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美女经济的要素、结构与动力
3462700000038

第38章 美女经济:美女成功的区域法则(2)

十几年前,三亚只是中国南方的一座边睡小镇,当地人仅靠捕鱼为生。而今,她名声大噪,每年吸引着数百万中外旅游者前往观光度假。三亚市的假日经济已日渐成熟,而注意力经济也书写得有声有色。当1989年三亚市被升格为地级市后,把三亚建设成为中国一流、亚洲首选、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向着“国际著名旅游休闲城市”的目标就越来越明确。在三亚不足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集了阳光、海滩、森林、动物、温泉、岩洞、田园、风情等众多风景资源。近年来,三亚市的旅游业总收人一直飙升,占全市GDP的绝大部分。

寻求人、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三亚“美丽事业”的核心所在。通过一系列大型活动的成功举办,人们将目光不断地向三亚聚焦,提起三亚,人们想到的已不只是美景,而是许多与美好事物相关的“美丽事业”。近年来,三亚举办的“中国新丝路模特大赛”等大型活动,把美人与美景融为一体,丰富了三亚旅游的内涵,提高了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从1999年开始,三亚就已与国内著名的模特公司——“新丝路”进行合作,高水准的俊美女们,年年云集三亚市。2001年三亚赛区的李冰夺得桂冠,而2002年的“三亚形象小姐”吴英娜又获得了世界小姐第5名及亚洲和大洋洲美皇后的殊荣。对于三亚市政府来说,这些美的文章已经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后,三亚市宜布与“新丝路”达成协议,从2002年开始,新丝路每年的总决赛都放在三亚举办,加之目前三亚市申办世界小姐举办权的成功,已经表明,三亚市要将“美景+美女”作为走向国际化热带休闲旅游城市的切入点,将美丽经济进行到底。

第53届世界小姐总决赛于2003年11月9日至12月6日在三亚举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美丽女孩来到中国,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文化,主题为“走向健康、走向美丽”。专为此次大赛而建的文化会展中心位于美丽的三亚河畔,总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其设计方案外观为花团锦簇,众星捧月,托起一顶皇冠。

世界小姐活动是展示中国形象的一个绝好机会。对于三亚而言,好处就更为直接。按照历届世界小姐活动的经验,总决赛主办城市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至少提高3成以上,有些城市甚至可以提高4成以上。

美压群芳,边境兴旺

匈奴与汉朝的关系时好时坏。这年匈奴内乱,分为两支,那单于领导北匈奴,呼韩邪单于领导南匈奴。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汉朝西域都护甘延寿击败北匈奴,并将那支单于诛杀。南匈奴呼韩邪单于且喜且惧,连忙上书请求前来长安朝觐,以尽藩臣之礼。

呼韩邪携带大批皮毛及骏马作为贡品来到长安,对汉元帝执礼甚恭。汉元帝大为高兴,大排筵席,招待这位远道而来的“贵宾”,席中呼韩邪提出“愿为天朝之婿”的请求。汉元帝也乐意以此羁系呼韩邪,便决定在未把公主出嫁之前,先让他见见天朝佳丽,于是下旨后宫那些未曾临幸的美女前来侑酒。

聪明的姑娘马上意识到这是个引起皇帝注意的好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个个浓装淡抹,希望借此获得皇帝的青睐。宫女们一队队鱼贯而入,果然是花枝招展,娇娆婀娜,彩袖在桌上来去,香气在席间飘散。匈奴番王哪里见过如此多彩多姿的场面,不禁心醉神驰,浑然忘我。突然他看到了出墙红杏,犹如那万绿丛中的一点红,他震惊于她的美艳。精明的呼韩邪立即向汉元帝提出:“愿为天朝之婿,不一定硬要公主,在这些美女中选一名可以。”汉元帝心想:原本要物色一位宗室郡主,如今要在待诏宫女中挑选,岂不是省却了许多麻烦。于是漫不经意地答:“你看中了哪一位,那一位就归你。”呼韩邪太高兴了啦,喊道:“就是她!”汉元帝顺着他的手看去,但见一个风华绝代的美女盈盈为礼。汉元帝眼前的这位待诏宫女,云鬟雾鬓,光彩照人,两道黛眉轻颦微蹙,微露一丝幽怨。太美了,但皇帝金口玉牙,不能反悔。

