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自主创业十段法
3480600000018

第18章

第七段:创业中的困难预测与对策

“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当你预测到了困难,将它们消灭在萌芽之中就不会很困难!

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创业目标,困难是在所难免的,没有困难也就没有光彩的人生。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困难。人,是在不断解决困难中进步的,只有不断的解决困难才有作为,才能建立业绩,才会有成就感。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战胜了无数的困难,最典型的是“二万五千里长征”,他们那样的困难都克服了,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你还可以看看自己身边的成功者,哪一个是一帆风顺走向成功的?你见到的是他们成功的一面,他们受挫折、流泪的时候你并不知道。

当自己的事业成了“气候”的时候,就具备了强有利的优势。所以,我们不要害怕困难,不要害怕有问题。人只要活着,就不可能没有问题,而且解决的问题越大,获利也会越大,成就的事业也越伟大。

第一步:创业中的基本难题

“业”,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方言中具有“困难和问题”的含义,可见创业本身就是与困难打交道。创业中的难题有两大类,主观难题与客观难题。

一、客观难题(有型的)

创业初期,一般会遇到这么几项困难:缺乏启动资金,缺少过硬的专业技术,没有理想的经营场所,缺少人才,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缺少全面深入的了解,没有“围绕行业”形成必要的“关系网”,竞争对手设置的障碍等等。

客观上的难题可以通过“资源配制”的方法得到解决,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解决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只能在创业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解决。

希望饲料集团刘永好,起步时,也是没有资金,他们哥四个卖了手表、自行车才凑了1000元,这就是他们的创业资本。四年后变成了1000万元。

企业初期资金不足、缺少人才、技术、信息等难题都可以采用“借鸡生蛋”办法来解决。这里只提供一例“嫁接”的办法。如果资金不足,自己不必单独租门市,可以在理想的地段与人嫁接经营。就是在别人的店铺里,插入自己的经营项目。比如,在文具商店中嫁接复印打字项目;在小吃部里嫁接彩票销售项目等等。嫁接的好处是双方互补,多方吸引顾客,充分利用门面空间,降低租金,减少风险。

嫁接合作之前必须将房租各自分摊的比例等有关事项尽可能出现的问题写在合同书里。

二、主观难题(无型的)

主观难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创业目标不具体。没有做出行动计划或者计划不完善。大钱挣不了,

小钱又不想挣,生活在随意之中。

2、不愿动脑筋,看问题只顾眼前不及长远,好吃懒做,幻想遇到什么机

会改变命运。

3、对自己选择的职业不够理想,对合作伙伴不太满意,无法与人协作。

三、困难分析

在一般情况下,困难有三种:一是情绪、经济、心理、道德、健康方面;二是家庭问题;三是事业或职业问题。通常情况下,这三种情况很少同时发生。就是同时发生了也要冷静的对待。要相信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二步:面对困难的思想准备

一、对待困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1、人生就是迎接困难和挫折,从挫折中吸取教训是成功的必由之路。受到挫折不算失败,真正的失败是挫折后没有总结经验。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可以补充一句:“总结经验教训是成功之父”。挫折是胜利的新起点,是成功的阶梯。

2、对待困难要有正确的态度。不要怨天尤人,也不是自己的命运不好,人们之所以很少成功,总是联想到命运,说是天定的,八字不清等等,自己把自己看扁了。当然还有我们的教育,包括我们的父母,动不动就说,我们傻,死脑瓜。这些概念在我们的头脑中被重复了千百遍,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形成了阴影。我们必须把这些阴影打扫干净!

3、避免不良情绪或不幸的方法是:接受事实,让时间去治疗伤痛;尽可能的采取行动尽快地摆脱困境;集中精力向目标前进;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想到自己有个了不起的目标,未来是美好的。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在没当总统时,家里曾经失盗过,丢了不少东西,他的远处朋友得知后,写信安慰他。他回信在表示谢意之后说:“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性命;第二,贼只偷去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面对困难,我们要有这种心态。

4、正确的思考,稳定情绪。经常构思达成目标后的生活状态,善于清除头脑中的错误,删除浮躁、不安等各种消极的想法,使头脑轻松透亮。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沉淀思想就是要分清黑白:黑白的日子/给了我们一双黑白的眼睛/这是让我们把黑白的事物分辨澄清/黑白的世界/黑白的人生/我们要用黑白的眼睛去追寻光明。

我们要笑对每一次困难。人生难免有暂时的失败,有多少人在失败中站立起来,这样的例子到处可见,你的身边也会有,这里不多列举。人不可能很轻松地就成功了,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如果成功来得十分简单,成功就不“值钱”了。害怕失败时,本身就已经失败了一半。如果在困难中倒下,这一生也就彻底的完蛋了。

