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中国人对费城的了解,大概只限于费城有一个很出名的交响乐团。它曾使中国最大的政治广场--天安门广场排起长长的队伍,它曾使中国最大的政治大厅--人民大会堂回荡着贝多芬的悲鸣和咏叹。当时,被感动得热烈鼓掌的,不仅有北京的欧洲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还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其实费城对于美国对于世界的重要,绝不仅是因为交响乐团。当然这是我到达费城之后才感受到的。
从华盛顿坐火车到费城只要一个半小时。被特拉华河和斯库尔基尔河环抱着的费城,最早是以其土地的肥沃,引起新移民注意的。1681年勇敢的拓荒者威廉·本获得英王查理二世的恩准,成了这片土地的领主,并创建了这个“费拉德尔菲亚城”,意为“兄弟之城”,大概规划和管理这个城市的威廉·马克汉是他的兄弟吧!
费城真正发达繁荣起来,是因为它临近出海口,做为这片新大陆上13个殖民地中最大的城市,来自英国的商船都要进入到特拉华湾上溯到这里靠岸;由此逐渐发展成世界最大的淡水港。如今的费城已成为美国的第四大城市,宾夕法尼亚州的首府,美国造船工业石油工业的中心之一。然而,在费城我们感受不到大都市的喧嚣与庞杂,整个城市街道的布局呈格状,以两河正中的市政广场为中心,四个角上各有一处带喷水池的林荫广场。广场西侧有著名的肯尼迪大街,沿街是50年代兴建的高层办公楼和饭店;富兰克林大街从广场向西北延伸,斜贯洛根广场,沿街多为殖民地时代的欧式建筑。
对于四百多年历史的美国来说,费城就是一座古城了,所以它更多地保留了它的母体欧洲的建筑和文化特色。源于古希腊神庙式的建筑,在费城随处可见。以层层相叠的石阶为基础,巨大的圆形石柱支撑三角形的殿顶,殿顶上有群神的浮雕,便是这类建筑的特征,既显示力度又显示精美。而雕塑与园林相依存的公园,更是欧洲文化的精华所在,费城这样的公园有100多处,市中心区西北部的费尔蒙特公园是美国最大的市区公园。和欧洲古园中那些具象的人体雕塑不同,费城更增加了反映现代题材的一些抽象雕塑,最突出的特点是夸张和变形。在去费城美术馆的路上,在斯库尔基河畔的富兰克林公园里,以和平、母爱、性爱为主题的雕塑,让你目不暇接。
费城有“美洲的雅典”之称,浓郁的欧洲文化的浪漫气息冲淡了现代都市的熙攘。费城被认为是美国最好的“住家城”,168万人在这里过着很有情趣的生活。我们到达费城的那一天正是周末,郊区公路两旁的草坪上躺着半裸体的享受阳光的人们,还有一群和狗一起嘻笑奔跑的孩子。在通向山林的小路上急驰着骑越野自行车的大学生,还有几个女孩正往几十米的桥墩上攀登。--她们大概是练习攀岩的勇敢者。
费城真正闻名于世是因为它对美国历史的意义。1774年美洲大陆的13个英属殖民地的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一次大陆会议,开始向英国王权宣战,破天荒地举起了独立的旗帜。第二年,第二次大陆会议又在费城召开,激进的杰斐逊起草了一个关于“如何必须拿起武器”的宣言。在这个宣言鼓动下的第一个行动是,大陆会议决定把各殖民地的民兵联合成陆军,推选弗吉尼亚州的民兵中校华盛顿为总司令。当时,13个殖民地面临着同样的命运抉择:要么继续向英王和抱残守缺的政府屈服,继续做他们的臣民;要么,拿起武器,争取自己的自由和幸福,建立一个独立的共和国。他们选择了后者。经过一番流血斗争,1776年7月4日,他们在费城通过了“独立宣言”,这一天就成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之日。
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中的这几句名言,成为美国人经常引以为自豪的“立国之本”“我们认为下面所说的都是极明显的真理:所有的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从被统治者的同意中产生出来的;任何形式的政府当它对于这些目的有损害时,人民便有权利把它改变或废除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新政府所依据的原则和用以组织其权力的方式,必须使人民认为这样才能最可能获得他们的安全和幸福。”1787年根据“独立宣言”的精神,13个独立的州又在费城召开立宪会议,经过16个星期的辩论,终于在9月17日通过了美国第一部宪法。
当时的会议主席后来成为第一位总统的华盛顿和各州代表很兴奋和激动。宾夕法尼亚州的代表富兰克林以其特有的诙谐打破了当时的庄严的气氛。他指着华盛顿坐椅背后用辉煌的金色绘成的半轮太阳说:“在会议进程中,许多争论使我时而充满希望,时而感到忧虑。我经常望着主席后面的画,不知那到底是日出,还是日落。但是,现在我终于有幸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
