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荡气回肠的90个历史故事
3483000000027

第27章 范雎急流勇退

老子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这是提醒人们功成名就、官显位赫后,应立即辞去高位,退而赋闲。凡有高尚气节的君子,都不会一味地贪图富贵安逸,在适当时机,他们都能退出舞台,为后来者提供大展宏图的机会。

战国时代的范雎本是魏国人,后到秦国。因向秦昭王献远交近攻的策略,深得昭王赏识,被升为宰相。后因他所推荐的郑安平与赵国作战失败,而使他意志消沉。按秦国法律,只要被推荐人出了纰漏,推荐者也要受连坐处分。但昭王并没问罪范雎,这使他心情更为沉重。秦昭王为刺激范雎再振作起来,为国效力,对范雎叹气道:“现在内无良相,外无勇将,秦国的前途实在令人焦虑呀!”可范雎心中另有所想,因而误会了秦王的意思,感到非常恐惧。

恰在此时,辩士蔡泽来拜访他,对他说道:“四季的变化是周而复始的。春天完成了滋生万物的任务后就让位给夏;夏天结束养育万物的责任后就让位与秋;秋天完成成熟的任务后就让位与冬;冬把万物收藏起来又让位与春天……这便是四季的循环法则。如今你的地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日子已久,恐有不测,而应让位他人,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一席话启发了范雎,便立刻引退,并且推荐蔡泽担任宰相。蔡泽就职后,也为秦国的强大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当他听到有人责难他后,也明智地舍弃了宰相宝座而做了范雎第二,保全了自己的晚节,也表现出大公无私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