2004年《钱江晚报》刊载了“支晓永十年经历五次失败”的消息。

支晓永从15岁开始,就不断地转换角色,放牛倌、土地承包商、饭店小老板……但鲜有赚钱的。

15岁的支晓永刚上初中,就向家里人要了700元,到镇上的奶牛场买了3头奶牛,边读书边做起了放牛倌。赚了5000元后,因为家里反对,只好放弃,可支晓永心里嘀咕,“本来可以赚更多的钱。”

1998年春,刚满19岁的支晓永又从村里承包了150亩土地,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一场冰雹摧毁了他的50亩西瓜和200棵果树,一年的辛苦白费了。

几次失败后,他寻思着找点有技术的活儿干。偶然间,他看到复合门板的广告,觉得这是很有市场前景的产品。便揣着1万元前往北京学习这种技术。一个月后,回到家乡,他马上又投入3万元购买材料,开始做复合门板的生意。但是做好之后才发现,当时这种产品太超前了,卖不出去。由于对市场估计不足,投进去的几万块钱也打了水漂。之后,支晓永曾抢到了一次不错的机会——在村外的公路旁开起第一家饭店。但由于环境、卫生等因素,经历了一年的红火之后,很快在与后来建起的几个饭店的竞争中落败,两年亏了1.5万元,他不得不退出这一行。

没出一个月,支晓永很快又振作起来,圈了外村的一块地,建起房子准备养羊。2003年春,拿着仅剩的2000元买了13只羊,起初的一段时间,这群羊养得很顺利。于是,在几个月后,他又用1万元从别人手里买了80只。就在他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村里闹起了羊瘟,而且很快就蔓延开来,他的羊也不能幸免。

经历了数次失败后,支晓永做起了冷饮生意。他说现在空下来就看经济类书籍,书籍让他的视野开阔了,他有些腼腆地笑笑。他的冷饮生意很红火。他相信自己一定会取得成功。

支晓永的创业过程,我们不能不受到启发吧!

第三步:冲破困境

创办企业初期有困难,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处处都有难题。

一、对于企业的难题应以预防为主

1、预防危机,尽早防患。高明的管理者,能在危机到来之前将它化解;市场变化比计划要快,如果不居安思危,真正的危机来得比想象得要快。

2、在适当的时候压缩经营规模。把每一次改革都看成是一个新的起点、压缩是内部的调整。

二、共度难关,争取员工的理解

赢得员工的信任。国外有的公司对危机采用减时加薪的办法,摆脱困境。员工们得知企业效益不好,老板还增加了工资,他们都会主动地想办法和多出工出力,达到了企业增效的目的。

出现困境时,促使公司人员全力以赴解决:挫折并不可怕,关键是你怎样去对待,坚持下去渡过难关就是胜利。

三、困难当头,要有解决的信心

通货膨胀时,多借少贷、调整激励机制、营造企业文化、以奉献精神提高凝聚力;放弃眼前利益摆脱危机。

依靠合并增强竞争力:合并的优势是减少税金、降低成本、减少风险,这一点已经成为当今企业扩张的潮流。

果断决策,处理好地震、火灾、事故等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有两个条件:突然发生的——难以预料;首次发生的——无章可循;对突发事件要理性处理,缓解矛盾、顾全大局。

四、危机中常常是改进的大好机遇

1、困难时期是推进成本控制的好机会:决定削减成本的幅度,员工明白老路走不通时,就会在一切从简的条件下求生。

2、在困境中加大创新力度和投入,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不能搞平衡。对盈利的部分加大投入,削减亏损的部分。

3、用创业精神面对和化解危机:从偶然的观察中获得经营思想。横向思维,获得创新。据说有家医院效益不好,他们的住院部采取宾馆式的管理方式,获得了成功。

4、把不景气当成前进的机会: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公司中存在的问题:重新明确主要业务、开拓市场比正常时容易,提倡艰苦朴素、削减开支比正常时容易,找出内部薄弱环节,不景气也是对好坏员工的一次考验,可以大胆投入并购其他公司。

5、依靠更多的创造力进行营销。通过创新的营销流程,使产品流通的更快,尽可能地降低价格,定位直销,创意促销,降低成本。

6、摆脱失败的阴影,让企业再现生机。在危机中一旦企业家十分明确了解企业的目标,便可更清晰地分辩摆在自己面前的众多发展道路,了解到自身经营的真正关键,策略上会有一种新的灵活性,把握企业的使命感: 在正常的情况下,有些企业往往偏离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一个人也是如此),只好从头开始。要注重创新,知道自己做什么、该怎么做。

四川双流县有个“李姐饭店”被称为“稀饭大王”。据说天上的飞机声与地上食客喝稀饭的声音混为一团。一到吃饭时间,上千名食客挤满大院,男女老少齐刷刷地喝起稀饭,霎时,“呼呼”声大作,场面十分壮观。所以,有人戏称“李姐饭店”里喝稀饭的声音“连在天上坐飞机的人都能听得到”!