筵席结束了,呼韩邪意兴遄飞地回到驿,准备择吉迎娶汉宫美人。汉元帝却心中不快地回到后宫,找出了待诏宫女图册,翻到王昭君的画像,只见画像与本人有天壤之别,而粉颊秀靥上,何曾有什么黑痣。刹那间,汉元帝把失去王昭君的懊悔心理,转化成对画工毛延寿的愤怒,当即传命彻底追查,才知道都是毛延寿的索贿不成,故意将王昭君的花容月貌,绘成泥塑木雕般平庸美女,于是将毛延寿以欺君之罪斩首。

无论如何,汉元帝心中对王昭君的歉疚、悔恨、怜惜与不忍割舍的情绪一齐涌上心头。他要设法加以弥补,于是诓称:“妆奁尚未齐备,后三日即行。”他既然已无法留住王昭君,他必须好好利用这宝贵的三天时间来享受王昭君。汉元帝在未夫殿中召见王昭君,目睹一个冠绝古今的绝色美女,即将落入他人怀抱,心中那份窝囊劲就甭提了。他假惺惺地先说了许多安慰和鼓励的话,等到王昭君饱含泪光的大眼睛,含情脉脉地向汉元帝凝视时,汉元帝终于无法自恃,像一个虐待狂一样地把王昭君折磨了三天。

临行之日,王昭君戎装打扮,妩媚中更见英爽之气,面向未央宫拜别了天子,带着一种异样的感情,看了长安最后一眼,怀抱着琵琶上马而去。匈奴人马和朝廷派出的卫护织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经过长安大街,沿途万人空巷,争睹昭君风采。眼看如此风情万种的美人,离开繁华的帝京,前往荒凉的胡地,陪伴一个垂垂老矣的匈奴单于,无不为之嗟叹不已。

王昭君出了长安北门,一路晓行夜宿,渐行渐远,黯然神伤。随行的乐师们,一路上弹奏着琵琶,以慰王昭君的离愁别恨,声声令人肝肠寸断。中原正是春暖花开的三月,塞外犹是寒风凛冽的季节,真是“马后桃花马前雪,教人如何不回头。”王昭君终于在漫漫长路中病倒了,只得暂时停止前进。养病期间,她想起了父母兄弟,也想到了曾和她缠绵三天三夜的大汉皇帝,于是挑灯披衣,儒泪和墨,向汉元帝写信:臣妾有幸得备禁脔,谓身依日月,死有余芳,而失意丹青,远适异域。诚得捐躯报主,何敢自怜?惟惜国家黜陟,移于贱工,南望汉阙,徒增怆绝耳。有父母有兄弟,惟陛下少怜之!

出了雁门关,匈奴大队骑士、毡车、胡姬前来迎接。抵达王庭之日,但见平沙雁落,黄尘滚滚,牛羊遍地,无边青草。一座座帐蓬中,张灯结彩,欢腾达旦,呼韩邪单于封她为宁胡阏氏(亦即安宁胡地的皇后),百般迁就,以博取她的欢心。然而胡茄悲鸣,骏马奔驰,饮腥食擅,异邦风月,使王昭君总是对故国充满思念之情。

王昭君出塞以后,汉元帝依照她的意思,把她的父母兄弟一齐接到长安,赐宅赐田,妥善安置。而呼韩邪自得汉廷绝色美人之后,心中大为高兴,整天置酒作乐,并遣使致送大批玉器,珠宝及骏马,以报答汉天子的特别恩遇,甚至上书愿保境安民,请罢边卒,以休天子之民。汉宣帝在看了郎中侯应上奏的“十不可”之后,谢绝了他的这一好意。

