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冰鉴》学生活
3444900000030

第30章 论时态(1)

前者恒态,又有时态

深险难近,不足与论情

卑庸可耻,不足与论事

妇人之仁,不足与谈心

原典

前者恒态,又有时态。方有对谈①,神②忽他往③,众方称言④,此独冷笑,深险难近⑤,不足与论情⑥。言不必当,极口称是,未交此人,故意诋毁⑦,卑庸可耻,不足与论事。漫无可否⑧,临事⑨迟回⑩,不甚关情,亦为堕泪,妇人之仁,不足与谈心。三者不必定人终身,反此以求,可以交天下士。

注释

①方有对谈:方,正,正在;对谈,面谈。

②神:这里指目光、眼神。

③他往:指目光移向别处。

④众方称言:指众人言笑正欢之时。

⑤深险难近:深,指城府很深;险,指居心险恶。

⑥论情:指建立友情。

⑦诋毀:对他人进行恶意的诽谤和诬蔑。

⑧漫无可否:漫,本义为无边无际,这里是不管做什么或对什么的意思;可否,这里指发表肯定或否定的意见。

⑨临事:即事到临头。

⑩迟回:迟疑不定或犹豫不决。

关情:牵动,感动。

译文大意

前一章所说的,是在人们生活中恒常出现的情态,称之为“恒态”。除此之外,还有几种情态,是不常、暂时出现的,称之为“时态”。如正在与人交谈时,却忽然把目光和思路转向其他地方去了,可见这种人毫无诚意;在众人言笑正欢的时候,却在一旁漠然冷笑,可见这种人冷峻寡情。这类人城府深沉,居心险恶,不能跟他们建立友情。别人发表的意见未必完全妥当,却在一旁连声附和,可见此人胸无定见;还没有跟这个人打交道,却在背后对人家进行恶意诽谤和诬蔑,可见此人信口开河,不负责任。这类人庸俗下流,卑鄙可耻,不能跟他们合作共事。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置可否,而一旦事到临头就迟疑不定,犹豫不决,足见此人优柔寡断。遇到一件根本:不值得大动感情的事情,却伤心落泪,大动感情,足见此人不理智。这类人的仁慈纯属“妇人之仁”,不能跟他们推诚交心。然而以上三种情态却不一定能够决定一个人终身的命运。若能够以上述三种情态为原则与他人交往,那么就可以广交天下之士了。

活学活用

察人要恒态、时态相结合

恒态注重于眼观,时态注重的是实践。识人的经验告诉人们:眼观不能完全代替实践,这是千真万确的。因为人的眼睛识人,因种种原因可能会产生某些错觉。所以,要从根本上知人,只能通过实践,实践出真知。即要知人,要重在其实践,通过实践看其表现如何。日常生活中,一些人可以用花言巧语去骗人,但要用其实践去掩盖自己的虚诈面目是难的,假动作也可以骗人于一时,但不可能骗人一世。

识人,要听其言,观其行。就是强调识人不仅要听其所说得如何,更重要的是要看其做得如何,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实践。

听舆论对人的评价,对辨别贤佞虽有参考的作用,但难以确定,因为舆论如出于别有用心而颠倒是非的人之口,好人可以说成坏人,坏人也可以说成好人。所以知人要务实,即要实事求是地弄清其人的行为,在事实面前,贤佞自可辨明。因此,看人要看其实践,从其人实践中就可知其人如何,实践是知人的标准。

在实践中识人,从根本上说,就是行为观察:听其言,观其行,这是古今中外识人的方法之精华所在。

古人说,善观人者索其终,善修已者履其始。就是说,善于观察识别人的人必须考察其所观察对象行动的最后情况,善于自我修善的人必然始终如一。

总之,听言不如观事,观事不如观行。即听其说话不如看他做事,看他做事不如观察其德行。

不足以论情的两种人

在平日交往中,我们常碰到那些不露声色的人,他们城府极深,从不显露自己的本意。对于这种人,我们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保持冷静头脑,例如,若言论明显有利于某种人,那么就应知道谈话者试图蒙蔽别人;若言论明显不利:于某种人,那么就应该知道谈话者有意要陷害人;若言论明显倾向于对某种人际关系不利,那么就应该知道谈话者有意在挑拨离间;若言论明显避开某些人而不加评价,那么就应该知道谈话的人有意在压抑人才。

