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家庭、教育、职业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的头脑智慧通常是残缺不全的,或是局限于狭隘的专业领域,或是受制于某一知识层次,真正能达到融会贯通、圆融无缺的智慧境界的人极少。所以,有位著名的学者说:现代人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可是智慧离他们的头脑却越来越远。智慧从何而来,其实不过是不同领域知识的融会,不同层次的知识的贯通,如果能做到这两点,智慧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个人的智慧表现的形式就是修养。一个人好的修养对个人智慧的表现就像在鲜花上加上更好的养料,让鲜花开得更艳丽,更吸引人!一个不好的修养的个人,他的智慧的发挥就不是那麽如鱼得水,而且本来很好的智慧,由于修养的问题,
世界上的一切人为智慧都是调心的
世界上的一切宗教、哲学,一切的学问,一切的知识,只是一个名词:“调心”。如何调整自己的心境,使它永远平安。
世界上的一切宗教、哲学,一切的学问,一切的知识,只是一个名词:“调心”。心“平”则“静”,心安则“灵”。
英国作家斐德烈·蓝布利治曾说:“两个人从同一个铁窗往外望,一个人看到满地泥泞,另一个人却看到满天星辰。”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生的过程中,重要的不是你目前的处境如何,而是应该如何改变自己的心境,进而改变目前的处境。只要自己愿意改变心境,那么原本从“铁窗”望出去的“满地泥泞”,就会变成“满天星辰”。只要自己愿意改变心境,那么原本从“铁窗”望出去的“满地泥泞”,就会变成“满天星辰”。
要知道,世界上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要知道,世界上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只要一个小小的负面的思想,就可能把每一个足以令自己感到快乐的机会,全部抹煞。只要一个小小的负面的思想,就可能把每一个足以令自己感到快乐的机会,全部抹煞。问题不在于我们置身的环境,而在于我们用什么心境因应,只要能随时调整自己的心境,用对的方式面对,自然而然就能改变处境。问题不在于我们置身的环境,而在于我们用什么心境因应,只要能随时调整自己的心境,用对的方式面对,自然而然就能改变处境。
但是,我们常常会因环境不佳而怨天尤人,而没有想过改变自己的心境。一个女孩儿在博客中写道:某日,因为工作的缘故,心绪不佳,一路浑浑噩噩地回家。进了家门,习惯性地去整理床铺,却被眼前的景象逗乐了,“哈哈”不止:床单意外的平整;米妮(我的米老鼠玩具)趴在枕头上睡得好香;玩具北极熊四仰八叉地霸占着自己的大地盘;两只笑脸靠垫,男孩模样的在熊掌下,女孩模样的在米妮的屁股后面……
脑袋莫名的昏沉感又莫名地消失了,原来笑笑就可以变得轻松和欢畅许多,像一阵快活的风。也许生活中的快乐光点就这样简单吧,自己发掘一下,或者回应一下别人,都可以让空气变得清新。既然无法改变环境,改变外在的一切,那么就改变自己的心境吧。
如今的工作生活都是快节奏,很多人都在承担着过重的负荷,长期这样就容易出现亚健康状态,如心情烦躁、认知敏感度消退、记忆力下降、肌肤衰老等症状。
如果在下班后能够暂时远离城市的喧嚣,哪怕只是在自然的环境中待上一会儿,看看绿树,闻闻花香,心情也会一下子放松起来。
当你面临逆境、身心疲惫的时候,当你在困境面前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只要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积极改变生活态度,你就会获得生活的回报。
从前,有一个人善于捉鸟。
一天,他捕捉到许多鸟,便把鸟全部都关在一个大笼子里喂养。他每天都去察看,按时喂养食物。如果鸟长出了丰满的尾巴,他就马上把它们剪短。并且,他每天都挑出一只最肥的鸟杀掉做下酒菜。
有一只鸟看到这种情况后,心想:假如我吃多了,身上就会长出许多肉,主人就会把我选出来做菜吃掉;假如我饿着肚子不进食,用不了多久就会饿死在笼子里。这两种办法都行不通,我应该估计着依量进食,少吃一些食物,这样既能做到不长肉,又能使羽毛保持光华润泽。等到身体瘦一些,就能从笼子里逃出去。
于是,这只鸟儿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每日适当减少进食。结果它身体逐渐瘦小了,但羽毛仍保持光滑润泽,终于有一天从笼子里得以脱身,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生命原有高低起伏,不管是在逆风中起飞,还是从泥泞中爬起,都是生命情境的一部分。逆风中藏着机会,顺风中也有危机。要让生命流畅,最重要的是面对人生的态度和智慧。
