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冰鉴》学生活
3444900000021

第21章 容貌其他(3)

自古以来,人们都很重视“择交”。孔子曾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就是说,与那些正直的人、有体谅的人、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那是得益匪浅的。而那些谄媚奉承、心术不正、华而不实的人,千万不可与他们为伍。有一首《结交行》的诗云:“种树莫种垂杨枝,结交莫结轻簿儿;杨枝不耐秋风吹,轻簿易交还易离;君不见昨日书来两相忆,今日相逢不相识。不如杨枝犹可久,一度春风一回首。”这些“择交”的良言,对于世人都是不无教益的。但是,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就不那么适用了。为了提携后进,挽救失足,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但要结交“益友”,而且还要善于结交“损友”。当然和那些后进沦落者结交,并非去与其同流合污,而是去接近他们,帮助他们。同后进沦落者交朋友,是时代发给思想政治工作者考卷上的一道重点题。有的同志正是不擅长解这道“重点题”,他们热衷“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尽管也交上一些挚友,但大多数都是谈得投机的先进分子。而同后进青年则往往是“萍水相逢”,那又怎么能做好后进青年的工作呢?诚然,同后进青年交朋友有难度的,有时免不了碰钉子。但一块吸铁石,若不首先靠近铁块,那也无法把它吸引过来,何况后进青年还是已被氧化锈蚀了的铁块呢!

古希腊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他的《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辞》中,说过这样论述友谊的话:“我们结交朋友的方法是给他人以好处,而不是从他人方向得到好处。当我们真的给予他人以恩惠时,我们不是因为估计我们的得失而这样做的,乃是由于我们的慷慨,这样作而无后悔的。”

交友,志趣相投是纽带。尤其同青少年交朋友,须有一颗“童心”。青年人好学、好思、好奇、好玩,爱好广泛多样,志趣五光十彩。和他们志趣相近,对他们投其所好,才易赢得青年的信任和亲近,被他们认为知己。若青年看过的电影、书籍,你不曾看过;青年人喜欢的活动,你都不会;青年人谈笑的事情,你都没兴趣,以至像契诃夫笔下的那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对美观新颖的衣服“看不惯”;或像鲁迅笔下的那个“九斤老太”,因循守旧,把一切概括为一句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整天正襟危坐,道貌岸然,那么,即使你与青年群居终日、厮守一块,也只会是“萍水相逢”,泛泛之交,至多只能是那种路遇点头的“面朋”、“面友”。

良师做益友,不仅要做“锦上添花”的朋友,而且更要做“雪中送炭”的朋友。俗话说:“甘泉知于口渴时,良友识于患难际。”人们赞誉自然界的松、梅、竹为“岁寒三友”就寄托着称赞人世间“患难之交”的意思。患难之际,最能检验领导者的真情,也最易赢得群众的信任。看过影片《冰上姐妹》的同志,都会有这样的启示。滑冰运动员王冬燕丢掉冠军后,从个人出发,妒嫉和讽刺新冠军丁淑萍。尽管丁淑萍几次找王冬燕交心,真心希望和欢迎王冬燕超过自己,可都被王冬燕贬为“欺人之谈”。在嫉妒心的驱使和支配下,王冬燕单独行动,离开集体,从山崖上摔了下来。在生死攸关之际,丁淑萍奋不顾身,即刻奔去抢救她。王冬燕脱离了危险,丁淑萍自己却身负重伤。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冬燕终于被丁淑萍舍身救己的崇高行为感化了,嫉妒之心化为忏悔之心,怨恨之情变为感激之情。“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芬芳的友谊之花又在两位冰上姐妹心间盛开了。青年人刚步入社会,在人生道路上必然会碰到一些挫折和困难,在患难之际,我们向他们伸出热情相援的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种患难之中建立的友谊,真是“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4.听其言,观其行

知人的基本方法,无非听其言观其行,而以观其行为主。思想指导人的行动,心里想什么,要想干什么,必然体现在他的言行之上。但有些人的言行并不一致,如果谨听其言,就会受其所骗。所以听其言,必然观其行。人是极其复杂的,因为人的内心所想要干的与其言行,因人不同而有异,即有一致的或相反的。一般而论,刚直的人,心所想的,就照说照干。这种人言行一致易于了解,听其言观其行便知其人。但狡佞的人,所想所要干的是一回事,所说的以至所行的又是另一回事,即以其漂亮的言辞,合乎道义的行为,掩盖其罪恶的用心,因而得到人们的称赞赏和支持,以达到其罪恶的目的。所以对这种人,只察其言观其行,一时还难识其人,必是大智者或花相当长的时间加以考察。所以说知人不易。

