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鬼谷子》学生活
3462400000009

第9章 内第三(1)

近心近身,得宠制君言听计从

内,即入内,进入君主宠臣的圈子。揵(前),《唐韵》:“举也。”举,即包揽、替代君主决策。本文论述的重点是策士见君后的取宠之法和制君之术。

本文认为,策士与君主打交道,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取宠见用。策士游说君主的目的,是为了让君主听从他们的决策去解决君主面临的问题,所以,首先要取得君主的宠爱和信任。如何取得君主宠信?本文论述了“心近”和“身近”的辩证关系后提出,策士们要投君主所好,先争取“心近”,让君主视作心腹,待之“决事”,然后进献良策,达到见用的目的。

第二步,驾驭君主。纵横策士们的政治目的绝不仅仅是充当君主的宠臣,而是在取宠见用后进一步运用阴谋权术去驾驭君主,代君主决策,做个“不在位”的君王。所以本文提出,对那些可以借用的君主,就帮他建功立业,让他听从策士的决策。对不可凭依的君主,就设法离去,不为其所累,另靠明主,以展鸿图。

原文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①,近而疏②;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③,遥闻声而相思。事皆有内④揵⑤,素结本始⑥。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邑⑦。用其意⑧,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蚨母⑨之从其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内者进说辞,捷者挺所谋也。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故曰:“不见其类⑩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捷可开。”

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由夫道德、仁义、礼乐、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论去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疑决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民入产业。曰“揵而内合”。

上暗不治,下乱不寤,揵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注释

①远而亲:表面上关系疏远,实际上却极为亲密。

②近而疏:表面上关系亲密,实际上却极为疏远。

③御:任用。

④内:通“纳”,指叙述自己的观点主张。

⑤揵:通“楗”,本义为门闩。有坚持的意思,又有承担、关闭、堵塞、束缚等意。

⑥素结本始:素,平常。这里指用一条绳子结合君主的心灵。

⑦采邑:指封地。

⑧用其意:推行自己的主张。

⑨蚨母:土蜘蛛。蜘蛛每当出入巢穴时,都要仔细地把穴口封盖起来,以防御外敌。

⑩类:共同点,类似之处。

术:谋略、技能、方法。

先取《诗》、《书》,混说损益:引用《诗经》和《尚书》来验证自己的观点,加以褒贬。

议论去就:议论去和留,进和退。

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要使情合,就要用内,要使情离,就要用外。

外内者必明道数:在决定内外大事时,必须明白事物发展的规律。

揣策来事:预测将来的事情。

产业:产,产业、财产。业,事业,功业。

上暗不治:意思是说君主昏庸不能推行善政。

下乱不寤:“寤”通“悟”,指百姓叛乱而不能辩明事理。

揵而反之:指固执己见也会使事物走向反面。

自得:认为自己贤明。

不留说:不采纳他人的建议和主张。

飞之:褒奖的意思,飞是表扬。

环转因化:就像圆环旋转往复,因情制变。

退:保全。

大仪:大法,大原则。

译文

君臣之间的关系,有时是很难预料的。有时看起来距离很远,但却很亲密;有时看起来距离很近,但却很疏远。有的即使在身边也不被使用,有的离任以后受返聘。有的天天都在君主眼前,但却不被信任,有的仅遥闻其人的声誉,但却常常被君主思念。事物内部都有规律可循的,任何平常的东西都与本源相结合。或者用道德相结合,或者用友情相结合,或者靠金钱相结合,或者靠封地相结合。要想推行自己的主张,就要做到进出自由。想亲近就亲近,想疏远就疏远;想接近就接近,想离去就离去;想被聘用就被聘用,想被思念就被思念。这就好像母蜘蛛率领小蜘蛛一样,出来时不留痕迹,进去时不留踪影,独自前往,独自返回,谁也没法制止。

所谓“内”就是谋臣向君主进说言辞;所谓“捷”就是谋臣向君主进献计谋。与君主相距很远却被亲近的人,是因为能与君主心意暗合;距离君主很近却被疏远的人,是因为与君主志趣不一。在君主身边而不被重用的人,是因为他的计策没有实际效果;革职离去再被返聘的人,是因为他的主张被变化着的现实证明是切实可行的;每天都出入君主面前,却不被信任的人,是因为他行为与实情相悖;距君遥远却被思念的人,是因为其主张正与决策者的想法一致,正等他参加决断大事。所以说,在没有看清对方之前就去游说的人,一定不会成功的;在不掌握实情的时候就去游说,定然没有好结果。只有了解情况,依据实际确定方法,去推行自己的主张,才可以出去,可以进来;可以进谏君主,坚持己见;又可以放弃自己的主张,随机应变。

