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枷锁叫捆绑
3446600000022

第22章 打破人的外在枷锁(3)

譬如,一个美国大学生,他的SAI成绩够上哈佛,却选择了一所烹饪学院。这所学院的录取率和哈佛一样低,学费却比哈佛贵,据说欧美10%的烹饪专家出自那个学校。这说明美国人的人才概念很宽泛,能够充分意识到自身的需要和不同类型高校的价值。不同文化背景下评判成就的标准体现了文化的差异,中外人才价值观和成功标准的差异,其实质是文化的差异。

一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为自己和家庭,争取成就、建立幸福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取得成就”和“真正成功”是有天渊之别。

要做一个比成功更成功的人,拥有专长、技能、学历、人际网络或经验只是基本功,更重要的是确立你与众不同的特质和看世界的角度。思维单一的人也许只终生追求财富和满足于拥有权力,但人生意义是多狭隘和失诸平衡,一个一生能够肩负理想,承担抱负、以爱心为原则、热诚投入及活出价值观的人,他们的生命却是无亡无尽的。

枷锁8、家教模式——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中国家庭教育中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让孩子按照父母的设计与安排从事特定的学业训练或艺术训练。父母对孩子的“设计”导致了儿童发展过程中属于自身天然化、本性化的内容大大减少,而人为化、强制化的内容则占据了主要地位。

这样的早期导向也是一种早期干预,在无意之中会将很多孩子潜在的科学天赋和天然的好奇心扼杀。使众多的“天生科学家”退化为平庸的普通人。

中国的父母普遍存在这样的一种观念:“因为我是你的父母,因此你必须听我的。”很少有父母真的与自己的孩子平起平坐,孩子帮忙做事也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在西方,父母让孩子帮忙做事时总会对他们说声“谢谢”。

当父母带孩子去参加活动时,中国的父母习惯于让孩子自己去玩。当大人们在谈话时,孩子不允许插嘴,中国的父母会对他们的孩子说:“大人谈事,你一个小孩子插什么嘴。”

可是在西方,你会经常看到小孩们夹在大人堆里,时常问大人一些十分可笑的问题,他们的父母非但没有呵斥他们,反而耐心的为他们做解答。孩子与父母们谈话没有一点孰长孰幼的概念。

中西方父母的不同的做法,对孩子的影响必然不一样。中方的父母可曾想过,当孩子撅着嘴走开时,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西方的孩子会觉得自己与父母平起平坐,他们之间是朋友关系,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隔阂,而中国的孩子,他们的好奇心被父母扼杀了,久而久之,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他们就会对此类事情表现的冷漠,而这样就不利于孩子的个性的形成。

要知道,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因为好奇,孩子才会不断地去思考、去钻研,继而去发明创造。中国父母的这种做法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学会循规蹈矩地做事,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孩子不敢尝试新的事物,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将来发展吗?中国父母常常教训孩子这个不行,那个不许,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西方的父母习惯于放纵孩子,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自己的兴趣,而且还常常鼓励孩子去做他们认为是对的事。

在美国,父母经常在餐桌前对小孩说:“你没有试过,怎么知道不行呢?”的确,没有试过,怎么知道不行。可是中国孩子的父母剥夺了孩子“试”的权利,他们太喜欢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孩子,从大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这合适吗?

成人定向化、限制性的各种预设型教育,因充满了强烈的意向性与暗示性,故难以避免地阻碍乃至剥夺了孩子主动思考、亲身体验、自由发挥才智的机会。强控制的设计导向因其大大限制了孩子的自主性和活动的自由度,易于导致孩子形成求知惰性,即缺乏求知兴趣和学习欲望。

在家长的“设计”下,孩子的兴趣与特长是成人预设的安排,孩子的能力与技能则是成人定做的产品。作为特定的产物,兴趣、特长及能力倾向的随机性大大降低,因而,从整代人来看,所呈现的主要特征则是单一化、共性化。

中国特有的代际关系和家庭养育模式对孩子独立性的形成有着不利的影响,当父母把一切都设计好、安排好,只需孩子照着去做而不需自己思考时,孩子们实际上失去了很多,包括对自我设计、自我统筹、自我管理能力的训练;对自身渴望、自身需要的了解;对满足好奇心、探索欲的体验。

枷锁9、重视学历——有文凭的大都在没文凭的打工

科技日报报道,日本一桥文艺教育振兴会和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对中、美、日三个国家的中学生分别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各国接受调查的中学生超过千人。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学生最重视高学历、美国学生充满自信、日本学生缺乏学习热情。

