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鬼谷子》学生活
3462400000012

第12章 内第三(4)

美国任天堂子公司的经理荒川发现:美国的父母担心孩子们迷上任天堂的产品后,减少体育活动,于是任天堂迅速推出一种叫“动力台”的游戏机,孩子们在玩时,必须用跑、跳、蹦等方式控制荧光屏上的人物。如此挖空心思,使任天堂的生意极其红火。

通常,任天堂日本总公司的产品一经设计完成,就会立即把它寄到在美国的分部,而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办公室人员收到快递后,立即开箱检查审视,看美国的市场能否接受这种产品。所有的文字、图画都要被仔细审查,等到确信没有问题后才正式投放美国市场。

由于国情不同,玩具产品很容易引起“水土不服”,甚至民族矛盾。比如,有一次在日本开发出来的一套电视游乐系统中的人物形象就经过了更改才推向美国市场的。因为其中扮演坏蛋的那个角色一看就是印第安人;还有一套“赌博”游乐系统,唯一的贼是一位黑人,为了避免种族歧视问题,有关人员就把“印第安人”的面孔改变,把黑人的肤色“淡化”等等。可见,如果放任有问题的产品推出,后果将不堪设想。

产品设计不仅要符合目标市场政治文化环境的需要,而且要符合目标市场审美观念和传统习俗的特点。比如“富翁”电玩,在日本版本中是吃了寿司而增强体力的,而到了美国,这个版本就将寿司改变为热狗;相应地,主角的眯眯黑眼也变成浓眉大眼,这样就容易被美国消费者接受。

由此可见,任天堂公司的确深谙“因应变化,得情制人”的经商之道,公司的生意也越来越火暴,并一举登上了玩具商龙头老大的宝座。

环转因化以退为进

《鬼谷子·内揵》曰:“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鬼谷子的这段话大致可以这样理解:要想离开某环境而去,并不是落荒而逃,而是要凭着诡计、谋划离开。要善于玩弄权术、诈术,做出“环转因化”的表象,让人看似这样,又似那样,看似进攻,又似退却,让对手“莫知所为”,不知道你是“困兽犹斗”还是“以退为进”,摸不准你的真实意图是想“攻”还是想“逃”。

“环转因化,以退为进”的确不失为一种成功办事的谋略,而在现代经商领域,这种谋略也被某些精明的商家所经常运用。

前些年,松下通信工业公司突然宣布不再生产大型电子计算机。

这个消息,使大家都感到震惊。松下已经花费了5年的时间去研究开发,投下了10多亿元的巨额研究费用,眼看着就要进入最后阶段。而且,松下通信工业公司的经营也很顺利,不可能发生财政上的困难,现在却突然全盘放弃,实在令人费解。

然而,松下幸之助之所以会这样断然地作出决定,是有其考虑的。他认为当时大型电脑的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万一不慎而有差错,将对松下通信工业公司产生不利影响,到那时撤退,就为时已晚了,不如趁现在一切尚有可为时撤退,才是最好的选择。

事实上,像西门子、RCA这种世界性的公司,都陆续从大型电脑的生产中撤退下来,广大的美国市场,几乎全被IBM独揽。像美国这样的市场,有一个强有力的公司独占就绰绰有余了。更何况在日本这么一个小市场,就有富士通、日立等7家公司抢摊,他们也都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等于是赌下了整个公司的命运。

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松下考虑到,竞争结果是公司可能会元气大伤地生存下来,但也有可能就此消退。权衡利弊,松下最后终于决定退出这场竞争。

商战时,撤退是最难的,如果无法掌握时机,勇敢撤退,或许就会受到致命的打击。松下看透了这一点,在竞争中勇敢地实行一般人都难以理解的“以退为进”的行动,足见其眼光高人一等,不愧是日本商界首屈一指的商人。

