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古文观止》学生活
3462500000056

第56章 师说

韩愈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时候求学问的人一定要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讲圣贤之道,讲授知识技艺以及解答疑难问题的。人并不是生下来就能知道事物的道理,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疑难却不去向老师学习、请教,那么那些疑难问题,是永远不会解决的。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掌握圣贤之道,本来比我早,我要向他学习;生在我之后的人,他掌握圣贤之道,如果也比我早,我也应向他学习。我所要学习的只是圣贤之道,哪里管老师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尊贵或贫贱,不论年长或年少,圣贤之道为谁所掌握,谁就是老师。

唉!拜师求学的道理不得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使人们没有疑惑不解的问题可真是太难了!古时候的圣人,他们远远地超出于一般人,尚且拜师求教学问呢;而现在的一般人,比圣人差得很远,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辱。正是因为如此,圣人就越发地圣明,而愚人就越发地愚蠢了。圣人之所以圣明,愚人之所以愚蠢,难道不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吗?

喜爱自己的孩子,挑选好的老师来教他们;而对于自己,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实在糊涂啊!那些孩子的启蒙老师,是教给孩子念书,使孩子们能学会断句诵读的,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圣贤之道及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啊!断句诵读不会,有疑惑不能解决,前者能去向老师学习,而后者反倒不这样做,小知识去学而忽略了大学问的学习,我实在看不出他们明白事理啊。

巫医、乐师和工匠们,不以互相学习为耻辱;而士大夫一流的人,有称“老师”、称“弟子”的,大家便聚在一起讥笑他们。问一下原因,人们就说:“某人和某人年龄相仿,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实在是一种耻辱,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则又近似于谄媚。”啊!从师求学的传统不能恢复发扬是很清楚的了。巫医、乐师、工匠们,有地位的人是不屑于与他们为伍的,而现今士大夫们的智慧竟然反而不如他们,这岂不是令人奇怪吗!

圣人并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就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等人,他们的贤德是不如孔子的。孔子说过:“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因此,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在任何方面都比弟子贤明;了解圣贤之道有早有晚,对某一方面的学问各有专门的研究,不过如此罢了。

李氏有子弟名叫蟠,年龄才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及传注都普遍地加以学习,不受当前的风气所影响,跟着我求学。我赞许他能实行乐于从师的古道,因此写了这篇《师说》赠给他。

解读

“说”是古代议论文体的一种。这篇文章阐明了“师”的职责和作用,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评了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文章中所提出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以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等观点,不仅在当时是进步的,到今天对我们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然,韩愈所说的道,不过是指儒家的道统,另外他虽然也肯定了“巫医百工乐师”等下层人民乐于从师的良好风气,但却说这些人为“君子不齿”,流露了对他们的轻视,这是阶级局限和时代局限的表现,是应该予以和扬弃的。文章紧扣中心,层次清晰有序,运用对比手法,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这篇文章在当时的影响很大,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一文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为师。愈以是得狂名。”韩愈之所以被当时的士大夫讥为“狂妄”,是有其政治背景的。当时朝廷朋党之争很厉害,讲究门第的李德裕一派,攻击科举出身的牛僧孺一派“附党背公,自为门生”。因此,士大夫之中,为了避嫌,忌言师生关系。韩愈敢于违抗世俗之风,提倡从师之道,不仅见识高明,而且表现出很大的政治勇气。

中唐时代的韩愈,为了正纪纲、平天下,兴儒学、排佛老,倡散文、批骈文的事业,不仅身体力行,孜孜以求,而且召收后学,培养组织了一大批新生力量。这是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与儒学运动取得一定成效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提倡古师道、批判轻师之时风,不仅是他兴儒学的一个内容,也是为培养新生力量,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同时,本文有关论师的许多观点,如关于老师“传道、受业、解惑”重要作用的观点,关于“人非生而知之”因而必须求师的观点,特别是在从师的标准方面,他所提出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观点,等等,不仅较前人有所发展,而且在今天仍有借鉴的作用。

本文说理深入浅出,语言简洁流畅,特别是对比手法的运用与许多生动形象的描写,大大地增加了说理的鲜明性与感染力,是很值得学习的。

活学活用

这是韩愈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一篇文章,是韩愈针对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和儒学道理无从讲明的教育状况,有目的而作的一篇议论文章。

文章内容可分四段。

第一段是立论,主要阐明了从师的必要性,老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和标准,说明从师的标准不是年龄长幼,也不是地位尊卑,而主要是谁掌握了儒家的圣贤道理。

第二段是论证,以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童子与成人、巫医百工之人与士大夫阶层三种对比,回应立论,批判了当前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并引入尊师重道的正面结论。

第三段是结论,阐明求师的方法是学无常师,并以孔子事迹为证例,引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命题。

第四段是尾声,叙述全文写作缘由。

全篇文章,阐明了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性、择师的标准和方法,批判了耻于从师、废弃尊师重道传统、看不起百工技人的不良社会风气,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带有民主性精华的教育思想。这不仅在当时具有扭转世风的积极意义,时至今日仍然有着借鉴价值。因此,本文实际上是中唐儒学运动的重要文献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

全文感情充沛,气势雄壮,或正面立论,或反面驳论,或采用对比,或虚实相结合,有破有立,有论有据,推理严密,层层深入,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