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趣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3474000000004

第4章 《三字经》文句“六情”、“七情”与保养五脏六腑

一、从“六情”“七情”说起

六情 生活实践中,可以说人人皆有“六情”。那么,何谓“六情”呢?概括说来,就是指人的各种感情。对何谓“六情”在古籍名著《白虎通·情性》里作了比较透彻解释:“六情者,何谓也?喜、怒、哀、乐、爱、恶谓六情。”

七情按照儒家学说的认识和解释来说,所谓“七情”,就是人人皆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感情或心理作用。

然而,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是指对人人皆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总称。人人皆有的这种“七情”,一般说来,其七情的变化属于生理活动范围。总的说来,其“情志”中的不论哪一种情,均不能激动过度,一旦过度,则可导致内脏功能失常、气血不调而发生疾病。

可见,生活实践中,人人皆有的不论称“七情”,或曰“六情”也罢,显然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古学者宋王应麟在编写《三字经》文句的时候,亦将人人皆有的“七情”,恰到好处,给写进了《三字经》里。

二、《三字经》文句和《白话三字经》认识性的解释

日喜怒 目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

其内容意思,天津市古籍书店出版的《白话三字经》一书影印的注释里,作了古时人们的认识和解释,这里将其原文转引出来,以供欣赏研究。其原文为:

此言七情之动也。人之有生,便有知识,才有知识,则七情生焉。一日喜,欢乐也;二日怒,嗔恚也;三日哀,伤感也;四日惺,恐畏也;五日爱,春恋也;六日恶,憎嫌也;七日欲,贪慕也。凡此七情,智愚贤不肖皆有之。惟圣贤能出之以正也;出之以正,则为君子;出之以邪,则为小人。人当崇正而黜邪,循理而室欲,可不慎乎。恚音惠。

其实,生活实践中,人人皆有“六情”,或曰“七情”也好,涉及的内容,可以说是极其丰富多彩多趣的。这里,笔者举人人皆有的“六情”或曰“七情”也罢,与保养五脏六腑的关系,亦是非常密切的。

三、食与“五”和“六”

先从“数”说起。

何谓“数”?对此,古人作了科学概括总结性的认识,叫做“数者,一十千百万也。”(《汉书·律历、志上》)然而数字中的“五”和“六”,与日常生活,人们以食物来养身的关系,亦相当密切,又相当重要。

数字中的“五”和“六”,在人体内叫做“五藏六腑”。五藏,是对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总称。六腑,是对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六个脏器的总称。

1.食与“六腑”中的养胃健身

人体的气血、津液等均为食物中营养物质所化生,首先依靠人体内的“六腑”中胃的受纳,故胃的强弱(胃的好坏)对保持人体的健康,有重要的作用。

那么日常生活中,人们应怎样注意才能将胃保养好呢?概括说来即是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遵循胃正常的消化规律来进行饮食。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的“一日三餐制”就是人们从生活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符合生活规律和适应人体中胃正常的消化规律的,是符合科学道理的。所以,除了“一日三餐”而外,不分时间随意进零食,必然会打乱胃肠正常的消化规律,显然对健康极为有害。

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难免会出现饥渴的现象。所以,就需要注意:不论大饥大渴,或者小饥小渴,皆应禁忌暴饮暴食,或者叫作大饥勿饱食,大渴勿过饮。因一次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或饮水过多,就会使胃难以适应,使胃的负担骤然加重,违背胃正常的消化规律,轻者会引起胃痛、呕吐、腹胀等病症;重者会导致急性胃炎、肠炎、胃穿孔等病症。在这方面,古人归纳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叫做“不欲极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孙思邈《千金翼方》)所以,日常生活中,凡遇饥渴的现象时,人人皆应注意能够做到缓缓进食,渐渐饮水,则可避免身体受到伤害。

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每年夏季炎热的时期,有时难免会出现失度饮用冷食的现象。如过分食用冰棍、冰糕、汽水等冷饮,或者过分用凉菜、凉饭等冷食,皆违背胃的消化规律,因胃喜暖而恶寒。所以,每年夏季炎热的时候,人们尤其更加需要注意:凡饮食中的生冷、凉食者应少食为佳,否则就会出现腹痛、泻痢等病症。特别是体虚胃寒的人,以及儿童与老年人,则更应该慎重。在这方面,古人从生活实践中亦归纳总结出宝贵的经验,叫做“形寒(指身体受寒)寒饮则伤肺。”(《灵枢·耶气脏腑病形篇》)“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即指肺的经脉)上至于肺,则肺寒。“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素问·咳论》)古人总结出的这些宝贵生活实践经验,其共同的特点,都是强调饮食过凉,会引起各种疾病。