但是,即使最狡佞的人,明智的人以其行观察其人,加以仔细分析,终会发现其漏洞之处。如易牙、开方、竖刁等人,齐桓公认为他们的言行都合乎己意,是忠于己的侍臣,视之为心腹;而管仲从他们的“杀子”、“背亲”、“自阉”以讨好桓公的行为,是不近人情之举。他们如此自我牺牲必有所图,故得出“难用”的结论,而桓公不听,结果自取其祸。这证明管仲有知人之明。由此可见,观察其人行动是否合乎道义,是衡量人的标准之一,也是一种知入的良法。

要知人就要掌握其人的全部言行的情况,这是知人的基本条件,如果仅据其人一言一行而对其人做出结论,必然失之偏颇。如果能了解其人的全部情况,既可从其过去知其现在,也可根据现在所作所为预料其发展的趋向。

凡能知人者,必有所根据,而其中以知情最要紧。只有掌握其人的第一手材料,全面了解其人,并据此做出分析,才能对其人有正确认识。不然,则不可能知其人,对其人有所看法,也不过是乱猜胡说而已。

最了解其人的,莫过于他身边的人。如父母最熟悉子女的情况,他们对子女的看法也大都准确。陶朱公料其长子难救其弟,赵括母亲预知赵括为将必败,汉宣帝说太子将败刘家,后都果如他们所言。原因皆因他们最了解其子女的情况。

可以说,要知人首先要知情,也就是说:知情始能料人。

5.观举止

古人云,“听言观行,知入之良法。”就是说,听其说话,看其行动,是识別人的好方法。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认为,在选用识人的方法时,切不可忘记应采用“观举止识人”的良方。

根据人的举止来识才、观人,前人已有不少的经验留给了我们。如《周易·系辞下》中指出:“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技;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守者其辞屈。”这就是说,要叛变的人说话总带几分愧色,心中疑惑不定的人说话总是模棱两可;好人话不多,浮躁的人没完没了;诬蔑好人的人闪烁其词,丧失操守的人说话吞吞吐吐。心理学家们近来的研究指出,一个人的姿态往往反映一个人对他人所持的态度。实验表明若与一个你厌恶的人相处,人们或是过于随便,“如人无入主境”;或是过于拘谨,显得手足无措。

姿态有时是群体内一般倾向的指示器。试想当与会者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任何一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举止表示出自己是属于哪一方的。比如,赞同的人大多翘着二郎腿,一副自信的样子;而反对者则双手抱胸,叉腿而言,大有不甘退让之势;骑墙者兼而有之,既有翘腿而坐,又双手抱胸,此谓“袖手旁观”。这时,若有谁突然改变了姿势,或许表明他改变了原来的立场。

在人们不能说或不想说但需要交流信息时往往点头、摇头,耸肩和挥手来表示不同的想法,如,点头代表同意,摇头代表反对,耸肩代表不知道,挥手表示欢迎或表示道别。在人们交际活动中,因文化背景不同,人们的言谈举止是不一样的。如,法国人的言谈举止是“法国式”的。英国人盘腿的方式和美国人大相径庭。在西方,双方甚至男女在公共场合拥抱,是不足为怪的。但是在中国,男女在公共场合下拥抱则不多见。这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差异。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人们的交际行动是千姿百态的,据有关学者研究表明,在与异性交往的行为中,一般可以简单地归为三种类型。三种类型分别是:柏拉图型、猪八戒型、关云长型。

柏拉图类型的人,通常被人称之为内秀型。这种类型的人敏感、聪明、腼腆、害羞,常常给人一种清高的感觉,有时显得很傲慢。这种人具有诗人气质,在同异性的交往中,总是把对方理想化,热衷于同对方的精神交流,认为自己与对方的关系,犹如圣洁的彼岸花一样纯洁、高尚、甜美。他们善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喜欢风花雪月似的约会,他们的感情细膩,如抒情的夜曲一样。但是,这种柏拉图式的精神境界,往往得不到对方的理解。因此这种类型的人又常常有孤独感,时常自暴自弃、丧失信心,感到自己在生活中软弱无力、不能挺起。因此,感情往往陶醉于诗一般的幻想之中。

猪八戒类型的人,往往和猪八戒一样性情急躁。对异性的态度往往是明朗、直爽。遇到意中之人,便主动发起进攻、直抒心意,刻不容缓。他们的性格就是这样快人快语,一眼相中,大举进攻,决不憋在心中。但是这种人来得快,也去得快,热得快也冷得快。朝秦暮楚乃是他们天性中固有的成分。有时,给人的感觉是,这类人并不太专一,对人缺乏真正的、持久的尊重。可靠或温暖度的时间往往是短暂的。但这种人精力充沛,善于交际,办事较快。点火速度快,一股热情之后,另一股热情随即又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