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一生受益
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也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再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在现代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实力和能力的打拼将越加越激烈。谁不去学习,谁就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谁就会落后,学习,是进步的阶梯,我们只有不断地一层一层阶梯上,才能逐渐地体现到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巨大收益。当我们不断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阅历后,我何也就能对自己的人生方向和前景有个更加明确和美好的向往,我们就能有更大的宏远目标和理想。不学习,怎么能有理想,怎么能到得成功呢?
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吕蒙自幼丧父,家境十分贫寒。他母亲带着他和姐姐,三个人省吃俭用,相依为命。为了改变穷困的境遇,吕蒙十五六岁时就投身军营,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经过几年的拼杀,刚猛骁勇的吕蒙升任横野中郎将,过上了荣华富贵的生活。此时的吕蒙按理说应当心满意足了。这时发生了一件事,使他的后半生得以改变。
吕蒙文化不高,大字不识几个,凡禀报军情都要叫人代笔。这天孙权急要一份关于吕蒙防区的军务情况报告,正好代笔的刘文章回家奔丧去了,一时又没有会写文章的人,急得吕蒙团团乱转,最后骑马日夜兼程赶到建业,向孙权当面做口头汇报。孙权一看风尘仆仆的吕蒙,先是吃了一惊,以为前线出了什么大事,直到问清原由,不觉又气又好笑,当场就对他说:“你现在身居要职,不仅要精于打仗,更要好好读书,增长学问才对。”
吕蒙不以为然,脱口应道:“军务如此繁忙,哪来的时间做学问啊?”
孙权听了很不高兴地说:“我让你读书,不是想让你当什么专门研究经学的博士。我只不过是希望你多读书,多知道些历史上的事情,好从中吸取些管理国家大事的经验教训。你说你军务繁忙,难道你比我还忙吗?
“我年轻时,把《诗经》、《左传》、《国语》《书经》、《礼记》、等书,全都读过了,只没读过算卦用的《易经》。自从掌管国家大事以来,我又阅读了《史记》、《汉书》、《东观记》以及各家兵书,我越来越多地体会到读书的益处。
“像你这样聪明,只要刻苦学习,就一定有很大收获。你应该先读《孙子》等各家兵书,《左传》、《国语》以及《史记》、《汉书》、《东观记》等,都是一定要读的。
“汉光武帝无论军务多么繁忙,总是手不离书;曹操也说他虽然上了年纪,还是不肯放弃学习。你一定要以这些人为榜样来勉励自己。
“你若会写文章,今天的事,你就大可不必丢下防务,从前线大老远跑回来了。”
孙权的一番话,把吕蒙深深地触动了,在离开建业之时,他搜集了《左传》、《国语》、《史记》、《孙子兵法》等一大堆书,带回了军营。从此他把战场上的拼命劲又用到读书上,在行军打仗或屯兵驻防时,只要得一点空闲工夫,就坐下来读书,甚至平常骑在马上,也要反复默背章句。吕蒙在几年的时间里,才干大增。
一天,鲁肃来拜访吕蒙。鲁肃把吕蒙当成一介武夫,便在酒筵上大谈天下事,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不料吕蒙谈笑风生,居然旁征博引,提出了五条对付蜀汉的计策。鲁肃听得目瞪口呆,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兴奋地称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老弟有这样的见识,已不是当年吴下的小阿蒙了!”
后来,吕蒙为东吴收复荆州、开拓疆土立下赫赫战功,虽位居高官,仍虚心好学,在将星灿烂的三国时代,也堪称一位文韬武略的名将了。
苏轼说过这样的话:“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意志是一个人确立自己的目标,并支配和调节其行为靠近这一目标的源动力。吕蒙年近而立之年开始识字读书,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就不能在戎马生涯中从识字开始,进而数年之间竞饱读诗史,令人刮目相看。可见,意志的坚忍性就体现在善于长久地坚持已开始的符合目标的行动,并且能做到坚持不懈,有始有终。
只有不断学习的人,才具有魅力。因为不断地学习,时间就会给予人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飞跃,言行中流露出的是令人折服的力量。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发展,快节奏的时间行程对于爱学习和渴望学习的人是最好的行程伴奏和激励节拍,越激越勇,形成难能可贵的良性循环,勇攀高峰,届时人生将到处充满希望和机遇。
小瑞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她忿忿地对朋友说:“我的老板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改天我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
朋友问他:“你对那家贸易公司完全弄清楚了吗?对他们做国际贸易的窍门完全搞通了吗?”
小瑞摇了摇头,不解地望着朋友。
朋友建议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建议你把商业文书和公司组织完:全搞通,甚至连怎么修理影印机的小故障都学会,然后再辞职不干。”
看着小瑞一脸迷惑的神情,朋友解释道:“公司是免费学习的地方,你什么东西都搞通了之后,再一走了之,不是既出了气,又有许多收获吗?”
小瑞听了朋友的建议,从此便默学偷记,甚至下班之后,还留在办公室研究写商业文书的方法。
一年之后,那位朋友偶然遇到小瑞,问道:“你现在大概多半都学会了,准备拍桌子不干了吧?”
