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鬼谷子》学生活
3462400000039

第39章 谋第十(3)

王密给杨震送礼,或许真的是出于一片感激之情,但是他不懂得“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的道理,碰了一鼻子灰不说,还为两人原本融洽的关系蒙上了阴影,影响了自己今后的发展。

“因人制宜”四字,在政治和军事较量中有重要意义。在《三国演义》一书中,就有大量这样的例子。三国时代的所有枭雄中,袁绍的出身是最尊贵的,“四世三公”的家世与声望,在当时确实是一块响亮的招牌,相对能够获得更多人的拥戴。然而孔融和曹操都说袁绍是“冢中枯骨”。历史上的“官渡之战”,曹操就是利用了袁绍的“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等弱点,引袁绍轻举冒进,曹军则后撤筑垒设防,集中兵力坚守要隘。结果在两军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对峙数月,曹操寻找到抄其后路、焚其粮草的机会,终于打败了袁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而一度以织草鞋为生的刘备虽暂栖他人门下,却依然是曹操眼里的“英雄”。曹操的知人,是他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曹操本人也有弱点,那就是生性多疑。曹操的这一弱点也曾被他的敌人利用,结果吃了败仗。三国时代,蜀将黄忠在定军山一战杀死魏将夏侯渊,夺取了战略要地。曹操闻讯大怒,就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黄忠,却被前去接应的赵云打败。曹操岂能善罢甘休,他指挥大军追杀赵云。赵云杀出重围,回到了蜀营。副将张翼见赵云已退回本寨,后面追兵来势汹汹,便要关闭寨门拒守。赵云却下令大开营门,偃旗息鼓,又命令弓弩手埋伏在寨内,自己则单枪匹马在营门等候敌军。不久魂军大兵压境,战云密布。曹操见赵云寨门大开,怀疑里面隐藏着伏兵,不敢轻易进攻,便下令撤兵。赵云见曹军退兵,立刻擂起战鼓,霎时杀声震天,飞箭如雨,魏军十分恐慌,自相践踏,死伤无数。赵云趁势夺了魏军的粮草,斩杀了曹操的大批人马,得胜回营。第二天,刘备亲自来到营地犒劳军士,感慨地说:“子龙一身都是胆啊!”

赵云深知曹操生性多疑,所以偃旗息鼓,诱敌深入,大获全胜。可见要想取胜,首先要掌握敌方主帅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才能在战斗中占据主动。

三国时代的军事奇才司马懿,以“料敌如神”而著称。他平定公孙渊叛乱一事,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当时,魏国的辽东太守公孙渊,于魏明帝景初元年(232年)自立为燕王,与曹魏分庭抗礼。景初二年春,魏明帝曹睿令司马懿领兵讨伐公孙渊。司马懿整装侍发时,明帝问他如何打败公孙渊。司马懿回答说:“如果公孙渊明辨形势,就会断然割弃眼前利益,弃城出走,以此拖延时日,疲惫我军,待机而战,这是上策。可是公孙渊智浅寡断,上策难用。他必然会认为我军孤军深入,难以持久,定会依托辽河据守,一旦接战不利,就会退守襄平,这是下策。我军定能在襄平打败他。”曹睿听后,赞叹道:“看来讨伐公孙渊之战,都在将军心中了”。于是,司马懿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便率军渡过黄河,穿越华北平原,直捣公孙渊。结果,果然不出司马懿所料,公孙渊采取了下策,结果叛军大败,公孙渊被斩。

有的放矢,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把握形势掌握主动

鬼谷子强调施展谋略要得“势”,即要善于根据对方的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策略,将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的手里,只有这样才能控制事态的发展,令自己获得利益。

公元231年,诸葛亮五出祁山,率军到达郿县,然后进驻五丈原。司马懿率军渡渭水、背靠渭水构筑营垒防守。魏蜀两军相持了百余天。诸葛亮多次挑战,甚至送给他一些妇女的衣服盖辱他,但司马懿仍不为之所动。他认为,蜀军远道而来,粮草运输困难,不能持久作战,这是其不“利”。而魏军粮草充足,以逸待劳,这是我之“利”。只要以“利”动之,坚守不战,以守为攻,就能牢牢抓住主动权,迫使蜀军不战自退。后来,蜀军果然渐不能支,被迫撤军。

