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本草纲目现代释用手册
3471400000020

第20章 金石水火土与现代生活(2)

【明矾】

明矾,含水的钾铝硫酸盐矿物,无色透明,易溶于水,煅烧后会因水分失去而膨胀,多为海绵状。可解毒、燥湿杀虫、涌吐风热痰涎。味涩,无毒。用来制革、造纸等。也可作媒染剂和净水剂,医药还常用作收敛剂。也叫明石,通称白矾。

【胆矾】

胆矾又称君石、石胆、毕石。味酸、辛,性寒,有毒。可疗治不孕不育、女子阴蚀痛、崩漏下血、赤白带下、女子脏急、面黄,具有清热明目的功效,可去蛀牙、鼻息肉,治疗吐风疾痰有速效。

水篇

水分天水、地水。天水又有雨水、秋露、冬霜等,地水也分流水、井泉水、卤水、浸蓝水等。各种水的功效、特性不同。日常用水有必要对各种水进行分辨,以便水尽其用。

【雨水】

天上降注的雨水叫潦水。潦水味甘,性平,无毒。因其味薄且不会助长湿气,故常用来煎煮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以治疗由于体内瘀热伤寒而导致的全身发黄。潦水积在空树穴或竹篱头中又称作半天河,水性转寒,可用于治疗外邪、心病、中毒和因水土不服所致的疾病。例如槐树间的积水可治毒疮、疥疡等。

【露水】

露水味甘、性平、无毒。秋露一般可用作煎润肺的药。柏树叶与菖蒲上的秋露有明目功效,草尖上的露水饮后使人肌肤有光泽。另外,秋露浓且多时的水又叫繁露水,用它酿制的酒味道香洌,叫“秋露白”。

【夏冰】

冰味甘、性寒、无毒,食之可缓解心烦闷热。人们夏天常吃。但实际上炎夏不宜吃冰,一般来说,冰只宜用来给饮食降温。夏季图一时爽快无节制吃冰,会伤脾胃。

【冬霜】

冬霜味甘,性寒,无毒。食用可解酒热、缓解酒后脸涨红,还可治疗因风寒感冒导致的鼻塞。

【腊雪】

腊雪即腊月前下的雪,五瓣,能冻死许多害虫,有利于冬麦生长。腊雪水味甘,性冷,无毒。有解毒疗效。用于洗眼,可治红眼病。夏季涂抹皮肤可去痱、降热。

【热汤】

完全煮沸的水即热汤。味甘,性平,无毒。小腿抽筋,用热汤敷擦使血脉畅通,即愈。四肢酸疼,可用热汤从脚到膝盖部反复淋洗,然后盖上厚被发汗即可。急发泻痢症,最好的治疗方法便是反复多次让腹部以下部位完全浸泡在热汤中。

【温汤】

温汤即温泉,指温度在当地年平均气温以上的泉水,富含硫磺等多种矿物质。温泉洗浴对各种疮疖疥癞疗效显著,并且可治疗筋骨痉挛、肢体麻痹等。

【生熟汤】

生熟汤又叫阴阳水,用新汲井水与沸水调匀而成,味甘或咸,无毒,加盐饮用一二升可治因食物中毒和痰疾引致的上吐下泻。

【卤水】

卤水又名盐胆水。味咸且苦,有毒,不能食用,常用于点豆腐,可预防毒虫在肉中生子,并可治疗蚊虫叮咬及各种疥癣疖疮及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等症。由于痰阻塞昏迷不醒者,可灌卤水,待其吐后即愈。

【井泉水】

井泉水因其来源不同便有了高下之分。从地下泾流中渗出来的为上等水,从地表泾流(江、河、湖泊等)而来的水为中等水,而城镇里由污水沟渠中渗出杂入井水中的水则是下等水,呈碱性,多杂质,有异味,不能生用,须煮沸、沉淀后取用。另外,需要澄清雨后浑浊井水时可将桃、杏的核仁捣碎后投入;若井水生虫,可将鱼腥草切段投入。早上头次从井中打的水叫井华水。将井华水适量与丹砂末调和,含漱能除口臭,长期饮服能安神、美容。井泉水用于点眼,能去眼翳。井泉水适宜用来煎煮一切气血不调、痰火内扰的药,并可治疗酒后发热、温热痢疾等。

