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运营身价
3437200000040

第40章 运营创新运营身价(1)

超人的思考力是成就大事之人应该必备的。我们要想成就大事,使自己的未来幸福而美丽,那你就得有超人之处。而这些超人之处也是思考与创新的产物,思考创新,应该是我们运营身价的捷径之一。

福特[美国]

有人说,汽车大王福特的成功,在于他非凡的想像力。

福特生于1863年7月30日。父亲威廉·福特年轻时当过铁路工人,后来回到迪尔本从事农业、放牧和种植工作。福特从小就被父亲逼着干活,但他十分厌恶使用锄头,更讨厌养鸡和挤牛奶,从而导致了他终生不吃牛奶和鸡肉的习惯。

在7岁那年,福特被父亲送进了离家里比较近的一所学校学习,在学校里他只有算术成绩还勉强过得去,其他各科成绩几乎在全班倒数第一。但他却对机械非常的感兴趣,后来弄得只要家人看见他放学回家,就立即把手表藏起来,免得被他拆得零乱不堪。家里买回的新农具,一不提防就被肢解成一堆零件。在他称为“秘密武器”的床边小柜子里,他整齐地摆放着钻孔机、挫刀、铁锤、铆钉、锯子、螺栓和螺丝帽。

1870年的一个冬天里,在底特律火车站,福特第一次看见了火车头,因为好奇,所以他大胆地向列车长提出要坐一坐驾驶座感觉一下坐火车的滋味。列车长看着福特可爱的样子,竟然破例地把他抱上了火车头,并且为他开动火车。那一年他只有7岁多一点。

上小学的时候,福特就更是胆大了,他常常做一些人们想像不到的事情。有一次,福特在学校制造小蒸汽引擎,结果发生爆炸,他的嘴唇被割破,一个同学的头部受重伤,学校的栅栏也被震倒。

16岁那年,福特独自一人离开家乡到底特律去当学徒。他先来到一家工厂,但进厂仅六天就被开除了,因为他修好了那些工人无法修理的机器,所以导致了许多人对他不满。接着,他只好找到了另一家黄铜厂,在那里他学习造门阀、汽笛和钟,六个月后他又辞职了,原因是他已经把这里的技术全都学会了。后来他又进入底特律一个造船厂工作,在那里他对蒸汽内燃机发生了极大兴趣。工作之余,他就去摆弄蒸汽机的构件,并思考着把庞大的蒸汽引擎改制成小型的以适应小型工厂的需要。两年后,他离开了船厂,回到家乡,开始尝试着汽车的发明工作。

有一次,他在妻子的风琴乐谱背面画了一幅内燃引擎设计图,画完后他兴奋地大喊:“我设计出汽车构造了!”就是这张乐谱后的草图日后成了福特T型车的引擎设计图。

1890年,可以说这一年是福特最关键的一年,这一年他来到了底特律的爱迪生照明公司修理蒸汽引擎,还担任了火力发电机部门的工程师。在此期间,他利用全部休息时间开始试制汽车,终于在1896年6月4日在一个煤仓里福特制造出了第一辆四轮汽车。

当汽车从一个废弃的煤仓里推上大街时候,天空开始下起了毛毛细雨,但还是引来了无数人的围观。

当福特着手试制第2号汽车时,底特律市市长梅贝利等人便出资成立底特律汽车公司,福特成为公司的总工程师,从此福特汽车便昂首进入了工业化生产的时代。

1903年,福特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汽车公司,先后推出八种车型的汽车,汽车的汽缸从两个增加到六个,动力由八马力增加到四十马力。

1908年10月,福特研制的T型车问世了。T型车连续生产了十九年,共一千五百多万辆,创下汽车销售的空前纪录,为福特汽车公司赢得巨额利润。20世纪初,福特公司终于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福特家族也成为美国最大的垄断资本财团之一。

在汽车生产经营中,福特坚持以运营生产率的办法降低产品价格,增加销售量。他还提出汽车生产标准化,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创立了按规格化流水作业进行汽车装配的生产方式,从而创下了九十三分钟诞生一辆汽车的高质量和速度的技术水平,一时间,福特公司的生产管理和销售战略在欧洲掀起了一场历史性的产业革命。

创新吆喝

创意的广告天天播,也许你不知道叶茂中是谁,那你总该听说过“60岁的人,30岁的心脏”、“地球人都知道”的广告词吧,这些都是叶茂中的创意。叶茂中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凭着他不断涌现的创意性的点子,取得了无数次的成功,可以说叶茂中在广告界是用创新在忽悠。

1997年,叶茂中自己接手第一个广告——为黑龙江“小雨点”饮料进军北京市场做策划。在对当时北京饮料市场的市场份额、市场结构进行科学的调研分析后,叶茂中设计了“紧急寻找小雨点”、“北京正在找她”和“小雨点找到了”等一系列悬念广告,使“小雨点”饮料仅用42万元就在可口可乐、雪碧、芬达等群雄争霸的北京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1998年,《中国经营报》将这个系列策划评为1997年中国最佳市场推广策划案。

继“小雨点”之后,叶茂中又相继策划了珍奥核酸项目。虽然服务的都是中小客户,但每一个力求简单、直接也很凶猛,能打动消费者的广告都在为他积攒着人气。在他做完永林蓝豹强化木地板的广告之后,第一个大客户圣象制造集团慕名而来,叶茂中的广告生涯由此开始了超越。

继圣象制造集团之后,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大红鹰科工贸公司等一些有实力、有知名度的大企业也开始与叶茂中合作,这是多少广告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而完成这个过程叶茂中仅用了3年的时间。因此有人说,叶茂中很幸运,一出道不是找客户,而是客户找他。而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叶茂中有近2年的时间就睡在办公室的行军床上,行军床就被睡坏了两个。为海王做策划的时候,叶茂中曾累得晕倒在地上,为圣象做策划的时候,叶茂中曾累得吐血。即使是这样,这个总是感叹自己是天底下一个辛苦的动物的人依旧固执地认为,在人生的某一阶段,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就是玩命。

创新并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创新需要坚持,甚至需要有那种玩命的精神。叶茂中是个创新高手,可在他的创新背后又有着多少心酸,多少奋斗啊!