就在王昭君抵达匈奴王庭三个月后,汉元帝在思念与懊恼中,恹恹病榻,拖到初夏时节,竞在榴花耀眼中崩逝。第二年,即汉成帝建始元年,王昭君为呼韩邪单于生下一子,取名伊督智牙师,封为右日逐王。又过了一年,老迈的呼韩邪去世,这年王昭君二十四岁。一个美艳的少妇,三年的异地生活,逐渐习惯了喝羊奶,住毡帐,骑马射猪,也学会了一些胡语。

大阏氏的长子雕陶莫皋继承了单于的职位,依照匈奴的礼俗,王昭君成了雕陶莫皋的妻子。年轻的单于对王昭君更加怜爱,夫妻生活十分恩爱甜蜜,接连生下两个女儿,长女叫云,次女叫当,后来分别嫁给匈奴贵族。雕陶莫皋与王昭君过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这时是汉成帝鸿嘉元年。王昭君不再有婚姻的绊系,好整以暇地参予匈奴的政治活动,对于匈奴与汉廷的友好关系,产生了沟通与调和的作用!

王昭君的兄弟被朝廷封为侯爵,多次奉命出使匈奴,与妹妹见面。王昭君的两个女儿也曾到长安,还入宫侍候过太皇太后,这位太皇太后就是汉元帝的皇后。她有个著名的侄子王莽,先谦躬下士博取虚名,后玩了一套尧舜禹时代所谓的“禅让制”,夺取西汉政权,建立“新”。可匈奴单于认为“不是刘氏子孙,何以为中国皇帝?”于是边疆迭起,祸乱无穷。眼看自己创造的和平毁于一旦,王昭君在幽怨凄清绝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南五十里的黄河岸边,据说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黄,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葱一片,所以叫“青冢”。

关于“青冢”《筠廓偶笔》中说:“王昭君墓无草木,远而望之,冥濛作青色,故云青冢。”《塞北纪游》上也说:“塞外多白沙,空气映之,凡山林村阜,无不黛色横空,若泼浓墨,昭君墓烟垓朦胧,远见数十里外,故曰青冢。”历史上提到“青冢”的诗句还有很多。如白居易的“不见青冢上,行人为浇酒。”杜牧的“青冢前头陇水流,燕支山下暮云秋。”

王昭君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明妃”,系西晋时为避司马昭的讳,改称“昭君”为“明君”,后渐渐成了“明妃”。

美女安邦,国富民强

吐蕃就是现在的西藏,唐代以前和中土没有来往。据说吐蕃人是东晋末年南凉国王鲜卑人秃发利鹿孤的后代,因失国而辗转流徒到西藏高原,为纪念祖先,他们以“秃发”为国号,后依语音相近讹变为“吐蕃”。吐蕃人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饲养牦牛、马、猪和独峰骆驼,有的也种植青棵和荞麦。公元七世纪,弃宗弄赞继位作了吐蕃赞普(吐蕃国王),人们又称他为松赞干布,是一位骁勇骠悍的领袖,他率领军队统一了青藏高原上的许多部落,建立了以逻些城为中心的强盛王国,逻些城即今日的拉萨。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即今天的四川松潘县;唐太宗治理下的唐朝,此时正国富兵强,于是派侯君集督率领大军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只好俯首称臣,并对大唐的强盛赞慕不已,他在上书谢罪的同时,还特向唐廷求婚。

唐太宗经过一番考虑,决定答应他的请求,于是在宫中选定了一个通晓诗书的宗室之女,封她为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原是唐太宗一个远亲李姓侯王的女儿,人长得端庄丰满,自幼饱读诗书,她虽然对遥远的吐蕃心存疑虑,却又充满了新奇的向往,因而也就应允了。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于贞观十五年隆冬,一支十分可观的送亲队伍,在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率领下,护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亲。

