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弘一法师赠你的七部人生禅卷
3480100000017

第17章 处事卷:心智上乘。慈悲不是一个名词(1)

什么是真正的慈悲心呢这一直是个长久的不容易解决的课题。有的人认为在如今这个时代!什么都可以造假或许表面现象的确如此!但若往深了看!我们就会明白!其实不然。不管他人如何!我们自己在发起慈悲心时!应当都是发自于内心的真诚态度!不该虚假造作。真正的慈悲是发自于内心有利于他人的想法作为!不是以作秀为目的!更不是获得名誉声望的工具。人只有悟入真心!才能真实地启发慈悲心!做出有利于他人的善行。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为什么要培养慈悲之心!凡事带有功利性的根源都是不纯粹的!

是需要摒弃去除的。什么是真正的慈悲心呢这一直是个长久的不容易解决的课题。有的人认为在如今这个时代!什么都可以造假或许表面现象的确如此!但若往深了看!我们就会明白!其实不然。不管他人如何!我们自己在发起慈悲心时!应当都是发自于内心的真诚态度!不该虚假造作。真正的慈悲是发自于内心有利于他人的想法作为!不是以作秀为目的!更不是获得名誉声望的工具。人只有悟入真心!才能真实地启发慈悲心!做出有利于他人的善行。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为什么要培养慈悲之心!凡事带有功利性的根源都是不纯粹的!是需要摒弃去除的。

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

禅悟之间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在唐朝时。有一位龙潭禅师年幼未出家时很穷。当时依靠卖饼为生。上无片瓦遮身。处境十分可怜!不久。他遇到了道悟禅师。禅师仁慈。将自己寺庙旁的小屋子借给他居住!

年幼的龙潭对禅师格外感恩。为了聊表谢意。他下决心每天都做十个饼送给道悟禅师。而道悟每次接到饼都会送回一个给龙潭。并且微笑着祝福他道孩子。这个饼是给你的。我祝福你以后子孙繁昌,他对于禅师的行为不很理解。终于某天忍不住问他为何要这样做。道悟禅师却哈哈笑着说这是你送来给我的。我又赠送给你有什么不对呢龙潭顿时有所开悟。后来出家做了和尚。再后来成为了受人景仰的禅师!

在道悟禅师看来。取之于人就当回报于人。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所谓的君子。眼中所看到的世界不是哪一个人的。而是众生的。因而我们为人处世需要牢记得之于社会并回馈于社会。他人好也就是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禅师对于龙潭伟大的祝福。不仅是生活的真理。也是人生的真理!他有此领悟。是因为心界高阔。称得上是位实实在在的真君子!

世人常说君子如水小人如油。其实君子小人不过一念之间。他们的最大差别是在心量与眼界上!正因为心量与眼界不同。其行为举止才有了狭隘与宽厚之分!

据说苏东坡曾经有一次去拜访高僧佛印。两人相谈甚欢!正谈得兴起的时候。苏东坡突发奇想。忽然把佛印的袈裟披在身上问他大师。你看我现在像什么佛印淡笑着答曰嗯。像佛!说完反问苏东坡那么。你看我像什么苏东坡受到佛印夸赞有些得意忘形。有心刁难大师。就故作不屑地说我啊。看大师像一堆牛粪,佛印听了只是笑了笑。没有言语!

苏东坡回家之后还很得意。便将这件事告诉给了苏小妹!苏小妹听完之后不以为然。而是立刻给他泼了冷水道唉。你这回可是输惨了。太失礼了,苏东坡疑惑不解地问你为什么说我输了呢苏小妹轻叹一声。告诉他一个人心中是何种事物就会看到何种事物。佛印心中有佛。因而才会将你看成一尊佛!而你呢。因为心中存有污秽的东西。所以才会看到牛粪!论心界胸襟。你都与佛印大师相差太远了,苏东坡顿时了然。羞惭不已!

君子和小人。是中国人从古至今说不尽道不清的话题!小人和君子究竟有多大差别。从这个故事里就可窥见一二!

弘一法师对此体悟良多。他认为。小人总会乐于去打探君子的过错。但是君子却以知道小人所做的坏事为耻辱!这句话正是说明了君子与小人在心胸上的差异。一个人胸襟气度或心界宽广与否。就自然给他们的品质划出了界限!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这句话包含深意。就是告诫人们。君子与小人只是在存心上有微小的差别。但表现在行为上就截然不同了。这便是让人们时常警惕。要把握住自己的存心。事事关照住这颗心。才可免于堕落为小人!

我们在生活中难免遇到一两个与自己相处不来的人。或许是因为脾性有别。或许是因为见解不同。总之不让你喜欢!但也会碰到让人心生欢喜的人。你看到他就觉得心情舒畅。想要亲近!但实际上。喜欢或是讨厌。这与对方本身无关。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都在自己身上!有时。我们因为太过执著于色身。才特别希望遇到的人事事顺着自己的心意。喜欢自己并对自己好。还希望身边之人能为自己发生改变。依照自己的习性来生活!

