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驾驭叫平衡
3447200000026

第26章 做事的平衡术(3)

陈子昂说:“这琴乃世间少有之珍品,奏出音响如天籁清声,弦弦珠玑,如风齐鸣。因为我酷爱此音所以出高价买下。”

众人又一惊,就请求陈子昂弹奏一曲给大家听听。陈子昂指琴说:

“明日请众位到宣阳城里,听我弹琴。”

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整个长安。到了第二天,宣阳城里挤满了无数来看琴听琴的人,大家都望着陈子昂。

这时,陈子昂走上城头捧起琴对大家说:“我叫陈子昂,四川人,做有文章一百卷,奔走京城,碌碌尘土,不为人知。此琴虽名贵,乐虽动人,不及我的文章,因此,在我看来,它如废物一堆!”

说罢,他高高举起琴,一摔而碎。然后走下城头,把自己的文章一一赠给众人。

这样,只用一天时间,陈子昂的名字与他的才能便传遍了大半个京城。

后来,陈子昂果然成为名垂千古的一代大家,成为唐朝雄健诗风的最初倡导者。

陈子昂以“买琴”、“奏琴”、“摔琴”这一系列出“奇”的举动达到传诵文章、广播己名的目的,从而一鸣惊人。

在处世过程中如何从众多人中脱颖而出,确实应该在这“奇”字上下功夫。

4、微与著的平衡

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知著察微,总结经验。

庄子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河伯说:“社会上的议论者都说:‘精细到了极点的东西没有形体,巨大无比的东西不能以范围来限定。’这是真实的吗?”

明代传世智书《经世奇谋》中说:事情虽然还未显露出来,它的细微迹象却已露出,愚昧无知的人对它熟视无睹。比如烟窗安装不当,将召来火灾,而燕雀却怡然自得,不知大祸将临头。如果是君子,看到迹象就知事物的结果,怎么会到这种地步呢!明代另一传世智书《智囊》也说:圣人没有必死之地,贤人没有必败的结局。圣贤之人,当彼处昏暗时能在此处躲避,当机遇到来时能自觉加以运用。由先贤先哲的这两段遗训可知,人是否具备见微知著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人的吉凶祸福,将直接影响到事情的成败得失。

谈到做事中的“微与著”,就是强调,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注意察微知著。

扁鹊是历史上名医,他第一次见到蔡桓公,发现桓公脸色与常人不同,说他有病,而桓公自恃身体强健,认为扁鹊想卖弄自己的医术,没有放在心上。扁鹊第二次见桓公,发现他的病情加深,要求医治,桓公还没引起注意,果然不多久,桓公的病情加重,然而已人膏肓,派人去寻找扁鹊而不见踪迹,最后桓公病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无论做什么,应该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才能将事情办好,我们经常在书中看到一些名言警句,足以作为日常生活行事的依据,像这样的句子,我们不妨将它当成座右铭,时时拿来提醒督促自己。

《孙子兵法》中有这样一段话:“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薪来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意思是:树林里很多树木摇动的,是敌军向我袭来;在草丛中设有许多遮蔽物的,是敌人企图迷惑我;群鸟突然飞起,是下面有伏兵;走兽到处跑,是敌人大举来袭;飞尘高而尖的,是敌军战车向我开来;飞尘低而广的,是敌军步卒向我奔来;飞尘疏散而细长的,是敌人在打柴;飞尘少而时起时落的,是敌人正在扎营。这段话强调的是“察微知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法两军形成对峙,双方都企图找到对方的指挥所,给以毁灭性的打击,以夺取作战的主动权。

一天,一名德军作战参谋用望远镜搜索法军阵地,企图发现些什么。作战参谋缓缓地把望远镜对准了一片坟地,忽然发现一个坟头上蹲着一只可爱的波斯猫,懒洋洋地在坟头上晒太阳。参谋欣喜若狂,但他只将狂喜埋在心底,仍然一动不动地观察,一直到波斯猫消失。

一连四天,作战参谋不动声色地用望远镜对准那片坟地。他发现:波斯猫每天都在8—9时出现在坟地上晒太阳,过了9时,波斯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作战参谋得出结论:坟地附近的地下隐蔽着法军的指挥部。

参谋的理由是:一、这只可爱的波斯猫绝非一般村民家中的宠物,它的主人必定不是等闲之辈。很可能是一位高级军官。因为中、下级军官是不允许也不可能携带这一类宠物的;二、坟地附近没有村庄,波斯猫能到哪里去呢?只能是去地下隐蔽部,它的主人就在那里。

作战参谋将他的发现和判断报告给了指挥部,德军指挥部立刻集中了六个炮兵营向坟地一带进行了地毯式轰击——德军参谋的判断完全正确,法军的旅指挥部正设在那里。在铺天盖地的炮火下,法军旅指挥部的高级指挥官和士兵还不待查明是怎么回事儿,就全部葬身弹火之中。这一切,仅仅因为一只可爱的波斯猫。