“可是我发现近半年来,老板对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是不断加薪,并委以重任,我已经成为公司的红人了!”
“这是我早就料到的!”她的朋友笑着说:“当初你的老板不重视你,是因为你的能力不足,却又不努力学习;而后你痛下苦功,通过学习以后,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当然会令他对你刮目相看。”
【智慧金言】
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也就没有能力,而能力是自己所学的知识、工作经验、人生的阅历和长者的传授相结合的,能力的培养是和不断学习密不可分的,只有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才能赢在各个起跑线上。
做海绵,不做抹布
诸葛亮在博望坡和新野打败曹军后,曹操亲率大军杀来。刘备在当阳一带突出重围,张飞此时主动请缨回去接应赵云。行至长坂桥时见桥东有一片树林,于是命手下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树林中扬起尘土,布下疑阵,而自己则立于桥头。曹操见张飞满脸杀气,又见林中尘土高飞,心中疑虑,以为诸葛亮又布了埋伏,最后竟被张飞的大嗓门给吓跑了。
刘备虽说不善于策划具体的战役,但一般的应战之策尚能应对;而关羽经常读读古书,也能晓得一些行军布阵的策略;至于张飞,其谋略意识的提高主要得力于诸葛亮的手传心授,或者说是受了环境的影响,在与诸葛亮的日常相处中,也渐渐地学会了像他那样的思考问题,关键的时候倒也派上了用场。
在职场中谋生,只知道一味地埋头苦干,不学习新的东西和接受新鲜事物,恐怕就会越来越跟不上形势。一个优秀的老板不但自己善于学习新的东西,还鼓励员工多学习、多读书。因为这些老板深知,员工进步了,爱学习了,一个公司才会进步,而单单靠老板个人的力量或者是个别员工的力量是远远满足不了公司发展的需要。
某老板自己虽没什么文化,但他却非常注意员工的培训和学习。老板承诺,无论是学习哪方面的知识,无论你将来读到硕士还是博士,学费公司负责七成,个人只需承担三成,条件只有一个:学成三年内不准跳槽。一时间公司好学之风颇盛,老板也的确兑现了当初的诺言,这家公司的员工队伍也非常的稳定,公司业绩步步高升。在别人眼中看,公司这样做似乎是吃了大亏,可老板却说自己占了大便宜。虽说目前学习各类知识的学费水涨船高,光这笔支出就是天文数字,可是员工在这3年中给公司创造的价值却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
人才是企业创造财富的根本,没有了人才,再多的资金,再好的项目,也只能束之高阁。就目前的一些公司而言最缺的是什么?答案是人才。
当然,作为员工本人也要时刻注意通过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要不断地吸取养料和养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才能。要知道,如果不及时给予补充的话,肚子里的东西终究有一天会被掏空的。
【智慧金言】
一般来说,一个成功的经理人就形同于一块“海绵”,他在被老板挤压智慧的时候,同时也不断地从外界吸取水分,其智慧就如同海绵里的水,只要用力“挤”总是有的;相反,一些业绩平平的员工,通常就是一块“抹布”,被拧干了之后就会被老板无情地抛弃了,旧的“抹布”被拧干了,于是老板又从人才市场取了一些新的“抹布”,继续拧。
那么作为员工,你是想做“抹布”呢,还是希望自己也成为一块“海绵”呢?
将“坦诚”隐埋在智慧之中
中国历史上,曹操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诗人,他不仅在政治上富有雄才大略,统一了中国北方,结束长期战乱动荡的社会局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善和稳定了人民的生活。而且,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气势非凡,慷慨沉雄,苍凉悲壮,他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一起,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中很有名的一代诗风——“建安风骨”。
而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与史实大相径庭。他在作者笔下是一个“乱世之奸雄”。小说从众多场景中,众多侧面中,反映了曹操的奸诈和老谋深算。
比如,曹袁两军相持对垒时,曹操正为无法转机而苦恼着,袁营中的许攸恰巧来访。
曹操“不及穿履,跌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人”“先拜于地”。表现得热情洋溢,坦诚恳切。
这一切令许攸如沐春风,于是,沟通的气氛就这样形成了。
当曹操迫切地提出“愿即教我以破绍之计”,当许攸单刀直入问起军粮时,曹操认真地说:“可支一年。”
见许攸不信,曹操改口说:“有半年耳。”
许攸觉得自己诚意见欺,不由得拂袖而去,曹操急起挽留,“尚容实诉”,“可支三月”。许攸还是不信,曹操“附耳低言”,这次似乎要说实话了:“军中止有此月之粮”,就算是这句话,其实还是在隐瞒。
许攸马上拆穿了他,说“粮已尽矣”,并拿出他写给苟或的书信,曹操这才“愕然不已”。自我解嘲说“兵不厌诈”。
曹操这样的表现,是在他的热情外表和诚挚的态度掩饰下进行的。他认认真真、信誓旦旦,却满口是骗人的假话。倘若不是信使被许攸截获,从信中已尽知曹营军中实情,许攸早就被曹操骗过了。
曹操的“虚伪”是可以理解的,军营粮草状况属军事机密,本来不可泄露,更何况面对并不知根底贸然来降的许攸,哪里知道对方是真心来投,还是有其它打算呢?在当时形势复杂,人心险恶的情况下,既不能放过可能破敌的机会,尽力挽留许攸,但同时要提防对方是间谍否或者别有用心。表里如一是义士的所为,但作为领导者和政治家,必须有权诈而狡猾的一面。
曹操平定了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当了宰相,真可谓是声名远扬。
就连生活在北方塞外的匈奴人,也深知曹操的厉害,他们派使者到许昌拜见,以求交好。
曹操听说匈奴来使求见,多了一点算计。
曹操生得个头不魁梧。为了震慑远人,他就想办法,叫自己的一个高大卫士扮作自己,而自己持刀充作卫士。
在接见的仪式上,匈奴的使者拜见曹操,只见装扮的“曹操”身材高大,仪表堂堂,面容果然使匈奴人十分叹服。但是,没过一会儿,别人就发现,他始终看着扮做卫士的真曹操的眼色行事。
接见结束后,匈奴使者回到了驿馆。
曹操打发人过去,问道:“你认为曹丞相相貌如何?”