2.食与“六情”

数字中的“六”,在人体内不仅是有“六腑”之称,而且人人还皆有“六情”,即“喜、怒、哀、乐、爱、恶”,谓之“六情”。(《白虎通·情性》)并且这“六情”,与胃保持正常的消化规律,其关系亦相当密切,相当重要。古人在这方面,从生活实践中归纳总结出科学的认识和宝贵的经验,叫做“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其意思,主要是说很难设想人体在气血紊乱的情况下,能够保持住胃肠消化功能的正常进行。因此,“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可便食。”(《素问·举痛论》)显然,日常生活中,人人皆应十分注意在进食前后,尽力排除一切反常的情绪,才有利于胃的正常消化功能,以免其危害健康。

3.食与“五昧”

数字中的“五”,在人们天天离不开的主食和副食中,古人从生活实践中,亦归纳总结出科学的认识和宝贵的经验,叫做“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中益气。”(《内经》)其意,主要是说:每年不论春夏秋冬,人们天天离不开米、谷、豆类等食物,以主食而养身,以及各种肉类,菜蔬和水果等丰富营养的副食来养身。

然而,日常饮食中的主食和副食,尽管品种繁多复杂,但它们却均由数字中的“五”给统一了起来,即突出表现在主食和副食的共同特征上,皆离不开“五味”:“酸、苦、辛、咸、甘”(东汉经学家郑玄注)。

主食中的各种粮食和豆类等,按食味归类,均属于甘性食物,如大麦、小麦、高粱、玉米、大米、糯米,以及黄豆、绿豆、赤小豆、蚕豆等。

副食中的各种鱼、肉、蛋等,如牛、羊、猪、鸡、鸭、鹅等肉类,以及鲤鱼、鲫鱼、黄鱼、鲢鱼等,还有鸡蛋、鸭蛋等,按食味归类,亦属于甘性食物。

副食中的各种菜蔬和水果等,按食味归类,有的属于酸性,有的属于苦性,有的属于辛性,有的属于甘性,如芹菜、韭菜、大蒜、葱、姜等,属于辛性,山楂、李子、杏、石榴等,属于酸性。有关其他许多具体的菜蔬和水果的食味性,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古人用数字中的“五”,不仅是将品种繁多的主食和副食给统一了起来,概括为有“五味”,而且还归纳总结出不可偏嗜“五味”的一些宝贵经验,并且流传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里,可举古人说的两个例子:如古人说因“酸走筋”,“多食酸(指偏嗜),令人癃。”而所谓“令人癃”,就是指“小便不通,淋沥而出。”为什么?古人亦作了比较透彻解释,即“酸人胃也,其气涩以收也。上走两焦(两焦:指上焦、中焦,即胸隔、胃脘部位),两焦之气涩,不能出入,不出入即流入胃中,胃中和温,即下注膀胱,膀走胞,胞薄以耍[同“软”],得酸则缩卷,约而不通,水道不利,故癃也。”(《千金食治》)

再例如,古人说因“咸走血”,“多食咸,则脉凝泣(血流不畅),而变色”,重者会患“血凝”等病症,“多食苦,则皮槁(皮肤不润泽),而毛拔(毛发脱落),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指甲干枯),多食酸,则肉胝胸(zhi zhou,变硬皱缩)而唇揭(口唇掀起);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饿味所伤也”(《千金食治》)。

四、“脾好音声”

人们将体内的心、肝、脾、肺、肾,总称作“五脏”。它们在人体内的生理作用,虽各有其不同特点,但又互相联系,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

以“五脏”中的脾为例,它在人体中的作用和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中亦包括它能够输送饮食化生的营养物质,以充养肌肉、四肢。在这方面,古人亦从生活实践中,归纳出科学的认识和成功的经验,名曰为“脾主身之肌肉”(《素问,痿论》)“四肢皆禀气于胃,……必因于脾,乃得禀也。”(素问·太阴阳明论》)

不仅如此,而且古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摸索和归纳总结,科学概括出很有趣的认识,叫做“脾好音声,闻声即动而磨食。”(《寿世保元》)而“音声”,亦包括音乐在内。据科学家们研究,音乐对于饮食的消化和吸收,确实有益于安身。