一般地说,同强敌决战,出路只有三条:或者讲降,或者讲和,或者退走。投降是彻底失败,讲和是一半失败,退走则可以转败为胜。可以称得上是“以退为进”。

美国惠普电脑公司一直坚持一个原则:即产品优质可靠与技术创新完全是两回事。所以市场上出现新产品时,他们总是甘拜下风,落后2~3年,再推广到顾客中。

惠普公司绝少在市场上第一个推出新产品,该公司常采取反击式的行销策略。这就是,当竞争厂家新产品上市后,惠普就会发动大批工程师去对购买新产品的客户作服务性的拜访,频频探听他们对该产品的意见。

例如他们喜欢产品的哪些特色、性能,哪些是他们所不喜欢的。这些工程师把用户的意见带回公司,进行总结、研究,然后根据用户的意见,对新产品进行改造。

不久,他们就生产出完全符合顾客要求的新产品来。于是惠普公司的产品就以绝对优势压倒了那些竞争厂家的新产品,真正做到了后来者居上。

惠普公司的甘拜下风,故意落后于市场,实际上就是一种“环转因化,以退为进”的经商策略。

所以说,在商场中打拼,一味地进攻并不是唯一的法则,毕竟在很多时候,当情况并不尽如己意之时,采取“环转因化,以退为进”的策略适当地退一退,也是一种不错的经商法则。

内之术推销之法

在现代社会里,对“内揵”之术予以最大关心的,那可能就是从事推销工作的人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推销员都要面对许多犹豫不决的人,尤其是初次见面的人,对于你的贸然建议,他们往往理所当然地显示出拒绝的表情,这是因为推销员面对的是些不明对方心理状态的陌生人,对方自然有怕上当受骗的反应。

所谓“推销”,本来是指给顾客以利益的意思,在理论上应该被颐客欣然接受才对,根本不应有怕上当受骗等顾虑。但是,人们都有不乱花钱的本能,特别是在怀疑对方是否在欺骗自己时,这种不乱花钱的本能更为强烈。而这也正是推销员所要予以充分注意并花大气力解决的问题,可以这样来认识:一个推销员能否解除人们的这种心理上的疑虑,是决定他的推销成败的关键所在。通常人们所说的“推销员在推销商品之前,必须先推销自己。”这句话就充分显示了这个道理。

要想巧妙地解除人们心理上的这种通病,就要先在顾客的心上与推销员自己的心上搭起一座桥,这时最重要的就是先要找出一个可以共同谈论的话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投其所好”。

说到跟无数游移不定的顾客的共同话题,最普通的当然就是从天气和国内外重大新闻谈起。假如想苒进一步地拉近距离,那就要谈论有趣的问题,譬如,有关足球、乒乓球、钓鱼、围棋、象棋、养花等趣味的话题,由于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任何人都可以超越年龄、地位侃侃而谈,泛泛而谈,也就是毫不带商业气息的谈话。特别是一般人都有爱自吹自擂、夸夸其谈的弱点,因此,只要给他们卖弄自己的机会,他们就会立刻从沉默寡言的人变为松弛了警戒心、口若悬河的人,于是,就很自然地在彼此心上搭建起一座桥。如此一来,推销者的“内揵”就算是成功了。

一个出色的推销员,在开始推销商品以前,最好先调查一下被推销者的秉性,特别要了解对方的兴趣是什么。有人会问,一些挨家挨户进行推销商品的推销员,哪里会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些工作呢?其实不然,因为从你一进门开始,你所看到的被推销者的房间的摆设、装饰、条理等,就已表明了主人的兴趣爱好,如果你还不懂,就说明你是一个不开窍的笨蛋。

假如主人是一位作家,不论他是否开口,都必定以自己的著作而感到自豪,并且会在他的客厅里摆上一些作品,就连一些称不上作家的人也不例外,在客厅里除了摆出他们的代表作以外,还陈列着由文化机构颁授的文学奖章等,这些就是推销员应该谈论的话题。当然,你不能胡乱地恭维,但是假如你完全无视这些,在谈话中间根本不提主人引人为荣成就,那是主人最感失望和不高兴的。不仅是你社交礼仪上的一大缺陷,而且证明你对推销诀窍一无所知。

以对方所最引以为荣的东西作为彼此共同谈论的话题,这就是推销员在推销商品之前成功推销自己的一大诀窍,这也是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灵活运用“内揵”的一块试验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