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秉性能移
3447300000030

第30章 什么是好秉性?(23)

首先请大家看一个关于诚信秉性重要性的例子:美国的吉姆·史都瓦介绍过这样一件事:自欺的秉性是欺伪的最大表现。永远要诚实地与人相处,不要夸大——这是一种欺骗;不要闪躲——这是一种虚伪;不要承诺任何你做不到的事情一一那只是狂妄之语。

我有一位在电视台服务的好友保罗·惠特曼,也是一位达拉斯的麻醉师。他在医院工作的时候,时常需要参与手术。

“多年前,当我还有些视力时,我问保罗·惠特曼是否能让我和他一起进人手术房,我想体验一下手术房内的感觉。他同意了,并替我穿戴上帽子、衣袍、面具、手套,以及一个9尺长的鞋套,接着,我们走向第一个病人,准备进行麻醉的工作,这时病人仍然相当清醒,当开始麻醉时我问保罗:‘你今天一共有多少个手术?’他回答:‘7个。’

病人看着他说:‘医生,虽然你今天有7次手术,但现在这一个对我是最重要的!’

无论你遇见什么人,这都是个很好的例子。没人会在乎你和别人相处得多好,或你曾经为别人做了些什么。每个人都只在乎现在,只想知道你会为我做什么,你将如何表现,以及给我些什么。

每个人都想得到你最好的礼遇。你遇到的每个人都希望当你们谈话时,他是你心中惟一的对象,无论你天内要和多少人相处,对他都不重要,他只在乎你和他在一起时,是如何与他相处的。关于正直有一点很重要,不论对方是谁,都必须要全心全意。

同时,你也寻找他人最好的一面,并向他们学习。寻找那些在这世上表现杰出的人,观察他们的行为,倾听他们的言语,并尽量多和他们交往、学习。

我和我太太克丽丝朵常一起出游,欣赏一些有天赋的音乐家们的演奏.或去看一些出色演员的舞台剧和别人一起分享他们在专业领域中的最高表现,是个愉快的经验。

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在合理的价格内提供体贴的服务及优良的产品,商品的价格可以打折,但产品的品质则不能有折扣。给予你的职员及同事们应有的奖励。”

人与人的交往,是建立在诚实守信的基础上的。成功者信守承诺,珍视这合作的基础,以诚实取信于人。

俄国作家班台莱耶夫写过一篇《诺言》的小说,主要内容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在公园里同几个比他大的孩子玩打仗的游戏,一个大孩子对他说:“你是中士,我是元帅,这里是我们的‘火药库’。你做哨兵,站在这儿,等我来叫你换班。”小孩点头遵命,一直坚守着岗位。天黑了,公园要关门了。“元帅”还不来,“中士”又饿又怕,只是因为诺言在先,他不肯离开“火药库”。幸亏有人从路上找来一位红军少校。少校对孩子说:“中士同志,我命令你离开岗位。”孩子这才高兴地说:“是,少校同志,遵命离开岗位。”

这个故事,初看觉得好笑,细细想想,一个孩子那么信守自己的诺言,这是很了不起的秉性。

为了确保某事的如期完成,处事双方往往可以经商讨达成协议,或立军令状、订契约、签合同。一旦一方背约,则将依约或罚、或斩。但人们在共事时,更多的情况是凭信用,凭对对方人格的信任,相托要事,相信所托之事会如期实现,所谓“可信任”、“可信赖”、“信得过”,正是对讲信用之性的人的高度赞扬。

每一位犯有自欺之症的人都应明白:从古至今,人们公认:“人之交,信为本。”交往必须讲信用,这是起码应当遵守的生活准则。尔虞我诈,欺骗人心互相失去信任,就会影响人和人之间的正常关系。

没有友谊,则此世不过是一片空白;而没有信任,则无友谊可言。信任是通心的药剂。

“商业?这是十分简单的事。它就是借用别人的资金!”小仲马在他的剧本《金钱问题》中这样说。

是的,商业是那样的简单:借用他人的资金来达到自己的目标。这是一条致富之路。富兰克林是这样做的,立格逊是这样做的,希尔顿是这样做,凯撒是这样做的,散得斯是这样做的,克洛克也是这样的。即使你很富裕,对于这样的机会,你也不应放过。

现在,如果你不富裕,你更要阅读本书。

借用“他人资金”的前提条件是:你的行动要合乎最高的道德标准:诚实、正直和守信用。你要把这些道德标准应用到你的各项事业中去。不诚实的人是不能够得到信任的。“借用他人资金”必须按期偿还全部借款和利息。

缺乏信用是个人、团体或国家逐渐失去成功诸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请你听从明智而成功的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忠告。

富兰克林在1784年写了一本书,名为《对青年商人的忠告》。这本书讨论到“借用他人资金”的问题:

“记住:金钱有生产和再生产的性质。金钱可以生产金钱,而它的产物又能生产更多的金钱。”

富兰克林又说,“记住:每年6镑,就每天来说,不过是一个微小的数额。就这个微小的数额说来,它每天都可以在不知不觉的花费中被浪费掉,一个有信用的人,可以自行担保,把它不断地积累到100镑,并真正当做100镑使用。”

