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古文观止》学生活
3462500000013

第13章 晏子不死君难

《左传》

原文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庄公通焉。崔子弑之。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

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译文

崔武子看到棠姜,觉得她很美,就娶了她。齐庄公和棠姜私通。崔武子在自己住宅内杀死了齐庄公。

晏子闻讯赶来,站在崔氏大门以外。他左右的人说:“为国君之难而死吗?”晏子说:“他独独是我国君吗?”他们又问:“为国君而弃国远奔吗?”晏子又说:“国君之死,我有什么罪过吗?我为何要逃亡呢?”他们又问:“那么要回家吗?”晏子又说:“国君死了,我能回到哪儿去呢?作人君的,岂能高居于人民之上?应以主宰国家为重。为人臣的岂能只图俸禄?应以奉养社稷为己任。所以国君为国家而死,臣子就要随着他同死;国君为国家而出亡,臣子就要随着他出亡。如果国君为了自己而死,为了自己而逃亡,若不是他的私爱亲昵之臣,谁敢承当这祸难?况且,受君主宠爱的人反而杀死了国君,而我是一般臣子,为什么要为国君而死,为什么要为国君而出亡呢?可又将回到何处去呢?”

崔氏开门以后,晏子进去了。他将庄公的尸首放在自己的大腿上枕着痛哭一场。然后又站起来,向上跳了三次,尽臣子哭君之礼后,出去了。

亲信人等告诉崔武子,都主张必须杀死晏子。崔武子说:“晏子是众民仰望之人,放了他不杀,能得民心。”

解读

东周后期,宗法制度没落,强有力的大夫开始企图得国。他们否认国君是始祖(始封人)的替身,从而认为君与国不是一体,国应高于君。因此,当时也存在着这样一种思想,即民不是君的私属,臣也不是君的私属,民、君、臣都属于国家。齐国大夫崔杼杀齐君,晏婴不肯从齐君死,说:“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他把君与社稷、臣与君的关系加以区别,正是这种思想的反映。

活学活用

晏子认为,“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君有君义,臣有臣义,无论君臣都不能凌驾于社稷之上,社稷亦即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是衡量臣下与君王行为的准绳。君与国不是一体,国高于君,并且民与臣不是君的私属,君、臣、民都属于国,国家利益至高无上。这表明随着宗法制度的日趋没落,当时的君臣关系也发生了微妙变化。晏子不死君难的行为正是这种变化的反映。到了战国中期,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的民本思想,晏婴肇其端,在中国思想史上是最早的亮点之一。遗憾的是,这种思想在后世并没得到发扬光大,历代统治者一旦取得政权,马上就提倡“朕即国家”、“君权神授”。直至现代,有人仍在提倡愚忠,大搞“无限忠于”、“皇上圣明”那一套。

本文以对话的方式表现了晏婴对齐庄公之死的态度。既有清醒的理智,又有无奈的迷茫。他对庄公被杀心情极为复杂。“死乎?”“亡乎?”“归乎?”三问之下,烟波浩淼,直逼出“社稷”二字。他既不为昏君尽忠而死,也不因此而逃亡。他的清醒理智,已如上述;他的迷茫和矛盾心理也表现在对答之中。“君死,安归?”“将庸何归?”回到哪里去呢?这反问不正是他茫然与哀痛心情的反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