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光明世界就不黑暗
3463300000016

第16章 淡定,做好你的心灵SPA(3)

人们很沮丧,镇长答应再为人们请一次大师,在邀请大师之前,还专门开会讨论了如何回答大师的同一个问题。

当大师第三次问起同样的问题:“我今天要讲的话题,你们知道吗?”

大家毫不犹豫,一半人喊:“知道!”另一半人喊:“不知道!”然后,大家就等着大师的反应。

大师说:“哦,这样啊,那让那些知道的人教那些不知道的人吧!”

于是,大师第三次下台离去了。

人们很绝望,这下该怎么办?他们还是不死心,让镇长再请一次大师。

当大师第四次问起同样的问题:“我今天要讲的话题,你们知道吗?”

大家一句话也不说,台下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在一片寂静中,大师最终开口了,大师说道:“看来,你们已经安顿好自己的心灵,只有把心灵安放在宁静的绿洲之上,才能在淡定中聆听智慧之音。”

第一次回答:“知道!我们知道”,他们的脑子里充满信息,什么也装不进去,就像一个盛满水快要溢出来的杯子。

第二次回答:“不知道!我们什么也不知道”,这是消极的回答。一个关闭、消极的脑子也接受不了最高的心灵智慧,就像把杯子底儿朝上倒过来,再怎么倒水也没用。

第三次回答:一半“知道”一半“不知道”,这反映出大脑怀疑、左右摇摆的两面性。一个不稳定、充满疑虑的脑子是无法吸收真知的,就好像水杯里掺了泥,再往里加的水也同样会被污染。

而把内心清空,让心灵安放到宁静之处,大师的慧言智语流淌到了大家的心田:“亲爱的兄弟姐妹们,如果我们任由自己的心灵四处流浪,它就像无根的浮萍,会漂泊不定、无所归依,浮华背后将是无垠的苍凉。只有当我们把心灵安置在静谧之处,才能听见心灵深处的声音。那里有涤荡心灵的清泉,那里有滋润心田的美酒,那里阳光灿烂、百花争艳。”

心灵有约:

一个人不能总是依靠着别人的肯定和掌声来过日子。安顿自己的生命,安顿自己的心灵,就是要给自己一个活下去的理由,比去开创一个事业还更需要想象力和开创性。不管是谁,你若无法充分地安顿自己,就会发现,你总是在迷失中过日子,无法得到真正的快乐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经得起平淡,载得起光鲜

人人向往光鲜的生活,却很少有人能真的达到光鲜,平淡的日子还是占据着我们生命的大多数。要经得起平淡的流年,要载得起光鲜的辉煌,这样才能更好地得到幸福,少一分埋怨多一些成熟,少一些浮躁多一分稳重,少一分邋遢多一分整洁,就是成功和舒心。

郦波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年轻的副教授,他是在中央电视台十套《百家讲坛》栏目中让全国人民认识并欣赏的。这位幽默风趣的主讲在《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中,把张居正说成是万历皇帝的“班主任”,其俏皮的主讲风格在第一课时便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赢得了一片喝彩声。

祖籍江苏丹阳的郦波,从小就喜欢上课,尤其喜欢课堂上的那种氛围,他读完了“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汉语言文学博士”后,把“上课”作为自己终生的职业,在南京师大文学院,为了给大学生们上好每一节课,让他们学有所得,他都会事先花上几天的时间准备,因而,在课堂上,他总是有着清晰的思路、引人入胜的故事,让人常常忘记时间。学生们都赞赏他儒雅、风趣,说他的一节课就像一首诗。

2007年,郦波还被请到了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万家灯火》节目的讲坛,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中“养身”与“养心”的智慧。市民们纷纷评价说,郦波的讲授一点不比《百家讲坛》上的其他主讲人差,他应该上央视去讲课给全国人民听。

随后,果真有很多可爱的学生和热情的观众给央视写推荐信或打推荐电话,终于,郦波引起了央视《百家讲坛》节目组的注意。这时,他们正在策划“大明名臣”系列,包括张居正、戚继光、于谦等节目。

2008年的一天,《百家讲坛》的编导马琳老师慕名来南京找到了郦渡,约请节目试录事宜。郦波感到很突然,忙问马琳怎么找到他的。马琳老师一边从包里掏出一大沓推荐信,一边说:“我们倒没有看过你的节目,但是我们是接到了一些学生和观众的推荐信和推荐电话才来找你的。”这时的郦波才知道,是自己可爱的学生和热情的南京观众把他推荐到央视的。

能登上《百家讲坛》的讲台,占领一块学术高地,对当今的文人雅士来说,无疑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郦波却心里一下子没有了底,心想他们的要求可能很高,自己可能够不上标准。转念一想,人家老远找来了,去试一下也好,也无所谓成败。

在试讲之前,有一位前辈曾告诫郦波说,每个新的主讲人都要被节目组“修理一番”,郦波听了心里却很淡定。他拎了个平常上课的纸袋就去北京了,他打算当天去,讲完就走,就跟平常在学校讲课一样,用不着心潮澎湃,只需要一颗平淡的心。

编导老师看到他的时候,不禁吃惊地问道:“怎么只拿了这么点东西,行李是不是掉在火车上了?”