现在美利坚这轮太阳已经升起两百年了,真正托起这轮太阳的不仅是华盛顿、富兰克林、杰斐逊,更是广大的美国人民。这正是他们的历史选择,也无疑是美国人民反对王权专制,争取独立自主的一个胜利。美利坚的太阳,不像有的理论家说得那么腐朽和垂死,也不像一些预言家说得那么永远日当中天。美国已有人说,美国这轮太阳开始降落,最后也会像自称“日不落国”的英国一样衰落。美国的政治家们正极力推迟这一天的到来或不使这一天到来。
我们参观了记录费城光荣历史的“国家独立历史公园”。陪同我们参观的是公园的工作人员黑人汤姆逊,他瘦高的个子,黑乎乎的胡须几乎掩盖了他很俊美的眉眼;他穿着灰色的短袖制服,戴巴拿马草帽,朴实得像南方庶园里的工人,说起话来却温文而雅,还不时来几句幽默。看来有文化的黑人,一点也不比白人逊色。
这个公园的中心,是一座并不宏伟的二层红砖楼,楼的中间耸立着一座塔形钟楼;通过外廊相连还有两座侧楼,也是普通的红砖楼,楼上还立着两个只起装饰作用的属于不发达时代的烟囱。这幢建筑完成于1732年,原来是宾州的州政厅,最终使它载入美国历史的原因,是两次大陆会议都在这幢楼的会议大厅(现在叫独立厅)召开,“独立宣言”和美国的第一部宪法也在这个大厅里通过。汤姆逊领着我们走进大厅,最显眼的是13张桌子排成一个半圆形,对着一个台阶上的长条桌和后面的高背椅。那13张铺着绿色丝绒台布的桌子,是13个代表的议席,当时那高背椅上坐着的自然是华盛顿了。
我们看到桌子上的文具盒子插着白色的羽毛笔,桌面上放着蜡烛台、零散的纸张和书籍,好像代表们刚离席而去。讲解员汤姆逊特意提示我们看一看华盛顿坐的那把高背椅,那上面确实有一幅旭日初升的图案。比这个图案更精彩的是独立厅旁边的另一个大厅里悬挂着那个时代决定美国命运的名人的大幅画像。他们一个个都穿着立领的燕尾服,都留着卷发。华盛顿目光犀利,面容刚毅,富兰克林额头宽阔,目光温和,而杰斐逊鼻梁很高,眼窝深陷,嘴抿成一条有力的直线。后来他成为美国第三任总统,他生前为自己设计了墓碑,刻上如下的墓志铭:“托马斯·杰斐逊,《独立宣言》的起草人,弗吉尼大学的创建人埋葬于此。”
这幢建筑的后院是一个小花园,花园被浓荫盖着,洒下这浓荫的是13棵枝叶繁茂的大树,代表着一起独立的13个州。这个建筑的前面是一个广场,每年7月4日,在这里举行美国国庆日庆典,历任总统都在这里向群众发表讲演,他们站过的地方将埋下一个铜标,上面刻着这个总统的名字。我发现了林肯和肯尼迪站过的位置。我们来的前几天,克林顿曾在这里参加美国的217个国庆日的纪念活动。他站过的地方,还没有铜标。汤姆逊说,在历史上有作为有威望的总统才能立标。看来克林顿能不能立标还是一个未知数。
在广场的大草坪上有一个玻璃板盖成的小屋,那里陈列着美国的“国宝”--“自由钟”。这钟是1752年铸造的,以纪念宾州“权力宪章”颁布50周年,它悬挂在州议厅的钟楼上,它的钟声在费城飘扬了90年之久,而从1776年7月8日那一声非同凡响的轰鸣之后,它便名声大振,身价倍增了。那一天,第二次大陆会议的代表庄严地敲响大钟,正式向全世界宣布“独立宣言”的诞生,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这钟声使整个世界大吃一惊!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行了盛大的建国100周年的庆典,“自由之钟”被尊为“国宝”,把它从钟楼上摘了下来,在全国巡回展览,用它来激励每一个美国人的爱国热情。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人用“自由钟”的钟声迎接凯旋的战士,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这钟声曾庆祝盟军的胜利。
我们随着游人的队伍走进这玻璃展厅,看见了美国人爱护备至的大钟。这钟其实并不大,只有一米多高,悬挂在一个金属架上,岁月为它留下斑斑锈迹和一道裂痕。这样的钟,在中国许多乡村野庙里不难看到。陪我们参观的汤姆逊告诉我们,那钟上刻着的字是:“在这大地上纵横宣扬自由之声,泽及每一个居民。”这是圣经上的一句格言。也许因为来了几个中国人,展览大厅里响起解说员的华语录音:“今日,这自由之钟已成为一个国际性象征,呼唤着访客和人们在自己家园里,树立同样的自由钟。对于整个世界来说,它是一个沉默的揭示,于是我们回忆起它的颁布各种自由时,在我们脑海中回响。让我们凝视这自由之钟之际,记取它的过去,憧憬它的未来吧!”
自由是全人类争取的权利,而在每一个国度里,都有自己对自由的理解。谁自不自由,只有自己知道。
费城人时常感怀那过去的辉煌的年代--那时这里是美国的首都。其实现在这里也不是“废都”--因为“自由之钟”每天都在鸣响。