原来,这个“稀饭大王”的主人是一对文化水儿不高的失业夫妇。他们靠卖稀饭,在五年时间里,竟积蓄了百万财富。

李姐叫李春花,她与丈夫辜强都是重庆市仁寿县城关镇人。夫妻俩原先都在一家工厂做工,1992年双双失业。没办法,夫妻俩在家门口摆了一个烟摊,到1997年,他们靠卖烟累积了20多万元。

1998年腊月的一天,有朋友找到李春花,对她神秘地说,他的朋友可以从厂家提货。李春花两口子心想:春节来临,批发烟的人肯定多,趁早进点货,会多挣些钱。于是,夫妇俩取出了全部存款,又借了20多万元,进了100件香烟,准备大赚一笔。不料,没过几天,买烟的人都纷纷上门退货,并有人举报她卖假烟。工商管理人员查封了李春花的烟。这下子可好,原本的20多万元没有了,还欠了20多万元的饥荒。当初介绍她买烟的那个朋友,早已跑得没有了踪影。

债主们三天两头来讨债,李春花只有以泪洗面。一天下午,李春花内疚地对丈夫辜强说:“现在,我们叹气也没用,还是想办法从头再来吧”。丈夫说:“我们能干什么呢?一分本钱都没有,就是卖稀饭,也需要有本钱”。稀饭?这两个字让李春花眼睛一亮。我们就卖稀饭!卖稀饭投入不大,虽然利润微薄,但只要有利润,就可以做!她对丈夫说:“一碗稀饭就算赚几分钱,只要数量上去了,还是可以赚钱的。”经过多次协商,丈夫同意卖稀饭了。但他却不愿在仁寿县城卖,因为债主多,怕不得清净。于是,夫妻俩要远离债主,决定去西藏。1999年3月,夫妻俩到了成都,准备坐飞机前往西藏。可是一打听机票价格就傻眼了,从成都到拉萨一张机票一千多元。他们滞留在成都双流机场附近。夫妻俩决定先在机场附近的双流县城卖稀饭。他们找到了一个只有6平方米的门面,以3000元的年租金租了下来。办完各种手续时,钱也用光了。辜强又悄悄回到老家,向亲戚借了6000元钱,稀饭店总算开了张。

但稀饭生意并不好做,开张三个月,不但没有赚,还亏了3000多元。一天,一位工商干部来收管理费,李春花向他倒苦水。工商干部说:“一定要改变经营理念,要创新才行。”李春花受到了启发,晚上一收工,夫妻俩议论了起来。李春花说:“早上喝稀饭是中国人的传统,那么改在中午或者晚上喝可行不可行呢?”“是啊!为什么不能把稀饭当成正餐来做呢!”丈夫也兴奋起来。李春花认为:中午晚上喝稀饭是可行的。现在生活好了,人们对大鱼大肉吃腻了,喝点稀饭会有市场。当然,如果把稀饭当成正餐来吃,必须推陈出新,改良稀饭品种,推出既有营养又可口的“荤稀饭”才行!比如“鱼稀饭”、“腊肉稀饭”、“斑鸠稀饭”等等。另外,还可根据稀饭的特点配置各种各样的小菜。这样,就把大餐的饮食特点结合进来了。卖稀饭也就不可能再是微利行业了。两口子越想越兴奋。第二天,他们就开始分头行动。他们给自己的稀饭取了一个通俗好记的名字:“李姐稀饭大王”。

为了创建品牌,辜强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便研究出十几种稀饭,还发明了“野生蒌龙花粥”,是天然、野生、绿色食品,而且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为了熬稀饭,辜强必须头天夜里泡上米,凌晨3点升火,然后加井水文火熬制。他用的大米全是仁寿的农家新米,所有的配料也全是仁寿县的野生植物。为了把住质量卫生关,他对每一种原材料都严格挑选,精心清洗。李春花又在县电视台做了广告,提出“改变稀饭传统喝法,把稀饭当成正餐,把稀饭当成营养餐”的新理念。这一招还真灵,人们纷纷赶来尝鲜。

新品稀饭正式开业那天,夫妇俩熬了5锅不同类型的稀饭,免费给顾客品尝。客人们吃完后个个赞不绝口,都觉得稀奇,他们一传十,十传百,客人多了起来,都要品尝特色稀饭。此后,一天的营业额有时竟高达两三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