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 怎样与“官”打交道
要想使自己的创业目标顺利实现,你的协作关系户,管理监督你的工商、税务、公安、技术监督部门、卫生防疫部门、所在街道、银行等公务人员,还有行政主管、地方长官等这些关系都需要正确的处理。为了方便说明问题,这里我们把他们统称为“官”。不要认为“官人”水平就高,这些人员的素质也有高有低,脾气也有好有坏,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我们在公事公办的基础上,也要与他们友好相处。不然对自己自然不利。那么怎样才能与他们友好的相处呢?首先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尽量了解他们的工作特点,以及他们的甘苦。肯定他们的工作,同时也要向他们介绍自己的情况,让他们理解自己的难处,争取得到他们的理解、支持与帮助。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我们要严格遵循“上下”有别的关系,虽然官衔并不完全代表一个人的品德与水平。但是人家是“官”,你就不能过于计较,要善于接受批评,以请教的方式提出意见,不能出风头,有理时也要给他们留足面子,面子是一个人顶重要的事情,赵本山的小品《面子》,讲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在实现人生目标和创业目标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与人打交道。生意是什么?生意就是运用智慧赚钱!
这里说一下印尼华人巨富林绍良的事迹。林绍良拥有70亿资产,是当今世界12大银行家之一,他的财产超过了李嘉诚,荣获世界华人首富的桂冠。有谁相信40年前他只不过是一个卖花生油的小贩呢?他戏剧性的成功耐人寻味。
林绍良1916年出生在农民家庭,他性情温和,聪慧机智,7岁念私塾,15岁开了一个小面店,他勤劳肯干,店内外一人料理,不到半年,就赚了不少钱,显示出经商的才华。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逃脱兵役第二年林绍良来到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的古突士镇,投奔叔父林财金,在林财金开的花生油店当学徒。
1945年日本投降,印度尼西亚宣告独立。但日军刚退出,荷兰殖民军又卷土重来。抗击荷兰殖民者的战争打响了。当地华商在中华总会的领导下,大力支援印尼的抗荷独立战争,有过几年经商经验,独具慧眼的林绍良预感到自己大显身手的时机到了。他确信,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必将属于印尼人民,而自己的事业成败则与这场战争息息相关。于是,他离开了叔父,选择了一条充满危险的路——给印度尼西亚军队运送军火和药品。
这时恰逢一位高级领导人为摆脱荷兰情报人员的追捕,潜入古突士镇隐蔽,中华总会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林绍良。这位名叫哈山·丁的领导人在林家藏匿了1年多,与林绍良结成了莫逆之交。事后他才知道,哈山·丁是印尼共和国第一任总统苏加诺的岳父。正是通过哈山·丁的关系,林绍良结识了中爪哇第四军区蒂波尼哥罗师的军官们,其中一位便是印尼后来的总统苏哈托,而当时苏哈托是这个师的上校团长。林绍良说明了要为他们运送军火的想法。对处于被围困之中的孤军来说,这无疑是雪中送炭。他们对林绍良的英勇行为大加赞赏,并表示提供安全保护。双方一拍即合,认真而又慎重地研究了运输路线。不久,林绍良冒着生命的危险,凭着对地形和海路的熟悉,巧妙地越过荷军封锁线,把军火安全地运到了中爪哇印尼军中。就这样,林绍良押运军火,一次又一次地穿越荷军的封锁线。他从军火生意中获取了相当可观的利润,同时又与苏哈托等印尼军官结下了深厚的私人友谊。这为他日后事业上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了苏哈托的特殊保护,林绍良做起了丁香买卖,几年之间,就成了南洋有名的大商人了。从1954年起,他相继办起了肥皂厂、纺织厂、轮胎厂以及自行车零件制造厂。随着企业的发展,他逐渐把目标放在进出口贸易上,在新加坡和香港建立起贸易关系。1957年,他在泰国的金融巨头陈弼臣的帮助下,正式创办了中央亚细亚银行。至此,一个兼有工业、商业、金融的林氏集团已显雏形。1967年之后,林绍良迎来了事业上又一个高速发展期。这一年苏哈托出任印度尼西亚总统,林绍良利用他与苏哈托总统以及其他军政官员的良好关系,在事业上大展拳脚。在成为名副其实的“丁香大王”之后,又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面粉大王”和“水泥大王”。