之所以要在隆冬季节出发,是因为由长安经陇南、青海到西藏有一个多月的路程,沿途要经过几条湍急的大河,隆冬季节河水平缓,才便于送亲的队伍通过。这支队伍,除了携带着丰盛的嫁妆外,还带有大量的书籍、乐器、绢帛和粮食种子;组成成员除文成公主陪嫁的侍婢外,还有一批文士、乐师和农技人员,几乎就象是一个“文化访问团”和“农技队”。这些人员是去干什么呢?因为当时吐善已经击溃了吐谷浑,伊然成为了西南举足轻重的强邦;唐太宗深谋远虑,觉得只有对吐蕃加强笼络,才能保证大唐西南边陲的稳定,因此才千方百计地对他们从经济和文化上予以协助,使吐蕃在潜移默化中感激和追随大唐。文成公主实际上就是肩负着这项和睦邦交的政治任务远嫁的,这支送亲的队伍也是前去协助她完成这项使命的。

经过一个多月的顶风冒雪的坚苦跋涉,春暖花开的时候,文成公主一行到了黄河的发源地—河源,这里水草茂盛,牛羊成群,一改沿途风沙迷茫的荒凉景象,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一路上很为吐着地势恶劣而忧心的文成公主这时也松了一口气,于是送亲队伍在这里作了数日的短暂休整。

这时,松赞干布亲自率领的大队迎亲人马也赶到了河源,松赞干布一行见到大唐使臣江夏郡王李道宗纳头便拜,并行了子婚大礼,他已认定把大唐作为吐蕃的上国。李道宗请出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相见,这位驰骋高原的吐蕃王一见到中土的金枝玉叶,顿时为她而倾倒,只见文成公主身着华美的盛服,神态端庄,气度文雅,与原始质朴的吐蕃女子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而文成公主所见到的松赞干布,虽然被高原的烈日和狂风塑造得黝黑而粗犷,但配上他高大健壮的身材和眉宇间流露出来的豪爽之气,显得十分英武;文成公主心中暗自庆幸,自己算是嫁了一个伟丈夫。

送亲和迎亲的队伍前呼后拥、威风八面地进入了逻些城,在李道宗的主持下,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按照汉族的礼节,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全逻些城的民众都为他们的赞普和夫人歌舞庆贺。松赞干布乐不可支地对部属说:“我族我父,从未有通婚上国的先例,我今天得到了大唐的公主为妻,实为有幸,我要为公主修筑一座华丽的宫殿,以留示后代。”

不久,一座美轮美奂的宫殿就建成了,里面屋宇宏伟华丽。亭榭精美雅致,还开凿了碧波荡漾的池塘,种上了各色美丽的花木,一切建制都模仿大唐宫苑的模式,用来安顿文成公主,借以藉慰她的思乡之情。为了与文成公主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松赞干布脱下他穿惯了的皮裘,换上文成公主亲手为他缝制的丝质唐装,还努力地向文成公主学说汉语,一对异族夫妻,感情融洽,互爱互敬,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

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初春,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开始,到唐高宗威享元年薛仁贵率兵征讨吐蕃为止,整整三十年的岁月,由于文成公主的博学多能,对吐蕃国的开化影响很大,不但巩固了唐朝的西陲边防,更把汉民族的文化传播到西域,这是唐太宗的得意之作,可惜唐高宗最终不能善加利用,轻易挑动战争,造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面,使得文成公主苦心孤诣所营造的和睦局势嘎然而止,怎不令人痛惜!

唐高宗永隆元年,文成公主在逻些城病逝,唐廷特派使者前往祭奠,但也没能改善两国的外交关系。而文成公主受到吐蕃官民的敬仰并不因与唐朝关系疏远而稍减,她的死引起了所有吐蕃人的衰痛。

文成公主死后,吐蕃人到处为她立庙设祠,以志纪念。一些随她前来的文土工匠也一直受到丰厚的礼遇,他们死后,也纷纷陪葬在文成公主墓的两侧。至今文成公主和这些友好使者,仍被西藏人视为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