【醴泉水】

醴泉水是味道甜郁有如薄酒的泉水,又名甘泉。味甘,性平,无毒。饮用可治疗心痛肚疼及各种因不适合恶劣气候、环境等而生发的疾病。常饮能生津止渴、对上吐下泻、反胃噎嗝等肠胃不适有明显疗效。

【山岩泉水】

山岩泉水味甘,性平,无毒。源于山岩土石之中、经溪涧流出的山岩泉水,经常服用,对治疗胸闷呕吐、腹空饥饿痉挛抽筋有奇效。注意治疗期间不能间断饮服。

【梅雨水】

梅雨季节常连续不断有霏霏细雨或大雨。这种雨水就叫梅雨水。梅雨水味甘,性平,无毒,用来洗疮疖癣疥,愈后不留疤痕。

【屋漏水】

屋漏水即从瓦屋顶上流下的雨水,也叫屋檐水,味辛、苦,含毒。可用于敷散丹毒、洗犬咬成的伤口。

民间小秘方:

将洗过犬咬伤口的屋漏水浇到屋檐上,让其自然往下滴。然后取滴水浸濡的泥土包敷伤口,大约三次伤口即可愈合。

【液雨水】

立冬后十日至小雪期间下的雨叫作液雨,又名药雨,可用作煎煮消除腹胀胸闷的药及各类杀虫药。液雨水还可毒杀各类昆虫,有益于冬小麦、时令蔬菜的生长。

【浸蓝水】

浸蓝水味辛、苦,性寒,无毒,是染布用水,具有祛热解毒、杀虫的效用。

民间小秘方:

不慎误吞水蛭,导致腹部胀痛难忍、面黄肌瘦,可饮若干浸蓝水,待水蛭全部泻出,病即可痊愈。

【碧海水】

碧海水,即海水,深蓝色。味咸,性温,微毒。用煮沸后的碧海水沐浴,可祛风邪,治疗瘙痒、疥癣等皮肤过敏病。

民间小秘方:

因积食引起的腹胀,只需取一些煮沸的碧海水饮服,待病人吐出后即愈。

火篇

使用柴质不同,生发的火的特性、功效也各不相同。治病不但要有上好药物,熬制汤药也非常重要。因而,煎药的水、火都是有讲究的。如所选水、所用火不当,则药物也会失去应有功效。

【炭火】

炭火即木炭火。李时珍认为,栎木炭火适宜用作炼制所有金石药物,桴炭火则适用于煎煮各种丸药。

【艾火】

艾火即艾蒿生发的火。艾,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香气,可入药,内服可作止血剂,又供灸法上用。李时珍认为艾火能灸治百病,若加入少许硫磺末,治疗各类风寒病有奇效。

【灯火】

灯火可治小儿惊风昏迷、痉挛抽搐等病。因风寒引起的头昏脑胀,可取灯芯草蘸麻油点淬烤额部太阳穴位,疗效显著。病理在于用火烤能使经脉畅顺,而麻油具备祛风寒解毒效用。此方法还可用于治疗痔疮肿痛。但要切记,只有用麻油、苏子油点灯才有明目治病功效。

【桑柴火】

桑的果实、叶和根的白皮都可入药。桑柴火是煎煮一切药材的首选,因桑柴火能助药力。桑木本身具有利关节、养津液的功效,且能祛除风寒治疗麻痹。

【芦火、竹火】

用陈年老芦根、枯竹燃火,火力微弱,火热不致于损伤药力,因而芦火、竹火通常用作煎熬一切滋补类需要文火慢慢熬的药材。

【烛烬】

用蜜蜡烛、桕油烛的灰烬入药可用于治疗各类疔肿。具体疗法是,将烛烬同相等分量的黑芝麻、针砂研末,加醋调匀敷涂于疔肿处。

土篇

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土,红土产棉花,黑土出小麦,同一株花在不同土地上栽培会开出不同颜色的花。这是由于各种土有其不同特征。更奇妙的是,这些具有不同特性的土还各自具有治病功效。