匈奴使者说:“丞相固然高大魁伟,堪为人表。但他身旁的矮个卫士眼光如电,却才真是个不平凡的人呢。”
这故事表明,一个有威严的人,绝不是靠表面的威严所能表现的。
小说中,还有另一则有趣的曹操诈死的故事。
曹操从濮阳突围出来后,他恨透了吕布,发誓一定报仇雪恨。
有一天,他让手下人放出风去,说曹操在城中被烈火烧伤,伤势非常严重。
半夜时分。他找了几个吹鼓手吹起了哀乐,想给人以曹操因伤势过重死去的错觉。
吕布在城里听到哀乐,又听得探子报告,以为曹操真的死了,当即率领全军向曹军发起全力以赴的攻击。没料到,当部队走到马陵道时,曹军从四面八方冲杀过来,慌得吕布不知所措,仓惶应战。等到吕布好不容易冲出重围时,军士已经溃不成军,只得率领残部退回濮阳城。
曹操的狡诈和智慧,在用兵打仗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下面这则“曹操传流言分敌”的故事,就将曹操的智慧和谋略表现得淋漓尽致。
乌巢劫粮成功之后,曹操乘胜向袁绍发起全面进攻。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袁绍的力量还相当雄厚,军队也十分集中,一时攻破他是很不容易的。
曹操的谋士荀攸献计说:“我们必须分散袁军兵力,才能将他击破。
曹操说:“如何分散呢?”
荀攸说:“我们可扬言调兵遣将,一路攻取邺郡;一路攻取黎阳,断绝袁兵归路。袁绍闻讯后,必定惊惶不安,分兵抵抗。我们就可以乘他调兵的机会,趁隙大破他的军队了。”
曹操听后,十分高兴,他当即派出官兵,四下传播流言。
袁军探子听得消息,飞马报告袁绍:“曹操要分兵两路;一路取邺郡,一路攻黎阳去了。”袁绍不由得大惊,心想:邺郡、黎阳是我退回河北的咽喉要地,万一有个闪失,我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曹操老贼,果真厉害!我一定要吸取失去乌巢的沉痛教训。这样一想,他就急派袁谭分精兵五万回救邺郡,派辛明分精兵五万回救黎阳,连夜开拔起行。曹操探知袁绍分调兵马,便命令自家军队兵分八路,齐头并进,正面冲击袁军营寨。
袁军遭此袭击,因为太出乎他们意料,于是士气大消,四散溃逃。袁绍来不及披挂甲袍头盔,穿着单衣包着头巾匆匆上马,曹军张辽、许褚、徐晃、于禁四名将领紧追不舍。袁绍急急渡过黄河,丢弃金帛车骑,带着所余的八百骑兵,匆匆逃回了河北。
曹军大获全胜,缴获战利品无数,杀死袁军八万余人。
袁绍从此一蹶不振。
《三国演义》里的无数典故,都把曹操表现成了奸诈的化身。
【智慧金言】
即使在“亲刘贬曹”的罗贯中笔下,我们也不得不折服于曹操的智慧和才干,也不能否认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总之,曹操是一个能人,一个智者,他以自己的才华,智慧,以及杰出的能力,成就了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功绩。
抓住一切机会学习
诸葛亮凭什么能借到10万支箭?又如何能知道在冬季会刮东风?其实,诸葛亮也不是神仙,不会“未卜先知”,这主要得力于他平时的知识积累。据史书记载,诸葛亮不仅精通天文、地理,而且熟知五行、八卦易经。他平时除刻苦研读兵法外,还广泛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法、军事和经济。他本人特别注重交际,常与一些朋友交流对当今时事的看法,应该说诸葛亮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人。
当今社会不论是企业还是机关单位最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单一技能的人才已越来越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社会在不断进步,个人若想不被淘汰,就得尽快适应形势的变化,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