富兰克林的这个忠告在今天具有同样的价值。你可以按照他的忠告,从几分钱开始,不断地积累到1000元,甚至积累到几百万元。这就是希尔顿做到了的事。他是一个讲信用的人。

希尔顿旅社公司过去靠数百万美元的信贷,在一些大机场附近为旅客建造了一些附有停车场的豪华旅社。这个公司的担保物就是希尔顿的诚实的名声。

诚实是一种美德,人们从来也未能找到令人满意的词来代替它,但很容易找到“虚伪”,这个词来反衬它。诚实比人的其他品质更能深刻地表达人的内心。诚实或不诚实,会自然而然地体现在一个人的言行甚至脸上,以致最漫不经心的观察者也能立即感觉到。不诚实的人,在他说话的每个语调中,在他面部的表情上,在他谈话的性质和倾向中,或者在他待人接物中,都可显露出他秉性的弱点。

虽然此处似乎只是论述如何借用别人的资金,但也提出了品性问题。诚实、真诚、守信用和成功在事业中是交错在一起的,一个人具备了其中的第一种——诚实,就能在他前进的道路上获得其余三种。当然,虚伪是与诚实相反的最令人痛恨的一种秉性。

失去朋友和友谊,你就会陷于无助、孤僻的境地,而深感恐慌。朋友是你的依靠,友谊是你人生的资本。在这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看到一个人想方设法在他朋友的缺点或疮疤之前善意地保持沉默、为他朋友抵挡来自于冷酷无情者或鲁莽草率者尖锐的批评,并站到屋顶上大声地宣告他朋友的德行更令人感动的吗?朋友的信任是一种永久的推动力。科尔登就曾经说过:“真正的友谊就像健康一样,其价值通常只有在失去它时才会被认识到。”

因孤僻秉性而导致人生挫败的例子,举不胜举。可先举一例:

杰克·伦敦的童年,贫穷而不幸。十四岁那年,他借钱买了一条小船,开始偷捕牡施。可是,不久之后就被水上巡逻队抓住,被罚去做劳工。杰克·伦敦瞅空子逃了出来,从此便走上了流浪水手的道路。

两年以后,杰克·伦敦随着姐夫一起来到阿拉斯加,加入到淘金者的队伍。在淘金者中,他结识了不少的朋友。他这些朋友中三教九流什么都有,而大多数都是美国的劳苦人民,虽然生活困苦,但是在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充满了生存的活力。

杰克·伦敦的朋友中有一位叫坎里南的中年人,他来自芝加哥,他的辛酸历史简直可以写成一部厚厚的书。杰克·伦敦经常与他在月光下的乱石堆里聊天,听着他讲故事,常常不禁潜然泪下。而这更加坚定了杰克·伦敦心中的一个目标:写作,写淘金者的生活。

在坎里南的帮助下,杰克·伦敦利用休息的时间看书、学习。1899年,二十三岁的杰克·伦敦写出了处女作《给猎人》,接着又出版了小说集《狼之子》。这些作品都是以淘金工人的辛酸生活为主题的,因此,赢得了广大中下层人士的喜爱。

杰克·伦敦渐渐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他著作的畅销也给他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刚开始的时候,杰克·伦敦并没有忘记与他共患难同甘苦的淘金工人们,正是他们的生活给了他灵感与素材。他经常去看望他的穷朋友们,一起聊天,一起喝酒,回忆以往的岁月。

但是后来,杰克·伦敦的钱越来越多,他对于钱也越来越看重。他甚至公开声明他只是为了钱才写作。他开始过起家华奢侈的生活,而且大肆地挥霍。与此同时,他也渐渐地忘记了那些穷朋友们。

有一次,坎里南来芝加哥看望杰克·伦敦,可杰克只是忙于应酬各式各样的聚会、酒宴和修建他的别墅,对坎里南不理不睬,一个星期中坎里南只见了他两面。

坎里南头也不回地走了。同时,杰克·伦敦的淘金朋友们也永远地从他的身边离开了。

离开了生活,离开了写作的源泉,杰克·伦敦的思维枯竭,秉性孤僻,他再也写不出一部像样的著作了。于是,1916年11月22日,处于精神和金钱危机中的杰克·伦敦在自己的寓所里用一把左轮手枪结束了一生。

失去朋友和友谊,你就会陷于无助、孤僻的境地,而深感恐慌。朋友是你的依靠,友谊是你人生的资本。

薛曼曾经写过一首诗,给予了朋友高度的评价:

“这是我生命中令人喜悦的发现,

在旅途的每个转弯处,

都有位朋友强壮的手臂,亲切地,

分担我的重担,助我向前,

既然我无黄金以为回赠,

便只有以爱做补偿,

我惟一的祈求是,当我还活着的时候,

上帝让我配得上我的朋友。”