我们平时常说“形势”,“形”与“势”连用,可见二者密不可分。“形”是静态,是力量尚未散发出来之前的状态;“势”是动态,是迅速运动造成的威力。积水本来呈现静止不动的状态,看似一种极其柔弱的“形”,可是当堤防决口,或是水自高处飞激而下时,就形成威力无穷的“势”;猛禽攻击前的准备工作是“形”,一旦完成准备,奋力一击,就是“势”的运用。宋朝张齐贤守代州的战例,正是善于借势败敌的典型。

公元986年,辽军侵宋,与宋军相持于代州城外。知州张齐贤向潘美求救,潘美发兵驰授,但在途中又接皇帝之命撤回。张齐贤了解到辽只知潘发兵而不知其收兵,于是令200名士兵一人一旗,于城西30里外设置疑兵,又于辽军退路埋伏锐卒2000人。是后,辽军见火光四起,以为宋援兵已到,立时撤退。张齐贤开城出击,伏兵在路上截击,辽军大败,代州之围遂解。张齐贤利用潘美率军来援所造之势,诱使辽军退兵,然后迅速展开伏击与出击,以少胜多,力挽危局,其势险节短,可谓千钧一发。

在对立的各方之问,主动权是会不断转移的。一方运用计谋以争夺主动权,另一方看似处于被动,但若此时能够将计就汁,利用对方的计谋而定计,则主动权不但不会丢失,反而能够更加牢同。明朝梅国桢将计就计开铁禁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例。自汉代以来,北塞的少数民族经常南侵,他们勇猛剽悍,中原军队往往不是他们的对手。但是,塞外不会冶铁。因此,中原王朝就对向塞外供应的钢铁加以限制,以防他们用来打造兵器。明王朝时,边关铁禁也照样未开。明神宗万历年间,兵部右侍郎梅国桢总督西北边塞三镇军务。塞外边族久苦明朝铁禁,想出一条诱开边关铁禁的主意。这天,边族首领来拜见梅国桢,谎称塞外已发现铁矿,特来向梅将军报喜。梅国桢一眼看穿了敌人的诡计,马上传令边关:“塞外已产铁,即日起断绝一切铁器供应。”边族首领原本是要让梅国桢做出铁禁已经失效的判断,不料连生活用铁也不供应了,不禁叫苦不迭,只好来求梅国桢。

欲擒故纵以张代弛

鬼谷子讲:“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欲擒”与“故纵”是一对彼此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处于一种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地位。“欲擒”是目的,“故纵”是手段;目的决定手段,手段为目的服务。所以要想把握住对方,先得放纵他,让他放纵是为了让他暴露自己的思维行动,从而利用这机会,乘机抓住对方。“穷寇勿追”,领兵打仗,只有消灭敌人,夺取地盘,才是目的。如果逼得“穷寇”狗急跳墙,垂死挣扎,己方也会损兵失地,是不可取的。

“欲擒故纵”是一种策略地解决问题的方式。所谓“纵”不是放虎归山,不是对敌人视而不见,放任不管,而是有目的地放松一步,在后面追随,不过追随得稍松一些而已,以防敌人狗急跳墙,垂死挣扎。“故纵”,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要时刻想着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欲擒”。

追击时要紧紧地跟踪敌人,但不要逼迫他。借以消耗他的体力,瓦解他的斗志,待敌人沮丧、军心涣散时,再捕捉他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