在社会中,小人常常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和途径来取得上级的宠信,顺应上级个人的好恶谈论问题,以此谋求个人的超常利益。若依照他们的建议办事,很快获得了利益,但随之而来的是祸害。因此,高明的人从不用小人。

汉成帝刘骜登基后,皇太后王政君的众兄弟子侄,或是将军,或是侯爵,他们相互炫耀、声色犬马。她的三弟王曼,很早就去世了,没有封侯。王曼的寡妻带着儿子王莽住在宫中。王莽城府极深,深不可测。他态度谦恭,生活俭朴,好学。他侍奉母亲跟寡居的嫂嫂,抚养亡兄的儿子,都非常尽心;他结交有才干之士,彬彬有礼;侍奉叔伯,委曲迁就。大伯父王风,是军中最高统帅,患病时,王莽日夜在床前侍候,亲自尝药,王凤深受感动,临死前,向王政君、刘骜推荐,使王莽擢升为射声校尉,成为北军指挥官之一。不久,王莽又被提升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随从。

当时,卫尉淳于长,非常得宠,王莽把它看做是自己前途中的障碍,因而在侍奉七叔王根时,攻击淳于长的隐私,后来报告皇太后与汉成帝。成帝认为,王莽首先揭发奸恶,忠心可嘉,提升他为大司马。

六年后,王莽大权在握,他以雷霆手段,打击政敌。最后,凡是靠拢王莽的,全部升迁;而冒犯王莽的,统统诛杀。

卑庸可耻之辈,不足与论事

曾国藩所言“卑庸可耻”之辈典型的特征就是口蜜腹剑,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口蜜腹剑是个典故,其始作俑者是唐朝的李林甫——典型的卑庸可耻之辈。

自唐玄宗登基以来,天下承平日久,玄宗慢慢不理政事。李林甫任宰相以后,将朝中贤能者纷纷挤出朝廷,天下人多有议论,唐玄宗却对李林甫一直十分信任。

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唐玄宗下诏:“天下之士,凡有一技之长者,可以参加廷事,合格者给予官职。”

李林甫闻诏,内心十分恐慌。自己的所作所为,除深居宫中的唐玄宗未有所闻其余人共识。若让天下之士面见皇帝,必然会暴露无遗。为防止万一,李林甫只得硬着头皮向玄宗进言:

“陛下乃万乘之驱,选贤举能是臣子的事,何劳陛下亲自过问呢?何况,天下士人不识礼度,只会狂言乱语,此等事情委托给尚书省长官就行了。”

唐玄宗李隆基一时没弄清李林甫的本意,还以为李林甫在为自己分担国事,心内大喜,便应道:“选贤之事由你去办,朕也就放心了。”

李林甫一听玄宗允诺,大大地舒了口气。退朝之后,李林甫召集自己的亲信,进行嘱咐:“此次选贤之事,诸位尽力去办,但不可录用一人!”

这次考试,大诗人杜甫也充满希望地参加了,但结果,杜甫和所有的应试者竟无一人考中,满怀希望的杜甫彻底绝望了,气愤之余,写下了“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峰”的诗句。李林甫急忙上奏:“启奏陛下,天下之士无一合格者,都是些卑贱错庸之人。自陛下登基以来用人有方,使得野无遗贤,实在是可喜可贺之事。厚颜无耻地将此恶作剧作为捞取恩宠的资本。

唐玄宗听后大笑,对李林甫的奉承媚谀之词感到欣赏。

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势,李林甫大耍各种手段。敢于在朝廷言政事者,一律贬斥,有的甚至被杀。这样一来,天子耳目不灵,对朝廷以外之事根本不晓。其他官员也成了持禄养闲之人,看李林甫的眼色行事。朝中大臣不敢再有谏之者。