此外,林绍良凭借雄厚的实力,涉足房地产业,成为印尼最大房地产商。1974年,林绍良抓住政府开放资本市场的良机,由中央亚细亚银行与美国旧金山国际化学银行、日本长期信贷银行、英国苏格兰皇家银行以及香港信和集团共同投资组成多国金融公司。并慧眼识珠的邀请到“银行界奇才”李文正出任银行总裁。经过8年努力,中央亚细亚银行不仅是印尼最大的私人银行,也被公认为东南亚规模最大银行之一。1983年,美国《公共机构投资者》杂志公布的世界最富有的12位银行家名单中,林绍良被列为第六名。由于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和众多的银行作后盾,林绍良又涉足于国际贸易,而且一蹬场便一鸣惊人。数年内,先后购买了美国、荷兰、泰国、菲律宾和香港的多家公司,到1988年,年逾七旬的林绍良已经实现了他那“企业王国”的梦想。1990,林氏集团的营业额高达80亿美元,其员工约有13.5万人。
林绍良在事业上的巨大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必讳言,与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的深交,对他的事业成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四步:怎样与竞争对手相处
在工作与生活中,到处都有竞争对手。怎样对待对手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有的人对竞争对手处处设防,更有甚者,还会在背后“打冷枪”。这种行为无疑是百害无一益。其实,如果没有对手,也显不出自己的存在,当你超越对手时,没必要笑话人家;当人家超越自己时,也没必要嫉妒。最好的办法是与对手合作。
对手是什么?如果你是钱币的一面,对手就是另一面,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对手是另一名,其实对手与自己是矛盾的统一体,应该善待对手。
搞市场经济不能没有竞争。有竞争才能激发动力、增强活力,促使企业不敢稍许懈怠,不断推进科技进步,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建设和发展也不能没有合作。有合作才能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收拢五指、攥紧拳头、形成合力。马克思说得好,协作不仅可提高个人的生产力,并且是“创造一种生产力”,产生1+1≥2的神奇效果。聪明的人不但要积极与伙伴合作,也要勇于与竞争对手合作并从中获益。
如今,国外越来越多的大公司通过组建联盟参与全球竞争。竞争之中有合作、合作之中有竞争,这是对传统的竞争理念和模式的超越,是适应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也有一些企业开始提出并实践这一理念。实践证明,过去那种仅仅把同行看成是“冤家”,认为有竞争就不能有合作的观点是片面的、有害的,它往往造成不必要的摩擦、内耗及浪费。而把竞争与合作结合起来,既竞争又合作,就能突破孤军奋战的局限,把自身优势与其他企业的优势结合起来,把双方的长处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既提高自己也提高别人的竞争力,实现双赢或多赢。
团结就是力量,联合就有优势。愿人们更明智地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积极竞争的同时,发扬光大团结协作精神。这样,才能把我们的事业发展壮大,越办越好。
第五步:怎样获得员工支持
要想获得更多的财富,离开了员工的支持是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员工是创业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要获得员工的支持,就需要与他们搞好关系。不要认为自己是老板就老板着脸,要适当的与员工打成一片,听取他们的意见。老板只是职务上的分工不同,人格却是平等的。帮助员工,其实都是为了自己。员工们工作出色,也是自己的光荣。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和心境,也是为自己调整管理方式提供可靠的依据。
人都有自尊心,在做事的时候,要让员工感到他的重要。他们与自己一样有情感、有希望、需要得到被人喜欢、被人爱、被人尊敬,他们也有抱负、渴望和理想。要想办法尽量的不断满足他们在思想上和经济上的要求。如果创业有困难,可以让他们知道,他们也会理解你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