为什么?这就需要先从音乐说起。

“音乐”,概括说来是为艺术的一种。音乐分声乐和器乐,按体裁、形式分为歌曲、合唱、交响曲以及丝竹、吹打、说唱音乐等;而音乐,它又往往与诗歌、戏剧、舞蹈等相结合而成为歌剧、舞剧、戏曲等综合艺术。总之,音乐涉及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现在,社会已经进入科学时代,人们则需要相应讲究利用一些科学的手段,进行科学生活,如饮食前后,或者在进食的过程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人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可播放有利于精神愉快的音乐,有助于胃、脾运动规律的要求。按照古人的认识和说法,叫做“脾好音声(包括“音乐”在内),闻声即动而磨食。”(《寿世保元》)

音乐有利于饮食的消化和吸收,有利于安身,亦还可以从与愉快音乐健身相反的情形进行说明,如古人从生活实践经验中归纳概括指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大,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其意,是说很难设想,人体在气血紊乱的情况下,能够保持住胃肠和脾的运动功能正常进行。

科学的生活,讲究和注意音乐健身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切忌刚强激昂的节奏,缠绵悲凉等声调的音乐,因对人的情绪和食欲,乃至人体健康产生损害。

然而,生活实践中,人们十分注意和讲究日常将“六情”或曰“七情”处理好,当然有利于保养好五脏六腑。但是,人们还需要十分注意和讲究日常生活中,与“六情”或曰“七情”相配合好调和“五味”才行。

五、食味不可偏嗜

食味是指食物中的主要味道。然而,生活中的食物,则主要包括主食和副食两大方面,又皆离不开酸、苦、辛、咸、甘这“五味”。

从中医学上来说,认为与食物的“性”一样,由于食物具有不同的“味”,所以,就有不同的功效。据中医学归纳概括出的认识,叫做:

酸味(包括涩味) 有敛汗、止喘、止泻、涩精、缩收小便等作用。如乌梅、山楂、山萸肉、石榴、柿子等。

苦味有清热、泻火、燥湿、降气、解毒等作用。如苦瓜、苣荬菜、苦杏仁、橘皮、百合等。

辛味(辣味) 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如葱、姜、蒜和辣椒、花椒、胡椒等。

甘味有补益和缓解疼痛、痉挛等作用。如蜂蜜、饴糖、红糖、桂圆肉、米面食品等。

咸昧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虾、海蟹、海蛰、龟肉等。

当然,对各种食物来说,酸、苦、辛、甘、成,这只能说是最基本的,除“五味”之外,则还有“香”性“味”。而芳香性的食物,则比水果、蔬菜居多,如橘、柑、佛手、香木缘、芫荽、香椿、茴香等。中医学认为,芳香性食物,一般具有醒脾、开胃、行气、化湿、化浊、辟秽、爽神、开窍、走窜等作用。

按食味归类,生活中人们食用的各种各样的食物,则不论是主食还是副食,究竟有多少呢?在《食补与食疗》一书里,作了这样的归纳:

酸性食物 番茄、木瓜、马齿苋、醋、赤小豆、蜂乳、柑、橄榄、柠檬、杏、梨、枇杷、橙子、桃、山楂、椰子瓤、石榴、乌梅、荔枝、橘、柚、杧果、李子、葡萄、鳟鱼、猫肉、香橼、佛手。

苦性食物苦瓜、苦菜、大头菜、香椿、淡豆豉、公英、槐花、香橼、佛手、薤白、慈菇、酒、醋、荷叶、茶叶、杏仁,百合、白果、桃仁、李仁、海藻、猪肝。

辛性食物 生姜、葱、芥菜、香菜、白萝卜、洋葱、芥籽、油菜籽、香花菜、油菜、萝卜籽、大蒜、青蒿、大头菜、芋头、芹菜、韭籽、肉桂、辣椒、花椒、茴香、韭菜、薤白、香橼、陈皮、佛手、酒。