在数学课上,基本不理解与一知半解的日本学生占调查总数的35.4%,接近中、美学生的近三倍;在将来升学问题上,中国希望读博士的学生占47.5%,希望读硕士的学生占23.7%,只有19.9%的中国学生认为只要上大学就满意;而日本有38.9%的学生希望能读大学既可,只有3.4%的日本学生希望以后能继续上研究生。

中国社会重视学历,很多单位连招聘一个清洁工也需要本科学历,即使你很能干、肯吃苦、肯上进学习,但若没有高学历,在找工作上也是无济于事。可见得现在聘请的条件,学历是多么地重要。

这就意味着,读书的能力在中国实际上也是一种生存能力。因此,中国人历来对上学读书看得比西方人重,而中国的父母们往往鼓励子女努力获得尽可能高的学历,并施予一定的压力,如设定较高的目标。

因为过于重视学历,导致学生必须花上更多的精力去啃书,只为求好成绩而考上一流的大专院校。因此有一些较不能啃书的,便使出了不少走捷径或作弊的方式来考取好成绩,忽略了道德观的重要,导致社会治安日渐败坏,犯罪案年轻化。这样的社会,还能有平衡的发展吗?

在我国,升学的成功往往被作为最荣耀的成功,开始还是考上北大、清华,继而是考上哈佛、剑桥。我国学生一旦被哈佛录取就会被媒体与公众热捧,似乎这就是人生的成功标志。我们中国人把升学成功等同于事业成功,并直接反映在家庭教育与家庭期望中。整个社会都在宣扬一种升学价值观,即孩子必须上名牌幼儿园、名牌中小学、名牌大学。否则人生就与成功无缘。

上学读书作为事业的基础,原本应是事业的开始,但在我国,读书本身就被看做是成功,使读书成为事业的结束。这样的价值观导致我们中国人虽然很努力地上学,却并不以同样的努力程度去工作。

在中国,几乎每个人都会处于肩负家族的期望、承担家族的责任这个人生链条中,一方面是要依靠家族的力量而成家立业,同时,来自家庭的压力也会成为个人目标实现过程中的负担和障碍。

学历是一个人接受某种正规学校系统教育的证明。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一个国家的人才主要是来自学校,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要不然谁会花大量的经费去办学呢?但是,也有许多人才不是从学校出来的,他们没有学历,或者说没有较高的学历。他们是靠自学成才的。这也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宋仁宗年间,负责全国军事工作的枢密使一职空缺,宋仁宗提议让狄青来干。有人说:“狄青确有战功,也有能力,但他出身于小兵,不是武举出身。”

过去宋朝文官都是从科举考试中选拔,武将都是从武举考试中选拔,也就是说狄青没有文凭。宋仁宗说:“不是武举出身怕什么?关键是看有没有真本事。狄青战功卓著,有真才实学,让他当枢密使,一定能把全国的军事和边防工作搞好。”

大家一想,仁宗说得对。狄青确有真才实学,论战功谁也比不了他。同时也感到仁宗这种不拘一格、唯才是举,任人唯贤的作法是对的。

不唯学历,不是不重视学历,正确地做法是应该有文凭论,不唯文论凭,不拘一格培养和选拔人才,才是我们教育和社会的出路。

枷锁10、教育太死板——扼杀了人的生机与活力

重庆某高校一名大三男生的退学申请出现在某知名网站上,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据《华西都市报》报道,这位周姓同学在退学前是重庆某高校大三学生,其退学理由是“看不起学校!”

周同学说,学校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太死板,太过模式化,我觉得那些东西没有太大的用处。在此之前,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在读博士生王垠也向学校提出退学申请,在退学公开信中,王垠表示对学校博士培养模式不满,要求退学。两者的理由何其相似。

虽然主动退学学生在大学只是极少数,但像周同学和王垠一样为现行教育模式所累、所苦并对其厌烦、蔑视的大学生却大有人在。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周围的环境,为什么这样?因为好的环境会让人的身心感到愉悦,让生活充满阳光幸福。

不同的人对于教室环境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目前,国内的大多数学校对于教室的环境要求大同小异,以整洁、宽敞、明亮、素雅为美。其实,宽敞、明亮、素雅的环境未必是学生学习的最佳环境,相反,如果教室的环境“乱而有序”,布置的原则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展示学生的成功作品为依据的,这样环境更加适合孩子的学习。