圣人成就事业,关键在于了解事物的真相,预先知道可与否,然后才能驾驭天下的万物。圣人的先见之明来源于道德、仁义、礼乐和计谋,首先是从《诗经》和《尚书》得来教诲,再综合分析,讨论是就任还是离职。要想与人合作,就要在内部努力;要想离开现职,就要把力量用在外面。在决定内外大事之时,必须要明白道理。要预测未来,就要善于在各种疑难面前临机决断。在运用策略时要没有失误,从而建立自己的功德。管理百姓,要使他们安居乐业,这叫做内部安定,团结一致。

如果上层昏庸,不理国家政务,下层纷乱不明,大臣为百姓处理事情事事抵触,还自鸣得意;不接受外面的新思想,还自以为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朝廷诏命自己,虽然也要迎接,但要有所防备。如果要拒绝诏命时,也要设法给人一种错觉。就像圆环旋转往复,随机应变,运用自如,使人不能够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如此才算真正掌握了进退的秘诀。

活学活用

鬼谷子又说,进献计策若要取得成功,首先必须让自己跟君主的趣味暗合。要想得到君主的重用,必须使自己的志趣跟君主一致。这里讲到了一个曲直结合的进言之策,投其所好是绝招,但保持本色是原则。

投其所好是一种心理战术,按照目标喜爱的或者易于接受的方式,来献计献策,目标就会很容易地按照你事先铺好的路前进,你的目的自然会顺水推舟地达到。

要使自己的志向同被游说者一致,要设法得到游说者的赏识和重用;即使由于某种原因被解职,也要设法再度被启用;要使自己的言行合于礼节和法度,使自己的谋略与决策者一致。以上种种,都需要感知被游说者的喜怒,不能草率行动。待完全掌握情况之时,就可以控制对方。

事实说明一切。在职在任的人没有得到重用,是因为他的计策没有实际效果。相反,有的人即使远在他方都会被召回,是因为现实证明他的计策是对的,自然会被重用。

本篇还讲到古时圣人立身处世,就是掌握了内揵的进言之术,来议论古今、议论万物的。同时讲到圣人的先见之明来源于道德、仁义、礼乐和计谋;权衡内外,预测未来,让自己的决策没有错误。他们用言辞和计谋跟国君对话,对话前作好充分的准备。正确处理好投其所好和道德标准的关系,所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处世之艺

“内揵术”在现代生活的应用中很广泛。“内”主要是游说对方,能够与对方说上话,侧重于言辞技巧;“捷”主要是迎合对方的心意,侧重游说的效果。要想让“内揵术”发挥其最大的效用,以便让别人采纳自己的建议、对策,就必须先拉近彼此的距离,然后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这样方可成功处世。

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因势,指根据事物发展的状态及趋势;利导,指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向有利的方面加以引导。

所谓“势”,一般包括态势、情势、走势、趋势等。“势”是客观存在,得“势”犹如行车途中的绿灯,会使得通行畅通无阻。“导”是主观努力,只有主观努力符合客观存在,才能“导”得动、“导”得好。要抓住“势”与“导”的结合点。“因势”是为了“利导”,“利导”又必须“因势”;“因势”是手段,“利导”是目的。恰当的结合点必须体现“势”的规律性、“导”的方向性,即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鬼谷子讲:“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也就是要顺从事物发展的趋势,铺设台阶,加以引导,使之达成目标。

要正确实施“导”,需要把握这样几个环节:一是要把握“导”的方向,善于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捕捉正确的目标;一般人都存在顺承心理和斥异心理,对那些合乎自己心意的事物容易接受,对不合乎自己心意的事情则有意排斥。所以,与人交流,只要善于抓住对方的心理,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顺其本性,因势利导,就一定容易取得成功。