甘性食物 著达菜、莲藕、茄子、蕹菜、蕃茄、茭白、蕨菜、白萝卜、冬瓜子、丝瓜、洋葱、竹笋、香花菜、萝卜籽、藕节、土豆、菠菜、荠菜、黄花菜、青蒿、大头菜、南瓜、洋白菜、芋头、扁豆、豌豆、胡萝卜、白菜、芹菜、瓠瓜、冬瓜、冬瓜皮、黄瓜、豌豆、肉桂、豆腐、黑大豆、绿豆、赤小豆、黄豆、薏仁、蚕豆、刀豆、荞麦、高粱、粳米、糯米、玉米、小米、陈仓米、大麦、小麦、木耳、蘑菇、白薯、蜂蜜、蜂乳、白木耳、牛奶、羊乳、甘蔗、柿子、橄榄、柑、苹果、荸荠、杏子、百合、梨、落花生、白砂糖、白果、陈皮、桃仁、西瓜、西瓜皮、甜瓜、菱角、山楂、李仁、香蕉、桃、椰子瓤、罗汉果、樱桃、桑椹、荔枝、黑芝麻、榛子、橘、柚、杜果、栗子、大枣、无花果、酸枣仁、莲子、李子、葡萄、胡桃子、龙眼肉、黄鱼、泥鳅、鲳鱼、青鱼、鳙鱼、鲢鱼、鳗鲡鱼、龟肉、鳖肉、塘风鱼、鲤鱼、鲫鱼、田螺、鳝鱼、虾、海马、蚶、酒、猪肺、猪肠、猪肉、猪髓、猪皮、猪蹄、猪肝、猪肚、羊肉、鹿肉、猫肉、鸡肉、鹅肉、蜂肉、牛肉、白鸭肉、紫河车、雀、鸽蛋、猪心、鹌鹑、鹑蛋、熊掌、火腿、鸭蛋、燕窝、枸杞子、榧子、南瓜子、芡实、香蕈。

咸性食物苋菜、大酱、食盐、小米、大麦、紫菜、海蛰、海藻、海带、蟹、海参、田螺、猪肉、猪髓、猪肾、猪蹄、猪血、猪心、鳆鱼、淡菜、火腿、熊掌、蜂肉、龟肉、白鸭肉、狗肉、鸽蛋、紫河车。

“五味”入口,各有所走,故不可偏嗜。在生活实践中,古人则早就已经对食物中的“五味”,归纳总结出一套相当有趣味性的认识,叫做“五味入口”,则“各有所走”,即“酸走筋”,“苦走骨”,“辛走气”,“甘走肉”,“咸走血”。

不仅如此,古人还进一步指出:人们对食昧,则不可偏嗜。即指生活中人们应该十分注意:对食味中的任何“一味”,都不能不适宜而过量食之,食之而有害。

多食酸,则“皮槁而毛天”,“酸走筋,多食酸,令人癃”。因为“酸人胃也,共气涩以收也。上走两焦,两焦之气涩,不能出入,不出即流于胃中,胃中和温,即下注膀胱,膀胱走胞,胞薄而耎,得酸则缩卷,约而不通,水道不利,故癃也。”此种解释,传为上古时代的名医少俞所作。所谓“多食酸则皮槁而毛夭”,其意就是指:会出现皮肤不润泽,而毛发脱落的不良现象。

多食苦,则会使人出现呕吐,或者呕血等不良现象,而且还会使人的牙齿变黑黄色及稀疏,齿间缝隙较大,筋急而爪枯,等。按照中国烹饪古籍丛刊《千金食治》里记载的原文,则是:“苦走骨,多食苦,令人变呕,何也?”答日;“苦入胃也,其气燥而涌泄,五谷之气皆不胜苦。苦人下管,下管者三焦之道,皆闭则不通,不通故气变呕也。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胃而走骨,入而复出,齿必黧踩。”不仅如此,而且“多食苦则筋急而爪枯”,等。

多食辛,则不仅是会使人出现不利心脏“愠心”等不良现象,而且还会使人出现嘴唇翻卷,或掀起等毛病。用古人的原话来说,叫做:“辛走气,多食辛令人愠心,何也?”答日;“辛入胃也,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使诸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重至荣卫,荣卫不时受之,却溜于心下,故愠。愠、痛也。辛者与气俱行,故辛人胃而走气,与气俱出,故气也。”不仅如此,而且“多食辛则肉胝而唇褰”,等。

多食甘,则不仅是会使人出现“烦闷”等不良现象,而且则还会使人出观“骨痛”和头发“脱落”等毛病。对此,在中国烹饪古籍丛刊《千金食治》里,则就有记载:“甘走肉,多食甘,令人恶心何也?”答曰:“甘入胃也,其气弱劣,不能上进于上焦,而与谷俱留于胃中,甘人则柔缓,柔缀则扰动,蚘动则令人恶心。其气外通于肉,故甘走肉,则肉多粟起而胝。”不仅如此,而且“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等。

多食成,则不仅是会使人出现“干渴”的不良现象,而且重者则还会使人出现“血流不畅”,并变色等毛病。用古人的原话来说,叫做:“咸走血,多食咸令人渴,何也?”答曰:“咸入胃也,其气走中焦,注于诸脉。脉者血之所走也,与咸相得即血凝,凝则胃中汁泣,汁泣则胃中干渴,渴则咽路焦,焦故舌干喜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成人胃,走于血。”不仅如此,而且“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