但是。我们可想过。是否应当为别人先改变自己呢君子或小人。就是这样处在一线之隔。河流两边。皆是因为我们见到的世界全然是自己内心的反映。才会对某些人亲近喜欢。对某些人疏远憎恶!

我们回想一下平日所为。是否在自己心情开朗时。觉得大多数人对自己都是友善亲切呢而在自己心情烦躁时。即使亲人对自己说了一句告诫的话。都觉得他面目可憎与你为敌呢实际上。如果我们的心能时刻充满了安静祥和。无论在哪里也一样欢喜自在。无论遇到谁都不会心生鄙夷!

一个心灵充满了清净与智慧的人。即使见到一花一草都能感悟出真理。看到每一个人都觉得对方是自己的导师!所以说。慈悲之人教授他人慈悲之道。隐忍之人教授他人隐忍之道。大悟之人教授他人观心之道!当我们的心开始懂得用智慧去观察周遭的一切时。人生的真理。就会时刻闪现在你所见所闻所触的每一个事物上!

小人是缺乏这种智慧的。他们向来对人群充满了怀疑。更不愿相信人性本善。唯恐自己一不留心就被他人所害。生怕自己会在与人交往时失去什么!他们之所以喜欢打探君子的过失。有的是为了用他人的过错掩饰自己的恶行。有时只是因为他内心的阴暗与刻薄在作祟!君子以知道小人的过失为耻。是因为其本身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认为人性纯善。对众生愿意付出信任。觉得他人的恶行只是习性使然。只要个人下决心改正是可以改变的。所以君子心存善意。能够善待尊重所有的人!君子存心良善。且希望隐恶扬善。是宽厚的作为。他的善行还能启发他人的善心!当君子每每听到有人犯下恶行时。他心感忧虑。仿若自己在德行上犯下了过错一样。内心感觉到了羞耻。又如何会去打探并谈论这些事呢君子是用自己的德行来保持自己的纯净之心。也期望能用自己的行为来感召小人。是为大功德大善行!

所以说。一个人人品德行的高低决定了他是如水君子还是如油小人!为人应当善于修身。并且从端正这一个念头开始修心自律!

开悟箴言

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君子!抑或是小人!我们为人修身不应以外界的条件做借口!而应从自观内心开始!努力端正人品德行!远离小人行径。人从出生开始就在学习!一辈子都在不断学习完善自我!但即使孜孜以求!也可能总是遇上自己参悟不透的真理!迷茫之时很容易堕落成为小人。因而!我们每日都不可懈怠!要时常审视内心!时时注意!刻刻留心。凡夫多烦忧!与人相处时总觉得有一些有意或无意的烦心事到心里来!这时怎么办呢)矛盾的产生真的是他人的过错么!如果每个人都如此想!那世上还有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可能吗)不如每日记下自己犯下的身过!心过!口过!不要间断!

这样便能防止我们老是窃喜洞悉了他人过错!而不知道自省。人活一辈子很不容易!时间也有局限!不一定能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么我们要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与别人过不去这件事上面么)像小人那样探查别人的过失!以此为乐!其实也是与自己过不去!因为你这样的行为会导致别人也看不顺眼自己。试想一下!如果大家都把时间耗费在揭发对方过失上!对于自己本领能力的提高又有何好处呢)这世间每个人的质素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理念信仰不同!受环境影响的程度也不同大家都是不同的个体!那么当你看不惯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很可能看不惯你!这是很平常的事!为何要斤斤计较呢。

不知为不知,切勿不懂装懂

禅悟之间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

佛陀曾在某次开示会上讲述了卡鲁达伊尊者的经历!

有一次。许多在家信徒带着自家做好的酥油蜜糖衣物等供奉之物来到寺院。适逢午饭时间。正好用以供养比丘们。希望能聆听他们的开示!

比丘们享用完了食物。对他们进行了开示!开示之后。这些信徒聚在一起赞赏舍利弗尊者和目犍连尊者。觉得他们具有很高的德行!

卡鲁达伊尊者从旁边走过。不经意听到了信徒的谈话。心里有些感触。便对他们说你们不过听到了这两位尊者的开示。就以为他们这样贤德!真不知。倘若你们听了我的开示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信徒听到他的话。以为他定然也十分精通佛法。便殷切邀请卡鲁达伊尊者也为他们现场开示。也献上了供奉之物!

卡鲁达伊尊者欣然接受了。应了信徒的邀请走上讲坛!

但真要轮到他主讲时。卡鲁达伊尊者摇了摇手里的扇子说这样好了。还是先让我的弟子为你们开示吧,我在旁边为你们诵经!于是。他让自己的弟子站上讲坛。为信徒开示佛法!

他的弟子为信徒开示完毕之后。信众走到卡鲁达伊尊者面前。要求他为他们诵经。他又推脱起来说我只有在晚上才诵经。现在不合时宜。不如让别人来代替我吧,于是。他又让自己的另一个弟子为信徒诵经!