这个例子真让人恍然有所悟。法国人绝对想不到德军是通过波斯猫探知情报的,另一方面,德国人的无孔不入以及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却着实让人佩服。

“察微知著”中,关键在这个“知”,如何能透过微看到著,是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能力。

耐克牌运动鞋在欧美、日本等地早已赫赫有名,在我国也深受消费者、特别是青年人的欢迎。而耐克鞋却是在一个极其偶然的情况下发明的。

耐克鞋的发明者威廉·德尔曼是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体育教授。1972年的一天,他在做饭的时候忽然发现,用带有凹凸形小方块的铁板压出来的饼不但味道好而且很有弹性。这一有趣的现象立即引起了教授的注意,他马上联想到需要有弹性的鞋。他想:如果仿照这种做饼的方法,把烤过的橡胶放在制饼的铁板上压一压,然后钉在鞋底下面,能不能提高鞋的弹性呢?

德尔曼按照设想做起试验,在他太太的鞋底上钉上了橡胶块。结果,他的太太穿上这鞋走路感到特别舒服。试验的成功,使教授夫妇十分兴奋。教授将他的发明用在运动鞋的改进上。就这样,富有弹性的耐克鞋问世了。仅过了几年,耐克牌运动鞋就占领了很大的市场,甚至击败了在运动鞋市场上称雄数十年的阿迪达斯牌。

如今耐克公司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家旅游鞋供应商。然而,从它的总裁到7800名普通职工当中,却没有一个人会做鞋!这确实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耐克公司的经营之道和赚钱诀窍就是自己不建工厂,不购置设备,不雇佣工人。

一句话,自己不亲手生产一双鞋,甚至自己设计出的新款式样都是由别人的鞋厂生产。因此,厂房、设备、工资等等这些费心费力的事情全部不用管,公司把全部精力都放在销售和产品设计上。设计新的式样,保证鞋的质量和交货期,并把包销成本尽可能地降低,这就是耐克公司的经营宗旨。

因此,耐克公司经理人员的任务就是跑遍世界各地,专门去物色承包商。他们从一个城市飞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国家跑到另一个国家去寻找成本更低、质量更可靠、交货期更有保证的厂家与之合作。目前,为耐克公司生产旅游鞋的厂家大约有40家。

按照耐克公司的经营方针,它的生产量根本不受厂房、设备条件的限制。目前,处于生产流水线上的耐克鞋约有1000种式样,平均每年会有100种新式样推出。耐克鞋的年产量已达9000万双。耐克鞋以它的样式新、质量好在世界各地广为流行,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穿耐克牌旅游鞋。

耐克,这位由“饼”起家的“胜利女神”正在一步步向着称雄世界的目标前进。

和军事中的一样,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包括人类社会中的现象,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由相似或相通现象所引起的发明或发现比比皆是,例如标志着工业革命的“珍妮纺纱机”,名扬世界的“汉堡包”等等。关键是如何能从这些突然的发现之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把它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

耐克鞋居然是由“饼”而来,走到今天这一步,创始人德尔曼可称得上是“察微知著”的高手。

从历史经验来看,要做到“见微知著防患未然”,必须掌握以下要点:

一要有全局的观点。北宋初年,宰相吕端从稳定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局出发,劝告皇上不要杀被俘的党项族首领李继迁的母亲,还建议皇上在延州好好安置和善待她,从而为后来李继迁的儿子李德明对宋朝采取和亲政策打下了伏笔。由这件事看来,见微知著的自觉意识的形成,首要在于综观全局,具有战略眼光。

二要有联系的观点。春秋时期,晋献公派荀息为使者,将垂棘的玉以及四匹马送到虞国,要求允许晋军通过他们的领域以讨伐虢国。虞公见到宝贝,贪念顿起,便答应让晋军通行。大臣宫之奇急忙谏言:“绝不能同意。虞和虢的关系,就如同唇与齿般密切。如果我们允许晋军通过境内去攻打虢的话,我们也将会危在旦夕。”虞公不以为然,执意让晋军通行。于是,荀息率兵从虞国往返,灭了虢国;三年后,再灭了虞国。在这个故事里,宫之奇是具有见微知著的能力的。他之所以见微知著,就在于能以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深深懂得虞和虢唇齿相依。虞公鼠目寸光,不仅没有及时采取联虢抗晋等战略措施,而且贪图蝇头小利出卖可能的盟友,最终遭来亡国之祸。

三要有发展的观点。西晋尚书左仆射裴逸民将韦忠推荐给大臣张华,张华就任命韦忠官职。但韦忠推说患病不肯去任职。有人问韦忠辞官的缘故,韦中说:“张华华而不实,裴逸民贪得无厌,摈弃礼法,附和贼皇后,我曾替他们担心会遭灭顶之灾,并牵连到我呢,怎么可以撩起衣裳跟过去呢!”后来,裴逸民和张华果然事败,被赵王司马伦杀害。从这个故事可知,只有具备发展的观点,才能见微知著,避免先福后祸或因贪图一时的荣华富贵而遭至杀身之祸。