【白土】

白土味苦,性温,无毒。白土除可用作制上好瓷器外,还可用来治疗女子因寒热不调而引起经血淤积窒闭和女子血结、阴部肿痛、不孕,且有涩肠止痢的效用。民间小秘方:

头痛时,取王瓜与白土各二钱,温开水服用即愈。

【黄土】

古人认为,三尺以上的土为粪土,三尺以下的土才能称其为土。治病用土须截取三尺以下的较为纯净的土,并且应防止外来流水污染。黄土味甘,性平,无毒。黄土可治由热毒引发的腹绞痛、泻痢、便血,还可解药毒、肉食中毒、野菌中毒等。

民间小秘方:

将干黄土加水煮沸三到五次,滤去尘渣,温开水送服一二升,可治疗由于热毒而引发的腹绞痛、泻痢、便血等。

【红土】

红土也称赤土、红壤。味甘,性温,无毒。不慎被沸水烫伤或烈火灼伤,可将红土研成细末涂于伤处,有明显疗效。

【土蜂窠】

土蜂窠又叫细腰蜂窠,是细腰蜂的蜂巢。土蜂窠,味甘,性平,无毒。将土蜂窠烤热后捣碾成细末,一次用乳汁送服一钱,治小儿霍乱上吐下泻效果良好。

民间小秘方:

将土蜂窠碾末后用醋调匀,能有效敷治蜂或蝎子等毒虫蜇伤、毒蜘蛛咬伤,还能治疔肿、孕妇难产。

【灶心土】

灶心土,是指十年以上的土灶中火气积郁日久而形成的土,形如红色的石块,中心黄色,将其研制成细末粉备用。灶心土味辛,性微温,无毒。可用于治疗心肌绞痛、风邪蛊毒、癫狂症以及小儿反胃呕吐、肚脐生疮及舌头肿胀等。

【蚯蚓泥】

蚯蚓泥又叫六一泥、蚓蝼。味甘或酸,性寒,无毒。蚯蚓泥作用有三:其一,将蚯蚓泥与盐一道碾成细末,可疗蛇、犬咬伤或拔去犬毛;其二,把生甘草汁、轻粉末加入蚯蚓泥中,外敷可治小儿阴囊虚热肿痛;其三,将一升蚯蚓泥炒到无烟为止,加上半升沃汁调匀,用轻纱包裹,挤压滤净泥土后饮服,对治疗赤白热痢有奇效。

【煤赭】

煤赭是烧石灰窑中流结的土渣,色红、质轻。可用于治疗妇女症瘕,消肿,对头部生发的疮疖癣疥有疗效。

【冬灰】

冬灰,即指漫长的冬季灶中所烧柴薪的灰。冬灰味辛,性微温,有毒。用热冬灰与醋调和多次敷贴患部,可疗治心腹冷痛、气血淤痛;热灰可敷治犬咬伤,还可消除痈疽腐肉。冬灰还能去黑痣、疣。用冬灰煮豆食用,能利水消肿。

【百草霜】

百草霜即釜的烟,惟须木柴或杂草烧成之灰才可入药,如果是生煤球或煤炭烧成的,大都有毒。百草霜可上中药铺购买。百草霜又叫灶额墨、灶突墨,是灶额及烟炉中的墨烟,质轻而细,味辛,性温,无毒。现代医学界临床应用于治疗咯血、背部生疮、慢性溃疡、疟疾、闭经、痛经等。古人早已发现百草霜能止全身任何部位出血、可助消食、疗治妇女白带过多、崩漏等。

【东壁土】

东壁土即房屋东面墙上的土。东壁土味甘,性温,无毒。可用于治疗脱肛、下体疮疡、止泻痢、治霍乱胸闷心烦。

民间小秘方:

用东壁土擦涂干癣、湿癣,疗效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