郦波笑着回答说:“我已经想好了,就当在学校上课。”

确实,初登《百家讲坛》的郦波觉得这讲坛与自己南师大的课堂也没有什么区别。所以面对镜头以及台下的观众,他表现得极为轻松自然。他用大量的史实和严谨的考证,把几百年前张居正变法改革的传奇人生,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们的面前。于是试讲的内容一次通过,全部被正式使用和播出。

就这样,郦波从大学三尺讲台一跃进入了央视《百家讲坛》,他的名字也迅速被人们熟知,他的事业一路飙升,不过他的心情依然平淡如水。他之所以拥有如此众多的爱戴,则与他具有的特质密不可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只愿开心讲课,平淡生活。我更愿意做一个挖井的人,让大众以后能自己打水喝。”

心灵有约:

当真正习惯生活的平淡,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在人生道路上,你会发现岁月留给自己的不仅仅是年华的老去,而是一笔无可比拟的财富,它以极其丰富的人生故事和内涵教会人们真诚、踏实、虔诚、感恩,去书写那份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心灵富足,你就不会迷路

无论你过着富裕的生活还是清贫的日子,都千万不要忘记寻找心灵的富足。只有心灵富足,你的灵魂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高更出身于贵族家庭,从小衣食无忧,娇生惯养。

大学毕业后,在父辈的帮助下,他进入证券领域,获得令人羡慕的发展机遇。而他,也凭借着聪慧和努力,很快为自己赢得了大笔财富,过上了舒适无比的富足生活。然而,他很快就对近乎奢华的生活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迷茫。

独处时,他悄然问自己:“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灵魂的高处在哪里?”他找不到答案,将困惑说与身边的朋友,朋友认为他身在福中还问那些虚无的问题,简直不可理喻。于是,面对喧嚣的现实和世人忙碌的人影,他的内心有了一份挥之不去的孤独。

一个秋天的下午,他在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一角,碰见一位埋头拉小提琴的年轻人。年轻人面色红润,穿着干净的廉价布衣,坐在一个石墩上,微闭着眼睛,指法娴熟地拉着一支古典乐曲,十分陶醉。他不禁驻足,随着年轻人的音乐进入到一个屏蔽了尘世嘈杂的清幽世界。冥冥中,他仿佛听到了传说中的天籁之音,那般自然而真切。就在那一刻。他想到了童年散落的画笔,还有那些不知丢在在哪里的颜料。一声热切的轻唤,让他的内心陡然一片澄明。

他很快做出一个让全家人竭力反对的决定——离开证券公司,去巴黎学习绘画。威严的父母、温婉的妻子和一双优秀的儿女,软硬兼施,都未能改变他的固执。他甚至不惜与整个家庭决裂,只留下一张字条,上面淡淡的五个字——“我不回来了”,然后,带着很少的一点钱,只身前往巴黎。他租住在肮脏廉价的旅馆,吃最简单的食物,买最便宜的颜料,从最基本的绘画技巧学起。

有时,他会一个人呆呆地坐在塞纳河边,目光盯着那缓缓的流水,思绪悠悠,一坐就是一整天;有时,他会躺在树林深处的那些石碑前,聆听金黄的树叶静静地飘落;有时,他会仰望满天的星光,不知不觉地泪流满面。

他40岁时,身无分文,在朋友的帮助下,登上了开往南太平洋群岛的货船。他先后辗转于布列塔尼、巴拿马和马提尼克之间,提着一小箱简单的绘画工具,过着飘忽不定的日子。直到他登上风光迷人、远离现代文明的塔希提岛,才欣然停留在那个令他欣喜的世外桃源。

在塔希提岛上,他继续不停地追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些寻常人们很少思考、却始终缠绕他的哲学问题,如此深邃难解,但洋溢在他画笔下的,却是众多的原始生命,他匪夷所思的构图和颜料搭配,令人很难理解他画作的内涵。

后来,他怆然地前往西瓦瓦岛,并在若干年后孤独地死在那里。直到多年后,那些画作的价值和意义,才被世人所认识。高更成为法国印象派的杰出代表,作家毛姆最着名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就是以他的人生经历为素材写成的。

高更有过物质生活极为优裕的前半生,却未因此放弃对心灵的深入叩问;他远离世间的浮华,走进了孤独的思考与找寻里,品味到了孤寂的富足。在他那幅着名的画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震颤的灵魂,已走到一个令人仰望的高度。

心灵有约:

许多人只看到了高更的困苦与孤寂,却不知他的心灵摆脱了物欲的束缚,自由飞翔,宛如塔希提岛上的鸟儿,那该是怎样一种旷世难寻的幸福?还有,他那穷尽生命的似乎永远没有答案的深邃思考,留给人们的又是何等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