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关在笼子里的人
笼子里关着一只说谎的鸟,它信誓旦旦地坚称自己是人,是个热爱自由的人。
——《又寂寞又美好》
最初定义“伪君子”是在莫里哀的《伪君子》中。
伪君子达尔丢夫说,我从不觉得金钱有多重要,但说的时候,却在他内心,暗暗打着侵吞他人房产的主意;达尔丢夫说,我是一个从不贪恋女色的正人君子,但是在说的时候,他却两眼直勾勾地盯着美丽的女仆;达尔丢夫还说,我是最守信用的,我从不出卖我的朋友,但是他早已做好了去揭发朋友的准备。
那时年幼,伪君子的故事只作为同学间的一个笑料,赢得众人一笑。若干年后,当年的同学再度相聚,除了许多人都在时光机的打磨下,性情或多或少变得圆润之外,感触最深的就是,当中一些人,被生活或者说岁月雕琢出了许多“伪”的印记。
在无言的沉默中,或许敏感的人,对身边那些昔日熟人的变化察觉得最迅速,也最精准。虽然在坐的我们都还涉世未深,虽然严格来讲,生活的重任我们都才刚刚担起,但我们处事的方式却都发生了质的改变。
交谈中,因为有意识去顾忌他人感受,所以更多人习惯摆出一副很实在的样子。他们口口声声地说,在老同学面前绝不说假话,却愣是把十说成一,把有说成没有,这些是心里有底的人。遇到那些心里没底的人,他们干脆摆出一副肆无忌惮的架势,甩出几句个性的话来,俨然一副玩世不恭的姿态。他们看起来一样很大气,光鲜十足,可在安静的时候,凝重的表情和神情中的惶然,掩饰不住他们虚而飘的内心……此这般的方式,到底是自我安慰,还是自欺欺人,我们都无从作答。
只剩下微笑的时候,我们只能承认,能够感觉到彼此的变化,说明我们大家都变了。
成熟不是心变老,而是眼泪在眼里打转却依然要强装微笑。这是谁说的?懂事会让自己难过,不懂事会让别人难过。这又是谁总结的?想到这些,突然又想起了契诃夫的那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
毫无疑问,当我们习惯掩藏自己的时候,我们理所当然成了契诃夫笔下的玩偶人。那么,在旁人眼里,我们是滴水不漏行走的人,还是滑稽可笑的小丑?
往往,我们总是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却不知道自己一直都在做无用功;往往,我们觉得自己很伟大,却不知道自己一直在和蚂蚁比大小;往往,我们觉得自己的学到了很多,却不知学到的才仅仅是皮毛。
在急促的忙碌中,我们忘却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忘却了初衷,忘却了曾有的誓言,也忘却了发现。相反,我们总在自欺中,做着伪君子一样的事,过着伪君子一样的生活。
我们,都是在笼子里生活的人;
我们,是一群被关在笼子里的人。
10.最初的色彩
我几乎已不复记忆,当初究竟是因为一幅感人的画面,或是天空缤纷的色彩,或仅仅是一张简单的广告插图,诱发出我内心的创作动力,让我再度开始提笔作画。
我只记得,有好长一段时间,我每天不停地画了又画,没有任何目的,只单纯地喜欢画画罢了。
我就这样一画画了二十年,画出了我意想之外的丰饶人生。
我真想重新回到,那令我重燃创作欲望的魔幻时刻……
当时是怎样开始重新画画的呢?