很快到了晚上。信徒来到卡鲁达伊尊者面前。邀请他为他们诵经。尊者还是推脱道现在不好。还是等天亮了我再为你们诵经吧,结果这群信徒等到了天亮。卡鲁达伊尊者还是没有为他们诵经!所有的信徒都生气了。觉得他是个言行不一的人。立刻拿起脚下石块和树枝要打他。他慌不择路地逃跑了!

在逃跑的路上。卡鲁达伊尊者失足摔进了污水坑!

信徒气愤不过。来到佛陀面前说道尊者。当我们称赞两大尊者具有高尚品德时。卡鲁达伊尊者因为妒嫉他们而故意炫耀起自己的德行。但当我们诚心诚意邀请他开示佛法时。他却不断推脱!可见他是个一无所长的人。却装作很有学问道德的样子。妄想将自己与两大弟子放在一样的尊位上!

佛陀听后。对他们如此开示卡鲁达伊尊者不是第一次跌进污水坑了。其实他在前世也曾犯了这样的错误!你们不知道。前世的卡鲁达伊尊者是一头公猪!信徒有点儿明白了!

佛陀接着对他们说道卡鲁达伊尊者学问浅薄。他只学会了一点妙法。却不愿意复习自己所学的学问。如此才这般徒有其表!一个人如果学习再多妙法却不懂得重复讲解。那他不是真的懂了。强装懂得便是犯下了极大的过错!

信徒听完之后都有所领悟。记下来佛陀的话。无一人犯下卡鲁达伊尊者的错误!他们明白知道是知道。不知是不知。求学问道都不该不懂装懂!

强不知以为知。正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弘一法师认为这是大愚!

本身不知道却装作知道。就是不懂装懂的意思。这种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显示自己聪明能干。殊不知这样的人迟早会被他人看穿。简直是愚痴到了极处。自损德行!法师的见教无独有偶。早在孔子生活的时代。他就教导自己的弟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大智慧!这种观念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求教主旨。与法师的观念如出一辙。提醒人们在修身求教时应当真诚恭敬。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虚心好学。这样才能得到良师益友的帮助。有助于自己的提升!

如果一个人看不见自己的不足与无知。在任何事物面前都摆出一副狂。妄自满的样子。不懂装懂。如何向人学习。如何得到别人的指导与提携呢时常不懂装懂。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了。又怎样提高自己的学问智慧品性德行呢强不知以为知。更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态度。给自己设置下障碍。阻碍了自己的求学之路。所以法师认为此乃大愚!

不懂其实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因为没有人从一开始就懂得一切。大家都是且学且进步。有什么丢人的呢比别人懂得少。懂得比人晚都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如果有人笑话你。那是他个人修养不够。迟早也会被他人笑话!不懂而非要装懂。往往说不了两三句话就容易穿帮。到那时才是真的失了颜面与德行!

学问之道。贵在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切勿不懂装懂!

开悟箴言

不懂装懂,是愚昧并且对自身不利的行为!若想学到真学问!就该改掉这个不良的习性。每个人都不能成为完全意义上的万事通!总有一些事比别人晚一些知道懂得!这与人们接触知识的时间机会有关!不值得我们引以为耻。不懂而承认不懂!说明这个人在求教的态度上严谨认真!是诚实的求教者!被求教者定然愿意倾囊相授!因为这人的思想素质优良!可谓孺子可教,。相反!如果不懂而不敢承认不懂!说明这个人在意面子多过于真实的学问!求教的态度不端正!被求教者定然要犹豫一番!因为这人的人品德行不够好!即使教了他再多的东西也可能是无用的。不懂装懂,是不坦率不真诚的行为!在儒家看来便是有失品格。为何你要用无价的品格!去换取毫无价值的表面成就呢)真正的愚昧不外如是了,

无事生事的人,薄福损己

禅悟之间

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弘一法师世上有的人常常会无事生事。令人无奈!

曾有这么一个年轻人。有一天照镜子。觉得镜子里的自己脸色幽暗蜡黄。顿时心生不安。以为自己可能生病了!为了搞清楚自己是否真的生病。他去图书馆借了一本医学书籍。认真查看。想判断一下自己患上了什么病症!

这位年轻人翻阅书籍。将书中的许多描述与自己身上的症状做了比较。惊恐地发现。自己原来患有霍乱好几个月的时间了。一下子被吓住。愣了好半天才缓过神来!

这时的他紧张异常。心情低沉之余很想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日子可以活。于是他开始翻书。并给自己把起脉来!结果。他发现自己的脉跳非常不稳。根据书中的内容。他发觉自己应该还患上了心脏病。而且病情严重!

紧跟着。他继续自我诊断。又觉得自己患上了黄胆肝炎膝盖积水等其他疾病。一时间心灰意冷。陷入了万念俱灰的境地!他此时变得无比恐惧。赶忙从图书馆出来。找到自己一位当医生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