压制朝中大臣的同时,李林甫还施计堵塞外放官员的升迁之路。开元时期,像薛讷、郭元振、张嘉贞、张说、萧嵩、杜暹、李适之等人,都因为在边地立下功劳,而后入宫相天子,均为难得的人才,这也是唐朝选相的一条重要原则。李林甫对于守边的儒臣,尤其是其中功劳卓著者,极为嫉恨,唯恐他们出将入相,对自己构成威胁,便向玄宗上奏:

“以陛下之雄才大略,治国有方,国富民强。然夷狄未灭,一直是朝廷大患,而今守边之将皆文臣,这些人贪生怕死,不懂战事,遇敌不能身先士卒,于守边无益,不如用蕃将。蕃将生而勇武有力,自小养于马上,长于战事,这是他们的天性。陛下若欲灭夷狄,威加四海,委藩将以重任,他们必然感恩戴德,为陛下卖命,夷狄则不足虑也。”

唐玄宗听了李林甫的上奏,感到很对,就高兴地答应了。事实上,这是李林甫专权用事的又一个奸计。在唐代,蕃将是无资格任宰相的,这样,李林甫便能安安稳稳地当他的宰相,再也不用害怕文臣立功于边陲了。

细心洞察最接近你的人,你会成功地避免许多你意想不到的损失。而错误地识人最终会带来不良的恶果。

我国古代的两大名相管仲和王安石就曾为我们作出过表率。管仲辅佐齐桓公时,齐桓公曾向他介绍身边最忠诚的三个臣子:一个为了侍奉帝王自阉为太监;一个尾随君主十五年不曾回家探亲;而第三个更甚,为了给皇上滋补身体竟把自己的儿子杀了做羹。管仲就劝齐桓公把这三个小人赶出朝廷,理由是他们虽貌似忠诚,却违背了正常人的感情,可见居心叵测。另一位名相王安石在变法期间屡受非议,有一个叫李师中的小人乘机写了篇长长的《巷议》,说街头巷尾都在说新法好,宰相好,为王安石变法提供雪中送炭般的舆论支持。但王安石一眼就看出了《巷议》中的伪诈成分,于是开始提防这个姓李的小人。

生活中往往有两面三刀者,就是采取各种欺骗方法,迷惑对方,使其落井下石,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当代,也不乏说一套做一套的口蜜腹剑的阴谋家。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有时,他们看到你平步青云时,就会表面上逢迎拍马,而在背后造谣生事向上层人物进谗言,陷你于不利;有时欺骗、谎言、圈套从他们头脑中酝酿成“捆仙绳”套在你身上,使你翻身落马;有时,他们看到你堕入困境则幸灾乐祸,趁机打劫。所有这一切,我们一定要提防。

人们之所以受到接近自己的人的伤害,重要一点就是不善于识人,错把小人当君子,误把骗子当朋友。在现实生活中,尽管那些居心叵测的人善:于伪装自己,但由于其本身之意在于存心害人,因此不管他伪装得多么巧妙总会露出马脚。可以通过他的言谈举止及处理问题的具体方式诸方面来观察他的人品。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你经常注意通过多方面洞察与你接近的人,就会发现许多你在平时所不易觉察到的东西,会很清楚地了解到你身边的人对你的真实态度,而不至于在危险即将来临时全然不知,甚至还把加害你的人作为亲密的朋友对待。

优柔寡断之人,不足与谈心

生活中,很多好像平庸的人,因具有坚定的信念,因他们的果敢坚决,最终成了人群中的佼佼者。而很多有才华的人却空有满腹文章,空有一身本领,依然在原地踏步。他们时时给人以无限的期望,然而结果却总是让人失望,这都是因为他们如妇人般优柔寡断、畏畏缩缩。

一个人发现他处于紧急关头,马上立刻做出决定的时候,虽然他明明知道从自己所有的经验和知识来看,那不一定是一个成熟的决定。但他必须这样认为:他正在做一个当时情况下他所能做出的最佳决策和行动。人生中许多重大的决定就是这样做出的。