清代名将年羹尧少年时骄横狂傲,不爱读书,三番五次气跑老师,无人敢教,其父无奈,只得张榜聘请老师,但是几个月都不见有人来应聘。后来,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先生来应聘,年父心存顾忌,怕老先生不能驯服其子,但老先生却信心满怀,所以年父便留下了老先生。待老先生上任后,年羹尧就开始逃学,但老先生不予理睬。三个月后,老先生独自拉胡琴引起了年羹尧的兴趣,可没过多久年羹尧就没有兴趣学了。后来又听到老先生吹胡笳,他跟着学了一阵又不学了。又过了几天,老先生在院里练起了拳脚功夫,这可引起了年羹尧的兴趣。原来年羹尧力大过人,善搏斗,看老先生练功就恋恋不舍,不忍离去。老先生对他说:“听说你武功不错,我们比试一下如何?”年羹尧迟疑了一下,便和老先生较量起来了。年羹尧刚一出击,老先生便突然站到了年羹尧身后,年羹尧自知自己本领太低,当即跪在地上请求老先生教他拳脚功夫。老先生却递给他一本书说道:“学搏斗不过打败一两个人,学读书则能打败千千万万的人啊。”年羹尧茅塞顿开,从此以后发奋读书,终于成为文武双全的一代名将。“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针对不同秉性、特征、爱好、观念,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引导,就一定能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因势利导,二是要把握“导”的力度,一旦看准了,就要创造条件,积极推进,乘势而上。比如,战国时期,魏王想联合秦国攻打韩国,于是他征求张旄的意见。张旄没有直接回答魏王的问题,而是反问:“韩国是准备坐以待毙,还是会割让土地、联合天下诸侯进行反攻呢?”魏王回答说:“韩国一定会割让土地,联合诸侯反攻。”张旄又问:“韩国恨魏国,还是恨秦国?”魏王回答怨恨魏国。张旄接着问:“韩国是认为秦国强大呢,还是认为魏国强大呢?”魏王认为秦国强大。张旄再问:“韩国是准备割地依顺它认为强大的和无怨恨的国家呢,还是割地依顺它认为不强大并且心有怨恨的国家呢?”魏王认为韩国会将土地割让给它认为强大并且无怨恨的国家。张旄最后说:“攻打韩国的事,大王您应该明白了吧!”张旄没有直接了当向魏王指出不应该联合秦国攻打韩国。而是把观点隐藏在最后,采取这种设问的游说方法,强化论点,使对方心服口服。设问实际上是将一般游说方法倒置的一种方法。先通过互相问答一步步论证、一步步接近论点,最后自然而然地亮出自己观点。这种富有谋略特色的游说方式,我们善加运用,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因势利导,三是要把握“导”的时机,抓住最佳时机,找准突破口,既不能坐失良机,又不能揠苗助长;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活中不可避免会发生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所以,面对强大的对手时不要惊慌、气馁,要避其锋芒,巧夺智取。

从前有个地主为人奸诈,爱刁难长工,克扣工钱。有一年年底,地主对一个长工说:“我的儿子要结婚了,你给我办三件事:第一,给我做张天大的床;第二,送山那么重的肉;第三,送海那么深的酒,好让我招待客人,办不好的话你今年就别想拿到工钱。”长工一听十分懊恼,这分明是强人所难,耍无赖。回家后长吁短叹,妻子问他怎么回事,他就把地主的无理要求向妻子说了一遍。长工的妻子嫣然一笑,说:“这好办,你先让财主把天的高度、山的重量、海的深度确定好了给你,你再去准备。”长工照妻子的话去找地主,地主无言以对,只能乖乖地把长工的工钱如数给了长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长工的妻子巧妙地整治了老奸巨滑、刁钻的地主,让他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因势利导,四是要把握“导”的技巧,注意分寸和火候,顺势而为,使“势”和“导”融为一体。战国时,魏国与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求救于齐国,齐王于是命田忌与孙膑领兵救韩。途中孙膑剖析敌情,献计于田忌,孙膑认为,敌众我寡,远水难救近火,不如直奔赴魏都大梁,这样可以大获全胜,田忌依计而行。魏将庞涓获知后,恐京都有失,回师急救,追击齐军。孙膑知道魏军向来轻视齐军的心理,就对田忌说:“善用兵者,应‘顺其势而以利导之’,我们应该假装败退,诱敌深入。”于是命齐兵每日减少锅灶的数量。庞涓见齐军锅灶日益减少,以为齐兵大多潜逃。于是只率领八千轻骑,日夜兼程猛追。结果在地势险恶的马陵道,遭到齐军的伏击,大败。庞涓见大势已去,无奈自杀。齐军乘势歼灭敌人,并俘获了魏太子申,凯旋而归。

鬼谷子言:“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不顺应时势迎风而上,则如夏至却想夜长,想捉鱼却朝天射箭。不按规律办事很难取得成功。任何事物都有自己发展的必然趋势,顺应事物发展的趋势行事则如顺水行舟,其势悠悠,自然而功成。

以情动人因情制人

人生是一部书,虽然书的内容不尽相同,但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无一例外地以刀、笔、心、血,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哲学。人生哲学里充满了情与爱。人与人之间更是有一道感情的闸门,若闸门没有打开,纵使有千万条理由也只能是徘徊于门外不得入其内。若能够动之以情,打开沟通的思想闸门,与对方建立友好关系,使对方在情感上接受自己,那才有可能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建议和做法。所以,鬼谷子说:“得其情,乃制其术。”

爱是不能单独存在的,它本身并无任何意义。爱必须要付诸行动才能发挥出它的功能。爱的方式有很多,而温和友善的方式最能给人以如沐春风的感觉,也最容易打动对方。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天,太阳和风争论谁比谁更强大。风说:“当然是我,你看下面那个穿外衣的老人,我打赌我可以比你快地让他脱掉外套。”说完,风就用力地对着老人吹。它越吹,老人把外套裹得越紧。后来,风吹累了,老人还是没有脱下外套。这时太阳从云彩后面走了出来,暖洋洋地照在老人身上,不一会儿老人就热得出汗了,很自然地就把外套脱了下来。于是太阳对风说:“温和友善永远胜过激烈强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