在处于低潮的时候,我们应该积极调整自己。我们无法改变水流的方向,却可以随着水流调整出最适合游泳的姿势。风要往哪个方向吹,是我们无法掌控的,但是不管风如何吹,我们依然可以调整自己的手势,把风筝放得又高又远。
在许多年前的一次国际象棋比赛中,一个名为法兰克·马歇尔的棋手走了一着后来常被赞誉为“最美妙一着”的棋。在那决定胜负的一局中,他与对手——一位俄国大师,势均力敌。马歇尔的王后受到围困,但要杀出重围,仍是有几个办法可想的。由于王后是最重要的进攻棋子,观战的人都以为马歇尔会依照常规,把王后走到安全的地方。
马歇尔对着棋局苦思,时间到了,他拿起王后,略一停顿,随即下在最不合常理的方格内——在那里,敌方有三枚棋子可以把王后吃掉。
马歇尔在紧要关头放弃王后,太不可思议了,观棋的人和马歇尔的对手都吃了一惊。
接着,俄国棋手和其他的人都恍然大悟,明白了马歇尔走的是极高明的一着。不论对方用哪个子吃王后,都会立陷颓势。俄国棋手看出自己败局已定,只好认输。马歇尔以大胆、罕见的招数赢了对手:牺牲王后,赢了棋局。
其实,他是否能赢得比赛并不重要,甚至他的弃后妙着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够撇开传统的想法,去考虑这一着。他不囿于传统方式,愿意根据自己的判断,并仅凭自己的判断,走这一险着。不管棋局结果如何,马歇尔都是真正的胜利者。
“是弃后的时候了吗?”这句话是否会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浮现在你的脑海中呢?
在我们周围,因口角之争就离家出走的,因高考落榜就意图自杀的,因感情纠葛就自暴自弃的,因就业压力就精神崩溃的,可谓大有人在。尤其是年轻人当中,悲观厌世、随波逐流、我行我素、玩世不恭等生活态度在某些人心中甚至成为一种时尚,这是无知者的自欺欺人,也是无能者的心理安慰,更是一种悲哀。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发展迅速,人们随时都要面对挑战,与其把时间浪费在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上,不如适应社会、迎难而上,走出无悔的人生。
适时放弃,也许会心痛一阵,也许会恋恋不舍。但舍得、舍得,唯有舍才能有得啊。从前一位有名望的禅师,给自己的爱犬取了一个奇怪的名字叫“放下”,他每天总是到处唤着自己的狗儿,大声喊:“放下!放下!”不明其理的人总以为,禅师是太喜欢这条狗了,到哪里都离不了似的。可有谁知道,他实际是在对自己说:“放下!放下!”你我是不是也该时不时地提醒自己“放下!放下!”啊?如此,才能让自己的“心”永远“平”、“安”下来。
一切学问都是僵死的
把硕士、学士学位看得牢牢的,这叫死人棺材。所有的学问,都是死人的古董,抵不住生死。如果真正放下向此修去,悟道的成就很快,那时,世间上的学问自然通彻,甚至于不需博闻强记,念头一提就懂了。
有一则故事:
做车轮的工匠看见皇帝读书,便问读什么书。皇帝回说是古人的书。工匠笑说,古人都已死了,那书只是古人的垃圾,不值一读。皇帝不悦,心想一个工匠知道什么书不书的,耐着性子问:“你怎知那是古人的垃圾?”工匠打了个比方:“我儿子跟我学做车轮都十年了,每天手把手教他,还不能完全领会。古人死了那么长久了,看他的书能得到什么?”皇帝听后觉得有理,放下了手里的书。
故事可能夸张,但工匠说的挺在理。文字语言只是符号,借以传达思想和更深层的心灵信息。符号传达的已经不是源信息,通过符号转译后偏离得更远了。最好的语言高手也不可能完全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世上的书大多只是照猫画虎照瓢画葫芦而已,甚至充斥着谬误。况且任何“语义”的正确理解必须有理想的“语境”相对应,否则“望文”生出的常常是“假义”。因此孟子才会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最终目的在于明白事理,提高境界,不能只求数量,只在字面上抠,重在理解字后的原意,通过书求得印证。这便是读书读出情境的要求。
禅宗很明白这个道理,故以“不立文字”立宗。但是又不得不借助于文字传承心法,所以只好编些谜语般的公案、语录、偈子开启后人,算是“禅心指月”。可惜世人多不明白“指”不是月,文字也不是禅的道理,就在“小指头”上做游戏,整天禅啊禅的,结果言语道断,只剩下口头禅、文字禅。这可能就是禅宗衰微的原因。
禅宗尚且如此,其他的学问可想而知了。这是读书须慎的一个理由。