四要有去伪存真的本领。汉高祖七年,高祖刘邦想进攻匈奴,派人去察看敌情。匈奴把强健的士兵和牛马都藏起来,去的人只看到老弱的兵士和瘦弱的牛马。使者去了十多批,回来都说匈奴可以打。高祖又派刘敬去,刘敬回来报告说:“两国交锋,本应显示优势。而如今我前去,只见老弱的兵士和瘦弱的牛马,这必定是匈奴想以示弱来引诱我们出击,然后埋伏奇兵以夺取胜利。我认为匈奴不可以打。”高祖不信,出兵20多万讨伐匈奴。匈奴果然出奇兵,把高祖包围在白登山,七天后才得以解围。高祖回到广武,把前十多批使者都杀了,独独放了刘敬,并封刘敬2000户,赐爵关内侯。刘敬之所以能洞烛幽微,关键在于他善于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五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三国时期,有位过路人,来到昭烈帝刘备的住所,与刘备谈天说地,很是投机。恰巧这时诸葛亮进屋来,客人立即起身上厕所。刘备对诸葛亮赞不绝口地夸奖客人,诸葛亮却回答:“此人见了我面色大变,神情紧张,贼眉鼠眼,不敢正视我,奸相外露,邪心内藏,定是曹操派的刺客。”刘备听罢,急派人去追捕,但那人已越墙而逃。在这个故事里,诸葛亮正是通过察言观色发现了敌人的真面目。由此可见,敏锐的洞察力也是见微知著防患未然的要点之一。

5、谨与忽的平衡

说话不谨慎,则可能祸从口出。

办事不谨慎,则可能粗枝大叶,甚至办砸了。

走路不谨慎,则可能摔跟头,在繁华的闹市街头甚至会肇事。

有这样一副对联:“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下联是说明智的,谈谈诸葛一生惟谨慎才是我们的题目。

《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是智慧的化身、忠勇的模范;他指挥若定,料事如神。他祭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好个潇洒诸葛亮!殊不知实际历史的诸葛亮却是十分谨慎的。

人们熟知、传为神话的《空城计》,如果说是诸葛亮智慧、谋略的胜利,不如说是他历来用兵谨慎的胜利。

当时,马谡丢失街亭,蜀军立即从胜局变成败局,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了挽救不必要的损失,重新组织进攻,诸葛亮实事求是地作出战略撤退的决策。指挥各路人马从容退却,可在西城(今陕西安康县西北)却又碰上魏军主帅司马懿率十五万主力大军袭击西城。那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二千五百名士兵,打不过、守不住、跑不掉,实在是累卵之危了。诸葛亮便演出了一出“空城计”,大开城门,让兵士扮作老百姓扫街,自己则带着小童子在城头悠然弹琴。司马懿亲自到城边看虚实,吓得掉头就跑,还令后队变成前队,迅速撤退,以免中了诸葛亮的伏兵之计。

诸葛亮这样做实属冒险,但实际上他有明确的谨慎。首先活用了兵法上“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原则,兵行诡道,谁知其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第二,诸葛亮深知司马懿生性多疑,而且十分畏惧自己的军事才能。更为重要的一条是,诸葛亮深知自己办事谨慎,世人皆知,司马懿不笨,知道得更深切。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此中所言虽是对后生的奏章,措辞谦逊,但言自己办事谨慎,却是符合事实的。

这是诸葛亮用自己的谨慎救了自己。这个故事只说明了谨慎的重要性。

下面这个故事是别人谨慎救了汉武帝。它告诉我们什么叫谨慎——谨慎就是不能疏忽细节。

金日碑本来是匈奴休屠王的儿子,14岁时被人掳到汉朝来,在皇宫里当了养马的奴仆。他是匈奴人,擅长养马,马养得好,人又正派,汉武帝就封他做了马监,不久又提升他为光禄大夫。汉武帝不管在宫里还是外出,都把他带在身边,非常信任和赏识他。

当时汉武帝身旁还有个亲信叫莽何罗。莽何罗的弟弟莽通跟一个叫江充的大臣很要好。江充害死武帝的太子刘据,莽通也参与了这件事。后来武帝察觉了江充的阴谋,把江充灭了族。莽何罗和莽通怕祸事牵连到自己身上,就商量要谋杀汉武帝。金日碑发觉莽何罗神色反常,就不动声色地悄悄注意他的动静。在宫里,莽何罗走到哪儿,金日礴也就跟到哪儿。莽何罗也知道金日碑在注意他,所以迟迟不敢动手。

汉武帝晚年常常不住在长安,而是住在甘泉山的宫殿里。公元前88年6月,武帝正住在甘泉山林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