西晋末年,幽州都督王浚企图谋反篡位。晋朝名将石勒闻讯后,打算消灭王浚的部队。但王浚势力强大,石勒恐一一时难以取胜。于是他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麻痹王浚,他派门客王子春带了大量珍珠宝物,敬献王浚。并写信向王浚表示拥戴他为天子。信中说,现在社稷衰败,中原无主,只有你威震天下,有资格称帝。王子春又在一旁添油加醋,说得王浚心里喜滋滋的,信以为真。这时,王浚有个部下名叫游统的,伺机谋叛王浚。游统想找石勒做靠山,石勒却杀了游统,将游统首级送给王浚。这一来,王浚对石勒更是深信不疑。后来,石勒探听到幽州遭受水灾,老百姓没有粮食,而王浚却不顾百姓生死,苛捐杂税有增无减,以致民怨沸腾,军心浮动。石勒觉得攻打王浚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亲自率领部队攻打幽州。当石勒的部队到达幽州城时,王浚还蒙在鼓里,以为石勒来拥戴他称帝,根本没有准备应战。等到他突然被石勒将士捉拿时,才如梦初醒。王浚中了石勒“欲擒故纵”之计,身首异处,美梦也随之成了泡影。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欲擒故纵”是要讲策略,讲方法,或为防止暴露我方意图而按兵不动,让敌忽视我方,一意孤行,最后自寻死路;或嫌敌麻痹不够而主动出击,制造假象,以便诱敌上钩。如果对方求胜心切,往往会“欲速则不达”,造成逼敌过紧的态势。但是也要注意,如果不顾客观条件,一味地强调“纵”,也容易贻误战机,甚至出现放虎归山、危害社会和增加捕擒罪犯的难度。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欲擒”与“故纵”的关系,审时度势地运用“欲擒故纵”这一战法,不仅有利于我方完成作战任务,而且还会收到事半功倍、以小的代价换取更大胜利的效果。

武则天执政时,曾赏给太平公主细玩宝物两箱,价值百镒黄金。太平公主收下后藏在了府库中,不料却被人全部偷走。武则天大:怒,命令洛州令限期查出盗贼,否则判为死罪。吏卒、巡捕们很害怕,就请正巧过路的湖州别驾苏无名来帮忙。苏无名立下了军令状:一个月之内破案。到了清明节那一天,苏无名把吏卒们全部召来,给他们布置任务,让他们五个人或十个人一伙,分别在城东门、北门等候。如果发现有十几个穿着葬服的胡人出城到北邙山扫墓,就跟随在他们后边,并随时报告他们的行动。吏卒们在东门、北门等候,果然遇到了苏无名所说的那种情况。只见那十几个穿着葬服的胡人,来到一座新坟前祭奠,他们象征性地哭了几声,眼里竟然连一滴泪水都没有。撤下祭品后,他们沿着坟墓巡视了一圈后,就不禁相视而笑。于是吏卒们赶紧回来禀报苏无名,苏无名一听高兴地说道:“找到盗贼了。”随即派吏卒把那些胡人全抓起来,掘开坟墓,劈开棺材一看,哪里有什么死人,这正是太平公主丢失的那批珍宝!武则天听说破案了,非常惊奇地问道:“你可真是料事如神啊?”苏无名解释说:他到洛州之时,正巧碰见那些胡人出葬。他们哭的声音很大,但从脸上的表情来看并不伤心,并且反而有些惊慌。他猜想这大概是盗贼在往城外转移赃物,但却不知他们把偷的东西埋在什么地方了。寒食节扫墓,估计他们要出城查看赃物是否安全。他们祭奠而哭声不哀痛,可知里面埋的不是死人;又巡行坟墓相视而笑,是庆幸坟墓没有损坏。他一开始不让官府抓贼,是害怕打草惊蛇,贼人一急,必定取出宝物逃走。官府不查,他们就放了心,因此才没把宝物取走。

“欲擒故纵”就是先放一放,以不变应万变。自己有了必胜的信心,再进行谈判就更能够沉着冷静,游刃有余。在同对方谈条件时,可以使用此办法,因人不同,使用手段也会不同,比方说对方问到直切主题或是不好回答的问题时,我们可以绕开对方提问,换个我们认为比较成熟或是好回答的问题,如对方一再追问,我们可以说“这个问题可以缓一缓”,或是“这是下一步我们要谈的问题”。对房产经纪人来说,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使双方成交,这就要求房产经纪人要多运用一些智谋、技巧或方法,如欲擒故纵,故意显得漫不经心;吊对方胃口,将房子的紧俏程度稍加夸张等。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以诚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