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为了提高感召力和影响力,必须严己宽人。首先,明确严己宽人的深刻内涵,以及其现在提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二是努力践行,厚于责己,薄于责人,从我做起,修养自己,建设良好的人际环境;三是在人我关系不协调时,要宽以待人,严以责己,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先人后己,正人先正己。
5、才与德的平衡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归。
衡量人品的标准,大致不外乎“才”与“德”。自古就有德才兼备、德能勤绩的用人及量人的标准,人才德为先,厚德方能载物,成就伟业。才有通才,有专才;德有盛德,有美德。通才与盛德,可说全面发展,专才与美德,仅是一节之长。具有通才或盛德,已极不易,才德兼备,更是难得。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才能,是德行的凭借;德行,是才能的统帅。
洪应明在《菜根谭》中也说了与其大意相同的话:“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归。”他强调,品德支配才干,才干为品德服务。
品德是才智的主人,才智不过是品德的奴隶。作为人不仅要培养自己的才智,更要修养自己的品德,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这么一首打油诗: 有才无德是毒品,有德无才是次品。 无才无德是废品,有才有德是正品。
孟子认为:夏、商、周三代得到天下就是因为有仁德,失去了天下就是因为没有仁德。国家的衰盛存亡的道理也就是这样的。做天子的没有仁德,就不能保全天下;做诸侯的没有仁德就不能保全国家;做卿大夫的没有仁德就不能保全宗庙;做学者与平民百姓没有什么仁德就连自己的性命也不能保全。现在有的人憎恶死亡却不喜好仁德,这就好像畏惧醉酒还硬要喝酒似的。
唐太宗时,马周从乡下来到京城,住在中郎将常何的家中。
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命令百官上书诉说朝政得失,常何因为是武官不精于治国之道,马周便为他写了二十几件朝政得失的奏章,让常何上交,结果这些意见很合乎太宗的要求。
太宗对常何的才能感到奇怪,便问常何这是怎么回事?常何说:“这确实不是我的本事,是我的客人马周一手起草的。他每次和我谈话,都是以效忠为本。”
太宗当日就召马周来见。马周来到之前,太宗连续派人催促了四次。会见时,两人谈得十分投机,太宗便命马周在门下省值班。
贞观六年,授马周监察御史,所作所为很合太宗意旨。太宗因常何举荐人才有功,赏他丝帛三百匹。
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许多启迪:唐太宗四催马周,说明他爱才心切,马周能立即被收在门下省值班:因为他有才能,“以效忠为本”。德才兼备,才被启用。
汉代著名佐政臣相宋弘,曾任东汉太中大夫、大司空等官职,其俸禄很多,但他将每年所得俸禄都用来赡养家人和亲属,《后汉书》说他“家无资产,以德行致称。”
有一次光武帝刘秀问他能否推荐一个博学的人才给朝廷录用。他就推荐桓谭给刘秀,并说桓谭的才学几乎能和杨雄与刘向父子相比。
于是刘秀任命桓谭为议郎的官职。可是他听说桓谭常常听从皇帝的要求,为刘秀鼓琴,弹奏“郑声”即低下的乐曲,心里很不高兴。就在桓谭下朝之后,召来府里,说:“我之所以推荐你,目的是帮助皇帝做有利于国家的正经事。而今你却屡屡为皇帝弹奏低下乐曲,岂不是引诱皇帝走上邪道吗?!你必须改正这一点。”