——《又寂寞又美好》
那个在街中心形成的十字路口于我很熟悉。路口南边有一个报刊亭,路口东边有一个街心花园,路口北边有一座学校,路口西边通向我的家。从南到北,从西到东,不过相隔一百余米,我却走了十年,还依然觉得从未真正走完过一次。这个普通的路口是我所有记忆的承载者,更是我所有梦想的见证者、支撑者。
十年……
十年前,喜欢在报刊亭里看《读者》,翻《青年文摘》,喜欢往街心花园的邮筒里放投稿信,喜欢在学校门口的传达室找回信,喜欢看紧挨着传达室的超市的落地玻璃,喜欢感受一年四季中,总能在午后被落地窗反射出的灿烂的阳光。一切都充满了小资情调,但周遭却并没有奢侈的味道,简单、质朴、安静、轻松。
每天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郭敬明的文字总是让我在淡然的忧伤中,找寻到一种落寞的繁华。然后就开始遐想,将自己完全置身在书中人物所处的环境里。
咖啡或茶,浓郁的香气伴着升腾的热气,遮住冬日的寒冷;落地窗边,和暖的阳光,淡淡的倾洒在发端;淡紫色的书写纸,黑色的墨迹,一行行渗透着平静或热烈的情绪。窗外,人流攒动。熙攘中越发喧嚣的景象却让我感到内心越发的平静。
课堂,偌大的阶梯教室空空荡荡,记笔记的学生散落在各个角落里;讲台上,富态的老教授在宽阔的黑板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矮小,眼镜却像变异了一样给人一种硕大无比的感觉。他总是习惯性地将两手按在讲桌上,微微低着头。于是,他那早已形成“盆地”景致的荒芜头顶,就在外面一圈又一圈的花白头发中,像地理老师讲的盘旋的大气旋一样,从中心向外扩张,显得分外眩晕。
空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四个人组成的空间里,和生活有关的家当一应俱全。有人窝在床上变换着姿势看电视;有人伏在书桌上悄无声息地翻动书页;有人塞着耳塞,听着音乐,趴在阳台上看楼下的风景;有人在电脑前,眉头紧皱,专注地玩着游戏。同吃同住,嬉笑怒骂,偶尔来一次“窝里斗”,然后再一同去疯狂地“搓”一顿,顺便去KTV里“腐败”一下,日子就在抱着被子,在顺着楼梯爬上爬下的过程中流逝……
工作,朝九晚五,快节奏,无变化。高素质的人群在清幽的环境中,在各自的舞台上,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演绎着自己的角色,诠释着属于自己的行业内涵,或优雅或精干。
如白驹过隙的时光就在遐想中逃走,没有留下任何罅隙供人探究。曾经不止一次暗自诅咒将汽笛按得“震耳欲聋”的司机叔叔;曾经不止一次在不懈中,对站在自己面前,明明是着急上班却又因为要送宝贝儿子上学,所以不得不加快车速,不幸被自己撞到的摩托车阿姨充满质疑;曾经不止一次气愤地咬着嘴唇,望着紧紧扒在公交车门边,试图挤进车厢的年轻女孩无可奈何……
正所谓一切都是有缘由的,遐想的东西总归离不开现实,但遐想的东西又都是现实中所有美好事物的汇聚品,遐想很多时候又都超越现实,甚至可以超越上千倍,上万倍。
喜欢看书,喜欢写字,想拥有一个舒适、安静,阳光灿烂的空间。习惯在书中获得慰藉,习惯用文字表达心声。后来,喜欢逐渐变成了习惯,习惯的让自己更加喜欢自己所喜欢的,成了爱好。再后来,喜欢的习惯在坚持中一发不可收拾,在一发不可收拾中出现了属于自己某一阶段的“小有所成”。
沿着喜欢的,习惯的而又似乎成为擅长的路走了很多年。
十年后。
当年遐想的东西在坚持中似乎或多或少,或完整或部分的都成了现实。如今,再不会因为陷入深深的遐想而被汽笛声吓得手忙脚乱,再不会讨厌送孩子上学的阿姨,也再不会曲解在早高峰中挤车的女孩。内心依然平静,但平静的方式却发生了变化。
当曾经的偶然成为刻意,当所有的习惯让自己选择了坚持,当坚持后出现了短暂的收获,当收获累积为所谓的成就,简单中便衍生出了庞杂,在自由自在中疯狂执着的惬意,就变成了被模式束缚的焦虑。不减充实,不少膜拜,太多意外与惊喜;少了青涩,少了稚嫩,少了太多新鲜。
坚持了,拥有了,天随人愿中却有点事与愿违;快乐了,富足了,灯红酒绿中却有点强颜欢笑。清醒了,才发现,原来太多东西都与梦想无关,与己无关,与初衷相悖,却说不出也问不出个为什么!