叶茂中是著名的广告人,他身上有着成功广告人的素质:敢于创新不断超越自我。他敢于突破前人的束缚,发扬创新精神,站在时代的前沿,走创新之路,在他的求索之路上,我们可以看到现代高效能人材的奋斗的缩影。

现代高效能人材敢于挑战传统,不怕责难,突破定论,超越自我,超越他人,成就自己的大事业。

都能创新

创新并不一定需要天才。创新只在于找出新的改进办法。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个暴风雨的日子,有一个穷人到富人家讨饭。

“滚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搅我们。”

穷人说:“只要让我进去,在你们的火炉烤干衣服就行了。”仆人以为这不需要花费什么,就让他进去了。

这个可怜人,这时请求厨娘给他一个小锅,以便他“煮点石头汤喝”。

“石头汤?”厨娘说,“我想看看你怎样能用石头做成汤。”于是她就答应了。

穷人于是到路上拣了块石头洗净后放在锅里煮。

“可是,你总得放点盐吧。”厨娘说,她给了他一些盐,后来又给了豌豆、薄荷、香菜。最后,又把能收拾到的碎肉末都放在汤里。

当然,您也许能猜到,这个可怜人后来石头捞出来扔回路上。美美地喝了一锅肉汤。

在这则寓言的结尾,伊索总结说:“坚持下去,方法正确,你就能成功。”

说到创新,说到成功,可能大多数人会说,这跟我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我们大多数所理解的“成功”与“创新”,往往是指那些在人类历史上的一些重大发现和发明,如青酶素的发明,杂交水稻的发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现等等。是的,这些都是创新的结果,是人类发展历史上了不起的发明。而发明或发现这些的人士,毫无疑问都是成功者。

但是,创新并不只是某些行业的专利,也不是超常智慧的人才具有创新的能力。

你也可以创新。你也可以成功。

在日本,某味精公司的社长对全体工作人员下达了“成倍地增长味精销售量,不拘什么意见都可提,每人必须提一个以上建议”的命令。

于是,营业部门考虑营业部门的建议,宣传工作琢磨宣传工作的,生产部门打算生产部门的,大家纷纷提出销售奖励政策、引人注目的广告、改变瓶装的形状等等方案。

然而,一位朋友女工却苦于提不出任何建议来。她本想以“无论如何也想不出”为由而拒绝参加,但考虑到这是社长的命令,并且言明不拘什么建议都可以,所以她觉得拿不出建议有些不合适。

就在这当中,某日晚饭时,她想往菜上撒调味粉,由于调味粉受潮而撒不出来,她的儿子不自觉地将筷子捅进瓶口的窟窿里,用力往上搅,于是调味粉立时撒了下来。

在一旁看着的女工的母亲对女儿说:“如果你提不出社长让提的建议,你把这个拿去试试看。”

“这个?!”

“把瓶口开大呀!”

“这样的提案!”女工本来有些不以为然,但是又无其他建议可提,于是就提出了把味精瓶口扩大一倍的提案。

审核的结果出人意料。女工提出的建议竞进入15件得奖提案之中,领得奖金3万日元。而且此提案付诸实施后,销售额倍增,为此,女工又破例从社长那里领取了特别奖。

受宠若惊的女工想:“出主意,出主意,原来以为很难,没料到这样的提案竟然也得了奖。象这样的提案,一天能提上两三个。”

所以说,创新并不一定需要天才。创新只在于找出新的改进办法。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因为找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的办法,世界上的所有大发明、大发现均是如此。

独辟蹊径

思维方式作为运用理性的艺术,不仅可以用于发明创造,而且可用于经营管理。

在当今,创造活动已不再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事,已经深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很多人都可以进行创造性的活动,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人们在事业上的新的追求、新的理想、新的目标会不断产生,在为新的事业创造奋斗中,实现了这些新的追求、理想、目标,就能出人头地,比别人赚更多的钱。我们看几个普通人的例子:

C.A.克兰是专售巧克力的商人,他每到夏季便苦闷异常,因为巧克力变软,甚至融化,销售量急剧下降。他苦思冥想,制造了一种专供夏季消暑用的硬糖,造型上一改块状、片状型,而压制成小小的薄环。1912年,他正式批量生产这种命名为“救生圈”的具有薄荷味的硬糖,颇受欢迎,至今不衰。

S.N.戈德曼是目前超级市场人人必需的购物推车的发明者。1937年他在俄克拉荷马城超级市场,观察到顾客个个挎着、背着装满物品的筐和口袋,排着队等待着结账。他灵机一动,于是试制了一辆四轮小型推车,结果深受消费者和超级市场老板的欢迎,获得了重大发明专利。

G.克鲁姆是位美国印第安人,他是炸马铃薯片的发明者。1853年,克鲁姆在萨拉托加市的高级餐馆中担任厨师。一天晚上,来了位法国人,他吹毛求疵,总挑剔克鲁姆的菜不够味,特别是油炸食品太厚,无法下咽,令人恶心。克鲁姆气愤之余,随手拿起一只马铃薯,切成极薄的片,骂了一句便扔进了沸油锅中。结果好吃极了,他自己也品尝了几片,确实香酥可口,不久,这种金黄色的。具有特殊风味的油炸土豆片,就成了美国特有的风味小吃而进入了总统府,至今仍是美国国宴中的重要食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