桓谭听后深感自己有错误,并且一再对宋弘表示感谢。不久,又一次大会群臣的时候,刘秀又要桓谭弹奏低下的乐曲。桓谭见宋弘用眼瞪他,遂不敢弹奏。刘秀问他为什么?这时宋弘离开座位,向皇帝行了礼后说:“臣所以推荐桓谭,是希望他能以忠正的道理引导皇上。而今却使皇上沉迷于低下的声音,这是为臣的犯罪呀!”刘秀听了也觉得有道理,就作罢了。
还有一次宋弘又见到刘秀对其御座新屏风上面画的仕女图像,多看了几眼,于是又很严肃地向皇帝说:“我没看见过修养品德像喜好美色那样用心的人。”刘秀立即命令把屏风撤掉,并向宋弘说:“闻义则服,可乎?”只要你说得对,就照你说的办,可以吗?!宋弘表示说,只要皇帝注重品德修养,臣下就心满意足了。
此后不久,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新寡,皇帝有意与她议论群臣,以便看看公主对谁有意。公主说:“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对宋弘表示有意。刘秀说,可以想想办法。有一天宋弘被引见去到皇帝居室,刘秀请湖阳公主坐在屏风后面。然后问起宋弘说:人们常讲,当了官就不认穷朋友,发了财就换上更年轻的妻子,这也是人之常情吧?!宋弘回答说:臣下却听到另一种说法,是“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意思是贫贱时候交的朋友不应该忘掉,共度艰苦生活的妻子永远也不能抛弃)。刘秀一听就向他姐姐说:“事情办不成了。”这桩婚事只好作罢。
这个故事充分体现出宋弘的正直品格和高尚情操,至今还被传为佳话。
1937年秋,实现了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统一抗日的主张。但在湘赣边区的游击队,由于受到国民党反动武装的重重包围,同党中央断绝了联系。
就在这个时候,陈毅同志不顾个人安危,只带着项英同志的一封信来到边区,向游击队传达党中央、毛主席关于国共合作抗日的指示。由于过去被叛徒出卖而造成流血的教训太多了,游击队对于敌人的宣传和来到山区的人都非常警惕。再加上陈毅同志只身进山手续不完备,游击队领导人竟把他作为“叛徒”捆绑起来,还准备杀掉。
陈毅同志在生死关头,毫不畏惧,仍以极大耐心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整整讲了一天一夜,终于感动了游击队领导人,暂时不杀他。后经派人去吉安等地了解,弄明了真相。游击队领导人难过地哭了,给陈毅同志松了绑,并向他道歉。
陈毅同志整整被绑了四天四夜,但毫无怨恨之意,反倒安慰大家,并主动承担了自己手续不完备所造成的误会。他这种宽阔的胸怀,使大家十分感动和佩服。在陈毅同志的领导下,边区的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二团,奔赴抗日前线。陈毅¨志事后常说:“为了人民的事业,对人民内部矛盾,要委曲求全。”
御人者有德固然重要,但没有才能也不行。
唐朝有位有名的诗人叫顾况。一天,他正在家中书房读书,忽然家人来通报道:“老爷,门外有个青年人求见。”顾况问:“来人叫什么名字?”家人说:“这个没问,他说是来向老爷请教做诗的。”顾况听如此说,立即放下手中的书说道:“那就请他进来吧!”
来访的这个人年纪很轻,长得眉清目秀。他进门后先行了礼,然后说道:“晚生白居易进京赶考,久仰大人涛名,今日特来登门求教,恳请大人指点。”说完,双手递上一册诗稿,然后很有礼貌地站在一旁。
顾况接过诗稿,问道:“你今年多大啦?”白居易答道:“十六岁。”顾况十分幽默地说:“居易,居易,长安米贵,居大不易。”意思是说,你叫白居易,白白居住容易。但长安城米价很贵,要居住谋生可不容易呀!
白居易听后忙点点头说:“请大人多多指点。”顾况将诗稿翻开,第一篇写的是《赋得古原草送别》。老先生看完后,心里十分高兴。他想:“别看眼前这孩子年岁小,可诗写得很精彩,真是个难得的人才啊!”