有一篇《坦诚相待赢得友谊》的文章,其中写道:“友谊是无价的,患难之交的倾心相待,素昧平生的神交之缘,同生死不渝的友谊,时时焕发出圣洁的光辉……

朋友,他会在你困难时雪中送炭,在你春风得意时锦上添花,朋友是夏天的凉风,是严冬的阳光……”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朋友也是一种财富,而且是最大的财富;他可以助你走上仕途,也可以使你拥有百万家财。_虽然,真正的友谊是绝对不能够用金钱来衡量的,但是从最功一利的角度来看,他的确可以做到这一点。

朋友对于事业的成功或失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再有一个例子便是关于维克多连锁店的故事:

维克多从父亲的手中接过了一家食品店,这是一家古老的食品店,很早以前就存在而且已出名了。维克多希望它在自己的手中能够发展得更加壮大。

一天晚上,维克多在店里收拾,第二天他将和妻子一起去度假。他准备早早地关上店门,以便做好准备。突然,他看到店门外站着一个年轻人,面黄肌瘦、衣服褴褛、双眼深陷,典型的一个流浪汉。

维克多是个热心肠的人。他走了出去,对那个年轻人说道:“小伙子,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年轻人略带点腼腆地问道:“这里是维克多食品店吗?”他说话时带着浓重的墨西哥味。“是的。”

年轻人更加腼腆了,低着头,小声地说道:“我是从墨西哥来找工作的,可是整整两个月了,我仍然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我父亲年轻时也来过美国,他告诉我他在你的店里买过东西,喏,就是这顶帽子。”

维克多看见小伙子的头上果然戴着一顶十分破旧的帽子,那个被污渍弄得模模糊糊的“V”字型符号正是他店里的标记。“我现在没有钱回家了,也好久没有吃过一顿饱餐了。我想……”年轻人继续说道。

维克多知道了眼前站着的人只不过是多年前一个顾客的儿子。但是,他觉得应该帮助这个小伙子。于是,他把小伙子请进了店内,好好地让他饱餐了一顿,并且还给了他一笔路费,让他回国。

不久,维克多便将此事淡忘了。过了十几年,维克多的食品店生意越来越兴旺,在美国开了许多家分店。他于是决定向海外扩展,可是由于他在海外没有根基,要想从头发展也是很困难的。为此维克多一直犹豫不决。

正在这时,他突然收到一封从墨西哥寄来的一封陌生人的信,原来正是多年前他曾经帮过的那个流浪青年。

此时那个年轻人已经成了墨西哥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他在信中邀请维克多来墨西哥发展,与他共创事业。这对于维克多来说真是喜出望外。有了那位年轻人的帮助,维克多很快在墨西哥建立了他的连锁店,而且发展得异常迅速。

这两个例子正是想要告诉人们,失去了朋友,便会陷入无助的荒漠,得不到帮助,得不到爱抚,最后便会在孤独中绝望地死去;而珍惜友谊,哪怕只是偶然结识的朋友,也会让你充分享受到人生的温暖,而取得事业的成功。

朋友意味着一种多大的恩惠啊!

确实,人海茫茫,知己难觅。有人常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去学会找寻友谊,珍惜友谊,抓住这一世间最宝贵的财富。

在美国内战爆发之初,人们经常热衷于谈论几位总统候选人的条件。有一次,在提到林肯时,一个人说道:“林肯一无所有,他唯一的财富就是众多的朋友。”的确,林肯非常的贫困,当他当选为所在州的议员时,他特地借钱买了一套比较高档的服装,以便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时显得比较正式,并且他还徒步走了一百英里去就职。而且还有这样一件轶事,那就是在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之后,他为了把家人迁移到华盛顿,竟然不得不向朋友借钱。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物质上窘迫困顿的人,在友谊上却是多么的富有啊!

朋友是无声的同伴,朋友是另一个自己——他们中的每一方都对对方感兴趣的事物感兴趣,都尽心竭力地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取得成功,对我们的事业鼎力相助,并为我们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欢欣雀跃。试想一下,在这世上难道还有比朋友的忠诚和奉献更崇高、更美丽的东西吗?

尽管西奥多·罗斯福具有非凡的个人能力,但是,如果没有来自于他朋友们强有力的、无私的和热心的帮助,他是根本不可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的。事实上,如果不是有他的朋友们,特别是他在哈佛大学所交的那些朋友们的倾力相助,他能否当选为美国总统还真是一个疑问。不论是在他作为纽约州长的候选人期间还是在他竞选总统期间,许许多多的同班同学和大学校友为他不辞辛苦地进行奔波。在他所组织的“旷野骑士团”中,他获得了众多的友谊之手,他们最终在总统竞选中为他在西部和南部赢得了成千上万张选票。

想想看吧,拥有真挚热心的朋友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他们总是细心地关注着我们的每一个兴趣爱好,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服务,他们会抓住每一个机会赞扬我们的优点,无私地支持我们,在我们不在的场合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代表和维护我们的利益,他们会帮助我们克服自身的缺陷与不足,在听到有可能伤害我们的流言蜚语或无耻谎言时,他们会果断地予以制止和反驳,他们还会努力地扭转他人对我们的消极印象,给我们公正的评价,并想方设法地消除由于某些误解,或者是由于我们在某些场合恶劣的第一印象而导致的偏见。总之,他们在漫漫的人生之路上总是推动着我们前进,或者是在关键的时刻助我们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