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吸引各国的人前去,其中环境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先不说大的环境,就学校而言,教室的环境就可以改变孩子。西方某国家学校,教室的环境就象一个公园,这边是沙坑,那边水池……学生是在玩中学,学中玩,孩子的思维,创造性得到很大的发展。(当然,这样的环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而言,这样的环境也并不适合我们国内的小学教育。若能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那才是完美的教育环境。)

香港一些学校,他们就是将以上两种情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他们每一个教室几乎布置的象一个公园。看上去杂乱无章,但“乱”而有序,每一个板块的设计都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为依据的。不管上什么课不需学生离开教室,在教室就可以找到。(当然特殊学科除外),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随处可找到。学生有了这样的一个环境氛围,孩子的创造性、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地发挥,自信心得到极大地提高。古往今来,科学家、发明家、作家、音乐家、画家等大家优秀作品的出现都是与他生存或学习的环境息息相关的。发明家的成功,源于他们从小对身边的环境产生浓厚的兴趣,才去研究创造。音乐家和画家投身到大自然中去,通过环境带给他们灵感,因而,一件件优秀的作品就这样诞生了。所以,环境对于人的潜能的挖掘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要想改变目前的现状并不是单因素的,最直接的因素就是人的观念的转变。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倡导课程改革,到底是要改什么?其实我认为就是改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与评价观念,积极倡导人的潜能开发,优化一切资源,多元化开放式地看待一切与教育有关的事物,包括对患教育教学环境的重新认识。

另一重要因素就是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过去,人们常说:“如果学生需要一杯水,那么教师要有一桶水。”看到这句话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就应该是活水源。也就是说作为教师应该要有广博的知识,知识面并不拘泥于本学科领域。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准确地把握自身学科的特质,又能够兼顾到其他学科与本学科的整合,将整个知识进行融会贯通。那么,我相信,这样的老师带出来的学生才是一个乐学,善学并能够将各科知识融汇贯通的新一代优秀学生。

由看不起教育机制而否定整个大学教育,周同学以退学举动表达了他的极端态度。个别学生退学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大部分学子对高等教育抱着与周同学同样的态度,却又不得不虚与委蛇,无端耗费着宝贵的时间、精力和意气。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环境,但不同的环境对人有着不同的影响。让我们都走出环境的困惑,大胆地去优化我们的生存学习环境吧。

枷锁11、重人际关系——使中国人付出了较大的人际成本

有一位成功学者说过这么一句话: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靠15%的能力,10%的机遇和75%的人际关系。

许多人,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混在机关,最难搞掂的就是人际关系,不怕他是人中之龙,也不怕他是绿林张飞;不怕在思想、性格、爱好和品位上的磨合,就怕总是出不了磨合期……。这时候的感觉就是头疼,一种从头到脚的思想历练,要么与之同流合污,制造共性;要么就是收敛个性,制造和平,不然就是两败俱伤的无硝烟战争。

《新文化报》2004年11月9日借用一位“离乡背井”的打工者“黄野”之口说:吉林的人际关系太可怕。怎么可怕?

“我大学毕业后,曾在长春附近的一所学校实习,当时感觉真是很郁闷。那所学校到处是‘裙带关系’,评价一个教师的好坏,讲课讲得怎么样、和学生的亲和力如何、综合能力如何都不是重要条件,关键要看你和校领导的关系‘铁不铁’。平时的言行举止也要小心谨慎,说不定哪句话就被别有用心的人曲解,到校领导那儿告你一状。”

其实这并不只是吉林的尴尬,类似可怕的现象广泛存在于我国的不少地区和城市,广泛地存在于各种领域。

中国社会的重人际关系,使中国人在成功道路上付出了较大的人际成本。也就是说,由于在中国做成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人际关系,因而国人在向成功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必须在人际关系方面付出较多的精力,这种特有的国民性。使我们在成功道路上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就是降低做事的效率。

在中国。成功往往需要具备足够的人际资本。这就是通俗说法的人缘、关系网。为了积累人际资本,人们必然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以编织足够大的关系网,这就意味着与国外相比,我们中国人相应缺乏足够多的时间、精力去从事原创性的工作。所以在导致个体原创能力缺乏的文化损耗中,人际损耗成为一个重要的损耗因子。

人际资本的生产不仅意味着编织人情关系网,而且意味着作为获取成功的一种必要工具,意味着获取成功的一种必要能力。

拥有职务权力的人在建立和积累人际资本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职务权力意味着在回报人情方面有足够的偿还能力或偿还资本。因此,人情社会更趋向于推崇官本位。

人际资本的积累是以最隐秘的方式进行的,因而人际资本量的体现只是在稀有社会资源的再分配结果中才可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