于是开口说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句写得太好了。你用生命力十分顽强的野草来衬托送别的情意,太妙了,真是意味深长啊!”略一停顿,先生又说:“赋得古原草,欲居也不难。”
就是说,你写得古原草这样的好诗,有这样的才学,要在长安城居住谋生也不难了。白居易听顾大人夸奖,心里不由一阵高兴,忙鞠了一躬说道:“多谢先生鼓励。晚生不才,还望多加教诲。”
后来,顾况不断向京城的知名学者介绍白居易的才华,使白居易很快声名远扬。
贞元十四年,白居易以进士就试擢升甲科,任秘书省校书郎,步入仕途。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书朝廷为宰相武元衡遭人暗杀一事申冤,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州刺史,尚未赴任又被降为江州司马。后又转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最后朝廷下诏恢复他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加太子少傅头衔,晋封冯翊县开国侯。会昌年间,白居易主动请求罢去太子少傅,以刑部尚书致仕。
白居易一生有文集75卷,《经史事类》30卷。据《白氏长庆集》记载共有诗2251首,可以说,才华横溢,著述颇丰。
6、赏与罚的平衡
赏罚乃国之利器。
赏罚分明,才能树立正气,压制邪气。那么,赏,赏什么更重要。有人说,物欲横流,奖赏物质更重要。
其实,人生在世,“名”最为紧要。为了脸面,人可以倾家荡产。“打肿脸充胖子”,伤了面子人会和你结仇,意图报复;给了体面则会豁出一条命,“士为知己者死”。谁要忽视了脸面问题,他自己也断不会混得“有头有脸”,不去尊重别人,谁会给你好脸?
给人面子是领导者专用术,不是上司没有“赏”别人脸的资格。有了资格,便无需恭维、讨好,只须稍加表示,便会让人受宠若惊,鲜有失灵。
韩国某大型公司的一个清洁工,本来是一个最被人忽视,最被人看不起的角色,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一天晚上公司保险箱被窃时,与小偷进行了殊死搏斗。
事后,有人为他请功并问他的动机时,答案却出人意料。他说:当公司的总经理从他身旁经过时,总会不时地赞美他“你扫的地真干净”。
你看,就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就使这个员工受到了感动,并以身相许。
这也正合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士为知己者死”。
人是很容易被感动的,而感动一个人靠的未必都是慷慨的施舍,巨大的投入。往往一个热情的问候,温馨的微笑,也足以在人的心灵中洒下一片阳光。
一张照片能有多大的诱惑力呢?但蒋介石却十分会运用它。
蒋介石不仅佩服陈布雷的胆识和才气,还特别看重他是浙江同乡,所以着意延揽。
在一次上海报界名流的宴会上,陈布雷接过了邵力子转来的蒋氏照片,既见其人,又领其意,此后又接到蒋介石约他相见的口信,终于在这一年年底奔赴南昌,会晤了这位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此后一气跟随了他二十多年,直到1948年自杀才算了结,而两人交往的开端,却是那张小照片。
蒋介石靠黄埔军校起家,深知维系校长与学生之间关系的重要,因而从不放过任何培养和笼络学生的机会,其中送照片也是不可忽略的小节目。
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在浮图关成立了中央训练团。他自兼团长,举办各种训练班,其中以党政训练班最为重要。其训练内容除军事训练外还有政治训练,主要是对当时抗日战争的形势以及国民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做较系统的讲述,并重点灌输“效忠领袖”的思想。
为期一个月训练中,最重要的一节是蒋介石到团接见受训人员,一批十多人,谈话十几分钟。结业时还分赠每个学员一张蒋介石的照片,上款写着“某某同志惠存”,下款是“蒋中正赠”,并盖有私章。赠送这张照片,既可给学员造成深受宠幸之感,又可使其能以“天子门生”到处炫耀,而更重要的则是时刻牢记领袖教诲,不要放肆。
但是,“赏”也要做到“赏”有所值。
一位武学高手在一场典礼中,跪在武学宗师的面前,正准备接受得来不易的黑带,经过多年的严格训练,这个徒弟武功不断精进,终于可以在这门武学里出人头地了。
“在颁给你黑带之前,你必须再通过一个考验。”武学宗师说。
“我准备好了。”徒弟答道,心中以为可能是最后一回合的拳术考试。
“你必须回答最基本的问题:黑带的真义是什么?”