再则,知识、经验、道理等,都有其适用的限度,尤其在心灵领域,许多方面非“逻辑”所能通达,而需要空灵的状态,需要大胆的否定,需要非常的勇气和智慧,不是他人经验、平常道理所能解决的。那才是真正的“精神探险”。为学日增,为道日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读书无非加减法。初学用加,书越读越厚,知识越累越多,头脑中的垃圾也“水涨船高”;深学后,有了自己的想法,对他人的思想、经验、心得进行反省和感悟,去粗存精,弃知求智,书是渐读渐薄,最后可能就是“无字天书”了。
其实,人,才是一部真正的大书。人人都拥有这样一部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天书”。智慧的读书,实在是透过别人的书来读自己这部“天书”。无书,我们可能无法开启自己的“天书”;而尽信书,必为书所迷所惑。
书不可不读,也不可死读。
有篇《老学究》,很有趣。
一位老学究,有一天晚上赶路,突然碰到了一位已经死去的朋友,这个人一向正直刚强,所以也不害怕,问友人去哪里?亡友告诉他自己在阎王殿前当差,现在要去南边村庄捉拿一个鬼魂,刚好与老学究一起上路,于是他们并肩而行。来到一所破屋前,亡友指着对学究说:“这里面住着一个读书人。”学究很惊讶的询问友人如何知道,亡友道:“一般,一个人在白天忙碌,精神疲惫,灵感枯竭,只有到了夜晚,睡着之后,才会一念不生,胸中所读之书,字字喷射光芒,从身体的各个孔隙中发出,光彩闪烁,交相辉映,像绸缎一样,艳丽鲜明,一个人的光芒大小,根据一个人的常识深浅有关,学问越大,光芒越大,学问最差的也微光闪闪,如同一盏油灯,照亮窗户。人是看不到的,只有鬼神才能见到。这间破屋上光芒高达七八尺,所以我才知道。”老学究又问:“我读了一辈子书,睡梦中发出的光芒应该有多高?”亡友欲言又止,道:“昨天从老兄书馆经过,兄正在午睡,见老兄胸中讲章一部,墨卷五六百篇,经文七八十篇,策略三四十篇,字字变成一团黑烟,笼罩屋上。诸生朗读之声好像发自浓云密雾之中。实在没有见到光芒,不敢随便乱说。”学究大怒,呵斥亡友,友人大笑着离去。
从这篇文章,我们可看到作者对于读死书的人也是充满着嘲讽,认为一个读死书的人毫无学识可言,只懂得生搬硬套,不会活学活用,胸中所藏文章,不过是一团乌黑之气,毫无见地。可见古人在那个时代也是极为不赞成死读书的行为的。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中国有句老话说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思是说,一部书上所写的总要比写那部书的人的话少,他所说的话总比他的意思少。一部书上所写的总要简单一些,不能像他所要说的话那样罗嗦。这个缺点倒有办法可以克服。只要他不怕罗嗦就可以了。好在笔墨纸张都很便宜,文章写得罗嗦一点无非是多费一点笔墨纸张,那也不是了不起的事。可是言不尽意那种困难,就没有法子克服了。因为语言总离不了概念,概念对于具体事物来说,总不会完全合适,不过是一个大概轮廓而已。
比如一个人说,他牙痛。牙是一个概念,痛是一个概念,牙痛又是一个概念。其实他不仅止于牙痛而已。那个痛,有一种特别的痛法,有一定的大小范围,有一定的深度。这都是很复杂的情况,不是仅仅牙痛两个字所能说清楚的,无论怎样罗嗦他也说不出来的,言不尽意的困难就在于此。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还未必能知道作书的人的意思。
前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司马迁说过:“好学深思之士,心知其意。”意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但有些是语言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如果仅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死读书的人就是书呆子。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最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上面所说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下,还可再加一句“意不尽理”。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著书的人的主观的认识和判断,也就是客观的道理在他的主观上的反映。理和意既然有主观客观之分,意和理就不能完全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