只有独立自主、相信自己,才能让那些见异思迁、犹豫不决的人形成立刻行动、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一个人永远都不要让反复思考左右了你而徘徊不定,试图平衡所有的考虑,做很多的无用功。一旦做出决定,就是最终的、不可动摇的,然后全力以赴,将决定付诸实施,即使有的时候会犯错误,也比那些永远在考虑的人要强。迅速做出决策的习惯养成之后,长此以往,他决策时的信心将逐渐形成出一种新的独立的精神力量。

果断的人,能够迅速、敏捷、坚定地做出决策的人,他的追随者会对他抱有信心,人们通常才会把他置于信任的位置。没有人愿意看到在责任重大的关键位置上有一个优柔寡断、经常拿不定主意的人。

有一个纽约州选举州长的故事。一位知识丰富、聪明而又颇受欢迎的候选人,被主持任免工作的政党领袖们视为最佳人选。当晚在举行任命会议之前,他们在餐桌上见面了。这位候选人的口味十分挑剔,他在每道菜上都要停半天。

“先生,需要野味吗?”点完菜后,服务员又问道。

“你们有哪些野味呢?啊,鹌鹑!给我来鹌鹑吧——哦,不!这里有野鸡啊。若方便,还是要点野鸡。”

。随后,野鸡上来了,他嘀咕道:“我想我还是都要了吧。来一只鹌鹑。对,两种都来点儿。”

可,当两个盘子放在他的面前时,他非常不悦地把它们推到一边,大声喊道:“全部拿走!我不想吃野味了。”

当晚餐结束后,他离开了餐厅。一种几乎一致的看法在餐桌上形成了。

“不行,先生们,”一位领导人说,“这个人是这样的犹豫不决,他连自己吃什么都不能马上做决定,缺乏当纽约州州长必须具备的素质。”

“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人,他作为州长,以后可能是总统,他可以有别的什么缺点,但是千万不能在做决定时由于不必要的犹豫和耽搁而遭弹劾。”

根据情态交朋友

曾国藩一生能够左右逢源或绝处逢生,与他知人识人,能在身边网罗一批有真才实学的朋友有很大的关系。

在与曾国藩长期交往的朋友中,有一个人值得特别注意,他就是刘蓉。

刘蓉系湘乡人,字孟容,号霞轩,少年自负,三十多岁了还未中秀才。道光十四年(1834),曾国藩初次相识刘蓉,相语大悦。随即与郭嵩焘、刘蓉三人拜帖称兄道弟,以后曾国藩又多次拜访他,十分友善。

道光十九年(1839),刘蓉闲居在家,曾国藩从京会试归里时,曾专程去到乐善里看望他,鼓励他攻读史书,勤奋写作。几年后,曾国藩在京收到他的一封信,见其学业大进,兴奋不已,他在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三日记中写道:“临日接霞轩书,恳恳千余言,识见博大而平实。”其文气深稳,多养道之言。道光三十年,刘蓉养晦深山,将其室取名“养晦堂”,曾国藩得书后,欣然为他作《养晦堂记》:“吾友刘君孟容,湛默而严恭,好道而寡欲。自其壮岁,则已泊然而外富贵矣。既而察物观变,又能外乎名誉。于是名其所居曰‘养晦堂’,而以书抵国藩为之记。”曾国藩对刘蓉性格的刻画,足以证明两人交谊笃厚。此外,曾国藩还作《怀刘蓉》诗,诗中云:“日日怀刘子(谓刘蓉),时时忆郭生(嵩焘)”;“我思意何属,四海一刘蓉”;“他日余能访,千山捉卧龙”。

咸丰元年(1851),刘蓉参加乡试,得榜首,曾国藩知道后十分高兴,在家信中说:“霞轩得县首,亦见其犹能拔取真士。”

曾国藩到京城做官后,仍记着这位同乡,诗文来往不断,并誉之为“卧龙”。曾国藩在《寄怀刘孟容》一诗中表达了他对刘蓉深切的眷念之情:

清晨采黄菊,薄暮不盈春。

宁知弟昆好,忍此四年别。

四年亦云已,万事安可说?

昔者初结交,与世固殊辙。

垂头对灯火,一心相媚悦。

炯然急难情,荧荧光不灭。

涟滨一挥手,南北音尘绝。

君卧湘水湄,辟人苦局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