“是我学武历程的结束,”徒弟不假思索地回答:“是我辛苦练功应该得到的奖励。”
武学宗师等了一会儿,他显然不满意徒弟的回答,最后他开口了:“你还没有到拿到黑带的时候,一年后再来。”
一年后,徒弟再度跪在武学宗师面前。
“黑带的真义是什么?”宗师问。
“是本门武学中杰出和最高成就的象征。”徒弟说。
武学宗师等着,等着,过了好几分钟都没有说话,显然他并不满意,最后他说道:“你还没有到拿到黑带的时候,一年后再来。”
一年后,徒弟又跪在武学宗师面前。
“黑带的真义是什么?”
“黑带代表开始,代表无休无止的继续、奋斗和追求更高标准的历程的起点。”
“好,你已经准备就绪,可以接受黑带和开始奋斗了。”
人的任何追求,都与利益相关,行封论赏,就像用人之道上的高级润滑油,但奖还要奖给那些应该得到“黑带”并且懂得“黑带真义”的人。
当然,一味地赏也不行。御人就应该恩威兼施,赏罚分明。
罚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罚来警策人、教育人。
李大钊不仅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反帝反军阀斗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且始终以一个革命党人的胸怀严格要求自己,包括对自己的亲属。
李大钊有个内弟叫赵晓峰,曾由于请李大钊做“保人”,才得以在天津汉沽盐务局当了个小职员。
后来,一次李大钊从北京回到乐亭老家探亲,正巧赵晓峰也从天津回到家乡。赵晓峰见到姐夫,显得格外热情,又倒茶,又递烟,忙着招待李大钊。然后,他十分感激地对李大钊说:“感谢姐夫为我帮忙,替小弟找了个好工作,如今我每月能挣六七百元哩!”
李大钊一听,感到有些意外,问道:“怎么能挣这么多钱?”
“姐夫,您不知道,干我们这一行的除了正常工资外,还有不少外快。”
“什么外快?”
“私吃。”赵晓峰越说越得意,说完还眉飞色舞地补充说:“这工作油水大着哩!”
听到这儿,李大钊心里很不是滋味,再也没理这个内弟。过了两天,李大钊就回北京去了。不久,赵晓峰也回汉沽盐务局来上班。一到局里,那局里的一个负责人对他说:“你已经被辞退了,请不必再来上班了。”
赵晓峰大吃一惊。忙问:“为什么辞退我?!”
“你姐夫已撤了保。”“为什么,他决不会这样的!”“那你问你的姐夫吧!”
赵晓峰十分恼火地赶到北京,一见到李大钊便十分委屈地问道:“姐夫为什么要撤保,这不是砸了我的饭碗吗?!”
李大钊生气地说:“因为你‘私吃’太多,这样的事,实在是坑害百姓,我不允许你这么干!”
李大钊不徇私情,对内弟的惩罚不可谓不狠。从那以后,汉沽盐务局的“私吃”现象得到了明显的遏制。
齐王问文子:“怎样治理国家?”文子说:“以赏罚的原则,作为国家的锐利武器,国君掌握着它,不能用来显示于人。”在实际中,历代的明君贤相名将,都非常重视这个原则运用的恰到好处,罚能示众、惩恶、除去害群之马。这是政治家治理国家的方法,就像种田、牧马的人一样,在于拔除莠苗,除去害群之马罢了。
舜继承尧作为天子,就流放共工到幽州,流放罐兜到崇山,流放三苗到三危,将鲧杀死在羽山下,处置了这四人而使天下诚服。商汤王诛杀了尹谐,周文王诛杀了潘正,因而国家都得到了安宁。
周公秉大义诛杀管叔蔡叔,因而周代的根基巩固。孔子毁去三都,杀了少正卯,而鲁国得到治理。商鞅刑及太子师,而秦国富强。再如太公杀华士,管仲杀付里乙,郑子产杀邓析、史付,刘邦斩丁公,诸葛亮斩马谡,都在于先罚再立威。
总的说来,赏罚二条,乃是国家的利器,领导的法宝。就像鸟儿的翅膀,兽的爪牙,是不可偏废的东西。或轻或重,或宽或严,这是统治者应掌握好的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