海的气势和胜人一筹的攻击力。因此,上场之前的自我心理“热身”尤为重要。如果勇气不振、精神低迷,是很难战胜对手、征服观众的。

摸清对手的心理活动,对症下药

如果你被对方在气势上压了一头,就很难再挺起胸膛昂起头来。在辩论过程中,创造并保持心理上的优势十分重要。

坚定的眼神能说话,冷静的表情会传音,你可以用眼神和表情镇住对方。在对方为自己精彩的辩词感到沾沾自喜时,你一个不以为然的淡淡微笑就可能令他心里咯噔一下,怀疑自己哪里说错了,进而心神不宁,影响辩论情绪。

另外,慷慨陈词、情绪激昂的辩论固然能从气势上压倒对方,但是双方的针锋相对也很容易演变成争吵。这时,你可以采取“钝”一点儿的战术——装聋作哑。这便是“冷处理”的心理战术。它不仅能使你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更能妥善地控制辩论时的情感,从而左右对方的情绪,直至对方溃败。

投其所好,“抢”占观众的心

赢得了观众的支持,就意味着多了一分胜利的把握。辩论场上,我们要懂得如何“抢”占观众的心,为自己的胜利增加筹码。如何“抢”呢?这就需要我们学会把握住观众的心理,比如,我们在表述辩词时,要尽可能地照顾到台下观众的想法,并且对积极方面予以肯定,这样一来观众自然就会向着我们这边了。

5 行动胜于雄辩

▲[关键词]造访 劝说 鼓励

美国当地时间2008年10月12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前往俄亥俄州,在托莱多市的一个工薪阶层社区挨家挨户造访居民,为即将到来的大选拉票造势。

俄亥俄州属于中立州,在历次总统选举的红蓝拉锯战中都表现得摇摆不定,但是其拥有的20张选票,对共和党和民主党来说,都是不能放弃的宝贵资源。要赢得11月4日的大选,俄亥俄州是两党的必争之地。2004年,正是该州让布什坐上了总统宝座。但从目前的民调来看,在俄亥俄州奥巴马与麦凯恩的支持率不相上下,所以拉票战格外激烈。

在持续了50分钟的拉票秀中,奥巴马卷起袖子,挨家挨户敲开居民的家门,与居民握手寒暄并回答问题。由于俄亥俄州的选举制度比较特殊,允许居民提前投票,奥巴马就劝说居民要积极投票,不要弃选,并鼓励说:“请大家记着,每个人都可以马上投票。在俄亥俄州可以提前投票,还等什么。”

在奥巴马的走访过程中,一位26岁的共和党选民在门前草地上竖起了麦凯恩的画像,想要“引诱”奥巴马前来辩论一番。但是令他失望的是,奥巴马看到麦凯恩画像,就直接越过他家造访下家了。

另外有些民众表达了对经济危机的担忧,有位卡车司机说:“我们现在很害怕。周六我们刚刚开了会,大家都非常担心未来会变成什么样。”而奥巴马认真听取了卡车司机的话,并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向他耐心解释,民主党有能力摆脱经济危机。最终,这位保持中立的卡车司机打算将选票投给他。

当地时间11月2日,奥巴马一家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竞选集会上与美国著名摇滚歌手布鲁斯·斯普林斯廷同台献艺。新一轮民调显示,离大选还有最后一天,奥巴马已经赢了。奥巴马在集会上对前来助阵的8万名支持者发表演讲时说:“过去的几天里,我感觉良好。我想你们或许在想象4日我们赢得胜利后的情景了。”

这是最终结果出来前,奥巴马对胜利最新的预测,但在当天的集会上,他仍然卖力拉票,获得在场支持者的热烈响应。

▲[亮点解析]一次行动胜过一百次辩论

辩论,是人与人之间希望通过言语说服对方接受自己观点的一种方式。辩论与沟通不同,以至于现代社会的一个口号就是“提倡各抒己见,避免各执己见”,因为辩论的胜负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对于在竞选中拉票这一方式来说,说得漂亮不如干得漂亮。你能在台上说得悦耳动听、慷慨激昂,以此来“收买”投票人的心,但对手也会用这种方式来发动拥护者与你一争高下。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另辟蹊径,用实际行动来赢得大家的好感与支持。

奥巴马就做到了这一点。他主动放低身段挨家挨户地去拜访普通民众,并向他们表明自己的意愿,鼓励他们勇敢投票,这种亲民方式无疑更容易收服民心。因为大家看到了他的诚意,感受到了他身上那股热情自信的干劲儿,投他的票自然也投得心悦诚服。

辩论时,有时候需要你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来击败对手。比如,在激烈的辩论场上,面对对手的穷追猛打,咄咄逼人,你完全可以避免与之正面交锋,而是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反而能将他轻而易举地拿下。

有道是,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小有小辩,大有大辩,而真正的不辩,恰恰是不做无谓的辩论,或用一种巧妙的方式胜对方于无声之中。

▲[口才指点]如何才能做到以“不辩”胜“万辩”

在人际交往中,面对他人不怀好意的言辞,有时“沉默”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但在到处都弥漫着火药味的辩论场上,遇到这种情况保持沉默很可能就会输了理儿,让对方趁机占尽优势。所以,这里的“不辩”并不是真的不说话,而是采取“怀柔政策”以退为进。

见机行事,后发制人

当被对方问到尖锐甚至敏感的问题时,应避免针锋相对的率性应战,而是应拖延时间等待时机到来。一旦时机成熟,比如在后来的辩论中迂回地提到这个问题,而对方没有给出好的答案或是回答有纰漏时,就可后发制人,战胜对手。

以柔克刚,以退为进

当对方对自己的观点慷慨激昂地驳斥一番后,可以先不急着辩解争论,而是先来一句“或许你说的是对的”,在对方得意之时再来一句“但是你不认为这样会有不妥吗?”接着说出自己的理由来。这样一来,能在很大程度上挫败对方的锐气。

以冷对热,以慢制怒

“慢”在论辩中是一种很好的“制怒”之术。自控力较差的人很容易在唇枪舌剑的辩论场上激动。要说服过分激动的人,宜用慢动作、慢语调来应付。以慢制怒,以冷对热,才能使其“降温减压”。只有对方心平气和了,你讲的道理他才能顺利接受。这与一个人朝你发牢骚,你耐心听他讲完后依旧和善对他,从而使其态度发生转变的道理是一样的。

6 不疾不徐,娓娓道来

▲[关键词]平静 超然 不疾不徐

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在为自己拉票时,通常有三个步骤:首先,他们会夸大对方哪怕是鸡毛蒜皮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上的问题,借以指出其纰漏错误之处;其次,他们责备美国那些腰缠万贯的巨贾是如何靠剥削普通工薪阶层发家致富,以激起听众的愤慨;最后,他们便推销自己未来的施政方针是如何地行之有效,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但奥巴马却很少这么做,他从不卖弄学问,也不非议他人,而是靠事实说话,让大家一目了然,继而自然接受。比如他曾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健康论坛上做过这样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