他日思来路,只剩下怀念,无边无尽的怀念,不敢说遗憾。
人真的很奇怪,每个人都在梦想未来,却又似乎又都想回到过去。其实,无论倾心于过去还是未来,归根结底还是对当下不满意。郁闷的是,人必须活在当下,而过去又都是从现在中走过的,一分一秒都未停歇。亦或许,每个人都会很怀念最初的感觉。
无心插柳柳成荫,有心栽花花不开。一直就很奇怪这句话为什么会在《名贤集》里出现。虽然现在也不是想得很清楚,但大致感觉,这确是作为一种有深度的思考在这里出现的。
十年是一段不长也不短的年岁。现在想来,本能的发觉,或许当年制造声音将自己拉回现实的司机大叔是对的。又忽然觉得,当年那个身为母亲的阿姨和漂亮女孩的无奈,自己也体会颇深了。这一刻,依然年轻的我,很想再一次展开遐想,希望自己的头脑里可以充斥更多的遐想。可突然,我又犹豫了。
我到底该不该继续我的下一个遐想,我究竟该专心走路,还是平复那霎时被扰乱的思绪,去坚持我的遐想?我还想知道,还想追忆,十年前的我,到底是怎样开始我的遐想的?那时的我,在开始遐想的时候,又是个怎样的状态……
羽翼未丰的翅膀惦记着飞翔,展翅翱翔了却惦记着回归。那个熟悉的十字路口,我始终没能够真正的穿越。
又寂寞又美好,非常美丽非常罪。
11.盲目的幸福
爱到极致,我已变得盲目。
在幸福的峰巅,谁还记得住爱神的电话号码,谁还记得住周围许多有趣的日子。
湿透的衣裳终究会干,可以遗忘的都不再重要了。
——《地下铁》
还记得罗大佑的那首《爱的箴言》么?我将真心付给了你,将悲伤留给我自己;我将青春付给了你,将岁月留给我自己;我将生命付给了你,将孤独留给我自己;我将春天付给了你,将冬天留给自己。曾经,被这首歌感动过许久,后来,却发现这首歌大多出现在悲伤的文字里。
不禁感叹,爱的盲目多是和凄美、哀婉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更多的时候,这种盲目的结局注定写满破败与凋零的味道,让人惋惜,也让人忧伤。就像歌的末尾几句唱出的:爱是没有人能了解的东西,爱是永恒的旋律,爱是欢笑泪珠飘落的过程,爱曾经是我,也是你。
卿卿我我难长久,从欢笑到泪洒千行,一段感情无奈地画上了句号。华丽地转身,挽回几丝颜面,从此天涯,路归路,桥归桥,当年剪下的缕缕青丝,在风中,也像飘花一般飞散在云里,过往,遗忘。
极致的爱,往往换回的是形单影只的落寞,一如清瘦的背影在云雾里朦朦胧胧的茫然。对影成双,月影照孤,才记起曾经犯下的过错。回忆的画面固然美好,昔日却早已远去。
曾经,在无数次辗转难眠中思慕佳人,又在无数次捉襟见肘的生活中让自己的三餐缩水,只为制造一次不大不小的浪漫,博得梦中的那人一笑。
曾经,因为简单的三字承诺而感动得“临表涕零”,又因为那个贴心人的一言一行而快乐得像个小孩子。
曾经,他们背靠着背坐在草坪上看夕阳,感受彼此的温暖;曾经,他们手拉着手走在公路边,感受彼此的柔情;曾经,他们依偎着在十字路口道别,感受彼此内心的恋恋不舍。
后来,他越来越包容她,宠溺她。因为爱,也因为对自己一个已然实现的梦的珍惜和守护。
后来,她越来越依赖他,捉弄他,因为在乎,也因为太重视一如既往被重视的感受和安慰。
他们,很相爱;他们,都在不停追寻中,期望着美好的未来,长久的执子之手。
然而,他们都犯下了盲目的错。他的盲目在于爱的太过纵容,她的盲目在于爱的太感性。于是,她变得异常敏感和多疑,他在变本加厉地付出中体会到越来越多的无奈与沉重。她累了,他也倦了。
分道扬镳。这是他们唯一能选择的方式,伤害在所难免。就像几米在另一部作品中所写的场景:他们在电梯里不断地拥抱,却始终不肯走出电梯。尽管如此,他们的缘分还是走向了尽头。
盲目的幸福很美,但却不能长久;盲目的幸福曾经很美,但回忆起来,去爬满了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